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强调宝宝3岁前要注意护眼?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孩子的视力问题不仅是很多家长的心头患,同样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此,育儿专家强烈建议从小关注宝宝的视力健康,尤其要抓住3岁以前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为“护眼”工作占得先机。

“3”岁黄金时期:抓住宝宝视力发育关键期

宝宝的视力不是天生就和成人一样,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眼部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完善。从孕期开始到出生后的3年就是视力发育的宝贵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做好宝宝眼部的护理工作,可避免一些眼部疾病的发生。

“不可逆”的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横径过长,不能聚焦成像导致无法清晰看到远处的物体。近视带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特别是早产儿更容易受到影响,但主要原因却是环境因素。目前来说,近视是不可逆的,家长不可大意。

“天生”的远视:远视是由于眼球过短而不能正确聚焦成像而形成。大多数宝宝是天生的“远视眼”,随着宝宝日益长大,远视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

“懒惰”的弱视:当宝宝一侧眼睛看不清楚东西时,会使用另一只眼睛看,不适的眼睛就会放松下来不再视物,从而导致视力就会越来越弱,出现弱视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在3岁以前检查出来,才能及时治疗,并在6岁之前重新建立正常的视力。

“0”岁干预方案:为视力健康发育赢得宝贵时机!

1、吃什么?

护眼关键营养素--维生素A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必需的物质,如果摄入不足,直接造成“视紫红质”合成减少,影响宝宝的视觉发育。此外,维生素A还能维护眼睛上皮细胞(如结膜、角膜等部位)的完整性,保证正常的视觉功能和视力水平。维生素A摄入不足,泪腺管上皮细胞就会导致泪液分泌不正常,眼睛也会因为缺乏泪液润滑而干涩。同时,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干燥、退化,会引起眼部发干、有烧灼感,并导致畏光、流泪等干眼病症状,还可能因结膜和角膜抵抗力下降增加易感性,引发结膜炎、角膜炎等。但考虑到日常饮食中维生素A的来源有限,加之我国的饮食结构特点,使中国儿童始终处于中等缺乏状态。因此,想为宝宝补充足够量的维生素A,建议家长除了注意饮食均衡外,选择科学的补充方式,即从宝宝出生起每天一粒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不仅有益于视力视觉发育,对骨骼发育、免疫力提高以及预防缺铁性贫血都大有帮助。

养眼助力--其他营养素

维生素B族:缺乏维生素B族,会导致眼睛畏光流泪、视觉疲劳、眼帘痉挛等;

维生素C: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晶状体的成分之一,缺乏易使眼睛干涩;不同于维生素A,日常蔬菜和水果中均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组织的修补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白质,眼部发育也不例外。因此有必要为宝宝选择鱼蛋奶、豆类等高蛋白食物;

矿物质:钙元素不仅与骨骼发育息息相关,对视力发育也有好处,含钙多的食物主要有奶类及其制品、豆及豆制品、贝壳类(虾)等;锌缺乏可导致视力障碍,影响正常视力功能。如饮食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可在医生指导下额外补充钙、锌制剂。

2、怎么做?

严格控制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半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2~5 岁的孩子每天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1 小时。让“电子保姆”陪伴孩子确实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如果从小沉迷于电子产品,造成的危害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父母做好榜样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时间。引导孩子发掘有趣的事物,多陪伴孩子,跟他们一起玩耍、讲故事、玩游戏,加强情感交流。

增加户外运动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接受到的光线强度也越大,光线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释放,起到保护眼球、防止近视发生的作用。因此。家长们每天为宝宝至少安排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吧!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13 

3岁前是身高增长关键期,原来腿精宝宝是这样练成的!

现在的父母都越来越在意孩子的身高,毕竟在这个“看颜值”的世界,长得高会自带一份优势。尤其是那些对自己身高不满意的父母,就更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输在身高上。那么,除了重要的基因遗传因素,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让宝宝也成为人人称羡的“大长腿”呢?

