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性心动过速就医需注意什么

时间:2022-1-23 12:54     作者:清歌     分类:


房性心动过速的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的预后存在一定差异,病情较轻者无明显症状,病情较重者甚至出现晕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

就医指征
突然出现胸前不适、头晕、头痛不能缓解时,应立即寻求身边人帮助,拨打120,及时就医。
有心脏病史者,如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监测心功能情况。
出现晕厥、呼吸停顿,应立即送入急诊科,明确诊断,接受救治。
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时,需要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一般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出现晕厥、呼吸停顿,应立即送入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
出现哪些症状?(头晕、胸部不适感等)
出现症状多久了?
有无其他症状(休克等)?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
近期有做过什么手术?
近期服用哪些药物?
做过哪些检查?(心电图等)
有无诱因(如休息差、饮酒、情绪激动)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发生。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听诊心律不恒定,第一心音强度变化。颈静脉见到a波数目超过听诊心搏次数。
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P′波,阵发性发作,呈短阵性或持续性,历时数秒、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乃至十余天。每次发作时联律间期(PP′)可不固定。
P′波频率多为150~200次/分,心动过速发作时频率可呈逐渐增快的“温醒现象”,终止时可有逐渐减慢的“冷却现象”,节律多不匀齐。
P′R间期>0.12秒。
心房率过快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宽大。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的发作呈突发突止特点,无温醒现象。
性P′波。P′波频率多为160~220次/分。节律规整。P′P′之间仍存在等电位线。
P′R间期>0.12秒。
心房率过快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亦可伴有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一导联上至少有3种不同形态的房性P′波。但没有一种P′波能被认为是主要的,即无主导起搏点。
心房率在100~250次/分。心房率过快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P′P′间期长短不等,节律不齐。4.P′R间期长短不一。
心肌酶检查
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使心室率增快,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冠状循环及脑部血供减少,导致心绞痛发作,可以通过心肌酶检查了解有无心肌损伤以及心梗的发生。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多呈发作性短暂或持续性心慌,伴有胸闷等表现。
心电图检查
心房率每分钟150~200次,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以下为典型心电图表现,还可进一步分型:
心房率通常为150~200/min。
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在Ⅱ、Ⅲ、aVF导联通常直立。
常出现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呈现2∶1房室传导者亦属常见,但心动过速不受影响。
P波之间的等电线仍存在(与心房扑动时等电线消失不同)。
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鉴别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
P波方向正常(Ⅱ、Ⅲ导联向上,aVR向下),其发作有“渐起渐止”的特点,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常可使心率减慢。窦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由窦房结内在的自主节律增强所致,较少见。其特点为在无任何基础疾病情况下,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心率增快。这种心律失常易与恐慌症所引起的心率增快相混淆,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治疗无效。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起源于三尖瓣环周围单一的折返环路,因此心电图上心房活动表现为Ⅱ、Ⅲ、aVF导联持续的锯齿样波形,常表现为规律的2∶1传导,但不同的房室传导有可能造成心房至心室传导不规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常源于心房内自律性增强的病灶或房内小折返,与窦性P波不一样,异位P波的形态不同。房性心动过速时,心房率小于340次/min,而且所有心电图导联上P波间电势相等,这两点与心房扑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