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 惩罚万万要不得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因为孩子晚上睡觉尿床而遭到父母的惩罚,这会让孩子更加抑郁,同时孩子的整体生活质量也会有所下降,而那些尿了床后的孩子没有受到父母的惩罚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遭遇了。

1.惩罚尿床孩子的危害

在年幼的孩子中,尿床的孩子比率达到了15%。相比女孩,男孩出现夜间尿床症的情况是女孩的三倍,其中高达三分之一的父母会因为孩子尿床而惩罚孩子。

有些父母也可能不在因为孩子尿床而惩罚孩子,估计是他们已经知道称孩子孩子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导致孩子更频繁的尿床以及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抑郁和低质量的生活氛围。

2.实验对比数据分析

研究人员首先对65名尿床孩子(其年龄从7岁到13)以及40名无尿床症的孩子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接着研究人员再把尿床孩子分成了两组——尿床受到惩罚的一组和尿床未受到惩罚的一组。就平均情况而言,那些尿床后没有受到惩罚的孩子在后面的尿床情况比受到惩罚的孩子尿床情况有所缓解。比起无尿床症的孩子和尿床后没有受到惩罚的孩子,那些收到惩罚的孩子患有更为严重的抑郁症状。

所以,当孩子尿床后,父母若体罚孩子会带来特别坏的效果。父母越是经常惩罚孩子,孩子也更加有可能抑郁。毕竟尿床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也会让孩子觉得耻辱和尴尬。

3.尿床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尿床常处于深度睡眠,膀胱给予了“我要上厕所的”信号而大脑没法及时协调身体的需求而出现的。如果后面孩子的大脑可以很好的协调身体需求了,那么孩子即便是在深度睡眠中也会有强烈的意识去要求自己不尿床。

4.预防孩子尿床的小建议

临睡前不要给孩子使用一些会刺激膀胱的食物,比如碳酸饮料、柑橘、甜瓜,甚至是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同时也尽可能避免孩子便秘的情况出现,毕竟便秘也会给膀胱带来压力。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38 

助力腿部发育 BB走路更稳

孩子在一岁到三岁的阶段发育最快,孩子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这会让很多父母很难相信,就在几个月前你的孩子还只会在客厅里爬来爬去,现在就可以蹒跚学步了。或者发现有一天孩子突然自己用手可以抓起奶瓶喝奶了,孩子行走能力和手部抓举能力每天都在发展。这些变化说明你的孩子正在快乐和健康成长。

孩子的行走过程

孩子在先学习走路之前,首先要学习如何自己站起来。当孩子的腿部肌肉发育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支撑起孩子的身体重量。孩子会先慢慢扶着沙发学会站立,然后慢慢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当孩子可以自己行走的时候,可能会先试着用脚尖行走,然后慢慢学会用整个脚掌着地行走。不久之后,孩子还会向你展示向后退和平行移动的表演,这就说明孩子已经完全掌握行走的技能了。当孩子可以自己轻松地走路或者跑跑跳跳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学习骑儿童三轮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发育腿部肌肉。

锻炼孩子的平衡力

两岁的孩子可能已经自如的行走,但是平衡和跳跃能力还有欠缺。用一只脚站立对孩子还是一个一个巨大的挑战,父母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掌握这些技巧。比如最常见也最简单的跳房子游戏,跳房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练习跳跃运动,和单腿着地的能力。父母要把每一个格子画得足够近,让孩子可以轻易跳过去。不要再刚开始玩的时候就把难度加大,这样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和兴趣,没有积极性。当孩子可以轻松地完成跳跃和维持吃身体平衡后可以慢慢把难度上升。另外一个锻炼孩子平衡力的方法是练瑜伽,瑜伽中很多动作都可以练习身体平衡力。

孩子的手部发育

除了腿部发育,孩子的手部肌肉和力量也在发育。一个月前你的孩子看书的时候可能还不能自己翻页,但现在你会发现孩子她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孩子还可能自己拧开瓶盖,这都是孩子手部力量的发育成果。同时孩子的手指也在慢慢变灵活,可以自己拿起一些精致的小东西。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38 

宝宝敲脑袋非自虐 妈妈无需担心

宝宝敲自己打头部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多达20%的婴儿和学步儿童故意去敲击头部,而且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这么做。敲击头部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半年,在18至24个月的时候出现的频率最高。这种习惯可能会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大多数孩子超过3岁后还有这个不好的习惯。