【基本功】3岁前是身高增长关键期,这些营养别落下

宝宝的骨骼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骨垢闭合停止身高增长之前,有两个生长速度最快速的时期,0-3岁和青春期,从宝宝出生到3岁,身高能增长1倍多,对营养的需求也格外旺盛。如果在宝宝这一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势必会影响宝宝身高的增长速度。具体来说,促进骨骼发育的营养有蛋白质、钙、磷、镁、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其中维生素AD在天然食物中来源不足,需要额外补充,而其它营养元素在在食物中的来源相对丰富,一般情况下均衡膳食就能够满足生长需要,但如果宝宝偏食挑食或食量小,也需要科学合理地补充。

为什么维生素AD对宝宝身高增长那么重要呢?维生素A对长骨生长速度起到决定作用,它不但能促进软骨细胞发育,从而保证骨骼生长,还能促进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为身高增长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如果宝宝维生素A摄入不足,不但会影响软骨细胞增殖,也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导致身高增长受限。此外,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额外补充维生素D,这样才能使钙质真正被吸收转运,快速、有效到达骨骼和牙齿,增加基础骨量,增强骨骼强度。所以我国儿科医生都会建议家长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为宝宝补充维生素AD(伊可新),AD同补为身高增长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

【强化班】每天户外运动1小时,强身健体促生长

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运动可以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加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加快骨骼的增长,同时刺激肌肉发育,让孩子的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每天坚持户外运动1小时,还能增强体质,减少生病的几率,这也有利于促进宝宝食欲增长,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从另一方面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在所有运动中,跳绳、变速跑对身高增长最为有利,篮球、排球、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也对长高有颇有好处。而长期高负荷的负重运动,会影响负重骨的正常生长。总而言之,在宝宝锻炼过程中,务必遵循“适量、适度、适时”原则,发挥运动对身高增长的正向作用。

【查缺漏】这些事情影响长个子,你注意到了吗?

1、尽量母乳喂养

对于小宝宝来说,母乳是最佳的营养来源,是婴幼儿初期生长发育的最大助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妈妈们至少坚持喂养6个月以上,有条件的话喂到2岁或更久。

2、保证优质睡眠

生长激素是影响宝宝骨骼发育、身高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两个分泌高峰期,最高峰是在晚上9点到凌晨1点之间,尤其是晚上10点以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会达到顶峰,是白天的5-7倍,另一个高峰期则是在早上6点前后。所以,务必要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重点关注睡眠质量,睡前不要让宝宝接触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

3、重视宝宝情绪

过大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会造成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失调,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也因此受到限制。还会使肠胃道功能失常紊乱,导致孩子食欲下降,吸收能力变差,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缓慢。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年纪小就忽视其情绪问题和精神状况,也不要给宝宝太大的压力,如果身高发育真的出现异常,最好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千万不要耽误了孩子最佳的长高时期哦!

好了,以上就是幼儿长高的几个诀窍,父母们都记住了吗?别光顾着羡慕别人家的“腿精”宝宝,赶紧行动起来吧!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12 

小宝宝将诞生,如何帮大宝做好准备?

当你有了一个小宝宝,大宝可能会感到兴奋,也有点焦虑。你可以通过交谈、阅读有关婴儿的书籍、倾听他的担忧,以及给予他大量的爱和关注来为大宝做好准备。

最好是在怀孕的早期,或者至少在婴儿出生前三到四个月。学步的孩子不太了解时间,所以当你向孩子解释一个小宝宝到来的时候,试着把它和一个熟悉的事件联系起来。你可以说,小宝宝很快就会在一个特殊的人的生日后出生。

出生前

如果你能让这段时间变得积极而令人兴奋,大宝会更容易感觉到变化是关于家庭中的每个人,而不仅仅是新生婴儿。以下是一些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给孩子读关于婴儿的故事,看看照片,谈谈家庭是如何组建成长的。

给大宝看他小时候的照片。让他摸妈妈的肚子,感觉宝宝在动,在里面踢。你甚至可以让他们在去看医生或助产士时听婴儿的心跳。让他们参与为新生婴儿做好准备的实际工作。让他帮助布置,购买婴儿用品和装饰。和大宝谈谈当小宝宝来的时候他最期待的是什么。

给孩子很多的爱和拥抱,关注积极的一面——例如,他会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去关爱。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和玩耍,这有助于孩子发展社交技能,与弟弟或妹妹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准备好接受上厕所的训练或者要搬进一张大床,那么最好在新生儿出生之前就开始做这些改变,或者把这些改变留到以后再做。

住院期间

让孩子知道在妈妈住院期间谁会照顾他,如果他不了解护理者,他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想法。打印一些家庭照片,让其他孩子在妈妈不在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家庭的存在。安排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尽可能保持不变,这将帮助他们感觉更安全。在住院期间与大宝保持联系,如果妈妈和小宝宝身体好,给大宝留出时间去看望。让孩子在拜访时感到特别和被爱,告诉你的孩子看到他们你有多高兴。

