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高血压?
时间:2022-1-23 00:40 作者:清歌 分类: 无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将血压调整在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控制。
治疗周期
高血压目前尚不能治愈,为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
药物治疗
噻嗪类利尿剂
如吲达帕胺,通常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利尿剂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肾脏排水、排钠,减少体内液体容量,而达到降压的目的。由于噻嗪类利尿剂促进钾从尿中排出,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有时需要加用补钾药物或合用无排钾功能或有保钾功能的利尿剂。利尿剂对于黑人、老年人、肥胖患者及伴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别适用。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包括α阻断剂、β阻断剂、α-β阻断剂及具有外周活性的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最常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是β阻断剂,对于白人、年轻人和有心脏病发作史的患者,以及心率偏快、心绞痛、偏头痛患者特别适用。对于老年人来讲,该类药物不良作用的风险较高。另外,α阻断剂由于不降低死亡的风险,目前不再用作主要的治疗药物。具有外周活性的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通常仅用于需要控制血压的第三种或第四种药物。
中枢性α激动剂
其降压机制一定程度上与肾上腺素能阻断剂类似。通过刺激脑干的某些受体,这些激动剂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这类药物当前已很少使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抑制剂
对于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因存在肾脏保护,降低蛋白尿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抑制剂是慢性肾脏疾病早期或糖尿病肾病出现尿蛋白患者的首选药物,由于使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物而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患者适用,注意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妊娠患者禁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其降压机制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方式相类似,可以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以达到对小动脉的扩张。因为其作用机制更直接,由于不会造成缓激肽的蓄积,患者不会出现刺激性干咳,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类药物的患者,禁忌症同ACEI类药物。
钙通道阻断剂
常用的降压作用的钙拮抗剂为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适用于黑人和老年人。钙通道阻断剂对心绞痛、某些类型的快速心率,或偏头痛的病人也有效。钙通道阻断剂有长效及短效之分。既往的报道显示使用短效钙通道阻断剂的患者因心脏病发作而发生死亡的危险性增高,所以建议选择半衰期长的长效钙拮抗剂,比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也可选择短效钙拮抗剂的控释片实现长效平稳降压治疗,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
手术治疗
该病通常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控制血糖
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对于血糖在临床上应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但并无高血糖,此时患者也应监测血糖情况,因为两者常常相互影响。
抗血小板治疗
如果患者同时伴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时,可进行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是使用阿司匹林需要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用,以免增加脑出血风险。如血压稳定且在150/90mmhg以下,则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阿司匹林。
调脂治疗
如果出现高血压已经合并高血脂,可进行调脂治疗,其中调脂治疗的方法选择与患者有无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如果患者无心血管疾病,则可以选择在生活方面进行干预,但若血脂水平不降低,则要考虑药物降脂。如果患者已经存在心血管的疾病则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在医生的建议下增加降胆固醇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