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不老实不单单怕热,还因为这几个因素

有的妈妈发现,宝宝晚上睡觉时变得不老实,便以为是宝宝怕热,其实并不是这样。以下这些原因也会造成宝宝睡觉不踏实,大家赶紧来看看吧。

1.宝宝消化不良

有的家长担心宝宝夜里会饿,又不想夜里起来泡奶粉,于是就会给他们吃零食。其实,宝宝消化系统并不完善,不能像大人那样快速把食物消化完 ,睡前吃东西会让他感到腹胀、腹泻。宝宝不舒服,自然也就睡得不踏实。

因此,家长睡前不要给宝宝吃东西,以免引发消化不良。日常生活中,最好给宝宝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让他睡得安稳。

2.宝宝缺钙

缺钙也会造成宝宝睡觉不安稳。宝宝睡不好,家长自然也睡不好。因此,家长在平时要及时给宝宝补充含钙食物。另外,父母要带宝宝去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3.情绪激动

宝宝正在发育中,如果睡前或是白天太过兴奋或是疲劳,晚上睡觉肯定睡得不踏实。因此晚上睡觉前,家长不要让宝宝做激烈运动或是书籍,以免情绪激动或是兴奋。睡觉前,家长可以给宝宝讲故事,平复宝宝的心情。

4.环境原因

有些家长害怕宝宝夜里会冷,就给其盖上厚厚的被子。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宝宝频繁踢被子。建议家长根据气温变化情况给宝宝盖被子,让他睡得更加踏实。

怎么才能让宝宝睡觉踏实呢?

家长要给宝宝创造好的睡眠环境。给宝宝盖得被子,最好选择柔软的薄被。冬天宝妈要做好保暖工作,夏季控制好室温,宝宝睡觉时保持安静,避免噪音。晚上宝宝睡觉,宝妈可以留盏小灯,不要开大灯,以免影响孩子睡眠。

白天,不要让宝宝做些剧烈的游戏或是运动,以免宝宝晚上太过兴奋,睡不着。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身体是否有不适,宝宝生病也会让他睡得不舒服。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7 

胶鞋?旅游鞋?帆布鞋?皮鞋才最适合孩子!

很长时间以来,胶鞋、旅游鞋、帆布鞋一直是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鞋子时的热门选择。但其实你知道吗?儿童长期穿着布鞋、旅游鞋并不健康,而皮鞋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

1.皮鞋防震功能好

皮鞋的防震功能,要优于旅游鞋和布鞋。因为皮鞋的鞋跟有一定高度,而旅游鞋、布鞋多数都鞋底较薄,没有鞋跟,几乎没有减震效果。没有减震效果的孩子,孩子容易在运动时脚踝受伤,严重时还可能会伤及腰,膝盖,颈椎。相反,皮鞋因为带有鞋跟,所以,外底和地面接触的面积减少了很多,可以均匀的分布孩子的重量,缓冲运动时的震荡,隔热性能、防水性能都比较好。另外,皮鞋还可以提高足弓的弹性,让鞋子的形状线条更加美观。

2.皮鞋更透气

给孩子买鞋,透气性是家长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很多旅游鞋的鞋面制作材料都是化工合成的,这种材料的缺点就是透气性差,这样孩子的脚非常容易出汗滋生细菌,时间一长就会引发各种足部问题,还会让孩子的脚部散发出浓烈的脚臭。最重要的是这种湿热的环境,会使孩子的肌肉韧带松弛。足弓得不到支撑后,孩子的脚很容易变成扁平足。而且鞋子不同,它的鞋帮制作材料属于天然皮革,透气性良好,足部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得以降低。

3.皮鞋可保护足弓

皮鞋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他的腰窝处有钩心,有钩心对脚部有重的支撑作用,可以让孩子走得更稳,更能避免孩子扭伤,起到保护孩子足弓的作用。这是因为孩子在走路时,脚前掌跖趾关节折弯位吻合于旅游鞋鞋底折弯,但是布鞋、旅游鞋折弯处却在中部,相当于脚部的腰窝部位,脚踩下去会使脚心腰窝偏向于外侧,这样就容易引起脚趾变形。

4.皮鞋主跟可帮助孩子保持平衡

大部分皮鞋都有一个主跟而且主跟偏硬,这种设计可以有利于发育期的儿童,足骨、足肌和关节保持平衡,让脚部有所支撑,有利于孩子正确走路姿势的养成,对内八字也有一定的矫正作用。而旅游鞋、布鞋因为缺少主根,脚部更容易挤压于鞋的内外两侧,孩子的脚经常穿旅游鞋和布鞋更容易受到伤害。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7 

宝宝这种“痛”无药可治,对长高却是件好事!

