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主题曲是什么?谁写的?
时间:2021-10-23 15:06 作者:!admin 分类: 无
西游记主题曲是什么?谁写的?
若提起86版《西游记》的音乐,如《敢问路在何方》《天竺少女》《猪八戒背媳妇》,大众必定耳熟能详,但对于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者却了解不多。他便是国家一级作曲家许镜清,《西游记》中前前后后近十五首经典歌曲与近百首背景音乐都出自他才华横溢的双手。
作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如今已经79岁高龄的他,现在仍然在他的创作岗位上乐此不疲。"浪费自己的能力是一种犯罪,人的一生是贡献自己智慧的一生",许老用一生实践着这句箴言。
许老自言,他的音乐灵感来自于生活,他那音乐家的敏锐耳朵,时刻都在捕捉着艺术的可能性,这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为《西游记》创作的系列作品中,片头极具代表性和创造性,名叫《云宫迅音》,又名《西游记序曲》,谈及这首曲子的创作经历,还是一段趣事。
最初接到创作《西游记》片头曲的任务时,许老也一度焦头烂额,但艺术家的灵感总是不经意间悄然而至。一次偶然的时机,坐在窗边的许老听到一位农民工敲打着铁盒,乱哼哼着路过,而恰恰是这"乱哼"的节奏,激起了一位音乐家伟大的创作灵感,一曲神作就此诞生!
可是,尽管《云宫迅音》是倾注了许老心血与才华的绝佳作品,它的保存和流传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遭遇了半途夭折的风险。
02流传不朽的经典
《云宫迅音》作为《西游记》的片头曲,是一首女声合唱曲目,不仅没有歌词,还把当时流行的电子乐、交响乐、民乐种种乐曲混合人声相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电视剧本身的氛围高度契合,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西洋与传统的碰撞堪称鬼斧神工,无疑是巨大的突破和创新。
不过,历史的发展已然证明,创新事物的出现总会面临挑战,《云宫迅音》也不例外,在电子音乐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年代,其大胆而现代性的元素难免会遭受非议。
1986年,正在安徽九华山拍摄《误入小雷音》一节的剧组迎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作曲许镜清突然找到杨洁导演说:"我可能要被踢出剧组了",此言一出,杨洁导演也傻眼了,仔细一问才知道,上头说要换曲的事居然是真的,可曲子做得好好的,为何突然要换曲呢,是因为曲子不好吗?其实不然,真实的原因是它"太洋气"了!
原来,当时的《西游记》是边拍边播的,在已经播出了11集后,《北京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西游记》的音乐,认为其片头曲加入了大量电声,"过于潮流化、西洋化",主题曲太软,没有"时代感"和"地域感",有违中国古典小说的气质。
电视台的领导只考虑新东西符不符合标准,不懂艺术问题,因此将意见听了进去,想要把《西游记》中的音乐给换掉。
消息一出,片头的更换似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从如今的结果来看,《云宫迅音》不仅没被埋没,而且成为了流传不朽的经典,那么,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导演杨洁是如何处理的呢?
03坚持自我的导演
听到领导的指令后,导演杨洁感到非常愤怒,照理说,作为被负责人,应当听从领导的意见和要求,但作为一名真正有艺术责任感的导演,她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唯命是从",而是理性地看待问题。
在她看来,既然台里把《西游记》的拍摄任务交给她,自己就有权对剧的艺术质量负责,万不可人云亦云,而"批评"中所谓存在的问题纯粹是无中生有,甚至显得有些可笑:"什么叫'时代感',一个神话故事要什么时代感,你哪个时代的?什么叫'地域感',唐僧取经天上地下,天上有玉皇大帝,地下有阎王,你哪个地域的?"
可见,这些"问题"与《西游记》本身的精神并无冲突可言。并且,使用电子音乐是与作品极其贴合的,如果采用中国传统的笙箫竹笛,反而与《西游记》的气质大相径庭,显得不伦不类了。
于是,为了力挺作曲人许镜清,保住《西游记》的音乐,她当即给领导写了一封信以示回应。信中,她如是说:
"如果艺术上让我负责的话,那就请不要插手,如果不要我负责,拍完片子之后,请领导自己剪辑后期,我全都不管了!"
这样直接而决绝的言辞不可谓不霸气!事后,领导只能以"厉害"二字冠给这位坚持自我的女性,换曲一事也就此作罢,《云宫迅音》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被保留了下来,并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与86版《西游记》一同成为了真正的经典作品。
试想,如果没有杨洁导演的坚持,很可能包括其片头在内的大量经典歌曲都会被雪藏,我们更无缘欣赏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无缘感受这些作品带给人的震撼,"经典"历史上也很可能会因此少掉一捧璀璨耀眼的明星,想到此处,不由得报以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