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排市镇阚家塘古民居相关散文
时间:2021-11-5 17:08 作者:lisa 分类: 无
我去过不少中国传统古村落,保存最完整的,当属阚家塘。
是一块山间盆地,阚家塘横卧于伏虎山前。在这里,可以听到鸟的鸣唱,风的轻吟,还有潺潺的流水声。在这里,可以看到天之蓝,山之绿,水之清,再就是,这幢满目沧桑的老屋了。这满目沧桑的老屋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很宁静地站在那儿,沉默,沉默,这种永久的沉默,总叫人迫不急待地去探寻,去探寻阚家塘几百年来的过往与神奇。
老屋面南,有三门,中门门楣间有“盘谷风清”四字。说到“盘谷”,随行工作人员介绍,这“盘谷”可是李氏修建房屋时的专利,我却不以为然。宋代诗人释文珦写过一首《盘谷》诗,诗曰:“盘谷住来深,余生任陆沈。自知尘外趣,消尽世间心。林霭飘成画,风泉写入琴。清猨亦可爱,旦莫发长吟。”很显然,诗中的“盘谷”指的是盆地状的地势,曲径通幽,与世无争。从释文珦的诗中可以看出,盘谷当为名人雅士修身养性之胜地。唯独阚家塘的盘谷,却是李氏家族兴家创业之居所。清朝乾隆年间,巨商李克瑞修建阚家塘,给南来北往的商贾增添了更多的神往和雅趣。
阚家塘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宅院长约百米,宽约二十米,形成了上、中、下三层,有三个大门,36个天井,108间房屋。房间可分祭堂、公屋、客堂、厨房和起居室五种类型。且不说这古民宅的通风、采光和给排水,也不说这房屋建筑的精巧绝伦,单说这房屋间的木雕技艺吧,神情毕现,栩栩如生,比如龙凤呈祥,比如年年有余,或吉庆延福、镇邪驱魔,或贬恶扬善,弘扬圣贤之道,足以让游客留连,目送。
母狮西侧,有一个狮子林。这狮子林的每一尊狮子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有一尊狮子,深情地凝望着另一尊的狮子,另一尊狮子蓦然回首,含情脉脉,这奇景,是恋爱千年的狮子恋,还是牛郎与织女在人间的瞬然定格,我们不得而知。其实,爱是一种象征,一种跨越时空的长相厮守,石狮也是,万世不朽,不舍昼夜。
古民居后背,西角有一母狮,东角有一公狮。打开数道房门,两狮遥遥相望。殊不知,这公母双狮,也是天然的石狮,那巧夺天公的神奇让诸位游客服膺于大自然的伟力。更为欣羡的是,阚家塘这种“天人之和”的自然生态是李氏家族和谐共进带来的业绩,还是皇天后土降临的福祉?
一路间,阳新作协主席李相文眯眯地笑着,可以肯定,这位李氏后裔是在窃窃地为这座现存几百年的古村落而骄傲,而忘忧。
古村落东麓,有一眼甘泉。泉口才家用水缸那么大,泉水却汩汩而出,奔流不绝。前几年,大旱之时,山间水枯,唯独这眼甘泉仍然清澈,仍然奔涌……却道是,这古建筑创建人李克瑞见识超人,喜得这块风水宝地。也因此,地主婆湖的富商之才女,非李克瑞不嫁,后来给李克瑞生下了五个儿子。李氏五兄弟居住在阚家塘,不曾分家,最多时有68户人家,加上仆人和丫头,有数百家眷。一个家族的兴盛,缘于人,缘于智慧,也许是,与这一脉盘谷风水紧密相连?
而且,每一家主人的房屋住中间,窄小;仆人与丫头的房屋在四周,阔大。这种“生生之为易”的生命论哲学以及“善行天下”的人道主义风范,在阚家塘,是李克瑞的发明,还是其夫人的创造,至今没有谜底。其实,生活中的每个善举,都积善成德,都修身齐家。
老宅前,西麓,有一户丁氏人家。相传,这伏虎山有一只猛虎常驻,祸害百姓,民不聊生。住上这一丁氏人家,就像一枚长钉死死钉住了猛虎的眼睛。从此,猛虎被困,人民安居乐业,李家人丁兴旺。不曾想,丁氏家人却代代单传。然而,李克瑞不忘大恩,叮嘱后人,代代帮扶,世世报恩。正所谓,“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大恩永谢呀!
如今的阚家塘,已然成为一本古老的书。翻翻,读读历史,读读文化,留给我们的是厚重的记忆和永久的怀想。那些不可言传的神秘,可以意会,也可以言传。
时近白露,却炎炎似火,排市镇党委书记舒春风一路随行。美女书记是领航员,也是解说员,她笑容可掬,且滔滔不绝。有如此才女,排市福大。她的美景、美人和美文的“三美”雅论,令诸位文朋诗友叹为观止。
(曹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