1.敲击头部的原因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大多数孩子敲击头部是为了自我放松。你的孩子可能会有节奏地敲击头部,儿童发展专家认为,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帮助宝宝孩子抚慰自己。当宝宝的耳朵受到感染或有其他身体不适的时候,敲击头部可能会帮助他感觉舒服一点,也可以通过这样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感觉不那么痛苦。

此外敲击头部也可能是发泄强烈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孩子还没有学会通过语言充分表达他的感情的时候,他会使用身体动作来表达。而持续的敲击头部也可能是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自闭症和其他发育障碍。

2.父母应该怎么做

当宝宝习惯性的敲打自己的头部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确保你的宝宝从你这里得到足够的注意,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想要吸引父母儿敲头。如果他仍然敲打自己的头来引起你的注意,那么父母不能完全无视这种行为,也不要责备或惩罚他,而是要温柔的教育孩子不要这么做。

如果宝宝经常在床上敲打头部,那么父母要检查婴儿床上所有的螺丝和螺栓,每月一次以上,以确保宝宝敲头的时候床会摇晃不安全。你的宝宝可能会因为敲打头部有一两个瘀伤,不过别担心——敲头通常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行为。宝宝经常有节奏的敲头,显然他喜欢平缓的节奏运动,所以父母可以帮助宝宝找到替代的有节奏的表达形式,如跳舞、唱歌、随着音乐拍手,或打玩具鼓等等。

3.更严重的情况应该就医

如果孩敲头的动作很频繁,甚至这个习惯会伤害到他自己,那么父母就要考虑带孩子去看医生了。因为不自觉的敲头是自闭症的早期表现,自闭症儿童不喜欢喝父母有身体接触,而且会慢慢失去行动能力、语言能力,甚至变得越来越孤僻,这样一定要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37 

当心!别让身材成为孩子的心病

别以为只有大人才会注重自己的身材,其实小孩子也会为自己的身材所动容。有些孩子身材矮小或者长得太胖了,在幼儿园里在学校里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讥讽,因此内心就会觉得自卑,这种自卑心理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一、孩子自卑的原因

1.孩子的身材不好受到他人的嘲笑,就会使孩子出现自卑心理,特别是对于出于心理敏感期的儿童来说,这种心理自卑感就越发强烈。

2.孩子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经常生病,可能孩子会感觉自己拖累了家人,所以会感觉很自卑。

3.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性太高,孩子表现得不够好,经常会受到家长的数落,所以,孩子长期下去就会变得自卑感强了。

4.孩子的能力不好,包括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做起事情来比起其他人都要逊色,就容易受到大人们的批评,因此,孩子的自卑感就这样形成了。

二、孩子自卑的坏处

1.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如果经常受到他人的抨击和嘲讽,那么内心就会受到伤害,从而形成自卑心的,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不利。

2.影响孩子的交际能力

孩子会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所以不愿意多和他人进行沟通交往,久而久之,孩子的交际能力也就受到影响了。

3.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内向

孩子自卑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孩子不愿意和他人交往,更难以融入群体生活。

三、孩子为身材而自卑怎么办

孩子为身材而自卑,其实并不难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要看家长的教育。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长得高矮肥瘦并不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让孩子知道各种身材都有它的优缺点。其次,对于一些真实存在肥胖状况的孩子,家长要多加强对孩子的运动锻炼,这样可以使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身材得到加强和改善。最后,家长要多开导陪伴孩子,而不要经常批评指责孩子,发现孩子有自卑心理要积极纠正治疗。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30 

注意!宝宝这些性格缺陷不可放纵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宝宝基本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的心情和身体状态也关系着爸爸妈妈们的喜怒哀乐。因此,父母对孩子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品德养成和性格培养,针对孩子性格方面的一些隐患,父母需提前预防并纠正。

1.胆小内向害羞

有些孩子明显对自己表现出了不自信的行为,他们做事胆小,平时低头埋胸说话小声,做事小心翼翼,对任何事都不敢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见,过于害羞,掩藏自己。对于孩子这样子的表现,家长不要以为这是乖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内心严重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童年将会成为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日后必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

2.经常乱发脾气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子的烦恼,就是家里养了个小皇帝,动不动就生气乱发脾气。对于孩子这样子的性格,很多父母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和家人过于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错误思维,才导致了孩子只要有一点点不如意就乱发脾气,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是存在很大危害的,家长们应该平时就注意对孩子的品德教养,从小养成独立的好习惯,不要过于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不能融入周围