     “宝宝2岁后睡觉时总是喊腿疼,检查了又没什么问题,隔天还是活蹦乱跳的,这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呢?”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宝宝这种莫名其妙的痛叫做“生长痛”,是孩子生长发育期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宝宝正在长高的迹象哦!

有一种来无影去无踪的“痛”,叫生长痛!

为什么宝宝会生长痛呢?医学界普遍认为是由于孩子在发育过程中,骨骼的生长速度较快,而肌肉和肌腱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快慢不均导致肌肉和肌腱被牵扯而引起疼痛。一般来说,生长痛有四个明显特征:

1.肌肉性疼痛

生长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疼痛的程度则因人而异,有的宝宝可能只是轻微酸痛,而有的宝宝可能会疼的满地打滚,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

2.不动却痛

很多宝宝的生长痛都是“昼伏夜出”,白天蹦蹦跳跳没影响,到了晚上休息时就开始有反应。一方面是因为夜晚是骨骼生长最快的时候,比白天要快上好几倍;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白天宝宝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觉,等放松下来时疼痛才会被明显地感受到。

3.部位不定

孩子的小腿肚、大腿和膝盖窝是最容易出现生长痛的位置,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一侧疼痛的。有些孩子除生长痛外,还可能伴随肚子疼、头疼、睡眠障碍等症状。

4.不治而愈

生长痛一般是短时间的疼痛,程度有轻有重,一般持续几个晚上就会消失,下次发作时仍是持续几个晚上后消失,无需吃药就可治愈。

生长痛是长高的前奏,但疼得频繁≠长得高!

有些妈妈对生长痛有这样的误解:既然宝宝生长痛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那是不是生长痛发作越频繁,说明宝宝将来能长得越高呢?如果这么说的话,难道不曾有过生长痛的宝宝,就长不高吗?实际上,生长痛只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外露表现,痛不痛是个体差异,没经历过生长痛的宝宝未必就长不高,出现生长痛也未必都长得高。宝宝成年后的最终身高,还是由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等因素共同决定。

因此,不管宝宝是否出现生长痛,妈妈都应该积极地从营养、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入手,挖掘宝宝身高发育的后天潜力,才更有可能突破遗传身高的限制。日常生活中,除了保证宝宝饮食均衡、营养全面外,一些可以促进骨骼发育、身高增长的关键营养素,尤其是天然饮食中无法补充足量的维生素AD,务必记得额外补充。维生素A 是促进宝宝长骨(四肢骨)增长的“秘密武器”,能够增强长骨骨骺软骨中的细胞活性,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平衡,提高骨骼(尤其是长骨)的生长速度。除此之外,维生素A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些都与身高增长关系密切。可以说,维生素A就是决定骨骼拉伸和身高增长的原动力。同时,维生素D对骨骼生长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钙质吸收的好帮手,既能够将钙运输到需要骨骼,助力新骨不断钙化,促进骨质持续更新、维持血钙平衡,而且还能够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通过尿液流失的钙量。如果没有维生素D的作用,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不到10%,维生素D严重缺乏还会导致佝偻病等病症。0-3岁是宝宝高速生长发育期,妈妈应从宝宝出生起重视并科学补充维生素AD(伊可新),至少坚持服用到3岁,为身高发育做足营养储备。此外,在加强营养补充的基础上,保证宝宝优质睡眠,坚持适当锻炼,多效合一,宝宝的身高才能更上一层楼!