回家后

在第一次介绍小宝宝之前,给大宝(尤其是幼儿)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安心。如果你的家人和朋友给小宝宝带礼物,建议他们也给大宝带些小礼物。你也可以随身携带一件小礼物。孩子可能会想要一个小洋娃娃,这样他就有了自己的“宝宝”了。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11 

有一种绝望叫:孩子是汗做的

对于爱出汗的宝宝来说,夏天一到,“灾难”就来临了。吃奶的时候出汗、睡觉时还在出汗、甚至稍微一动汗就“上线”,并且不分黑天白夜24小时在岗。人们都说女人是水做的,直到生了娃才发现原来孩子是汗做的。因此,不少家长就会产生疑惑,宝宝爱出汗的真实原因是缺钙、生病、还是抵抗力太差了呢?

面对宝宝汗多的情况,家长切勿盲目使用药物和偏方应对,因为多汗可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的。错误的处理方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害了宝宝。

生理性出汗

生理性多汗是由于宝宝汗腺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太完善的缘故,这时候出汗多也是宝宝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体表的热量,是宝宝为适应外界高温环境而做出的保护性反应。

(多选题)下列属于生理性多汗处理方法的是?

A、不要给宝宝穿、盖太多     B、应常开窗换气

C、勤换衣服                 D、被子常消毒并保持干燥

选择题答案:ABCD

答案解析:首先建议不要给宝宝穿、盖太多,主要以脖子、后背温热刚刚好为参考,因为宝宝自身代谢旺盛,产热多,可以适当比成人少穿一层。其次,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尽量做到每天开窗10-30分钟。对于爱出汗的宝宝,应经常给宝宝换换内衣。另外,爱出汗的宝宝汗液老是聚集在宝宝的皮肤上,可能会出现痱子,严重了还可能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因此,在宝宝皮肤的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要经常给宝宝擦干。最后,妈妈们记得被褥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病理性多汗

有少数宝宝在多汗的同时,还会伴有其他一些症状,如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咳嗽、消瘦等,这种情况多考虑宝宝是因为一些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多汗。

(单选题)下列对病理性出汗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宝在夏季外出玩耍,多汗,并伴有精神萎靡、恶心眩晕、食欲不振,要警惕中暑。

B、如果孩子平常总是精神不佳,活动不多却多汗,另外还有呼吸急促等症状,要考虑是不是心脏方面问题,要带孩子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C、宝宝夜晚熟睡后,与温度无关的多汗,还伴有夜惊易醒,这可能是佝偻病早期表现,要注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和钙。

D、宝宝刚刚入睡后1-2小时头部会有明显的出汗,这是宝宝体虚的表现。

选择题答案:D

答案解析:

宝宝新陈代谢旺盛,入睡后1-2小时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是熟睡后半夜多汗,而且还往往伴有睡眠不安,夜惊易醒,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佝偻病的早期表现,说明宝宝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不足。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在宝宝出生后及时补充维生素AD,若宝宝吃奶量不够还要注意补钙。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吸收,预防佝偻病,而维生素A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可维持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完整性和功能健全,提高免疫功能,如果摄入不足宝宝抵抗力下降,更易生病,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高发,进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时维生素A还能促进宝宝视觉发育、生长增长、维持造血功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但由于受到营养需求量大、先天储备不足、膳食来源不足、生病维生素A储备消耗增加等因素影响,加我上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在膳食结构和经济方面的差异,我国宝宝维生素A的缺乏状况非常严峻,各地区缺乏率超过50%,加之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我国医生建议0-3岁的宝宝应每日服用维生素AD(如伊可新),以保证宝宝生命最初1000天生长发育所需,为其一生打好健康基础。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10 

孩子害怕,家长别再用“别怕”敷衍了

所有人都一样,内心里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比如有的人害怕晚上独自走路,有的人害怕雷声,甚至有的人害怕气球。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对于害怕更加敏感。

当孩子对家长表达自己的害怕时,家长不要再泛泛的使用“别怕”来敷衍孩子了,若再加上不当的措施,孩子日后将会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一、孩子为何会害怕

孩子表达害怕时,家长不如先想想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因为什么害怕。

1.本身胆子小

有的孩子可能天生胆子就小,那么当他见到陌生人时,便会因为害怕而躲在家长后面。听到身边有些奇怪的声音时,也会害怕。

2.孩子产生了心理阴影

孩子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事物产生恐惧,是因为之前有过不好的体验,给他产生了心理阴影。举个例子,朋友家的孩子妙妙不肯好好刷牙时,家长便会说“镜子里有怪物,你要不好好刷牙,怪物就把你带走了”之类的云云,自此,妙妙便对镜子产生了阴影,一直不敢面对镜子。

3.父母情绪感染孩子

家长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比如说家长胆子较小,遇到事情惊吓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也变得越老越胆小。

家长有时都会恐惧,更何况是孩子了,怎么能因为这些指责孩子呢?

