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宝宝勇敢面对“变化”

宝宝的心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载体。周围的环境事物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这一变化是令宝宝欣喜的事物,宝宝会马上被吸引过去;同样,一旦这些变化是令宝宝觉得难以接受的事物,宝宝就会以各种情绪变化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情绪表达,其实也反应了宝宝此时的心理状态:焦虑、厌恶、恐惧……

如何正确调整宝宝这时的心理变化,对于其日后的生活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生活中始终充满了各种变化。因此,当宝宝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千万别只是一味地简单让孩子去适应,还应适当帮助他们,慢慢适应这一变化。

环境变化1:父母出差

宝宝的症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宝宝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显得非常焦虑,以至于突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在父母中的一人出差前,他们会变得不愿离开他们、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爸爸或妈妈一去不复返。

在爸爸或妈妈离开时则会出现焦虑、抑郁、悲伤、退缩等情况,有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这些都是由于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一般在学龄前比较明显。

建议:首先应在出差前与孩子进行一次长谈取得他的理解。父母向宝宝说明,爸爸或妈妈出差只是由于工作需要,并不是代表不喜欢宝宝了,而且出差也并不表示去了就不回来了。

其次,父母出差后应保证每天给孩子打一通电话,表示自己非常想念他,期待早日回来。同时也可询问孩子今天发生的事情,拉近二人之间的距离。

对于宝宝在爸爸或妈妈出差期间的哭闹行为,另一位家长则要注意不要采取单一的冷处理,而是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一直哭闹,是否自己忽略了什么。

例如妈妈原本一直在宝宝睡觉前讲故事给他听,但现在妈妈出差了,就没人给他讲故事了,对此,爸爸要承担起讲故事的责任。此外,当家长出差回来后,要记得给孩子带礼物,表示爸爸或妈妈一直都在关心着宝宝。出差后带回的礼物,可以令孩子觉得爸爸或妈妈出差也是有惊喜的。

环境变化2:搬家、转学远离好友

宝宝的症状:情绪低落、话少不愿与人交流。宝宝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有时还会达到异常程度。他们会对新的环境和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的害怕、紧张不安、回避和退缩行为。由于搬家、转学等原因,宝宝离开了他原本熟悉的环境和要好的伙伴,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那里的小朋友早已互相熟悉并一起玩耍,而宝宝自己则像个局外人一样,这在他心理上肯定会造成影响,直接反应便是不愿意上学、情绪低落,喜欢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出去玩。

建议:父母应及时发现宝宝的心理变化。在孩子抵触情绪最强烈的时候,不要勉强宝宝,让他先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以各种外界的能引起宝宝兴趣的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慢慢引导他参加各种户外或集体活动。若宝宝出现胆怯心理,家长可陪同孩子一起参与玩耍,并将宝宝主动介绍给其他的孩子。

环境变化3:亲人生病

宝宝的症状:焦虑不安、恐惧、无故发脾气。当亲人生病时,宝宝通常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他们一方面因为担心亲人的病情而变得忧虑;另一方面,他们害怕自己也会生病而变得恐惧。

在幼儿的心理中,生病一直都是灾难的一种代名词,生病时要打针、吃药,不能出去玩,身体变得难受,这些都导致孩子对于生病有种潜意识里的抗拒。因此,有些家长带孩子去探望生病中的亲人时,孩子会突然哭闹不止,想要赶快离开这里。

建议:家长首先应向孩子保证,去探望病人并不代表自己也会得病,这可以先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其次,家长可以向孩子表示,如果你去看望病人,会使病人心情愉快,进而更快康复。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甚至对一些事情会发生的结果进行无限的扩大,从而变得非常恐惧胆小。这时,家长应对他授予正确的知识,消除其害怕心理。

环境变化4:亲人去世

宝宝表现:自闭、选择性缄默症,或攻击他人。当亲人去世时,有些宝宝在情绪方面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紧张、胆小、爱哭、粘人、焦虑、怕黑、不能独处、不合群、急躁、爱发脾气等。无疑,亲人的突然去世很容易对幼儿心理产生影响。

建议:首先要多给孩子一些保护,比如多接近他们,多抚摸他们,最好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着,让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让孩子生活丰富多彩,使他们没时间去琢磨那些悲伤的事。最后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提起那些事,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如果孩子总是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家长就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通俗的话语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劝解。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5 

在合适的年龄做适合的事

倒果汁或牛奶(2-3岁):如果想让孩子们自己倒果汁,首先他们应有足够的腕部力量,并且能控制手的动作,不至于把水倒在外面,可以把饮料事先倒在塑料小凉杯里,这样他们倒起来更容易些。

用手指蘸颜料画画(3岁):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已经能帮助他“自由创作”了,虽然他不太可能把颜料吃进嘴里,但还是要给他提供无毒无害的颜料更安全。

自己穿衣服(3岁):让一个3岁的孩子自己系上扣子还有点为难,但这么大的孩子自己穿脱有松紧口的裤子或套上一件T恤应该不成问题。

从婴儿床改睡儿童床(3岁):太早给孩子换床可能让他们睡不好,因为他在婴儿床里已经习惯了中途醒来时可以再睡着,可如果改让他睡在儿童床上,他可能还不懂得睡醒后不能下床走动,而应该接着睡觉。

上游泳课(4岁):在这之前,他们喜欢又跑又跳,不知不觉间锻炼了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此时,可以开始最基础的游泳训练了。

学习乐器(5岁):一个很小的宝宝就能用他的小手敲响小鼓,但真要学习乐器,现在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因为孩子到了这么大,才能够理解什么是重复,并且能读懂简单的乐谱。

一起做运动(5岁):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们已经知道,在团体中需要遵守规则和裁判,有了这样的意识,他们才能进行团体运动,懂得合作。并且随着协调能力和注意力的发展,他们能够在一起玩得更好,更开心。