宝宝生长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限制活动。如果疼痛比较厉害,应注意让宝宝多休息,放松肌肉。家长也可以多补充一些可以促进软骨组织生长的营养素和对胶原合成有利的维生素C,或者睡前用热毛巾对宝宝疼痛的部位进行热敷或按摩,可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6 

这个小问题易造成发育迟缓,父母的大意别让孩子买单!

       为人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壮实呢?可有时候总是不遂人意,明明吃得好、营养足,宝宝的身高体重就是不见长,这种情况要警惕肠胃问题。其中,消化不良可能会使孩子发育受阻,因此家长要多留意,一旦发现宝宝有消化不良的迹象,就需要及时的做出应对。当然,孩子消化不良时也会发出一些异常信号,千万不要忽视了!

便便信号巧识别,消化不良“三部曲”

1、过度喂养致消化不良

便便性状:大便量多有泡沫,粪质粗糙(含食物残渣或未消化的食物),有腐败性酸味

如果宝宝的便便出现以上现象,大部分是因为摄入淀粉类或糖类过多导致的消化不良。这种情况的话,需要控制孩子的饮食量或者降低食物的含糖量。

2、脂肪类消化不良

便便性状:大便量多呈糊状,有灰白色的皂块样物,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与脂滴

这表示宝宝属于脂肪消化不良,此时家长应及时减少宝宝对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富含脂肪的食物主要有动物油脂、肥肉、蛋黄、大豆、花生、芝麻、植物油、葵瓜子、乳脂等。

3、蛋白质类消化不良

便便性状:大便呈黄褐稀水样或者夹杂有未消化的奶瓣,并伴有一股刺鼻的臭鸡蛋气味

这说明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加,也就是蛋白质过多导致的消化不良,此时应当减少奶量,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则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蛋白类含量。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瘦肉类、鱼、蛋类、乳类、乳制品、豆类、豆制品、海带、紫菜和虾米皮等。

3大妙招整肠胃,肠健康才“长健康”

妙招一:吃对很重要

宝宝消化不良,大多是吃出来的,所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吃”对很重要。宝宝0~1岁主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且没有自控意识,所以需要家长按需喂养,防止喂养不足和喂养过度。添加辅食后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进行添加辅食,从糊状慢慢过渡到块状;1~2岁时宝宝已经有了自主进食的意识,家长的工作就是控制好食物的种类和量,遵从多样性的原则,注意搭配的合理性,避免营养单一不利于生长发育;2岁之后宝宝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用餐尽量定时定量,孩子不想吃饭时不要强迫,还要注意控制零食的摄入。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从宝宝出生就开始补充饮食中难以获得足量的维生素AD(如伊可新),促进宝宝免疫力、骨骼、视力、智力、造血功能全面发育。

妙招二:运动白加黑

缺乏运动也是导致宝宝消化不良的一部分原因,白天可以鼓励宝宝多爬多动,尤其饭后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大一点的宝宝则可以通过户外散步或锻炼促进肠胃蠕动。此外,还可以在睡前进行按摩来促进胃肠蠕动,具体方法是四指并拢,在宝宝肚脐上顺时针按摩3圈,再逆时针按摩3圈,还能助睡眠哦。

妙招三:补充益生菌

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体内酶的活性低,饮食上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肠胃问题。通过补充益生菌增加宝宝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可以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能促进乳糖分解和提高对蛋白的吸收率,从而增强宝宝的肠道功能。但是,给婴幼儿补充益生菌一定要看清菌株,选择有针对性功效和配方的产品,如为中国宝宝量身定制的伊可新益生菌粉(伊儿乐、伊儿畅、伊儿敏、伊儿感四款功效配方),根据宝宝的肠道问题、过敏问题、抵抗力差问题,采用不同菌株组合,为宝宝量身定制了4种专业配方的产品,。

其中的“伊儿畅”益生菌粉,就是专门为有肠道问题宝宝设计的专业配方,可以双向调节便秘和腹泻,每袋(1.5g)含100亿有效活菌,其中的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HN019能够有效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等常见肠道问题,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此外,伊可新还推出了适合新生儿到儿童全年龄段宝宝服的“伊儿乐”益生菌粉,为适应新生儿的胃肠特点,每袋含50亿有效活菌,可以全面缓解宝宝的湿疹、过敏、便秘、腹泻以及抵抗力差等问题,效果看得见,可以长期服用。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5 