二、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1.尊重理解孩子“害怕”情绪

小编有个朋友,小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自此对水产生了阴影,当和爸爸谈起这件事时,爸爸总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我看是你怯弱而已,多去练练自己的胆子。”父母对孩子的这番言语,不仅没有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反而变本加厉,孩子越来越排斥水,更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恐惧”要持与理解的态度。恐惧是一种正常的负面情绪,若家长经常指责孩子害怕,只会加深孩子的情绪,不如换一种方式,沟通理解,那么孩子也会有信心去克服自己的恐惧。

2.别害怕,父母永远在你身边

孩子在害怕的时候,父母要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而一句单单的“别怕”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时,家长对孩子说一声:“没事,有爸妈在旁边陪着你呢”,拉近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同时减轻孩子的恐惧感。

3.同孩子沟通,因何恐惧

待孩子平复心情后,家长就可以同孩子进行沟通,慢慢询问孩子,了解孩子因何而恐惧,比如:“宝宝能和爸爸妈妈说说是什么东西让你那么害怕呢?”,等寻找到孩子恐惧的来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害怕。

4.陪伴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小编的孩子本来胆子挺大,但某次下楼梯时,看到角落有个阴影形状怪异,便害怕着赶快走过。在拐角处,一不小心磕到了嘴巴,从此以后,只要看到影子便会害怕。每天晚上,我都会准点陪在孩子身边,同他一起玩游戏,特别是关于猜影子的游戏,有小鸟、花朵等等,慢慢的,孩子消除了自身的的恐惧,再也不会惧怕影子了。

正确理解孩子的恐惧并引导他走出阴影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消除害怕心理。家长的陪伴非常重要,不要再对孩子说“别怕”了。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10 

生完二胎老大差点“瞎”了!到底怎么回事?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之后,越来越多家庭迈入了二胎行列。如何一碗水端平,对每一位二胎妈妈都是考验。最近,网上有则新闻引起了热议:一位宝妈在诞下二胎后,发现自己的大女儿走路总是跌倒,后来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的视力仅为0.15!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医生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孩子眼睛的状况一切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自从家里添了二胎后,大女儿便觉得自己受冷落,于是出现了“癔症性眼盲”。

医生解释,癔症性眼盲是一种主观视觉障碍,常与精神、心理损伤或疾病有关。简单点说就是视力出现问题与器官没有关系,而是心理原因导致。

英国儿童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即便1岁孩子,也会对家里出现的其他孩子产生敌意。他们通常会通过伤害自己、胡搅蛮缠等方法,试图引起父母更多的注意。

上面这种“癔症性眼盲”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宝宝的视力问题依然需要妈妈关注和重视。因为宝宝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和成人一样的视力,而是需要一个逐步发育健全的过程,0-3岁是孩子视力发育最快速的阶段,一直到8岁左右才能接近成人水平。

因此,在0-3岁这一关键时期,妈妈一方面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另一方面也要及时补充有助于视力发育的关键营养素,每日给孩子补充伊可新更是必不可少。因为伊可新里面含有的维生素A不仅参与视网膜中重要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暗视觉功能,还能维护结膜、角膜等部位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提高眼睛的抗感染能力,维生素A还能维持正常的泪液分泌功能,缓解视疲劳,对预防近视、夜盲症、干眼症等有重要作用。

医学研究发现,泪膜与屈光不正关系密切,而泪膜的形成与维生素A密切相关,如果宝宝维生素A摄入不足,泪腺管上皮细胞会发生改变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泪膜形成受阻,眼睛会因缺乏泪液润滑而发干甚至导致屈光不正。

此外,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间接也能增强眼肌的收缩功能。每日给宝宝补充一粒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不仅能促进宝宝视力发育,维护视力健康,还能提升宝宝抵抗力、促进骨骼发育、智力发育以及预防缺铁性贫血,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育儿助手!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10 

视力“危机”来袭!如何才能让宝宝的世界更“睛”彩?

