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情感敏感 机智家长会这么处理

对于很多人来说,开玩笑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愉悦双方,还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开玩笑也是要看对象的,开得起玩笑的人是觉得无所谓,但是对于一些情感比较敏感的人,特别是小孩,就不能随便开玩笑了。

孩子的内心承受能力比大人会差一点,而且对于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对于情感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家长或者其他的大人,最好是不要随意和孩子开玩笑。这样不仅没办法拉近亲子关系,反而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那么孩子的情感敏感,家长该如何拆招呢?

一、孩子情感敏感的坏处

1.身心容易受创

孩子的情感比较敏感,在与他人谈话的过程中,会出现了误解误会,孩子的内心就会觉得很失落郁闷,甚至会感到生气,严重的还会在孩子的心理造成永久性创伤。

2.无法与人开玩笑

孩子的情感比较敏感,所以不适宜去和他人开玩笑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候别人只是一句开玩笑,孩子有可能会把它想象得很严重。因此 为了避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出问题,尽量少和这类型的孩子开玩笑。

3.容易哭闹任性

孩子情感敏感,一旦有人和孩子开玩笑,孩子很容易会做出心理抵触,使用哭闹任性的方式来做出反抗,甚至会以一些叛逆的方式来对付对方,所以不要随便和这些孩子开玩笑。

4.影响与他人的相处

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这类孩子容易被别人“气”到,也有可能因此产生一些小摩擦,所以跟他人的关系也就无法处理得比较好了。

5.引起其他心理问题

孩子的情感敏感,如果没有端正态度,没有纠正自己的想法,就会思想出现偏激现象,从而产生其他的一些心理疾病问题。

二、孩子情感敏感如何拆招

1.别和孩子开玩笑

有些大人或者小伙伴是比较诙谐幽默的,说话也喜欢开玩笑,但是如果孩子开不了玩笑,那么就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引起孩子情感波动,因此开玩笑要找对人。

2.要多做疏导教育

孩子的情感比较敏感,家长要多教孩子如何分辨善意和恶意的玩笑,让他知道别人只是因为想接近自己,才采取开玩笑的方式来相处的,没必要封闭自己的情感。

3.谈话要轻松和谐

家长的交谈方式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家长平时喜欢轻松谈话的,孩子一般也比较好开玩笑。所以不要对孩子说话太过于正式严肃, 那样孩子的情感也就会比较敏感的。

4.尊重孩子给他面子

跟孩子开玩笑,还要看场合,而且要衡量开的玩笑和场合是否合适,给孩子留面子,这样他才不会出现情感敏感的现象。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6 

BB的行为管理 你必须掌握

刚出生的时候,baby很安静,但是没有多久他们就会变成精力充沛的、充满好奇心且情感丰富的幼儿。这个时候,他们渴望独立,但是又想保持和父母之间紧密的联系。简单的行为管理技巧能够同时消除父母和孩子双方的坏脾气,让双方都能够静下心来交流。

1.家庭环境

西尔斯博士称,家长管理幼儿行为的方式之一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能让他自由探索、不受伤害的、健康、安全的家庭。父母可以为孩子潜在的危险行为提供安全的保护措施,例如给孩子在厨房的抽屉里放满坚固的或者是柔软的东西,这样在父母做饭时孩子也可以安心玩耍。如果家长知道孩子会爬到高处,那就事先在那周围堆叠枕头以保障孩子的安全。儿童尺寸的家具有助于孩子更长时间地坐着,并且更专心于他的活动,而且也可以在他洗手或者是在水槽边刷牙时确保他的安全。

2.设定限制

家长需要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和限制以确保孩子能够健康安全地长大,定规矩要从家庭生活中开始。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而哪些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西尔斯博士告诉我们,与安全相关的规矩和限制可能是最重要的。父母要记住自己定下的规矩并尽量让它简单一点。小孩子很容易就会忘记父母说过的话也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家长要做的是不停地重复重复再重复。

3.小孩子的脾气

小孩子暂时还没有表达他们自己的必要的交流工具,一个令人沮丧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孩子发脾气或者是崩溃。父母可以通过确认到底是什么事情导致孩子情绪失控来开导孩子。如果孩子是感到无聊、肚子饿或者是受到了过度刺激,家长可以给孩子换个环境或者是给孩子小零食来安慰他。如果孩子发脾气是源于受到 挫折,那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需要。问问孩子需要些什么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奥克拉荷马州卫生部称, 当父母能够对孩子的感情表示理解时,就几乎等同于他们在给孩子安慰的话语了。

