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宇航员谢尔盖,在太空流浪311天后被救回地球,发现祖国没了
时间:2021-10-30 15:24 作者:!admin 分类: 无
1991年宇航员谢尔盖,在太空流浪311天后被救回地球,发现祖国没了
刘禹锡写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时候,怀念的是故人、家乡和往昔岁月,感叹的是时光易逝,岁月如梭。
但若是要谢尔盖·克里卡列夫来吟这首诗的话,我相信他更多的应该是感叹个人命运相对于家国命运来说的渺小和无奈吧!
毕竟,作为前苏联的航天员,苏联英雄荣誉称号获得者的时代俊杰,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克里卡列夫,仅仅只是因为上太空执行了311天的任务,然后回来便物是人非了,就像过了几十年一样!
他曾经出发的发射场跟苏联也没有任何关系了,整个场地都属于哈萨克斯坦这个新国家的了,而讽刺的是他还身着前苏联标志的宇航服。
来接他的同事还是以前的同事,但是他们说现在国家叫俄罗斯了,回去后他得重新办身份证了,这个他非常熟悉的发射场地以后他要是想再来的话就得办护照了。
而且他出生的地方也不再叫列宁格勒了,而是叫圣彼得堡。
这所有应接不暇的转变,让谢尔盖·克里卡列夫一时间不知如何自处!
而最最尴尬的一点便是,他上天之前是人人称赞苏联的英雄,但是回来了不但祖国没了,而且还成为了俄罗斯军部的一位在逃通缉犯.....
就是这么魔幻,就是这么荒诞!
小说还需要逻辑,而现实,根本就不需要!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作为苏联解体后的最后一位公民,谢尔盖·克里卡列夫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1958年8月出生的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并没有体会过先辈们的创业维艰,因为那时的苏联正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沿,算得上是当时人类文明的灯塔了,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个照亮黑暗的灯塔会像昙花一样,转瞬熄灭。
某个晚年不详浑身长红毛的作者曾经说过,虫鸣一世不过一秋,这样算起来的话,苏联点亮世界已经足足六十九年有余,似乎也不短了,当然啦,这是和虫子比起来。
扯远了,克里卡列夫出生时,整个苏联全国上下都在为了那个共同的梦想而奋斗着,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精气神都相当饱满,你几乎在街上看不到颓废的“三和大神”,大家可以自行脑补那种情景。
克里卡列夫的父亲是一位代表工人阶层的工程师,母亲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学校里担任教导主任一职。
克里卡列夫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顺利地读完高中,考上列宁格勒机械学院(就是今天的俄罗斯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毕业后由于身体素质非常适合干航天员的工作,所以克里卡列夫进入了科罗廖夫能源航天集团工作。
在这里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科罗廖夫了,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前苏联的“钱学森”,而且他的功绩似乎比钱老更牛。
世界上第一枚射程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是他设计出来的,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能够上天,也是他的杰作,因为运载火箭是他设计的,还有就是苏联的第一艘载人飞船依然是他设计的,等等。
1985年,经过重重筛选克里卡列夫成为一名伟大的航天员,这一年他27岁。
之后三年时间里,克里卡列夫参加了严格的训练,三年艰苦卓绝的训练让克里卡列夫更加理智和成熟,并且各项训练都很优秀的克里卡列夫很快就得到了回报。
他接到了远征太空的任务!
1988年11月26日上午,克里卡列夫和他的一名搭档沃尔科夫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乘坐苏联的联盟TM-7型号飞船飞往太空,他们的目的地是和平号空间站,克里卡列夫和搭档接到的任务是为和平号空间站安装新的模块,通俗点讲就是给空间站升一下级。
此次他们将会在太空停留115天,任务圆满完成后将会于1989年4月27日再次乘坐TM-7飞船返回地球。
在这里大家请记住这个叫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地方,因为它是一个传奇诞生之地!
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是从这里起飞进入宇宙的,而且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也是1961年从这里进入太空的。
除此之外,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女航天员特内斯克娃也是1963年从这里步入太空的!
拜科努尔发射场是一个传奇的诞生之地,但,它也是传奇谢幕的地方。
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位苏联公民克里卡列夫返回地球也是降落在这里的,从他降落地面的那一刻开始,苏联就彻底成为历史,成为人们的饭后谈资了。
有始有终,也蛮不错的,不是吗?呵呵
克里卡列夫的这一次远征为他赢得了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那时荣誉就是生命,克里卡列夫自然非常激动。
1991年5月18日,对苏联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因为她距离分崩离析不远了,而对克里卡列夫来讲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次飞行让他的命运彻底改变!