自己穿鞋(5-6岁):此时他们小手的控制能力很好,能够完成这种需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做的事了。

独自淋浴(6岁):6岁的孩子平衡能力很强,站着淋浴也不会跌倒,但还是不应该把他一个人留在浴室里,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怎么调节冷热开关,需要你帮助他调节水的温度。

接听电话(6岁):长到这么大,你的孩子在接电话时询问“谁呀?找谁?”已经很熟练,而且很有礼貌,不会一拿起电话就说“喂,我妈没在家。”但这么大的孩子要给大人传个口信可能还不容易。

独自在朋友或亲戚家过夜(6-8岁):上了小学后,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强了,不但能与小伙伴友好相处,而且在与小伙伴的家长交谈时也能很自如,如果他愿意,可以在假期去同学或亲戚家住一两天。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5 

吸吮手指衣领不是坏习惯,家长需分龄对待

时间:2005年9月14日 14:16—14:26 提问:guest 回答:王文革(上海中小学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儿童教育心理专家)

guest:怎么才能阻止孩子吸吮手指和咬衣领的坏习惯?【14:16:57】

王文革:这是要区别对待的。如果是1岁前的行为,吸吮手指和衣领是正常的,大人无需太阻止;1岁后,如果孩子还有这种习惯,也可能是阶段性的,大人也不用过份紧张。等孩子再长大些,这些“坏习惯”自然会改正。【14:17:30】

guest:但是,我女儿已经快5周岁了还是有这样的坏习惯,有时把衣领咬得湿湿的。她咬衣服一般是在寂寞没东西玩时才会这样做。【14:21:20】

王文革:这种因寂寞而引起的特殊行为表示这个孩子心事比较重。她不能很主动地寻找玩具,而是在那咬着衣领发呆。建议,此时大人不要强制纠正,可以引导她玩一些玩具或从事一些新的活动。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慢慢帮她改正这种坏的行为和习惯。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4 

梦境背后的重要信号

心理学家劝告,父母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梦,耐心地倾听,小心地询问,尽可能多地了解梦的细节。德国心理学家格奥尔克·芬克有一本新作,破译了儿童的梦之谜,解析了各种梦境背后隐藏的重要信号。

梦见深渊:梦见深渊时躲过了它,表明他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梦见掉下深渊,是感到孤独,无人照管他。

梦见山峰:如果攀登艰难,意味着孩子担心完不成某项作业。如达不到顶峰,表示他感到负担过重,没有余力。

梦见小丑:孩子把马戏、杂技中的丑角看作是啼笑皆非的形象。梦见丑角是他不知道周围世界是否真正了解他。

梦见巨龙:同神话中的巨龙搏斗是内心感情的搏斗,或者孩子下意识地认为父母敦促他学习的压力太大。

梦见食物:梦见美食可以说缺少精神食粮,表示完成学习游刃有余。梦中不肯进食,是他厌恶日常生活中非做不可的某种事。

梦见跌落:掉进无底洞,表示孩子不善于与人接触,难以适应。原因也可能是做了点坏事情后有负疚感。

梦见玻璃物品:表示孩子害怕以往的密切关系会破裂,如怕父母离婚等。或者他怕说出可能挨骂的想法。

梦见猫狗:许多孩子梦见猫狗,表明他们缺少关注和温情,希望得到抚爱。

梦见孤岛:孩子要么感到孤单,要么把岛屿看成是逃避不公正待遇的地方。

梦见巨人:童话中的庞然大物往往是一个人人都顺从的超人,这表明孩子感到压抑,他的个性不能发展。

梦见溺水:反映出害怕感情“沉没”,孩子怕失去父母或朋友的爱。

梦见隧道:孩子周围一片黑暗,他正经历一个软弱的时期,应鼓励孩子重新认识自己。

梦见迷路:心灵在发生警告,你的孩子正不知所措,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到现在安全和爱。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4 

聆听孩子与孩子的对话

      聆听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你会发觉,他是这么懂事,并非是你以为的“犟脾气”。平时,你跟他所说的道理其实他都懂,他原来是那么可心,那么惹你疼爱。

一次,我听到他在跟一个吃着果冻的小朋友说:“别吃果冻,它会噎S人的。”

一次,我听到他在跟一个想让昊昊开小汽车的伙伴说:“今天太晚了,我们明天开吧。”

一次,我找他回去了,其中一个说:“你睡得这么早。”而他却很懂事地回答:“不早了,我明天还要上学呢。你也早点睡,早点睡长得高。”

一次,在跟小朋友再见时,那个小朋友说:“明天还玩。”而昊昊却说:“明天妈妈说玩就来玩,妈妈说不玩就不玩。”

一次,看完VCD,当小伙伴提议再看一张的时候,他说:“好了,我们明天再看吧,多看眼睛要不好的。”

这些话,我都是远远地听到,听到的时候,真的很欣慰,原来他并不像平时那样不懂事,让我气的牙痒。原来训导他的所有道理,他都记的,而在没有妈妈出现的情况下,他会显露出多么的讲道理,多么的懂事。

终于觉得,在孩子的天地里,我们不要介入太多,适当地走开,他们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并不会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

很多时候,原来我是在“瞎操心”。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3 

远离儿童社交敏感症

儿童社交敏感症,是指孩子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持续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回避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为:缺乏信心,声音沙哑,口吃,表述不清;躲避他人的视线;脸面发红发热,躯体紧张、僵硬;分泌大量唾液等。

那天,闲着没事,在家里坐着。忽然,隐隐地听到有敲门声,开门却又没有人。就这样,从下午4点钟到4点半,一共发生了两三次。我先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确定不是后,我决定弄个清楚。

