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筹股
时间:2021-11-1 09:41 作者:!admin 分类: 无
什么是红筹股
红筹股是具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中国大陆概念”主要指中国资本控股,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早期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国公司收购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后形成的。
关于红筹股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其大部分利润来自这项业务,那么在中国境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股权的多少来划分。如果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东股权直接来自中国大陆或有内地背景,即由中国资本控股,那么在香港以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
但业内人士也认为,红筹股回归a股仍存在诸多技术和法律障碍。首先,所谓红筹股,是指那些在海外注册、在港上市的具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目前香港、美国、新加坡、英国都有红筹股。
红筹股的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的香港股市。香港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
目前对于红筹股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根据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mainland China,而大部分利润来自这项业务,那么在中国境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编制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个标准选取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额划分。如果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东权益直接来自mainland China,或者有内地背景,即由中国资本控制,那么在中国境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之一。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开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红筹股就是根据这个标准指定的。通常这两类公司的股票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早期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后形成的,比如中信泰富。近年来,红筹股主要是在内地一些省市在香港重组窗口公司并在香港上市后出现的,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红筹股已经成为内地企业在b股、h股之外,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红筹股的兴起和发展对香港股市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2005年,国内企业(包括h股和红筹股公司)在香港融资5548亿港元。仅2005年,中资企业在香港融资224亿港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融资104亿港元,占同期香港市场的12%。截至2005年底,香港共有91家内地上市公司,占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21%,市值17,110亿港元,占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1%。2005年,h股和红筹股日均成交量约占香港股市的16.83%。
什么是红筹股?红筹股的定义是什么?
红筹股是指在海外申请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具有Mainland China定义的股票。其中,资本投资和关键业务流程都在中国大陆。关于红筹股的定义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按照业务范围区分,一种是按照利益划分。不同地区对红筹股的定义不同。在马来西亚创立的红筹股也是国外的红筹股。除了马来西亚和英国,纽约、多伦多和东京经常有少量红筹股。
红筹股是指在中国境外申请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具有中国大陆定义的个股。“包括中国大陆定义”的关键是指中国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控制和关键业务流程。最初红筹股的关键是一些中资企业收购了香港的大中小上市公司,比如中信泰富。近几年红筹股出现的关键是国内一些省份重组了在香港的对话框企业,在香港上市,比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
关于红筹股定义的两种观点
一个觉得要根据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上市公司的关键业务流程在中国大陆,其绝大部分利润也来自于这个业务流程,那么这个在中国境外申请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个股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编制的红筹股指数值就是按照这个标准筛选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划分应以利益为基础。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东权利马上来自中国大陆,或者有内地的背景图,也就是说投资被中国资本控制,那么这支已经在中国境外申请注册,在香港上市的个股,就属于红筹股。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中心设定恒生红筹股指数的价值时,据说红筹股是按照这个标准划分的。由于恒生的适用性,后一种分区方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不同地区红筹股的定义
由于独特的时代背景,香港金融市场存在着英资和中资企业的分化。之后随着香港回归,与内地的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内地资产逐渐进入香港,产生了第三种组织,——家中资公司。
80年代末,越秀集团、粤海集团间接或立即收回香港上市公司,获得上市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初,中信银行收复泰富,一系列成功的运营开启了中国公司在香港的复苏浪潮。据不完全统计分析,从1992年7月到1993年底,仅一年半的时间里,香港就有28家上市公司被中国资本收回或投资,成为关键公司中约10%的股东,占1993年底香港全部477家上市公司的5.9%。红筹股的定义基本形成。1996年至1997年,深圳市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越秀交通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网相继上市。红筹股刚刚被销售市场热钱投资资产重组界定,宣布成立红筹股板块。
2000年后,红筹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趋势。年初上市红筹股12只,募集3539万人次,占香港主板接口和创业板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的77%。截至2004年,香港共有84家红筹股公司(资料来自上交所研究室)。
关于红筹股的定义有两种观点:一种是
应该根据业务范围进行区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在中国大陆,而其大部分利润来自这项业务,那么在中国境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编制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个标准选取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额划分。如果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东权益直接来自中国大陆或有内地背景,即由中国资本控制,那么在中国境外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之一。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开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红筹股就是根据这个标准指定的。由于恒生的实用性,后一种划分方法被广泛使用。
不同地区的红筹股概念
香港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香港资本市场一直存在英资和中资公司的分化。之后,用t