4.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为孩子提供可预测性,并给他们一种成就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一天。西尔斯博士指出,大多数孩子在一天中上午表现最好,因此最适合安排出游。在忙碌的活动之后,家长可以给孩子洗澡或者是讲故事,好让他安静下来。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5 

baby的乳牙很重要 请注意保护

随着Baby逐渐长大,他们的身体各个部位在慢慢发育,牙齿也开始跟着慢慢萌发。一般来说,孩子会在7个月左右的时候萌出第一颗牙齿,并且在两岁半的时候长出全部的乳牙。当然这乳牙不是永久牙,在之后还会替换成恒牙。那么这乳牙需要好好保护吗?

1.长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有一部分孩子也会因为长牙会出现一点不适感,比如食欲不振、低热,甚至拉肚子。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短,家长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带孩子看医生。

此时可以准备一个干净的牙胶或是一块凉爽的湿毛巾,让孩子咬着玩。市场上还有一些缓解牙痛的凝胶和药膏,家长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宝宝使用。

2.从乳牙到恒牙的变更

虽然在将来乳牙才会全部脱落,并且由恒牙代替,但是家长还应该保护好孩子的乳牙,因为乳牙对宝宝的咀嚼能力和发音能力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当然,恒牙替换了乳牙后,对恒牙的护理就会更重要一些。因为它是人的最后一副牙齿。在宝宝七岁时有部分乳牙就会脱落由恒牙代替了。

3.恒牙长出时会发生些什么

恒牙长出来的过程中,乳牙在没有完全掉落前会松动,有的还会流血。出血时,可以用纱布压在牙龈上止血的。待乳牙完全脱落后可能会出现一个白尖,这就是刚刚萌出的恒牙了。

有的宝宝的恒牙都长出来了,但是乳牙还牢牢的长着。如果出现这种现象,那么就是需要找牙医,将这可乳牙及时拔掉,以免其影响恒牙萌发。

4.宝宝乳牙蛀牙,该怎么办

蛀牙不单单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现在孩子吃了过量的糖果,也容易蛀牙。虽然在蛀牙的早期阶段,牙齿没有腐烂也不会疼痛,但是如果不加以处理,那么牙齿的腐烂会延伸,并引起牙痛。

另外要注意,乳牙的长势也会影响到恒牙的长势。有科学研究表明,乳牙蛀牙的孩子在将来患蛀牙的概率也会提高,所以当孩子有蛀牙问题时,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将来牙齿的发育。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5 

8-12个月BB的学习和玩耍

这个时期,孩子已经从小小的初生儿长成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婴儿了,会四处伸出小手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接下来的几个月,孩子会更加好动,这种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也会继续。

1.语言能力的进步

这个时期,孩子将在学习方面取得巨大进步。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玩耍将发挥新的作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孩子的牙牙学语将开始转变成“爸爸”“妈妈”“大大”等词语。

一开始这些词语会出现得很突然,之后孩子会逐渐学会将“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本人联系在一起。孩子还将开始学会使用手势,比如说话时用手指东西,或者挥手。这个阶段孩子能更多地理解你说的话,包括“不”。

2.运动能力的进步

随着孩子运动能力越来越好,对周边世界越来越感兴趣,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保护和保证家里的安全就显得很重要。

这个年纪的孩子忙于认知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他们学习如何爬行,甚至发展出新奇的移动方式,比如用肚子爬行、用臀部滑行、滚着去想要的任何地方。无论孩子是用何种方式移动,只要他能够协调使用胳膊和腿、协调身体的其他部分就可以了。

孩子也更善于改变自己的姿势,更容易从躺着变成坐着,甚至能够靠拉力站起来。抓着家具或附近的大物件,孩子就能尝试站起来,然后沿着家具走路。有的孩子甚至在这一阶段能独立走路。

随着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孩子会更细致地探索周围物体,了解他们的作用。比如你用梳子梳头,用手机通话。

3.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每当陌生人靠近或你想要离开时,孩子就会感到沮丧,哪怕你只是去隔壁几分钟,或在晚上让孩子和他的姐姐呆在一起。孩子可能会哭、会紧紧抓住你、拒绝他人的关注。

对于这一阶段的发展来说这是十分正常的,也是十分恰当的。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些举动还会加强。随着孩子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孩子的情况逐渐改善,开始能够处理陌生情境,对于非永久性的分离也不会感到不安。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5 

这么做能帮BB长高高!