宝宝长得快,未必就是好事儿

生活中,有不少妈妈会“攀比”宝宝的身高和体重:如果宝宝比同龄宝宝长得矮,会怀疑是不是发育存在问题,而如果宝宝身高体重都超出同龄宝宝,妈妈会非常开心,觉得自己宝宝发育的特别好。但是实际上六岁之前的孩子身高体重的指标都有限定范围,比正常的指标低或者高,都数于不正常的现象。

关于宝宝生长的误区

1.过分追求宝宝长得快

宝宝的身高和体重能直接反映出宝宝的发育现状,所以很多家长可能隔一段时间就给宝宝测量一下身高和体重,如果宝宝长得慢就会给家长带来一些压力,在这些家长的心中,他们认为只有宝宝的体重和身高长得快才能说明宝宝发育是正常的。

正解:长的太快太慢都不好

宝宝长的太慢,家长固然心急,但如果宝宝长得过快家长也不能得意、大意,生长指标只有符合正常的范围才是最好的。比如体重增长过快,那孩子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小胖子,成年之后各种和胖有关的疾病会更容易发生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身高长得太快这有可能是营养过剩的一种表现,这类宝宝的骨龄可能要超出他们实际年龄很多,在此之后孩子的身高就会增长的特别缓慢,青春期可能会提前到来,成年之后的身高反而会比其他正常的孩子要矮。

在六岁之前,家长应该注重给孩子进行健康检查,除了健康评估,孩子的身高、体重、骨龄也做相关评估。

2.只关心吃什么,不关心怎么喂

大多数家长都会比较关心食物的营养,比较在意让孩子吃哪些食物,但是具体的喂法却并没有在意过。比如孩子一边玩儿一边喂饭,这种喂饭方法效率极低,一餐饭甚至可能会喂上1到2个小时。还有一些错误的喂饭方法,把孩子喂得过饱,给孩子硬塞食物,容易导致孩子偏食、厌食。

正解:喂养孩子不该过度包办,培养孩子的饥饿感

让孩子养成专心吃饭的习惯,一餐只吃八分饱才是喂养精髓。孩子边玩边吃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而家长总担心孩子饿着,于是强塞硬喂,让孩子总处于饱腹的状态,会让孩子但饮食的控制度难以掌控。

这样一来,在以后的饮食中就经常会吃得太多吃得太少,总也无法达到相应的度。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自主进食的好习惯,不要过度包办。

另外在一些家长但心中关于宝宝成长的误区还有其他几个方面,比如宝宝日夜颠倒的睡眠习惯,如果不加以纠正,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延缓了宝宝的生长速度;

又比如仅从查微量元素钙中获知宝宝是否缺钙,其实即使血清中微量元素的钙指标正常,也不能代表孩子的身体不缺钙,如果想要确认宝宝是否缺钙,就必须做更详细的血液检测,当然还要查看宝宝是否存在缺钙的临床症状,指标和症状相结合才能最终确诊。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5 

宝宝哭闹不单单是饿,还有这些需求

   很多新手爸妈面对小只的宝宝常常手足无措,因为宝宝还不会说话,不会提出自己的需求,所以常常哭闹。宝宝哭了,家长就认为她是饿了,其实不完全是,宝宝哭闹有可能是因为其他需求。

1.宝宝热了/冷了

宝宝大声哭闹,小腿胳膊不停的挥动,脖子大量出汗,这些都说明宝宝是热了。宝宝哭声小,肢体动作起伏不大,嘴唇发紫或是手脚冰凉,说明宝宝是冷了。宝妈需要细心观察宝宝的表情,用手摸摸宝宝的背部,看看宝宝是冷还是热,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

2.宝宝无聊

宝宝会随着妈妈的动作而转移自己的目光,有时候会发出哭声,但只要跟宝宝玩耍,宝宝会立即停止哭闹,对你微笑,这些都是宝宝求关注求抱抱的表情。宝妈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跟宝宝一起玩耍。