上市公司已经取得上市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中信泰富的收购及其随后的成功运营引发了中资企业在香港的收购浪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992年7月至1993年底的一年半时间里,香港共有28家上市公司被中国资本收购或参股,成为持有10%以上股份的大股东,占1993年底香港477家上市公司的5.9%。红筹股的概念初步形成。1996年至1997年,深业控股、越秀交通、中国电信相继上市,红筹股概念开始受到市场的刺激,红筹股正式确立。
2000年后,红筹股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年12只红筹股上市,募集资金3539亿港元,占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募集资金总额的77%。截至2004年,香港共有84家红筹股企业(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所)。
新加坡
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始于1993年中远投资。2002年以前,新加坡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也有一些直接上市的渠道,比如中新制药。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使用红筹股模式。比如中远投资,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也是目前在新加坡上市市值最大的中国公司,就是买壳上市。此后,联合食品和大众食品也采用了红筹模式。现阶段,有16家新上市的中国企业。
2003年后,中国企业走向新市场,形成热潮。上市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红筹模式应用广泛。2003年和2004年,每年都有12家中国企业新上市。加上7家与中国大陆有关的公司,形成了47个中国概念股,被称为“龙筹股”。
单位美国
从1992年开始,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现阶段有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类型的企业:一种是在港上市的国企h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上市,如青岛啤酒、上海石化、马鞍山钢铁,另一种是外资或中资公司红筹股上市,如华晨金杯汽车、中策轮胎、郑达一初摩托车。
当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主要是制造业,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吸引了国际投资者。上市后一个多月,华晨金杯汽车的股价从发行价16美元上涨到33美元。这是第一波中国热。
这种热潮在1994年开始消退,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金融危机引发的新兴市场信心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上市公司。上市后公司公布的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的结果与管理层推荐上市时的预测有很大不同。
1997年上半年,中国股市迎来了第二次上市高潮。主要是一批在香港上市、通过ADR在美国上市或在场外市场交易的公司,包括华能国际、东航、南航、大唐发电的h股,以及北京控股、上海实业等红筹股。
1999年和2004年,连续掀起两波赴美上市高潮,主力为网络股。前一波以ChinaNet和三大门户为代表;后一波的代表有Tom Online、Pocket Smart、盛大娱乐等。这两次高潮的主力都是红筹股。
其他领域
另外,伦敦、多伦多、东京也有几个红筹股。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海外市场除了香港,并没有特别强调红筹股的概念,而是将其定义为“中国概念”。无论h股,S股,买壳,做壳,无论什么来源,只要符合各个交易所的上市标准,都可以上市。红筹股和非红筹股的界限已经模糊。
早期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后形成的,比如中信泰富。近几年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在香港重组窗口公司,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的,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红筹股已经成为内地企业在b股、h股之外,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红筹股的兴起和发展对香港股市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从1993年到1997年6月底,红筹股公司通过首次发行和增资配股筹集的资金为115.5亿美元。从1997年1月至6月,香港股票市场筹集的资金总额约为1,433亿港元。
六月红筹股
其中红筹股占比23.8%。
后来有人给红筹股下了更严格的定义:由母公司在香港注册,受香港法律约束,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称为红筹股。通常,上述股票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h股是指在mainland China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外资股票,“H”取香港英文的首字母。
可见红筹股和h股都在香港上市。根本区别在于红筹股在海外注册管理,属于香港公司或海外公司;h股在内地注册管理,属于中国大陆公司。红筹股和h股的主要区别与投资决策密切相关:
红筹股全部可以上市流通,部分国有h股不能上市流通;未来新股发行时,红筹股可能有更多的灵活性和空间,而发行h股的风险可能更高,时间可能相对更长。
红筹股管理层持有的股票期权可以与境外公司相同,管理层可以享有全部股票期权的全部权益;而h股则不同,因为管理层并不真正拥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即使它确实拥有模拟股票期权。
红筹公司发行可转债等债券,不需要符合内地法定程序和条件,h股需要符合内地法定程序和条件,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但业内人士也认为,红筹股回归存在诸多技术和法律障碍。首先,所谓红筹股是指在海外注册、在港上市的中国大陆概念股票,如上汽、京汽等。目前红筹股在香港、美国、新加坡和英国上市。由于历史原因,以前很多大型优质国企都是以红筹股的形式上市,而且大多是在香港上市。“从红筹股的定义可以理解,红筹股其实是外企。外国公司要想在a股上市,当然要经过其股东的同意,还必须解决其上市地点的法律障碍。这些问题处理起来相当复杂,这也是红筹股迟迟不回的原因。”直到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讲话中指出“红筹股回归将通过直接发行股票来进行”,才真正向市场表明红筹股回归不需要CDR。这无疑为红筹股回归扫清了法律障碍。
一方证实红筹股的回归被推迟
随着时间的逐渐成熟,中国证监会近日向部分证券公司发行了《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初步设定了红筹股回归a股的门槛和标准。
《试点办法》规定试点范围仅限于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这是因为在美国和新加坡上市的红筹股公司多为高科技和互联网民营企业,香港有h股回归a股的成功先例。红筹股发行a股应满足四个条件:股票在港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亿港元;运营资产50%以上在国内,或者说50%以上的利润来自国内业务。根据这个戒指
在红筹股回归的发行模式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回归路径:CDR模式(发行存托凭证)、联通模式、直接发行a股模式。联通模式采用拆分子公司在国内上市。这种双重结构容易导致公司治理出现问题,同时也不符合目前整体上市的思路。CDR模式适用于真实的外资公司,采用CDR模式会涉及外汇管制;同时涉及的环节很多,不是直接发行a股那么简单;托管和存管业务将使主要市场利益流入外资金融机构。《试点办法》目前正在制定中。这种方式会规定发行红筹股回归a股的条件。例如,红筹股公司可能需要满足盈利能力方面的年度净利润
红筹股回归amp
利润超过10亿元的目标,但对于成立不到三年的红筹股公司,上述目标可以豁免。至于发行方式,监管部门倾向于直接发行a股,鼓励采用股票发行。监管部门在发行a股时,也支持股票发行方式,即总股本不变,大股东将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在a股市场上出售给流通股股东。鼓励股票发行最大的好处是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但由于两地上市,对上市公司管理的法律法规必然会有所不同,导致红筹股上市的一些细节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公司治理方面,内地和香港在监事会、独立董事、公司章程、股东大会通知和表决方式、高管兼职等方面存在差异;大陆股票和红筹股面值不统一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负责人也建议红筹公司鼓励在华投资,但对境外投资没有限制,对境外公司募集投资资金收购境内公司也没有限制;程序上按照国内a股IPO的程序进行,需要上市辅导。
蓝筹股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是指在其行业中具有重要支配地位、业绩优异、交易活跃、分红丰厚的大公司的股票为蓝筹股。
“蓝筹股”一词起源于西方赌场。西方赌场的筹码有三种颜色,其中蓝筹股最值钱,红筹股次之,白筹股最差。投资者将这些行话运用到股票上,形成“蓝筹股”。蓝筹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和经济地位的升降,蓝筹股的排名也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