1岁以内:感知变化,鼓励探索

宝宝从眼神追逐物品到主动伸手触碰,再到通过眼睛指挥手去感知探索。随着眼球运动、视觉发育、手眼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宝宝开始爬行和站立,自主抓取和抛掷物品。

【家长怎么做?】

室内灯光不易过于明亮,更要避免阳光或灯光直射宝宝眼睛,不建议在固定位置悬挂儿童玩具,避免宝宝总盯着一个位置视物。可用多种颜色、材质的卡片或玩具与宝宝互动玩耍,帮助宝宝用手去感受不同物品的形状质地,并要保证足够的爬行和探索时间,不鼓励过早行走。

1岁以上:持续发育,加强预防

伴随手眼协调与深度视觉持续发育,2岁前不建议宝宝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岁后也要严格控制屏幕使用时间,一天不超过1小时,并且注意每看20分钟的电视要休息20分钟,多进行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排除弱视、斜视等情况。

【家长怎么做?】

家长要以身作则,拒绝做“屏幕奴”,多与宝宝玩拼图、积木等游戏;给孩子充足的户外运动时间,多做骑车、球类等运动,同时鼓励宝宝自己穿衣服、玩橡皮泥、剪剪贴贴等,以锻炼手眼及整体协调能力。

N种危险信号需警惕,2种营养素不能忘

相关数据统计,约有1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视力问题。但是,小朋友往往表达不清,家长也意识不到,容易忽视。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提示宝宝视力发育存在问题,要及时就医检查:

①经常揉眼、挤眼睛,歪头或眯着一只眼看东西;

②一眼注视,另一眼内斜或外斜;

③玩球或骑自行车时,眼-手-身体不协调;

④看电视或看书离得越来越近;

⑤不喜欢涂色或拼图游戏,抗拒做精细化事情。

除了平日的悉心观察,注意用眼卫生,保证良好“养眼”环境外,更要注意护眼营养的补充,尤其是对视力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素--维生素AD。

泪腺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依赖于维生素A,维生素A充足,泪液分泌量才正常,,眼球才可以保持湿润,并减少视疲劳。同时,维生素A还可维持泪膜结构的完整,维持正常屈光度,预防近视发生。此外,维生素A还参与视网膜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合成,保证正常的夜视功能,并维持结膜、角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降低眼部感染机率。

维生素D能够有效促进钙吸收,而钙能增加眼部肌肉调节能力,避免眼球过度紧张疲劳,降低近视风险。

维生素AD是婴幼儿时期极易缺乏的营养素,我国儿童群体缺乏率均在50%左右。因此,家长要重视维生素AD的有效补充,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每日补充1粒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至少补充到3岁,最好在视力发展关键期和敏感期持续补充,可以延续至青春期,不仅能预防近视,还能提升机体抵抗力、促进身高增长、智力发育以及预防缺铁性贫血!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9 

想让宝宝长得高,请抓住几个关键时期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除了看能力外,颜值形象也十分重要。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形象和颜值,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身高增长问题。小编提醒大家,想让孩子长高高,一定要抓住长高关键期,快来了解详情。

宝宝长得高,抓住几个关键期

1.0-12个月

一岁以下宝宝生长发育速度惊人,可以说一天一个变化,以前给宝宝买的衣服可能都没有办法穿。

2.4-6岁

这时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储备期,为以后的生长打下基础。因此,家长要根据宝宝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饮食结构,让他拥有一个好的身体。

3.10-16岁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家长要及时给他补充钙质,促进身体发育。每天给孩子喝一杯牛奶或是一个鸡蛋,这能补充优质蛋白。

4.16岁以上

17-25岁、16-23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身高发育的最后阶段,如果孩子身高较矮,家长要好好利用好这个关键期。

怎么做宝宝才能长得高

1.拥有充足的睡眠

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黄金期,长高主要依靠生长激素刺激。而生长激素多在晚上11点-2点分泌旺盛,因此10点前就让孩子上床睡觉,不要让他熬夜,保证睡眠充足。

2.保证饮食均衡

孩子生长发育期间,家长要保证宝宝饮食均衡,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与钙物质。孩子身高增长离不开这两种元素。不要随意给宝宝服用补品,如果日常饮食已经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随意服用补品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不利于健康成长。

