«

物是人非

时间:2021-12-15 11:51     作者:清歌     分类:


想来自己小时候真是胆大。

那时家里订了很多杂志,其中一本是经常介绍港台及国外影视资料的。这本杂志经常在封面、插页、封底刊登很多衣着清凉、浓妆艳抹的港台明星照片。不过绝妙之处还不在这里,杂志里经常会刊登出很多港台影视作品的剧本,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匪夷所思。其中印象深刻的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分镜头剧本。老爸老妈并没有我对待杂志那么认真,根本不知道这小小本的杂志里有这么多名堂。而幼童时期就以《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做“识字读物”,人情世故也就这么一点一滴地读了懂了。:)

而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杂志对张婉婷做的长篇访谈。极长的篇幅,可惜记得不多。只记得有涉及到她在纽约的生活心得。有这么一段,是张婉婷在华人聚集区租录象带的小店里,听两个华裔青年男女的对话。其一说“这卷带子是关于武则天的。”另一问“武则天是哪个朝代的?”前者答“大概是一个清朝的女人吧。”张婉婷当时总结说,在美国长大的华裔第二代就是这个样子。那时自己虽然小小年纪,也隐约明白了张对于这种“错位”的默认和无奈。

那杂志做了其他很多关于《秋天的童话》的功课,当然也完整得登了剧本。其实说剧本不确切,很多人物的情绪、细节的说明都写地十分精妙,而且有些内容是电影之内所没有的。

开始就直接写到珍妮在去美国的飞机上吃妈咪做地烧鹅脾,想着自己离家前埋怨妈咪老土,妈咪却说她傻女,在飞机上飞那么久,会饿的。让刚刚离家就想家的珍妮心里泛起甜意。(在刚看过的粤语版本里,看到她在吃烧鸭脾,不由偷笑。)

船头尺的第一次亮相,也与电影有些须差别,他和一帮朋友冲到机场,大声嚷着“珍妮,你在哪里呀......”而电影里,周润发则是以船头尺蹩脚的英语发音做了初次露面的切入点。

文森特和珍妮在船头打工的餐厅里摊牌,文森特拿阿伦的“名言”作借口,却被船头反驳。剧本里有着俏皮的一笔,大意是说他们说的阿伦不是一个人。:)

之后珍妮去小饭馆吃单蛋治,结果却由突至的船头请她混吃混喝,那个开始对珍妮相当冷淡的伙计对船头到是给足十分面子,船头也大剌剌地喊他“英雄”。编剧似乎在稿纸的背后捂着嘴偷乐,说不知这样貌平平的伙计有做过什么,绰号居然被称为“英雄”。

而最有编剧本人情绪的,就是船头去给珍妮买表带。船头把身上所有的财物都给了那老人,还把车子给了老人。编剧的那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好心的老人,就卖给他吧。”仿佛她就站在旁边,为了船头的爱情,顺便做了一次说客。

虽然后来也看过几次《秋天的童话》,可惜画面似乎都太暗,而另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始终看到的是国语版本。

今天终于看到粤语的D9版本,清晰的画面好象是给记忆擦去了灰尘。而少时忽略掉的、不明了的很多细节也都清楚。尤其是,可以清楚地看到红姑的年轻面容。多年前,对人们称她为香港最性感的女星,有些懵懂。毕竟,比她美貌的女艺人不在少数。现在朝花夕拾,才觉得红姑果然是美艳不可方物的那种性感美女。《秋》中的珍妮,短发烫的得有些蓬松,有着上世纪80年代典型的古铜色健康皮肤,粗眉大眼,自然可亲。她的性感是那种健康到毫无痕迹、自然到理所当然的。不同于现在的那些听到Rap歌手唱“把乳罩丢上来”就真把**甩到半空的辣妹,也不同于现在那些只知道研究粉底色号、眼线粗细、罩杯类型的所谓“优质”美女。

她的美丽是在美丽的概念还未被扭曲之前的真真切切。所以,也只有那个年头的红姑可以塑造出最有童话味道的秋天。

周润发在事业颠峰的时候,有过于香港电影金像奖男主角的评选中,自己与自己打擂台的热闹场面。得意人失意人都是他自己,奖在我手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要懊恼一下,“没想到船头尺会败给高秋”。想来他是爱极了船头尺这个角色。影片的后半部分,船头尺一喜一悲在街头狂奔的镜头简直是完美。可是为了这完美的几分钟,周老大当年在纽约街头跑了几天,几乎要吐。也只有他,可以让嬉笑怒骂百般滋味融在另一个童话主角的船头身上。

后来几次辗转搬家,很多旧书旧杂志都丢弃了。在搬家的时候,任何不理智的丢弃都可能斩钉截铁。以至于让今天的我十分怀念那些留有我幼年时的指印的、不知流落在何方的旧杂志。

就像在今天看《秋天的童话》中几次看到的纽约双塔,和永远年轻的陈百强的面容。以前读到“物是人非”还会“少年强说愁”,现在真真地领会到物非人非,结果我只是睁大了眼看清那些过去的、离去的、消失的,然后轻轻转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