我悄悄地站在门后,透过门上的“猫眼”观察外面的情况。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向门前走了过来。这个小男孩我是认识的,他是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平时比较害羞,见了面也不会和邻居打招呼。不过,我知道,他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有时,为一些小事也会吵到要离婚的地步。而他家的家教也是非常严的,我不止一次听到他家里传出孩子的哭叫声,那是孩子又惹了祸,父母正在实施打骂教育。虽然,我觉得这样做过分了些,但由于属于别人家的私事,不好说什么,只是在孩子哭叫声过于刺耳时,才敲敲墙,示意他们,已影响到了我的休息。

现在,这个孩子在我门外做什么呢?终于,他迟疑着举起手,轻轻在门上敲了两下,发出的声音,就像是一只老鼠,在门上轻轻搔着一般。我屏住呼吸,打开了门。

“我,我”那孩子吓了一跳,看着我,什么也没说出来,就急匆匆地跑回自己家去了。

我认为,这是他的恶作剧,虽然知道,告诉他父母,可能会让他挨打,但我觉得,如果让这孩子的行为继续下去,将会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

“对不起,”敲开邻居的门,我对孩子的妈妈说,“您家的孩子……”

“噢,我让他去您家里借红酒开塞器。”他妈妈不好意思地笑笑,隔着门,我也听到了门内人声喧杂,“半个小时才回来,说您找过了,没有。”

开塞器?!

我愣住了,那个孩子没和我对话,更没提开塞器的问题。

透过邻居手臂下的空隙,我看到,那个孩子正闪躲着目光,偷偷地看着我。见我向他看过去,他急忙转身,跑进洗手间,再也没有出来。

“是的,我没有开塞器。”不知为什么,我竟然这样说,“不过,您的孩子蛮内向的。”

“是啊是啊,”邻居心不在焉地回答着,看来正挂念着房间里的聚会,“您进来坐坐?”

我拒绝了她的邀请。

回到家,我把玩着红酒开塞器,脑海中却浮现出了邻家小男孩那种惊惧的神情:这个孩子,患的就是典型的社交敏感症。随着他的成长,长大后,将会是怎样的情形?我不禁叹息了一声。

释意:儿童社交敏感症,是指孩子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持续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回避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为:缺乏信心,声音沙哑,口吃,表述不清;躲避他人的视线;脸面发红发热,躯体紧张、僵硬;分泌大量唾液等。

儿童社交敏感症如不能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社交恐怖症。儿童社交敏感症的发生大多与家庭环境有关。在这类家庭中,孩子从幼年起就不断遭受各种不良精神刺激的侵袭,或经常受到家庭成员的惊吓,或经常被父母打骂,这些不良刺激会严重阻碍儿童对正常社会交往的学习,破坏孩子的适应能力,使孩子逐渐形成自卑、敏感、退缩、逃避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很容易遭受社交挫折,而社交挫折又进一步加重了逃避行为,最终形成社交敏感或社交恐怖症状。

父母要做的事:

■断绝不良刺激,为孩子打造良好家庭及社会交往氛围,让他重新恢复自信、乐观的性格。

■让孩子独自与陌生人交往。先从身边较为熟悉的环境中的陌生人开始,渐渐向外扩展,让他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

■让孩子明白,与人交往是件自然的事情,并以身作则,在与人交往时,诚恳而自然。

■如孩子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社会交往经历,鼓励他良好而积极的行为。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3 

你的孩子有天分

  儿子在美国上小学,二年级不久的一天,从学校带回一张班主任老师罗伯茨太太写的便条和另一张复印的文章。罗伯茨太太的便条上说有个父母作业(Parents work),希望各位父母将那篇标题为《你的孩子有天分》的文章好好读一读,然后仔细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天分,再写一篇《我的孩子有什么天分》(What is my child gifted in)的短文由孩子带回学校。

一星期后,正好是老师父母会面日。我决定将写好的关于我儿子的短文亲自交给罗伯茨太太,我要向她说一声“谢谢!”感谢她让我读到了那么好的文章。我还告诉她,那篇文章教会了我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全新的角度看待孩子、看待天分、看待成功。

那篇文章原文较长,下面我只是简略地试着翻译一下:

“每个孩子都至少有一种特别的天分。只有少数孩子课业突出。学习出色仅仅是许多才华中的一种。有些学校对此很看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孩子的其他天分。我们应当好好培育每一个孩子的每一项天分,否则,就是极大的浪费。

“学习成绩是重要的,但我们不能以它作为衡量所有才能的标准。孩子们的许多长处是考试和分数测不出来的。让我们看看汤姆,一个总得C的学生。虽然他成绩平平,却‘雄心勃勃’。他目光远大,总是竭尽全力。可以说,他终生都会比那些智商更高的孩子做得更好。

“8岁的吉娜‘好奇心强’。大部分孩子或许只是按步就班地完成布置的任务,而吉娜却总是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

“劳尔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天才学生。他的分数仅仅略高于平均。但他‘人缘好’,大家都喜欢他。他随和、善交际。他母亲有理由认为他有天分。从劳尔5岁起,他母亲就发掘并鼓励他发展社交才能。

“也许没有学校会认为依莱是有天分的。幸运的是,她母亲认为她有。依莱在校成绩只是刚刚及格,但她非常用功。‘执着’是她宝贵的天分,她决不轻易放弃。

“艾肯的‘组织能力’超群,他总是游戏场上的策划人,一位卓越的组织者。

“有一天,我看见一个6岁的男孩被同伴不小心用棒球棒打着了。他坐立不安,泪流满面,却始终没哭出声,虽然,他的脸因疼痛而扭曲。我知道,这个男孩天性‘勇敢’,比其他同龄孩子勇敢得多。我们需要勇敢,但你却无法在成绩单上为这一品质记上A。