有一类孩子平时在家表现好好的,跟父母有说有笑,各方面都不错,可只要一跟其他小朋友接触,他们身上的缺点马上就出来了,不懂得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不会尊重他们,常常闹得不欢而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合群。孩子有这方面的性格问题,父母先要思考一下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平时总把孩子关在家里,很少让他们于邻居、小区内的其他同年龄人接触等等。孩子应该有自己同龄的朋友,学会相处,学会沟通,而不是只有家人。

4.对自己不自信

对于没有自信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因为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只能经常远远地看着那些自信爱表现的同学,投以羡慕的目光。常说自己不行的孩子,家长应该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就算是一丁点微小的进步,父母也要放大肯定。而不是经常责罚孩子,打骂孩子,不然他们会更不自信。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9 

照顾孩子前 请先了解他的需求

孩子处于大脑情绪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大多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需要。因此家长需要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发现孩子的需要,并及时给予他的正确的引导。这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十分重要,家长可不能疏忽哦。

1.安抚孩子的恐惧

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给予孩子真正的需要。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张大嘴巴大哭是因为孩子饿了,于是就用牛奶堵住孩子的嘴巴。其实不然,孩子比较小语言不清,常常在受到惊吓之后会表现为突然张大嘴巴大哭起来。这是孩子突然受到刺激心理失去平衡所发生的情绪反应。孩子的惧怕是常常有的,如突然有人大声说话或者遇到鞭炮声,这时候家长应当轻轻的抱住孩子,温柔的拍这孩子的背,让孩子得到足够的 安全感。

2.肯定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什么想法。其实大多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在买衣服或学校用品的时候会吵着要家长买带卡通图案的东西。其实家长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引导孩子独立选购,孩子得到肯定其自信会提高。

3.了解孩子的作息需要

作为家长,对孩子日常的作息了解应该更加的透彻。比如很多孩子常常感到困了,他们会一个劲的哭闹。 这时候家长切勿一味地怪孩子不懂事。首先家长应该看下是不是孩子的睡觉时间到了,然后给予孩子 一个温暖的怀抱或者把孩子带到床上,孩子感受到温暖就会逐渐的睡下。

4.感受宝宝的喜悦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笑,家长看到孩子笑了心里肯定非常的开心,甚至会更加卖力地逗孩子乐。其实笑容是孩子的生理性反应,这种反应不是家长所认为的开心。它是脑电波活动的信号,是孩子感到舒服的表现。这时候家长可以放任孩子躺下或跟孩子说说话感受着孩子的舒服。不要再去哄逗孩子,破坏孩子此刻的情绪。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9 

9至10个月BB的生长状态

这时宝宝快要一岁了,他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已经进入发展的全盛时期,所以家长在这个阶段应该更加用心。那么9-10个月的宝宝都有哪些变化呢?妈妈们又该如何护理呢?

1.语言开始发展

他们已经不会再咿咿呀呀说话,他们能够用一个或两个字或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阶段,他们已经成为早期的“能说会道的人了”。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说脏话或者不文明的词,这些都对宝宝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种下了,宝宝的语言纯洁性就会受到污染,在早期与人交流让方面也会埋下隐患

但是如果你的宝宝还不能说话,不要担心,他仍然能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跟父母进行交流,不过首先他们先会发出声音来引起你的注意力,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宝宝自己在瞎闹而忽略了这些声音哦!你说不的时候他们能够听懂。当你叫他们的名字时,他们也会转过头来看着你。

2.意识的增强

在过去的几个月,宝宝们已经学会保持警惕并且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害怕和谨慎,这在宝宝遇见生人或者和你分开时就能体现出来。宝宝仍然喜欢和其他人玩或者把东西聚到一起,看看书上的图画找找藏起来的玩具。他们会经常四处乱爬并且独立站立。

3.其他会做的事情

a.不用你身体力行,就能根据一些指导来做一件事,比如:把钟递给我。

b.用食指戳东西来试试物体的触感。

c.在你拿着杯子的情况下喝完一整杯水或者牛奶。

d.吃饭的时候自己拿勺子。

4.家长的鼓励行动

a.说话:不管什么样的对话都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因此你要时常和他们讲话,说的越多越好,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能够让他们知道更多的词和句子,但是要再一次提醒家长和宝宝说话时使用的语言一定要健康向上,最好用普通话说,用方言也可以但是这会对宝宝以后上学和同学交流有不利的影响,最好的就是能够进行普通话和方言的自由转换。

b.聆听并且做出反应:用你自己独特亲切的方式回应他们说的话对孩子很重要,因为当宝宝觉的你发出的声音让他们喜欢的话, 他们就会更愿意跟你交谈。

c.鼓励宝宝多动:运动和探索能够帮助宝宝增强肌肉,这对宝宝的爬行和以后的走路都有帮助。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8 

对付臭脾气BB的小妙招,麻麻必须收藏

随着宝宝成长,会养成自己的一些小脾气,比如他们会变得越来越野蛮。此时父母不能一味责骂,而是耐心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要怎么纠正。对付宝宝的这个不肯听,那个不愿意做,妈妈都有哪些妙招去应对呢?一起来看看吧!

