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稳定型心绞痛就医需注意什么

时间:2022-1-23 00:47     作者:清歌     分类: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具有潜在危险的严重疾病,死亡率很高,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其关键治疗为在急诊室做出恰当的检查评估,按轻重缓解送至相应科室治疗,并立即开始抗栓和抗心肌缺血治疗。

就医指征
在原有心绞痛相对稳定、症状较轻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作用减弱,此时患者应及时就医。
在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心绞痛的患者应及时就诊。
以前未发生过心绞痛,近期突然发作,轻微活动即可发作的心绞痛患者应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心内科就诊。
若患者疼痛剧烈,出现濒死感,可去急诊科就诊。
当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合并机械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以及反复的ST-T波动态改变,尤其是伴随间歇性ST段抬高、药物治疗无效或持续性胸痛时,需前往介入科进行血运重建,或到胸痛中心综合治疗。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疼痛的形式、发作时间、有无放射痛?
目前服用什么药物?服药后缓解吗?
是否有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无家族史?
需要做的检查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最简单而实用的手段,常能发现一过性的ST段的水平或下斜行下移,T波倒置。疼痛发作时出现心电图改变,而疼痛缓解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是诊断心绞痛非常有意义的指标。少数患者可以没有任何心电图的改变,多见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本病患者不适合进行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可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脏生化标志物的检查
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是心肌损伤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比肌酸磷酸激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目前认为肌钙蛋白Ⅰ或肌钙蛋白T检查超过正常范围可以提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是要排除其它继发性原因。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脂、血糖、尿酸、肝肾功能、血清离子、高敏感CRP,有助于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指导下一步的处理。
心脏超声
可以观察心肌运动异常,评价心功能。
冠状动脉CT或者造影
冠状动脉CT和造影是目前评价冠状动脉病变非常有意义的检查手段,可以准确的判定病变范围以及病变的程度、类型,造影还可以看到血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CT或造影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预后。
诊断标准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诊断为本病:
心电图检查发现一过性的ST段水平或下斜行下移,T波倒置。疼痛发作时出现心电图改变,而疼痛缓解后心电图改变恢复,有助于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生化标志物的检查发现cTnI或cTnT超过正常范围,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脏超声发现缺血心室阶段性活动下降,疼痛消失后室壁运动恢复正常,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CT或造影发现局部冠状动脉狭窄,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最有意义的确诊手段。
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即可诊断,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谱中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KMB、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可以确诊。
稳定型心绞痛
在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1~3个月内通常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大约3~5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疗效。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可建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