“有些孩子有‘音乐’、‘绘画’、‘戏剧’天赋,但不要小看没有这些天赋的孩子。他们的其他天赋也同样重要。瑟伦娜跑得快、力气大、扔得比其他孩子都远。她的天分是‘体能好’。有一种天资是‘协调’。瞧,简走路、跑步、跳舞都是那么优雅。而狄克拿小改锥干活的手又是那么‘灵巧’。卡洛‘口齿伶俐’;安静的约瑟则善于‘倾听’。‘机灵’的依沙姆擅长把周围的事情巧妙地画成卡通。娜奥蔻的优点是‘感受力强’,她美感好,对和谐、色彩、漂亮的设计都很敏感。乔治的长处是‘精力充沛’,不知疲倦。比安卡则天性‘冷静’,极有耐心。

“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们需要每个人的天分。我认识的一个人有‘发怒’的天分。当别人对身边的不公正事情无动于衷时,他总是拍案而起。另一位朋友的宝贵天赋是‘幽默感’。常常因为她的一句话,尴尬的场面变得轻松起来。

“有天分的成年人都是由有天分的孩子长成的——他们都是那些被父母和老师发现并加以引导的幸运儿。好好看看你的孩子,努力发现他或她的优点和天赋。不要掩藏你的自豪和赞赏,因为它将催开孩子的天赋之花。”

相信很多华人父母在读完这篇文章后,都会发现,此文中所说的gift与我们一般所指的天赋或天分不完全一样。如果中国国内的父母老师读到此文或许会不以为然。有谁说被考试排名压得抬不起头的来的“差等生”有天分?又有谁认为被升学压力逼上绝路的“落榜生”能成才?那文中所说的天赋天分都是考试考不好的。“幽默感”、“勇敢”、“人缘好”等等这些都无助于考上好学校。而只有考上好中学才能考上好大学,好大学毕业,才可能上硕士博士,才会有好工作。在中国这个由几千年封建等级制度蜕变而来的社会里,做社会地位高的好工作才会受人尊敬,才是有身份,才是成功成才有出息的标志。

中国的教育误区,不仅仅只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也不仅仅只是中国国内同胞的专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老祖宗的教诲早已浸染过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每一个细胞。那位自认为进入了美国主流社会,从“人下人”成为“人上人”的“兵法”教授,就恰恰不懂得美国文化中最基本的概念——平等。“精英”们一方面抨击中国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自认为是受过教育的“上等人”。

去年夏天回中国,见到了十几年不见的朋友林。林在高考刚恢复不久,便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刚进大学没几个月即成为少数公派出国留学的本科生之一。在国外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后,又在国外大学里任教多年。几年前海归,现在某外资企业任要职。在大多数人眼里,林应该算是精英中的精英了。然而,在与林等几位朋友的深夜长谈中,林的一席话却引起了我的深思。林说:“其实,中国真正的精英并不是我们这些当年的幸运儿、学习尖子,而是那些农民企业家、民营企业家们,那些背着行李闯荡天下的个体户们。是他们改变了中国。”

想起近年来每次回国,面对商场里花样翻新、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品,心中都感慨万千。二十多年前,当我们这些“天之骄子”们还在大学校园里讨论“军医大学生张华该不该跳入粪池中救老农”的时候,当社会还在为“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劳体倒挂”而愤愤不平的时候,那些如今生产着全世界1/6皮鞋的浙江人正在全国各个角落钉鞋跟、擦皮鞋;那个日后创立了“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正踩着三轮车卖冰棍儿,卖一根冰棍只赚一分钱。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当初只是因为生活所迫才走街串巷,他们中的不少人也许正是因为高考落榜才不得不走南闯北。然而,在他们挥汗如雨、白手起家的创业中,在他们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里,体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勤奋、勇气和胆量,更有他们的聪明、才智、商业天赋。正因为没有领导、职称、条条框框的束缚,没有“名师”“博导”的指点,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他们作为个体的生命力才得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空前迸发!

记得几年前,还在以前那家公司工作时,常和几位中国同事去公司附近的一家中餐外卖店吃午饭。店主人是位从福建来美的农村姑娘。每次我们去,姑娘都热情招待,还总是过来给我们说说她的经历,每次姑娘都自责自己当年不好好读书,如今英文不行,无法去上学,只能在这儿开餐馆。每次听完姑娘的诉说,几位老中同事也总免不了议论一番。有一次,公司一位美国小伙子哈伯与我们同去这家外卖店。像往常一样,店主人又成为大家的议论对象。同去的哈伯在搞清楚我们的议论话题后,非常不解:“她有自己的生意,是小商业主,一位企业家(she has her own business ,she is a small businee owner ,an enterpreneur),你们这些P.H.D们都只是在给别人工作。”

过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那个在中国被称为“个体户”的职业,在美国是如此受人崇尚,美国人甚至把不依靠别人发工资生活(not live paycheck by paycheck),称之为经济上独立(financially independent)。

其实,在一个缺乏平等意识、平等传统的社会,人们轻视的不仅是无单位、无组织单枪匹马独立谋生的个体户,更是把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分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中国国内媒体至今还时不时地进行各职业社会地位排名。“低级劳动者”的价值和才能更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

还记得2004年的春节晚会上,小品《婚礼》中,主持人李咏的一句“一个卖西瓜的,哪来那么多理……”,语气中透出的不屑和轻视让我至今仍以为,主持人是从不吃西瓜的。国人对歧视卖瓜的、乡下人、大兵、民工、残疾人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种轻视语言如果发生在美国电视台,后果会如何?