3.宝宝饿了

宝宝哭闹时,宝妈可以用手指触碰其脸蛋或是嘴边,如果宝宝立马转头张开小嘴吸吮,那么说明宝宝饿了。这时候宝妈要先安抚宝宝,然后在给宝宝喂奶。

4.宝宝困了

如果宝妈发现宝宝一边哭闹一边打着哈欠,双手揉眼睛或是鼻子。这些小动作都说明宝宝困了想要睡觉。此时,宝妈千万不要再逗弄宝宝,给宝宝创造好的睡眠环境,让宝宝尽快入睡。

5.宝宝一个人自娱自乐

换好尿布喂饱宝宝后,宝宝一个人玩的很开心,手舞足蹈的,这时候宝妈千万不要干涉宝宝,让他们自己一个人玩。当宝宝对着你笑时,宝妈也可以对着宝宝笑,跟宝宝一起玩闹,宝宝会非常的开心。

6.宝宝拉臭臭

宝宝拉臭臭,虽然会哭,但却没有眼泪只有声音,如果宝妈不理他,宝宝哭闹会慢慢停止。但如果是尿尿,宝宝会因为不舒服而哭闹。这时候宝妈先给宝宝找一个好的安静舒适环境,让宝宝安心排便,如果有哭闹声,要及时给宝宝换尿不湿。

宝宝出生后都有自己的“语言”,这时候就需要新手父母仔细观察,了解他们在说什么,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给与适当照顾。在平时,新手父母也可以看些育儿方面的书籍,这样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宝宝也会比较容易带。希望每个小天使都能在细心的照顾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4 

孩子视力成绩如何亮出“高分”?刷题秘籍都在这儿了!

人的眼球发育几乎与大脑同步,刚出生时视神经、视网膜均未发育成熟,到3岁时角膜曲率半径才发育至接近成人水平。换句话说,孩子的视力与成人相比处于不及格状态,需要一个逐步发育健全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的视力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得“高分”呢?

【填空题】你知道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吗?

0-3岁是孩子视力的发育最快速的阶段,4-8岁逐渐发育成熟,而这期间视力都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相较于运动和语言来说,因为视力发育的好坏不能非常直观地被观察出来,所以家长难免会有疏忽。因此,想要宝宝视力好,0-3岁的关键期必须抓住。

【判断题】检查各阶段宝宝视力是否正常

新生儿:检查瞳孔是否对光有反应。先遮住宝宝的一侧眼睛,然后用手电筒光照射另一侧眼睛,若瞳孔被光照射后立即缩小,则属正常视觉反应。

2个月:检查瞬目反应和固视反应。妈妈把奶瓶或玩具放在宝宝面前,若宝宝看到眼前的东西一瞬间表现出眨眼动作则属正常瞬目反应;随后,宝宝的眼睛停留在眼前这个东西一段时间,这便是固视反应。

3-4个月:检查是否有视运动眼振现象。把一个有黑白相间条纹的圆筒放在宝宝眼前,同时向水平方向移动和转动圆筒,观察宝宝眼球是否追随圆筒左右来回转动,有即为正常视觉反应。

孩子2-3岁以后,建议去医院进行定期的视力检查。如果3岁前发现视力问题,治疗恢复几率是很大的。

【综合题】两大要点助力孩子视力得高分

第一要点:补充维生素AD

0-3岁作为视力发育“关键期”,首先要注意补充有助于视觉发育的营养素。眼科医生建议,护眼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钙、B族维生素等等,而维生素A受到食物来源的限制,在婴幼儿时期较易缺乏,因此,宝宝出生后应坚持服用伊可新来补充维生素AD。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或抗干眼病因子,不仅参与眼球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帮助感光功能和视觉功能的发育,还能维护眼睛上皮细胞(如结膜、角膜等部位)完整性和功能健全,增强抵抗病毒、细菌伤害的能力,还能维持正常的泪液分泌功能,缓解视疲劳,对宝宝的视觉发育和近视预防都非常重要。而充足的钙,能维持眼肌正常的运动功能,那作为促钙吸收的关键营养素,维生素D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此可见,维生素AD对宝宝视力发育非常重要,但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6岁儿童群体中维生素A缺乏率在50%以上,维生素D缺乏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所以,家长要谨记每天为宝宝服用一粒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并坚持补充到3岁,不仅能发挥维生素AD对视力发育的健康作用,AD同补还能提升宝宝抵抗力、促进骨骼发育、智力发育以及预防缺铁性贫血。