根据科学家的实验调查表示,孩子的身高发育期也是有高峰和低谷的。孩子的生长高峰期是在4月至5月,但是到了10至11月就像冬眠一样,孩子的身高也处于低谷生长时期。所以家长到了这个时间段,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身高,及时给孩子补充营养或者进行运动管理,不然孩子的身高就会处于停滞阶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经历这些成长的高峰与低谷时期呢?

1.进行适量的运动

适量的运动对于孩子的身高发育来说极其重要,所以家长要重视对于孩子运动量的补充。但是家长不要直接逼迫孩子做运动,而是应该针对孩子做适量与科学的运动。有些孩子本身体质差,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制定过多过强烈的运动。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进行运动,不然会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肌肉拉伤或者过度伸展障碍。

2.保证充足的睡眠

除了运动以外,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是极其重要的。家长如果想要孩子能够长得高,就要保证孩子每天至少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要保证孩子在11点的时候可以进入深度入眠,家长就需要保证孩子在晚上10点之前能够入睡。由于孩子在晚间可以分泌充足的生长激素,所以夜晚的时间是孩子身高发育的黄金时期。另外,早上6点左右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身高发育的黄金时间点。家长切记不要让孩子过晚地入眠与过早的醒来,过早地叫醒孩子对于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也会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

3.忽视发育前身高

有些家长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孩子到了成长时期身高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所以家长就不要过于在乎孩子发育前的身高。但是如果孩子发育前的身高有点低,那么家长就需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这一问题,那么在孩子骨骺闭合后再治疗就有困难了。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5 

宝宝发脾气怎么办?应对攻略快拿走!

宝宝发脾气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父母应对宝宝发脾气,通常会运用以下几个招式:告诉孩子听话别发脾气就有奖励;把宝宝隔离起来让他冷静冷静;对宝宝发脾气采取冷处理不闻不问。

可是这些方法真的有效果吗?儿童心理学家有几个应对宝宝发脾气的攻略,父母们快来拿走吧。

1.宝宝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宝宝发脾气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大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宝宝不是有意的,那么他们发脾气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感受控制不了,情绪管理能力很差。

父母有可能会觉得宝宝发脾气有点莫名其妙。比如,父母今天给宝宝吃的三明治形状跟以前不一样或换了一个水杯给宝宝喝水等等,宝宝就大发脾气。其实,在父母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宝宝眼里却是头等大事。

2.宝宝无法让自己保持冷静

宝宝发脾气,可以想象成茶壶放在炉子上烧水。宝宝的情绪就是茶壶里的水,一直在加热,最后水沸腾了,从茶壶里溢了出来。宝宝没有办法控制炉火,只能等待水被完全烧干,也就是他们体力耗尽的时候。

宝宝无法关掉炉火或盖上盖子,但父母可以。当宝宝发脾气时,父母要想办法让他冷静下来,比如和他说话,抱抱他等等。别等到宝宝体力耗尽自己冷静下来,这样对宝宝的身心都没有好处。

3.宝宝发脾气时心情很不好

父母总有这样的感觉:宝宝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发脾气,让自己尴尬、发火、无所适从。其实,宝宝和大人的感觉相同,他们觉得自己在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父母没有关心他,很难过,心情很不好。

4.宝宝发脾气,是沟通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宝宝会发脾气?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父母的亲子沟通不畅,比如:父母送她去幼儿园;妈妈重新开始上班;妈妈怀二胎生了弟弟或妹妹等等。这些情况如果父母没有和宝宝充分沟通,会让宝宝感到安全感丧失,感到恐惧从而发脾气。

面对宝宝这种原因的发脾气,父母不要忽视他们的内心感受,要经常和孩子交流,不让他感到疏离感。父母要让宝宝知道,爸爸妈妈一如既往的爱着他们。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4 

5大因素 竟让BB变得如此敏感

性格对于孩子日后的成长有着很重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关注他的性格发展变化特点。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是敏感脆弱类型的,那么该如何教育和引导呢?下边我们孩子过于敏感的原因进行解析,并且简单了解处理孩子过于敏感的方法。

一、孩子过于敏感的原因

1.家长的性格较敏感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因此家长的性格如何,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所以如果家长的性格属于比较敏感的,那么孩子的性格也可能变得较为敏感。