也还记得几年前,北大毕业生卖肉引起的那场轩然大波。试想一下,如果那位毕业生卖的不是肉而是护肤品,大概也不会有人大惊小怪。在国人眼里,卖护肤品比卖肉“档次”“地位”高些,不至于像卖肉那样太掉北大毕业生的“价”。据说,那位向世俗勇敢挑战的年轻人,已把他的“眼镜肉店”发展成多家连锁店。

曾从某英文报纸上读到过一篇报道。加州某地一位美国妇女,因开办婚姻介绍所而声名远扬。据说,此女对男女恋爱婚姻有一种特殊的“第六感觉”,经她介绍的成功率极高,不少好莱坞影星也找上门来请其帮忙,许多经她介绍而成的男女更是对她感激万分。

比起某些教授“做一些连自己都不真感兴趣的研究,写几篇自己都不愿再引用的文章”,那位“媒婆”的“让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志向是更高还是更低?常言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然而,鸿鹄又焉知燕雀之志哉?再说,谁是燕雀,谁是鸿鹄,还真说不准。当然,这世界也正因为既有鸿鹄又有燕雀才热闹多元。

今年40岁的华裔蔡明昊,在美国出生长大,毕业于耶鲁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蔡明昊的祖父和父亲都为耶鲁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蔡明昊并未按家人的希望,成为工程师或科学家,而是选择了他钟爱的厨师行业。开餐厅、上电视,获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同和赞誉,被誉为美国餐饮界有史以来最杰出最成功的华裔厨神。

三千六百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人从事的工作决定人的身份、社会地位”这种陈旧观念不再左右人们的思考时;当整齐划一的价值取向不再影响人们的选择时;当现代社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时;当学校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专业培训”时;当有知识有天赋不仅仅是有书本知识有学业天赋时;当成功成才不再只是当“哈佛女孩”、做“高知”“白领”时;也许,中国的教育才会真正走出误区;也许,我们才会真正理解美国孩子的那句口头禅“I am special!(我很特别!)”;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每个孩子的天赋与才能;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与美丽;我们才会真正发现天地原来如此宽广!

动画片《木兰》中,木兰的父亲对木兰说:“树上开的花,每一朵都是独特的。你可能是最晚开的那一朵,可是一定是最漂亮的。”

真想对天下父母说一声:你的孩子有天分!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2 

当急先锋遭遇慢郎中

儿子刚四岁,上幼儿园小班一年了。老师反映他做什么事情都是慢吞吞,很让人着急。曾经吃饭也是很慢,老师着急了不得不喂他吃。现在在学校有所好转,但在家里还是很慢。做作业、穿衣服等也是慢得着急。家长越是急他越是慢,最后竟不愿意干了。真不知如何是好。恨不得替他干。明知这样不行,毕竟得培养他的动手能力。

好网网友chi001108:

驰驰以前做什么事也是慢吞吞的,特别是早上吃早餐时更让我急得不得了,这边我要赶着上班,那边他却慢条斯理地吃,还不时做点小动作,在学校是经常要老师催促。现在可好多了。 我觉得对这种性格的孩子,做家长的不能操之过急,要多调动他的积极性,你可以跟他比赛,或者要求他在规定时间里做完,孩子有一点小进步,可以奖励他小红花。可能短时间内,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要慢慢来。

好网网友皓皓妈:

1、让孩子看时间,限定时间。在约定的时间要做到言出必行。(不过通常的情况,我和皓皓说,8:00要吃完饭。到了8:00,皓奶奶会说慢慢来慢慢来, 不着急); 2、和老师说,让孩子随量吃,不要对他限定太多。这样反而会减轻孩子的压力; 3、孩子慢,你也慢。让孩子等待,慢慢改变。

好网网友xiaomengxia:

今天是朵朵试园第二天,朵爸跟着去的。中午打电话回去,朵爸说朵朵表现不好,主要是做事太慢,不管是排队还是游戏或是吃饭,他的口气有些气急败坏的。 我翻了一下书,书上说孩子磨蹭的原因有:家长总是包办代替,使孩子没有实践的机会,自理能力差;有的家长做事慢,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等等。

好网网友明浩妈妈:

这好像已经成了孩子的通病,皓皓妈的办法不错。我对明浩经常是提醒他时间观念,基本上都是教他学会安排时间,他现在经常会说:“我玩分钟。“或者“十分钟”什么的,到时间就叫他不能再玩了,写作业也是,告诉他要多时间写完,抓紧时间写完后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长期积累下来,效果还可以。

原来“小磨蹭”不是心随我动家的独有宝贝。好多的父母都遭遇至了家中的“慢朗中”:孩子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当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显得动作缓慢,班上的老师也有这样的反映时,父母就应该加以重视了。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上学之后,如果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战胜对手,让别人领先,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动作缓慢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于孩子的气质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对此,父母需要仔细分辨判断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理。

从孩子来说

动作不熟练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创设锻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及时的协调发展。

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只是在延续着从前的习惯而已,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那么,就要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对于父母来说

面对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他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成人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惰性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再者,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我们先前提到的曼曼的妈妈就是一个急性子,她是一名记者,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都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抱怨,这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对策

1、于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2、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3、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 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

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如果父母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4、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5、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父母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宝宝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2 

有效挖掘宝宝的记忆潜力

发起人:好网网友萱宝宝妈咪

没看过相关文献,只是个人的小经验。说出来,探讨一下,相信大家会有类似共鸣的

有没有发现,孩子睡前的记忆特别特别的了不起?我说的睡前孩子要做一些事,当我们让她推到睡觉以后也就是让她带着记忆去睡觉……孩子醒来以后,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做此事!我家的宣宝一直如此,而且让我极其吃惊的。

印象中比较深的,是4、5个月的时候,买过一只小企鹅。小小萱宝很有兴趣,玩了一下,这是她第一次接触企鹅的。午睡醒后,居然仍然有记忆。

我们说到企鹅的时候,小小的她就用眼光告诉我们企鹅的方向这让我第一次对睡前的记忆产生了兴趣。

现在更明显了,要读一本书,要讲一个故事,要吃一样东西,要做一个游戏,要穿一件衣服……当我说,不早了,等明天吧……第二天起来后第一件事便是问我:不是说今天要看书吗?不是说今天要听故事吗?……而有些事情,我们都可能已经忘记了……

不知是否有这样的结论,孩子临睡前的这段时间极为珍贵?特别对于记忆来说。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如果都是这样的,我要呼吁大家重视这一宝贵的记忆时间段!