3.合理运动

除了注意饮食睡眠外,运动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家长如果想要宝宝长得高,让孩子多运动很关键。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户外走走,比如原地跳高。同时晒太阳也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提高钙的利用率,增强抵抗力。

4. 保持心情愉快

好的心情对身高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好的家庭氛围,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以免造成体内内分泌失调,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9 

宝宝睡觉不老实不单单怕热,还因为这几个因素

有的妈妈发现,宝宝晚上睡觉时变得不老实,便以为是宝宝怕热,其实并不是这样。以下这些原因也会造成宝宝睡觉不踏实,大家赶紧来看看吧。

1.宝宝消化不良

有的家长担心宝宝夜里会饿,又不想夜里起来泡奶粉,于是就会给他们吃零食。其实,宝宝消化系统并不完善,不能像大人那样快速把食物消化完 ,睡前吃东西会让他感到腹胀、腹泻。宝宝不舒服,自然也就睡得不踏实。

因此,家长睡前不要给宝宝吃东西,以免引发消化不良。日常生活中,最好给宝宝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让他睡得安稳。

2.宝宝缺钙

缺钙也会造成宝宝睡觉不安稳。宝宝睡不好,家长自然也睡不好。因此,家长在平时要及时给宝宝补充含钙食物。另外,父母要带宝宝去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3.情绪激动

宝宝正在发育中,如果睡前或是白天太过兴奋或是疲劳,晚上睡觉肯定睡得不踏实。因此晚上睡觉前,家长不要让宝宝做激烈运动或是书籍,以免情绪激动或是兴奋。睡觉前,家长可以给宝宝讲故事,平复宝宝的心情。

4.环境原因

有些家长害怕宝宝夜里会冷,就给其盖上厚厚的被子。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宝宝频繁踢被子。建议家长根据气温变化情况给宝宝盖被子,让他睡得更加踏实。

怎么才能让宝宝睡觉踏实呢?

家长要给宝宝创造好的睡眠环境。给宝宝盖得被子,最好选择柔软的薄被。冬天宝妈要做好保暖工作,夏季控制好室温,宝宝睡觉时保持安静,避免噪音。晚上宝宝睡觉,宝妈可以留盏小灯,不要开大灯,以免影响孩子睡眠。

白天,不要让宝宝做些剧烈的游戏或是运动,以免宝宝晚上太过兴奋,睡不着。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身体是否有不适,宝宝生病也会让他睡得不舒服。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7 

宝宝睡觉不老实不单单怕热,还因为这几个因素

有的妈妈发现,宝宝晚上睡觉时变得不老实,便以为是宝宝怕热,其实并不是这样。以下这些原因也会造成宝宝睡觉不踏实,大家赶紧来看看吧。

1.宝宝消化不良

有的家长担心宝宝夜里会饿,又不想夜里起来泡奶粉,于是就会给他们吃零食。其实,宝宝消化系统并不完善,不能像大人那样快速把食物消化完 ,睡前吃东西会让他感到腹胀、腹泻。宝宝不舒服,自然也就睡得不踏实。

因此,家长睡前不要给宝宝吃东西,以免引发消化不良。日常生活中,最好给宝宝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让他睡得安稳。

2.宝宝缺钙

缺钙也会造成宝宝睡觉不安稳。宝宝睡不好,家长自然也睡不好。因此,家长在平时要及时给宝宝补充含钙食物。另外,父母要带宝宝去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3.情绪激动

宝宝正在发育中,如果睡前或是白天太过兴奋或是疲劳,晚上睡觉肯定睡得不踏实。因此晚上睡觉前,家长不要让宝宝做激烈运动或是书籍,以免情绪激动或是兴奋。睡觉前,家长可以给宝宝讲故事,平复宝宝的心情。

4.环境原因

有些家长害怕宝宝夜里会冷,就给其盖上厚厚的被子。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宝宝频繁踢被子。建议家长根据气温变化情况给宝宝盖被子,让他睡得更加踏实。

怎么才能让宝宝睡觉踏实呢?

家长要给宝宝创造好的睡眠环境。给宝宝盖得被子,最好选择柔软的薄被。冬天宝妈要做好保暖工作,夏季控制好室温,宝宝睡觉时保持安静,避免噪音。晚上宝宝睡觉,宝妈可以留盏小灯,不要开大灯,以免影响孩子睡眠。

白天,不要让宝宝做些剧烈的游戏或是运动,以免宝宝晚上太过兴奋,睡不着。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身体是否有不适,宝宝生病也会让他睡得不舒服。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