1.洗澡

洗澡水的温度很重要,太热或者太冷都会影响宝宝洗澡的兴趣,也会因此闹些小别扭。妈妈想让宝宝养成爱洗澡,勤洗澡的好习惯,不仅要控制好洗澡水的温度,还可以在澡盆放些小玩具,增加孩子洗澡乐趣,调动孩子洗澡的积极性。

2.剪指甲

宝宝就怕妈妈指甲剪不好弄疼自己,妈妈一说要剪指甲,就闹小脾气,妈妈只好趁着宝宝睡着的时候偷偷给他剪了,也可以适当向宝宝解释,如果不把指甲剪掉,会把脏东西吃到肚子,所以要养成剪指甲的好习惯噢。

3.剪头发

宝宝对电子理发器发出的嗡嗡声可害怕了,妈妈可以先告诉宝宝,避免宝宝吓哭了。此外要告诉宝宝,理发后会更漂亮更迷人;选择一个宝宝喜欢的理发师比选一个技术出色的理发师更重要。

4.睡觉

宝宝6个月开始,要用渐进的方式训练宝宝自己睡觉。一开始可以让宝宝有自己的小依恋,比如毯子、妈妈的枕头、他喜爱的玩具等,慢慢得帮助宝宝养成自己一个人睡的习惯。

5.刷牙

宝宝不肯刷牙的话,就说说他口气不清新,容易蛀牙;妈妈要多说些鼓励的话,也可以跟宝宝亲吻,让宝宝挑选他自己喜欢的可爱的牙刷套具;买些儿童果味牙膏,吸引宝宝刷牙的兴趣。

6.吃蔬菜

有很多宝宝不爱吃蔬菜,这不是个好习惯,妈妈还是要想办法让他多吃蔬菜。比如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弄个清淡蔬菜汁,还是煮个蔬菜粥,把蔬菜剁碎包在饺子里给宝宝吃等等。

7.看医生吃药

买个造型逼真的玩具医疗箱,可以当玩具给宝宝玩;也可以跟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让他了解这个过程会使用的用具,比如听诊器、温度计等;告诉宝宝生病就要吃药,不肯吃药是要打针的噢;妈妈也可以想一些办法减少药的苦味,分几次喂食,以便孩子能够接受。

8.叫人

见人要叫是一种礼貌。告诉宝宝遇到熟人该怎么对待,做得好的回家表扬;表现不佳的话,也不要硬逼,好好跟宝说,让他自动自觉地叫人,或者是点头微笑。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8 

揭秘宝宝成长的真相:敏感期

父母们都知道,宝宝的成长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可“拔苗助长”,但如果看到周围同龄宝宝已经先一步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心中还是不免有些着急,是自己的育儿方式有错误吗?是自己的遗传基因不够好吗?是平时的营养补充不足吗?

虽然宝宝的牙齿萌出早晚、身高增长快慢,或是学会说话、走路的月龄,在一定范围内都属正常,不用过于紧张,但父母们也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放任不管。因为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感官、肢体、语言、意识等方面的发育都存在敏感期,如果父母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抓住敏感期发育规律并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呵护,就可以事半功倍,让宝宝健康成长。而如果错过敏感期,宝宝可能真的就此落后一步了!

感官敏感期:于尝试中练就“火眼金睛”

婴儿的视觉发育将持续2年多才能趋于成熟,2个月内的婴儿只能看到15-25厘米内的黑白色,4-6个月时宝宝会对红、黄、绿、橙、蓝色表现出喜爱,过了7个月,他便能注视距离较远的物体,3岁时就可以自主阅读少儿读物了。

视觉系统的健康与否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着宝宝的一生,因此在这3年的时间中,父母需要格外注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是保证宝宝视觉系统健康发育最为关键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抵御近视眼、干眼症、夜盲症等眼疾的“防火墙”。而这一阶段宝宝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非常大,单纯的日常饮食无法满足,需要每日额外补充。

3-4岁是练就过人观察力的最关键时期,此时的宝宝也许会盯着小孔小洞看半天,并不停地抠来抠去,也许会蹲在地上把所有能捡的东西都拿起来翻看一遍……当父母发现他的这些“特殊癖好”时,可以引导他探索更多奥秘,这样宝宝就可以于无形中锻炼出“火眼金睛”,对事物体察入微!