好网网友wawam:

我的经验是:在她即将进入梦乡之时,轻声诵读古诗3~4遍(全新的,以前没有听过的),第二天早晨,我再诵读时,宝宝能够记住80%的内容。

好网网友寻梦园:

丁丁也是如此的。所以,我常常不敢随意许诺什么,否则就会惨了。

好网网友昊溜溜:

我总觉得他临睡前的记忆特别活跃,很多在其它时间没功夫回忆的事情都会在这时跳出来,告诉我,所以,我总是在这时间段听到很多他记忆中强烈深刻的,让我一辈子难忘的东西,让我听到很多特别知心的话语,特别真实的表白。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时间段两人躺在床上,关上灯,聊着天。

好网网友加糖的苦咖啡:

我也发现了!

上周未给子凯买了一口琴、太阳镜,他在家显摆得不得了,戴着太阳镜、帽子,拿着口琴到处串门,得到很多人的夸奖。晚上睡了,他都把太阳镜、口琴拿在手上或放在自己的小枕头下。等他睡着后,我怕口琴太硬到时抵着他的小脑袋,就给拿了出来。

这可好,半夜,小家伙惊醒了,一摸枕头底下没口琴和太阳镜了,就哭,说我的眼镜呢我的口琴呢……还爬起来到处找。第二天早上一起来,他还牢牢地记得这件事,到处找口琴与眼镜……

好网网友品涵妈妈:

品涵一直分不清哪是食指和哪是无名指,怎么教都不会,很偶然一次,我在睡觉前教他识别,结果第二天他就可以轻松指认了。

通常我们一般会选择在睡前这段时间教他一些知识,收获比平常时间要大得多。

好网网友格格巫:

我个人经验是:每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难以选择的问题,我就会在睡着前想啊想啊想多几遍。这样,早晨醒来清醒的一刹那,解决方案就在脑子里蹦出来了。这是我的大脑考虑了整晚得出的,肯定是我内心最想要的方案或者是我直觉最好的方案。

好网网友俏俏妈妈:

我也是爱极在临睡前躺在床上给孩子念古诗,就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了好多古诗。记得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孩子在洗脚,突然自己说了一句“红掌拨清波”,我非常惊喜,她居然这么会联想。

[你的经验是]

有目的、有计划挖掘宝宝的记忆潜力

正如好网妈妈们上面讨论的那样,我们的记忆真的很神奇呐,这些都只是妈妈们的日常当中的经验之谈。但是你知道如何科学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来提升宝宝的记忆能力吗?灵活运用以下几种方法,你家宝宝的记忆力一定“一级棒”!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拥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因为记忆能力对宝宝未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宝宝什么时候具有记忆能力呢?据研究表明:宝宝出生后两三天就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记忆能力会获得自然的发展,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能有效挖掘宝宝的记忆潜力。

当然,了解宝宝记忆的奥秘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

3岁前宝宝记忆的奥秘

奥秘一:3岁前宝宝的记忆富有情绪色彩,特别容易记住那些使他们愉快或令他们悲伤、气愤的事情或情景,以及其他引起他们情绪反应的事物。

在听故事、儿歌时,宝宝往往特别容易记住最有感情的那些句子,比如《小鸭子游泳》这首诗,宝宝听后首先记住的是“小鸭子摇啊摇,扑通一声跳下河”,诗句中“摇啊摇”、“扑通一声”等语言形象生动,能引起宝宝情绪上的反应。还比如第一次高高兴兴去外婆家的情景,他能记得很久很久。

宝宝的这种情绪记忆大约开始于出生六个月或更早些。

奥秘二:3岁前宝宝的记忆内容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一年。

据研究表明:宝宝见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1岁以内的宝宝只能认得几天以前的事物;2岁左右的宝宝只能认得几个星期以前的事物:3岁左右的宝宝可以认得几个月以前的事物。宝宝见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回忆起来;2岁左右的宝宝可以回忆几天以前的事;3岁左右的宝宝可以回忆几个星期以前的事。比如爸爸在外学习一年后回到家中,小宝宝可能就不要爸爸抱,这时爸爸大可不必伤心,因为宝宝的记忆能力有限,他已经忘记了爸爸的形象,把爸爸当成了陌生人。

奥秘三:3岁前宝宝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目的和意图,凡是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

生活中爸爸妈妈可能经常遇到的情景是:自己的某件东西不知放到哪儿去了,若宝宝在身边,你边找边嘀咕着“我那东西放哪儿去了呢?”,这时他可能一下子就能帮你找到(前提是:你放置东西时宝宝在身边)。你可能会觉得非常奇怪,为宝宝非凡的记忆力而喜出望外,其实这些都是宝宝的无意记忆,而且宝宝非常擅长无意记忆。

奥秘四:宝宝记忆内容在脑中保存时间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是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看得听得越清楚、越仔细、越完整,在脑中保持时间越长;

二是宝宝的知识经验和对事物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助于宝宝对事物的理解,而理解较深的事物记的时间就越长;

三是宝宝的情绪状态。积极的情绪状态或引起宝宝积极情绪体验的事物宝宝记的时间越长;