第二要点:训练视觉发育

训练宝宝视力要遵循视力发育发展的规律。比如,0-4个月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光线刺激训练宝宝感光能力;5-8个月多让宝宝接触五彩缤纷的环境,刺激视觉神经;9-12个月时多鼓励宝宝爬行,促进视觉空间感的建立;1-3岁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立体玩具,引导宝宝多看多感受。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4 

2岁就能预测未来身高?快来给孩子自查一下吧!

在当今社会,身高是一种隐性资本,若身高不理想,无论是上学、就业,还是交友、婚恋,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那么,有没有一些方式,可以提前知道孩子将来大致的身高,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身高干预呢?答案是肯定的。

2岁预测未来身高法:出生后2年的身高增长与成年后最终身高密切相关。如果2岁之后孩子身高增长速度正常,那么根据当前的身高曲线,外推至18-20岁,可以预测其可能的成年身高。方法很简单,男宝宝用2岁时的身高乘以2,得到的就是他成年后身高的一个粗略估算,女宝宝则用18个月时的身高乘以2,来估计她的成年身高。

父母身高计算法:可以利用父母双亲的身高,来计算孩子的遗传身高,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CMH法:男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女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②FPH法:男孩=45.99+0.78×父母平均身高±5.29;女孩=37.85+0.75×父母平均身高±5.29。

骨龄检测法:需要先测骨龄,然后由医生进行,来估算出孩子身高生长的潜力。这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最靠谱、最精确的预测方法。通过拍摄左手手部和腕部的X光照来测定骨龄,进而推算出孩子剩余的长高空间。

在孩子的身高发育中,遗传因素虽占主导地位,但营养、运动、睡眠、疾病、生活环境等后天因素同样不容小觑。这些因素既可独立作用,也可以系统发挥作用,改变孩子的遗传生长潜能。

换句话说,如果不注意身高管理,高个子父母也可能养出矮个孩子;如果及时进行身高干预,抓住0-3岁身高发育黄金期,身高不理想的父母也能培养出“大长腿”!

重点来了!如何才能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身高管理呢?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想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必须定期监测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同时,这也是一场长久持续的“内耗”战,没有源源不断地营养“补给”,身高增长又谈何实现呢?“助长高”的营养素有多个,人们最熟悉的就是钙,但即便补了充足的钙,若没有“搬运工”维生素D,它们也无缘进入人体,只能在消化道游荡一圈后与宝宝拜拜了,难以为宝宝所用。

“钙+D”共同构成了骨骼生长发育的原料保障,但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维生素A对宝宝身高发育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骨骼生长的根本。维生素A不仅能增强软骨细胞活性,促进骨细胞分化,提高四肢长骨的生长速度,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刺激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分泌,从多方面助力宝宝身高增长。

然而,据最新大样本流调数据显示,我国14以下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比例竟然高达47.98%,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然而,维生素A摄入不足影响的不只是孩子的身高,对视力、智力、免疫力以及造血功能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医学研究证明,即便是轻度的缺乏,也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下降,宝宝更易患感冒、腹泻、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宝宝体质差也会间接影响身高。相反,宝宝体质好、生病少,身高也能蹭蹭往上长!

所以,宝宝自出生后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建议每天补充1500-2000IU,同时补充维生素D400-800IU,很多家长都选择每天给宝宝吃一粒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AD一定要坚持服用到宝宝3岁,为了更好地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也可以持续补充至青春期。

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还要注意让宝宝吃对、睡好、多动,这样“长势”才能更喜人哦!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4 

居家如何测试宝宝听力

       宝宝的听力,对于宝宝的语言学习能力以及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听力障碍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家长可以在家给宝宝做一个简单的听力测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居家测试宝宝听力的攻略吧!

