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怎么治疗?

时间:2022-11-24 11:19     作者:!admin     分类: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怎么治疗?

  对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进行抗凝、抗血小板和抗纤维蛋白溶解治疗,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一、原发病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是终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理过程的关键。积极控制感染,应足量早期联合应用抗生素,选择敏感杀菌药物。积极抢救休克,改善微循环,如补充血浆容量,输血浆、白蛋白和葡聚糖等,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缺氧,增强心肌代谢和心肌收缩力。

  二、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理过程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目的在于抑制广泛性微血栓形成,防止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进一步消耗,为重建凝血-抗凝平衡创造条件。选择的药物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使用药物的同时要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有双嘧达莫、葡聚糖、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啶等。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慎重选择抗纤溶药物,药物包括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和氨甲环酸等。对于有出血倾向,而没有排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怀疑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患者,不宜将抗纤溶制剂作为首选的止血药予以使用,以免诱发或加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适当输注新鲜全血、新鲜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和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可补充消耗的凝血因子,纠正出血倾向。

  5、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是宁早勿晚、短期大量使用,避免长期使用。

  6、抑制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反应:选用己酮可可碱和抗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CD18单抗。

  7、保护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给予含纤黏蛋白的冷沉淀物。

  三、手术治疗

  一般进行内科治疗,无手术治疗。

标签: 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