四是记忆对象的特点。引起宝宝兴趣的、形象生动鲜明的,在脑中保存的时间长。

提升宝宝记忆力6妙招

妙招一:适当重复法

越熟悉的事物宝宝越容易记住,重复的目的在于让宝宝加深对事物的印象。故事多讲几遍,宝宝可能自然而然就记住了。经常见到的事物宝宝就能记住。比如,爸爸妈妈想让宝宝认识各种颜色,不必专门拿色卡进行教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什么物品告诉宝宝这是什么颜色,这种颜色多说几遍宝宝就能记住。以认识红色为例,当看到红色的花时,告诉宝宝:“这些红色的花儿好漂亮,这些花是红色的。”当宝宝在吃红红的大苹果时,告诉宝宝:“宝宝,你正在吃大大的红苹果吧?”如此,很快宝宝就能认识各种颜色。

当然,重复的次数要适度,以宝宝仍有兴趣为准,当宝宝对重复厌烦或已经能够记住时就不要再重复了。

妙招二:形象辅助法

3岁前宝宝对语词的记忆能力较弱,以情绪记忆、形象记忆为主。因而当爸爸妈妈让宝宝记忆儿歌、故事、字母、数字等抽象材料时,要配上图片形象、动作形象或夸张的声音形象等。比如边讲故事边做动作,或将故事画成连环画,和宝宝一起看着画面讲故事,这些都有助于宝宝对故事的记忆。还比如让宝宝记家里的电话号码,可将电话号码编成一段乐曲或一首有趣的儿歌,这样宝宝就能记得又快又牢。当然,在运用形象辅助法时,可以结合运用“联想法”,将要记的内容想象成熟悉的形象,比如记数字,可以把每个数字想象成熟悉的形象,“1”像筷子;“7”像奶奶的拐杖……

妙招三:任务驱动法

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提出各种记忆任务,培养宝宝的记忆习惯。比如周末带宝宝去动物园之前,让宝宝留心动物园中有哪些动物、哪些植物、各种动物长得什么样、是怎么去动物园的等等,晚上回家后要求宝宝说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人听。宝宝复述时可以帮他记录下来,使宝宝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或者在讲故事前,让宝宝注意故事中讲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说了什么话等等。

或者晚上临睡前,告诉宝宝妈妈明天要做哪些事、什么时间做等等,让宝宝帮助妈妈记住,到时及时提醒妈妈。第二天,宝宝如能及时提醒,妈妈要给予表扬,激起宝宝的兴趣。

特别提醒:给宝宝提出的记忆任务要尽量具体、难度适中,当宝宝完成任务时要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妙招四:游戏法

游戏是宝宝最喜欢的活动,爸爸妈妈可以常和宝宝一起玩记忆游戏。如“什么不见了”、“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什么变了”、“还原游戏”、“看谁记得又快又好”等游戏。

妙招五:一日生活回忆法

宝宝每天的生活内容都是不同的,“一日生活回忆法”就是在一天内或几天后让宝宝回忆玩了什么?吃了什么?跟谁在一起玩?培养宝宝的记忆习惯。比如晚上睡觉前可让宝宝回忆今天中午吃了什么?傍晚和谁在一起玩的,玩了什么?大一点的宝宝可以让他回忆昨天或前天亲身经历的事情。

妙招六:物归原处法

学会物归原处不仅是良好生活习惯之一,而且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记忆能力。物归原处法就是让宝宝做到:从哪儿取东西然后再放到哪儿,这样的要求有助于宝宝养成拿取物品时记住物品位置的习惯。久而久之,宝宝的记忆能力也就增强了。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2 

创造就蕴藏在“破坏”中

幼儿教育中有人倡导“无错”原则,认为孩子是没有过错的,不应该一味批评。同时也有人认为,孩子的创造力往往表现在错误和破坏之中。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小时候,一次把母亲刚买回家的金表给摆弄坏了。母亲看到孩子搞破坏,就狠狠地揍了陶行知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老师。陶行知的老师听了这件事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陶行知的母亲很不理解,老师对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后来,老师给母亲找到了一个补救的方法,让母亲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修表匠的身边,亲自看一看金表的内部结构,修表匠是怎么把金表修理好的。这件事让陶行知先生终生难忘。

多多很想制作一副自己的眼镜。这天,爸爸帮他准备了很多材料,妈妈在桌子上为他摆了一个太阳镜供他参考。折、画、装饰每一个步骤,多多都完成得很好。只是在剪工上出了一些问题,光滑的眼镜边被他剪得参差不齐,爸爸指着他的作品嘲笑起来,多多显得很不开心。

妈妈正想过去帮他,只见多多歪着脑袋略微想了一下,随即将眼镜拿起,非常投入的将眼镜边剪成了锯齿状,原本规规矩矩的作品让他搞得面目全非。

一会儿功夫,多多美滋滋地走过来对妈妈说:“妈妈,你快看,我做了一个太阳眼镜。”妈妈仔细一看,他做的眼镜果真像太阳,红红的装饰色,锯齿状的光芒,整个作品独具特色,颇有些出乎妈妈的意料。妈妈拍拍他的小脑袋说:“多多真聪明,你做了一副最好、最棒的小眼镜。”

第二天,妈妈和多多把他的“眼镜”带到了幼儿园。老师评价说,在孩子们参照模型版制作眼镜的活动中,多多是第一个打破常规模式,大胆想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眼镜的小朋友。

为此,老师在评价游戏中重点表扬了多多,并将他的作品摆放在了班里的作业展板上。第二天,第三天,很多小朋友开始关注这件独特的作品,而且制作出了更多样式的眼镜,蝴蝶的,云朵的,彩虹的……制作活动一下丰富了起来。从那儿以后,多多一下迷上了美工活动,他的动手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

我们知道,创造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大人们却常常为发现不了孩子的创造力而担忧,实际上,孩子的创造力往往出现于我们的意料之外,尤其是在他们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孩子的想象总是比成人新奇、随意,能够打破常规。当我们对他们的成果做出及时而肯定的评价时,他们的创造性就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造出成人难以想象的事物。

