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性心脏病有什么症状

时间:2022-1-23 01:17     作者:清歌     分类:


风湿性心脏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风湿热初次发作并不会立即引起瓣膜开口改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以上才会形成瓣膜开口变化。因此,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嗽、咯血,直至心力衰竭,引起生命危险。

典型症状
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早期发病时多在运动、发热、妊娠等心脏负荷增加时出现,随病程进展,轻微活动甚至静息状态均可出现呼吸困难。
咳嗽、咯血
当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或病情导致急慢性心衰时,患者可以出现咳嗽的症状。长期肺静脉高压,致使黏膜下淤血,导致支气管小血管破裂引起咯血,当肺静脉压力下降后,咯血可以自行停止。
食欲不振
胃肠道淤血,使胃肠道内的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到肝脏,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的症状。
心悸
常常因为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所致,快速房颤导致患者自觉不适,甚至呼吸困难或使之加重,从而促使患者就医。房颤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房血栓,甚至出现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其他症状
如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风湿性心脏病可多系统累及,受累系统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并发症
心律失常
最常见的是心脏颤动(房颤),房颤是风湿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50%以上,有时为首发病症,也可为首次呼吸困难发作的诱因或体力活动受限的开始。房颤可导致心功能差,令病人感觉不舒服,最主要的是可能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
巨大左房合并房颤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脑栓塞可偏瘫失语;四肢动脉栓塞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深静脉血栓导致肺动脉栓塞。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生在瓣膜病的早期,细菌附着在瓣叶表面,聚集形成赘生物,感染的细菌常见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就可以加重心衰,同时赘生物脱落导致栓塞。
心力衰竭
为晚期并发症,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发生率占50%~70%。主要表现为心源性恶液质,多脏器功能障碍。年轻患者的风湿活动常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年龄较大的患者,常由于瓣膜病变比较严重,引起心脏储备功能进行性减退,或同时合并风湿活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