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心得体会

时间:2021-12-27 20:13     作者:lisa     分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收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批示、指示,也就是以党的十九大召开时间开始,开篇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该书共19个专题,其中我主要对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谈谈体会:

一、理论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鱼水情深,《我们的日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一系列著作和讲话始终贯彻着“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实践感知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国风范。

回顾2020年初,新冠肺炎全国肆虐,当然武汉、湖北是重灾区。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央第一时间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对策,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全党全国要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后来这四个词成了我们疫情防控的16字方针,面对感染的重症患者,我们是怎么做的?习总书记强调:“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决不能因费用问题耽误患者救治。”在病人越来越多床位不够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兴建火神山、雷神山,不轻易放弃任何一座城市,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病人,坚持全民核酸,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种战略行为充分彰显了大国领袖的责任与担当,尽显大国风范。

三、恪守初心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至深至厚的人民情怀,贯穿于治国理政、执政为民的全过程各方面,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向总书记对标看齐,时刻把人民至上内化于心,外现于形。我们怎样践行人民观呢?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我们当前只是一名普通干部,但是我们要将人民观贯穿于生活工作的始终。在深入基层上面,我们要做好扶贫一线的政策宣传者、贯彻者,常到贫困户家中看一看、坐一坐,将党的理论政策,扶贫政策带入农户家中,弄清楚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是什么,发现问题现场协调,现场解决;在服务接待上,对待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坚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做到事事有督办件件有回音;在急难险重问题面前不推诿,不埋怨,敢担当敢作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出去。

总而言之,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