象多多制作的眼镜,用我们正向的思维来看他做的眼镜实在是没法看,可是,多多大胆地打破了按模型版制作眼镜的常规,从而制作出了一件我们大人难以想像出的独特作品“太阳眼镜”。

所以,我们说在一些问题上,做父母的头脑里要少些条条框框,不要总是说“看你做的像什么呀?”“哪有你这么做的?”“你看清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我看你这是瞎做!”之类嘲笑的话。仔细想一想,孩子的“错误”再大,又能“错”到哪里去呢?并且,许多意想不到的创造就常常发生在“错误”之中。

在孩子的世界里,完美是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妈妈们需要告诉孩子:完美并不等于起点和终点的完全重合,也不等于自始至终的“正确”。如果能注意拓宽思维,即使在看起来不怎么完美的地方,也可以“另辟蹊径”,发现和创造出令人惊奇的美丽。

多多的表妹晶晶认真地在画向日葵。收笔的时候,不小心把起点的线头丢在了画好的圆盘里,破坏了画面的完美。

“唉,这可怎么办啊?”晶晶捧着自己的画,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瞧着她,妈妈感觉她是要将画纸翻面了。想着的功夫,她果然将纸翻了过去。“晶晶,为什么不接着画了,不是挺好吗?” 晶晶小声告诉妈妈:“妈妈,我想重画一个,”显得很不开心。 妈妈拿过她手中的画看了看,“别着急,咱们看看能不能想出个好办法?” “这还有什么办法呀,擦也擦不掉。” “是吗?那咱就不擦,继续画行不行?” “那还好看吗?”晶晶抬头看看妈妈。

妈妈用手在盘面上比划着,将她那个多出的线头顺势沿伸了一下,成为盘面上的横线,笑着对她说“这样行不行?”

“……嘿,真棒,线头一点都看不出来了”,晶晶的眼睛亮亮的,一副吃惊的小模样。她接过妈妈手中的画纸,很快补救了那一点“败笔”。

妈妈拍拍她的小脑袋说:“这样多好啊,动动脑子,向日葵就会开花的。”

晶晶的行为代表了许多孩子的想法,在他们的心目中,“完美”就是自始至终的正确。一旦出现偏差,他们的第一反映就是放弃重来。面对这种情况,妈妈们不能简单地给予肯定或是否定的评价,而应针对问题,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补救的办法,不要轻易放弃,拓展思路,努力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中学会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以此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指导,晶晶懂得了“另辟蹊径”的道理。后来在绘画海底世界的活动中,妈妈发现她将一个没有画好的小水泡变化成了一只神气活现的小蝌蚪。晶晶的进步,让妈妈对她更有了信心。

一天,李姐家的观赏鱼全部“殉难”了。全家人找了半天原因,原来是李姐的儿子多多把牛奶倒进了鱼缸里。李姐一气之下拎过儿子就要讯问,吓得多多使劲往爸爸怀里钻。

多多的爸爸劝开了李姐,悄悄地问他:“多多,你为什么要往鱼缸里倒牛奶呢?”

“你们大人不都说牛奶最有营养,小孩子多喝牛奶可以身体长得棒!

我想让咱们家的鱼也长得棒一点,所以就把自己的牛奶分给他们喝了。”多多小声音地告诉爸爸。

李姐听了多多的话,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搂过多多说:“原来是妈妈错怪你了。”

多多的爸爸笑着说:“你看看,儿子多有想象力啊,为了让咱家的鱼长得更棒一些,多多都舍得把自己的牛奶分给鱼喝呢……”

第二天,爸爸为了让多多明白观赏鱼是不喜欢喝牛奶的,就特意给多多买了几条小鱼一起做实验。小鱼在有牛奶的水里不爱活动了,可是一换了干净的清水,鱼儿便开始快乐的游动起来,多多在实验中亲自感受到了观赏鱼是不爱喝牛奶的。

一次原本具有破坏性的活动最终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多多的爸爸说:“儿子虽然弄坏了几条有价值的金鱼,但他却从中学到了新的常识,丰富了生活经验,这些都是他今后生活中的财富,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在多多“破坏”的问题中,他学会了思考,增长了智慧,我们应该为儿子的进步高兴才对啊!”多多父亲的这些话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吧,小孩爱“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小孩一生受之不尽的无穷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个创造者,因为他们生来活泼好动,不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所指控,他们敢于打破常规,不按照成人的模式去思考问题,所以他们常常会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事物来。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创造天赋在一天天减少,这里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孩子的创造力被循规蹈矩的父母们在不知不觉中扼杀掉了。对父母而言,“听话”才是父母们希望孩子们做到的,“听话”才是孩子们应该最先学会的本领。对此,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大悲哀。

孩子爱搞“破坏”是他们对事物探求的一种表现,是创造性萌芽的基本体现。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新鲜和求知欲,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探求这个神奇的世界。象爱迪生、牛顿,詹天佑、冯如,在他们幼年的时候也常被人们称作“破坏”家,他们搞的“破坏”也常让父母头痛、老师生气。可是,正是这些淘气的家伙,凭借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努力的探知着日常生活。长大以后,他们依靠自己从小养成的探索、思考的良好习惯最终成为了知名的大发明家,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其实,孩子搞破坏正说明他们的精力充沛,这个时候,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最好机会。如果我们合理的运用孩子爱搞“破坏”的天性,及时的给予、引导,那么就会从小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培养孩子的创造才能,父母需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活动空间。在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时,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结果过于离奇、幼稚而嘲笑、阻止他们,反之,则会打击孩子探知事物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时,我们要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他们在自主自乐的活动中完成属于自己的想象或创造。


kan 发布于  2021-11-29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