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就医需注意什么
时间:2022-1-23 01:06 作者:清歌 分类: 无
房颤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因此,一旦患者出现相关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心悸、气短、胸闷、自我感觉心律不齐,或自己摸脉搏不整齐、有偷停的感觉时都应及时就医,在发病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房颤的确诊。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脑卒中的症状,如肢体运动障碍等,可到神经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突然晕厥或几乎倒地,需要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发病时自身感觉心脏跳动是否规则,脉搏是否匀齐?
发病前在做什么?(如运动、情绪激动或饮酒、咖啡等)
发病是一直持续还是一阵一阵的发生?每次发病持续时间多久?
既往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如房颤、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等)
家族中是否有房颤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心电图
包括12导联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尤其在发病时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房颤。
经胸心脏彩超
可以观察有无心脏瓣膜疾病、心房及心室的大小、心脏的舒张及收缩功能,简单评估左房是否存在血栓,如怀疑有血栓可进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其准确度还是非常高的,可以指导房颤的治疗。
甲状腺功能
部分患者的房颤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通过血液检查有助于甲状腺功能的诊断,从而有助于房颤的治疗。
肺部X光片
有助于发现肺部疾病,以及评估心影的大小等,为房颤的发生原因提供线索。
其他检查
采血进行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象的检查。
诊断标准
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做初步诊断,同时查体检查的一些特点也可作为房颤的诊断,其准确性和查体医生的医学水平有一定关系。
心电图
表现为正常的窦性P波消失,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振幅变化不定、小而不规则的基线颤动波所取代,临床上称为F波,频率为160~35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一般心室率在100~160次/分,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增宽。
查体
心脏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每分钟心率的次数大于脉搏的次数,即出现了短绌脉。
鉴别诊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为心率在150~250次/分,心律绝对规则,QRS波正常,如增宽考虑差异性传导,P波为逆行,发病起始突然,而房颤主要在于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没有P波。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节律大多绝对不规则,QRS时限多为0.12~0.14s,无联律间期,而室性心动过速节律基本规则,QRS时限可大于0.14s,如>0.16s则肯定为室性心动过速,有固定联律间期和代偿间歇,可有室性融合波,胸前导联QRS波方向一致,提示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