肢体敏感期:于互动中练就“铁骨铮铮”

6-12个月是肢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宝宝常表现得喜欢扔东西,宝妈们要攒足耐心,陪他一起度过这个阶段,进入肢体动作协调期。1岁以后,宝宝开始活泼好动,父母可以陪他一起做做游戏,例如爬爬台阶、扔扔玩具球等,这不仅有助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更能提升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

在肢体敏感期中,除了左右大脑的平衡发育,宝宝在这一阶段的身高增长也是最快的,而这也就要求父母们需要对宝宝的骨骼系统健康发育格外关注。父母们都有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AD的意识,补钙重点不只在于“量”,更在于“质”,即吸收率比含钙量更重要。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宝宝对钙的吸收不足10%,摄入再多也无济于事。虽然日常饮食中含有维生素D,晒太阳也可以让宝宝自身合成维生素D,但对于宝宝的每日需求量来说还是太少,因此,维生素D的每日额外补充非常重要。

此外,维生素A可促进骨细胞的分化,促进长骨的发育,保障骨骼系统的健康。因此,儿科医生都会建议宝宝从出生15天开始,每天一粒伊可新维生素AD,并坚持到3岁以上,目的就在于让宝宝AD同补,保障骨骼系统、视觉系统、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

语言敏感期:于鼓励中练就“交际达人”

步入群体生活,走进职场生涯,最重要的便是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幼儿的语言敏感期(0-3岁)形成的。宝宝1岁前对叠音词和押韵儿歌感兴趣,父母可以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念给他听。1岁后,宝宝慢慢学会用简短的词语表达意愿,妈妈要为他解释完整的语句。1岁半-2岁是宝宝学习名词的最佳时期,父母要对宝宝不断重复遇到的事物名称。2岁后宝宝进入语言爆发期,父母要鼓励他多说话,并引导他尝试简单的阅读。

当宝宝开始有同别人交流的欲望时,父母的鼓励尤为重要。在宝宝2岁半时,父母就可以教导他日常礼仪,为他树立生活规范,鼓励他融入群体生活。

意识敏感期:于自我中形成“正确价值观”

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自我意识,决定了他未来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1岁半-3岁是宝宝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会对属于自己的事物宣布主权,当他们不愿意分享时,父母要帮他们正确区分“我的”和“你的”界限;当他们做错事时,父母要指出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在关注宝宝的情绪体验时,父母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保护其自尊心,对自我形成正确的评价。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8 

家庭变化时 该如何去安抚儿童

不管是在处理离婚,还是处理家庭损失或是其他家庭生活的变化,孩子们在经历这种转型的时候会需要更多的爱和支持。即使他们没有表现出来,家庭的变化容易让他们感到无能为力和脆弱,严重情况下甚至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心理阴影。如果你想要帮助你的孩子应对他们正在经历的变化,请记住以下几点。

1.孩子需要被包括在内

即使是积极的家庭变化,如果孩子没有提前知道,也是会有压力的,没有谁能够预见将要发生的是好事还是坏。通常情况下,变化会使孩子感到不安,他们会害怕接下来摆在面前的不好的变化。您可以通过回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于可能变动的具体信息,以帮助孩子了解即将发生什么,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2.孩子需要被听到

让您的孩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使这意味着表达消极的想法和意见。此外尽量不要和别人谈论你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感觉,这 会让他们感觉到确认他的情绪好像只是为了和别人交代。另外不要告诉你的孩子,你觉得他“应该”在这段时间里有什么样的感觉,或者是告诉你的孩子他应该如何去感受。

3.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竭尽全力,让您的孩子花时间与爱他的家人和朋友接触,并让这些人在这一过程中提供支持。比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班级里要好的同学等等,这些人的支持和陪伴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正在打算离婚的家长来说,孩子会比平常的时候更需要陪伴。

4.需要有机会表达自己

让你的孩子有足够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对于一些人来说,听音乐是有帮助的。对于其他人来说则有着多种可能,射击、篮球、绘画或日记都可能是不错的选择。注意还要因人而异,因为你的孩子可能不喜欢通过做其他事情来消化自己的情绪,这种孩子你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5.孩子需要发言权

最后请记住,你的孩子需要有一定的发言权。尤其是当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和无能为力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孩子变得大胆,甚至是粗鲁,拒绝与你合作。发生这种情况时,请记住,孩子的需求来了,在这个时候,让你的孩子说“不”。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