6个月以下

6个月以下的宝宝主要是通过观察宝宝对于声音的反应来判断宝宝的听力。

宝宝0 -28 天:宝宝听到温柔的说话、熟悉的声音、音乐会表现得比较安静;当突然有较大得声音时,宝宝会表现出皱眉、甚至会出现颤抖等受到惊吓的动作。

宝宝1-6个月:处于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够简单的发出“哦”、“啊”、“唉”等声音。当家长用语言和宝宝互动的时候,能够听到宝宝发出这样的声音;宝宝听到温柔、悦耳的声音、音乐的时候会安静、微笑;听到类似噪音、嘈杂的声音就会焦躁、甚至哭闹不止。

6个月-1 岁半

测试方法:家长抱着宝宝坐在椅子上或者沙发上,让另一位家长躲在宝宝看不见的地方,距离宝宝一米左右,敲击玻璃杯或者摇摇拨浪鼓或小铃铛,也可以用小勺敲敲玻璃杯,观察宝宝的反应。

宝宝月龄越大对于声音越敏感,且反应速度越快。如果宝宝听到声音没有反应,可以停两秒钟再重复测试一次。

1岁半-2 岁

测试方法: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听懂家长说的许多话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拿着宝宝经常玩的玩具,站在离宝宝一米远的距离,对宝宝说:“宝宝,把过来拿下你的玩具好吗?”如果宝宝能够听懂并且照做,家长可以在距离宝宝2米远处再以同样的方式测试下宝宝。之后可以依次站在3米处继续测试宝宝的听力。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测试宝宝听力的时候只能依靠语言测试,不能辅助手势,否则结果可能会不准确,因为宝宝可能会因为家长的手势而理解家长的意思。

宝宝的反应:当宝宝听力正常的时候成功率很高,但是也并不意味着自家宝宝听力一定有问题。家长可以时不时多多测试以下。因为宝宝年龄小,有时候没有根据大人的语言指示行动,也可能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家长对于宝宝听力的测试一定要有耐心。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3 

宝宝黏妈妈 该如何解决这个甜蜜负担?

       很多妈妈发现,自己不再是宝宝很乖,但只要自己出现宝宝就变得娇气粘人。宝宝过于粘人,对于妈妈来讲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那么该如何解决宝宝粘人这个问题呢?快来看看吧~

宝宝黏妈妈,应对分阶段

0-6个月

不满6个月的宝宝最需要的就是妈妈的爱,无论怎么样黏着妈妈都不过分。妈妈的关爱可以让宝宝感受到自己被世界接纳,从而获得足够安全感。

6个月-2岁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在他们的认知里,看不到妈妈会认为妈妈永远消失了。因此,每一次和妈妈分离,宝宝都会哭闹不止。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应该跟宝宝多交流,出门时要宝宝说再见。

2岁以后

两岁以后的宝宝智力以及语言的发展速度惊人,而且也明白了妈妈离开还会回来,所以对妈妈短暂的分离可以接受,一般不会发生哭闹。妈妈出门时,要告诉宝宝自己要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

宝宝黏妈妈该如何处理?

1.照顾宝宝,爸爸一定要参与其中

宝宝总是黏着妈妈,有一个原因就是其他家人没有照顾宝宝,导致宝宝非常依赖妈妈。所以,爸爸也要参与到照顾宝宝的行列中。

2.跟宝宝建立信任关系

宝宝总是黏着妈妈,看不见妈妈就哭闹不止,面对这种情况,妈妈首先要理解和接纳,要跟宝宝去解释清楚,和宝宝就建立起信任关系,宝宝信任妈妈,知道妈妈离开一会儿就会回来,自然就不会那么黏着妈妈了。

宝宝年纪小,喜欢黏着妈妈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宝宝过分黏着自己,可能是宝宝想要从自己身上得到更多的关注。各位爸爸妈妈在平时要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宝宝,给予宝宝更多的爱与安全感。


kan 发布于  2021-11-2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