2.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

有些孩子从小无论什么时候都受到家长的高度关注和重点保护,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会受到伤害,但是家长的过度保护反而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加严重,因而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太过于敏感。

3.先天因素或胎教影响

如果孩子在孕育阶段,母亲就受到精神心理上的某些刺激,那么孩子出生后性格也可能会比较敏感。当然有些孩子出生以后生活上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有可能导致孩子性格发生巨变。

4.家长对孩子教育不当

家长的教育方法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取向,因此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要对孩子过于溺爱,也不要对孩子过于苛刻严厉,极端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性格变得敏感。

5.生活环境的影响

孩子生活环境较差,或者经历过重大的变迁,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从而使得孩子的性格变得过度敏感的。

二、孩子过于敏感怎么办

1.鼓励孩子多和他人进行沟通

孩子过于敏感,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和他人进行沟通,当然不要强迫孩子去和别人多接触,而是应该慢慢引导孩子融入别人的世界。

2.家长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不要对孩子过于严厉,不要对孩子溺爱成性,一定要有教育原则,也要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4 

别错过4-6月“长高黄金期”,睡得好长得高

每年4-6月是宝宝最珍贵的“长高黄金期”,因为这3个月阳光充足,宝宝户外活动增多,维生素D可在体内得到转化,促进钙吸收和宝宝骨骼的发育。

    一眠大一寸

    俗话说:“一眠大一寸”,夜间是宝宝长个子的关键时段,夜间十二点前后两小时,宝宝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睡得好长得高,如果这几个小时宝宝不睡或者睡眠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他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会对他将来的身高产生一定影响。

    怎样让宝宝睡得好? 在刚刚于厦门收官的中国宝宝金质睡眠必修课,帮宝适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达人妈妈们齐聚一堂,为宝宝黄金成长期的12小时金质睡眠支招。

    你知道吗?宝宝睡眠也要有“仪式感“

    国内知名儿科医生欧茜在中国宝宝金质睡眠课上提出,要让宝宝睡得好,首先要建立宝宝睡眠的仪式感,让孩子在睡前有一段安静时间,安排固定有序的睡前活动,比如睡前绘本和音乐等。这些固定的动作在宝宝每天逐渐熟悉后,一方面能让宝宝因为习惯觉得有安全感而安然入睡,另一方面则可以养成让宝宝迅速入睡的仪式感,只要这个仪式感建立,时间一到,妈妈熄灯、放音乐、睡前奶的行为一开始,宝宝就算有些困惑,也会因为信任妈妈而逐渐进入梦乡

    司雯佳是东方卫视知名主持人,同时也是一位一岁宝宝的妈妈。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在育儿方面她却非常得心应手。在说到自己的睡眠妙招时,她说道“从宝宝刚出生就开始给宝宝读绘本,现在只要她拿出绘本,我的宝宝就知道要听故事了,要开始睡觉了。给宝宝读绘本的时候语气要非常舒缓,这样会让宝宝更加有安全感,更容易入睡。”

    来自厦门的陈若燕妈妈是一位音乐老师,她为宝宝准备的睡眠仪式是睡前音乐。在宝宝刚出生就每晚睡前给宝宝听莫扎特和班得瑞,音乐让她的宝宝从小就睡得非常好。现在她的宝宝一听到她手机播放的音乐,就知道要睡觉了,而且在15分钟就能够自主入睡,这让很多妈妈羡慕不已。

    每天15分钟抚触=宝宝每晚安睡+良好身体发育

    婴幼儿睡眠专家曾捷指出,宝宝过度依赖“奶睡“、睡眠比较短、容易生气哭叫、粘人或总要找妈妈,这些都是宝宝触觉过于敏感的表现。触觉敏感的宝宝平时容易处于紧张,因此不容易放松好好入睡。

    所以曾捷特别强调:每天至少15分钟的抚触能够帮助宝宝触觉的更好发育,带给宝宝的安全感,不但能提升宝宝的安全感、帮助放松与促进他们的睡眠质量,还能有效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3 

父母课堂:论“三岁定八十”对宝宝的意义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研究显示,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学习、发育等过程,都影响着其未来的整个人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岁定八十”。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0-3岁的发育黄金期,才是真正的对宝宝的人生负责!