克里卡列夫乘坐联盟TM-12飞船再次到了和平号空间站,这一次他的搭档还是老伙计沃尔科夫,这次太空之行他们还带了一位英国的女航天员,海伦·沙曼。这位女士是去体验生活的,就是打酱油。
此时的克里卡列夫已经33岁了,显然他并不知道接下来他将要面对什么。
飞船入轨很顺利,他们再次到达了这个可容纳12名航天员的空间站,这是苏联工业的巅峰之作,是苏联的骄傲!
海伦·沙曼在空间站呆了8天就返回了地球,本来她就是来体验生活的,体验完了自然是要回去的。
克里卡列夫和搭档这一次预计是在空间站生活5个月的,之后再返回地球。
只是突然到来的一系列变化,让他们不知所措。
通过和地面联系,他们知道了,自8月19号开始,苏联就开始出现大乱子了。
先是用来捍卫人民的坦克没有任何指令就开进了他们心目中的圣地红场,接着苏维埃高层由口角之争变成了全武行,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好不热闹。
在太空中的克里卡列夫每天接收稍微延迟的信息,除了目瞪口呆之外,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哪怕他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航天员,在接到国家陷入动荡的消息之后,他的心还是乱了,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来的家啊!可是他却什么也做不了,他在位于祖国头顶380公里的高空不知所措。
两个月后,1991年10月25日,哈萨克斯坦宣布脱离苏联独立,传奇的拜科努尔发射场被接管,从此与苏联再无一丝关联。
而在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之前,空间站的航天员就已经返回地球了,除了克里卡列夫。
他也知道祖国发生了什么,但他并没有返回,克里卡列夫留下来的理由是空间站需要人照顾,同时他还说:“我留在空间站把它维护好,这能够为国家省下一大笔钱,尽管我知道长期停留会对我的健康非常不利,但现在的国家情况,省钱是当务之急!”
只是,克里卡列夫却并不知道,由于卢布急剧贬值,哈萨克斯坦接管拜科努尔发射场后知道俄罗斯接收了大部分苏联遗产,便想让俄罗斯支付使用费,而穷得叮当响的俄罗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卖掉空间站名额甚至整个空间站,包括克里卡列夫本人也在打包出售的计划之内!
12月25日,苏联一分为十五,此时的克里卡列夫正在艰难地对抗长期滞留太空对他机体带来的伤害。
每天空间站都会绕着地球飞16圈,经过16次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但他只能在380公里的高空遥望,什么也做不了,除了给自己鼓气。
渐渐地克里卡列夫都已经快失去勇气和地面联系了,因为地面总会告诉他:“我们没那么多钱接你回家。”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坚持还有没有意义。
事实上,面对这种情况,克里卡列夫是可以单独回地球的,因为空间站有一个返回舱可以直接回地球的,而就算克里卡列夫擅自动用那个唯一的返回舱估计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但克里卡列夫没有这么做,也许他是在忐忑那个让他充满骄傲的祖国会变得让他陌生吧。
就这样,克里卡列夫独自一个人在太空孤独地度过了311天,整整十个月,这比他预计的时间多了一倍!
而这中间,俄罗斯在全面接管苏联遗产的过程中,还做了一件更加啼笑皆非的事情,那就是他们在接管部队时,发现克里卡列夫没有过去集合报道,所以负责接收的人判定他属于叛逃,并且对他发起了通缉!
真的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1992年初,俄罗斯终于找到了买主,刚刚统一没多久的德国买下了克里卡列夫的名额,花了2500万美元。
这就意味着在太空待了300多天的克里卡列夫可以回到地球了。
1992年3月17日,地球上最后一位苏联公民克里卡列夫回到了地球。
此时,他已经在空间站滞留了311天,绕地球5000圈了。
只是,回来时,发射场尽管还叫拜科努尔,只是它已经不属于苏联了,而苏联也已经不在了。
克里卡列夫的家乡也不叫列宁格勒了,而是叫圣彼得堡。
9天后,经过恢复性训练,已经能够适应的克里卡列夫参加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属于俄罗斯的新闻发布会,他在会上很低沉的说了一句话:我去太空之前的地方叫苏联,我回来后那块地方叫哈萨克斯坦,而我的家乡也变成了俄罗斯和圣彼得堡。
之后,克里卡列夫从苏联英雄变成了俄罗斯英雄,并且开启了和美国航天局合作的时代,他本人在2005年也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太空之旅,随即退休。
退休后,克里卡列夫在2007年间被任命为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的副总裁,他的妻子也是这个公司的一名工程师。
时过境迁,不知道如今的克里卡列夫再次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会作何感想,又会抱着怎样的心情?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苏联和俄罗斯又何尝不是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