    思维模式的形成--父母的交流语言

    人类的大脑是唯一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0-3岁期间,3岁时大脑便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在这3年里,大脑会建立大量的神经连接,而这些神经连接决定着宝宝长大后在各个方面的思维模式与思考能力。那么,是什么促进大脑建立这些神经连接的呢?答案就是父母的语言。

    很多父母以为3岁前的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随便在他们面前说话时也毫不避讳,然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一个正在迅速发育的大脑,会通过听觉、视觉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把宝宝的大脑比喻成一个机器,那么出生后家长的言行其实就是创造这个机器的过程。所以,父母说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是在塑造孩子的大脑。美国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家指出,所谓的学前教育是从宝宝一出生那天就开始了。学校并不是教育的起点,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的表现,其实也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一种检验。研究还发现,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都和这3年里听到的词语有关。

    良好性格的塑造--父母的共同参与

    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3岁之前,在这个阶段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与其朝夕相处的成年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由此可见,宝宝的性格成长和父母及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父母坏脾气,宝宝也容易有坏脾气。在宝宝性格形成过程中父母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实际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着更多的陪伴时间,而父亲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在孩子成长中“付出”较少。心理学家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独立性的塑造上,而父亲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若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极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缺陷。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共同参与,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非常重要。

    健康体魄的打造--父母的细心呵护

    如果说宝宝的性格和思维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的话,那么身体健康的机会则只有一次。0-3岁是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期,宝宝身体的各个器官以及骨骼系统、免疫系统、视觉系统、造血系统等在这一时期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如果此时营养元素没有得到充足的补充,身体各项技能没能发育完善,影响的就是宝宝未来整个一生的健康状况。

    2016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虽然中国父母已经有意识的给孩子添加钙、锌等营养,并且开始注重配方奶粉的哺喂,但婴幼儿营养不均衡的情况仍然普遍,尤其是对婴幼儿发育机器重要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数据显示,我国6个月以下宝宝的维生素A缺乏率高达80%,而维生素D也属于整体缺乏、需额外补充的状态。

    对此,育儿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始终在持续倡导3岁以下宝宝每天AD同补,但有时父母们还是会受到配方奶粉、饮食习惯、国外信息的影响,认为自家宝宝是无需补充的“一小部分”,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婴幼儿营养缺乏情况在大力倡导下仍然没有好转的原因。

    对于宝宝来说,维生素AD的缺乏轻则导致免疫力下降、体弱多病、身高成长慢或牙齿萌出慢,重则出现佝偻病、夜盲症、贫血等症状。因此,父母们在呵护宝宝的身体健康时需要细心、认真,并讲求科学、专业,不要盲目听信网络代购的恶意竞争言论,也不要在奶粉配方上只看有没有、不看够不够,而是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从宝宝出生15天开始,每天1粒伊可新,AD同补,并坚持到3岁以上。

    只有在3岁前为宝宝的健康打好基础,才不会让他在未来受到健康的困扰!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3 

孩子通过环境 认识到自己是男是女

性别有男女之分,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男孩儿应该做男孩应该做的事情,穿适合男孩的的衣服,女孩应该做女孩儿该做的事情, 穿适合女孩的衣服,但是孩子关于男女的认知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呢?

1.性别≠阳刚

你可能会很奇怪的发现性别和阳刚不是同一种意义。性别是由性染色体、激素等决定的,而阳刚则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阳刚的决定因素不仅仅取决于生物学,还有很多的影响因子,包括社会对阳刚的认知、家庭、父母甚至是宗教信仰等等。

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不管我们是否认为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阳刚性与我们的性别是一致的。这种认知在我们小的时候就产生了, 孩子们通常可以在2岁或是3岁的时候确定自己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2.角色模型

在早期,孩子们对周围的男性和女性是密切关注的,他们通过观察来建立自己的期望。但是孩子们会选择性的吸收大人们的习惯。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给我们指出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儿的妈妈喝咖啡而爸爸喝茶,令教授吃惊的是,当男孩看到有男 士喝咖啡时,他才知道这其中的规则。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呢?记住孩子在注意发生在周围的事情,如果你想要让孩子知道,男士可以做家务,女士也可以修理东西,那么就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他。

3.衣着

到孩子们开始读学前班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衣服有男孩儿和女孩儿之分,他们可能不愿意去跨越这条线。在学前班期间,孩子们关于女孩儿和男孩儿的行为是有很保守的观点的。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被确认为某种性别,以一种别人认为是正常的行为方式 和大家相处是很重要的。一旦孩子们到了5岁或是6岁,他们就会慢慢的放松自己之前的保守观点,意识到性别与要做的事情是没有关系的。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