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01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02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03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04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什么
01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句,出自他的《从军行》。王昌龄的《从军行》一共写了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除此之外,他还有《出塞》、《塞下曲》等著名边塞诗作。 02 从军行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诗翻译:青海湖上乌云密布,使连绵的雪山也显得有些昏暗,边塞的一座孤城,远远和玉门关相对而立。守边战士身穿金甲在黄沙满地的边关身经百战,不击败进犯的敌人誓不返回家乡。 03 《从军行七首·其四》注释: 1、青海长云暗(àn)雪山,孤城遥(yáo)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04 古诗作者: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钱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译
01 《钱塘湖春行》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02 白话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03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白居易是在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 04 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这首《钱唐湖春行》当作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千里迢迢的意思是什么
01 千里迢迢,汉语成语,读音是qiān lǐ tiáo tiáo,迢迢:遥远。意思是形容路途遥远。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02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03 千里迢迢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天各一方、天南海北、不远千里、路远迢迢 反义词:望衡对宇、朝发夕至、近在咫尺 04 成语故事: 传说汉明帝时期,汝州南城秀才张邵与楚州山阳秀才范式,两人结伴到洛阳应试。他们结为莫逆之交,相约来年重阳在张邵家聚会。范式因经商误了约期,便自刎而死。他的灵魂千里迢迢去会张邵。张邵也千里迢迢去拜谒范式的尸体,之后也自刎而死。
对影成三人是什么意思
01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意思是:举杯相邀明月一同饮酒,明月、我和我对着的影子恰好是三个人。表现了作者无限的孤独感。 【全诗】 月下独酌其一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2 【注释】 1、不解:不懂得。 2、无情游: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邈:遥远。云汉:本指银河,此借谓天上仙境。 【翻译】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酒,自斟自饮没有亲友相陪。举起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做伴,加之对面自己的身影,竟也成了三个人。可是月亮不懂得饮酒,只有身影跟随我。姑且让月亮和身影陪伴我吧,要乘着美好的春光及时行乐。我唱起歌来, 月亮好像听入了迷徘徊不走,我跳起舞身影也随之摇晃起来。清醒时互相欢乐,大醉后都各自分散去了。我希望永远与无情的月亮和身 影结游,相约在那高远的天上再见。 03 对影成三人的三人指自己、月亮和影子。 1、李白“举杯邀明月”,此时他把月亮也比做一个客人,算上他就是两个人。 2、然后是对“影”成三人,那么就连他的影子也成了另外一个客人,这样刚好就是“三人了”。 3、其实李白这样说的意思是,虽然他行单影只其实他并不觉得寂寞,即使是一个人在喝酒,其实也还有月亮和影子做伴,并不觉得冷清。 04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唐朝诗人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千古名句。其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情景。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
01 “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全诗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02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03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04 赏析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
01 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有三:一,贾敏的遗愿;二,林如海誓不再娶,黛玉无人教养;三,贾母与贾敏和林如海达成默契,一定要接黛玉前去照应。 02 林黛玉进贾府 这要从古代的遗产继承制度说起。古代时,女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若是无子,那她的处境就很惨了。因为她不能继承任何东西。她丈夫生前的财产,属于她丈夫的宗室家族。再远的亲戚也可以继承唯独女子不可。而这样的女眷的命运则是任其家中男主人的亲属发落。为奴,为婢,甚至为娼。都是符合当时道理的。 03 林黛玉来历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被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投胎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投胎成贾府血亲的林黛玉,愿以一生所有的眼泪替往日露水还他。 04 林黛玉的家境,存在不同说法。最早提出黛玉家产问题的是清人涂瀛,他依据《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贾琏所说的“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一句(此句存在异文 ),提出林黛玉原应有其父林如海的数百万遗产,但为贾家侵吞。当代学者刘心武也认为,巡盐御史属于肥差,林如海当有巨额遗产,但黛玉未得到父亲的巨额遗产,则是因为贾琏和王熙凤从中侵吞。 陈大康根据书中对林黛玉月钱来源等的描写,推测林如海留下的家产流入了贾府,除用于拨给黛玉生活所需外,还可能被用于了大观园的建造。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01 春暖花开、阳光普照、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倾盆大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铄石流金、多云间晴、清风拂面、风云变幻、冰天雪地、春露秋霜、暴风骤雨、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满面春风、春光无限。 02 四季回春、绿草如荫、春风和气、春光漏泄、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 03 春意盎然、春意阑珊、红情绿意、花红柳绿、花香鸟语、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漏泄春光、满园春色、柳绿花红、鸟语花香、千里冰封、朔风凛冽、天寒地冻、雪虐风饕、雨后春笋、有脚阳春、暗香疏影、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04 寒气袭人、白雪皑皑、风号雪舞、风雪交加、繁花似锦、凡桃俗李、纷纷扬扬、纷红骇绿、风吹雨打、风花雪月、浮花浪蕊、孤标傲世、桂馥兰香、桂林一枝、桂子飘香、含苞待放、含苞欲放、红衰翠减、鸟语花香、叶落知秋
华诞什么意思
01 华诞是称对方生日的敬辞,多用于事或物的纪念日。华诞一般不指人,而是用在重大事件从发生到现在经历的年份。比如:热烈庆贺母校迎来70华诞。 02 华诞的使用场合是: (1)称伟大的人物或机构诞生的日子。 (2)一般现在指祖国的生日(10月1日)中国的革命以红色为象征。所以红色华诞就是指祖国的生日。 03 “华诞”一词来源: 明史谨《寿达夫次韵》:"螺杯献酒逢华诞,鹤发同筵叙旧情。" 【释义】:用海螺酒杯献酒在你的生日上,同时白发叙述着旧时的往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前月老伯母华诞,本当就来叩祝。" 【释义】:上个月老伯母贺寿,我本应该来祝贺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每到二月二,他们的华诞,以及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用茶盘端着雄鸡……来给他们上供,替他们烧纸。 04 近义词:生日、诞辰 一、生日[ shēng rì ] 释义:(人)出生的日子,也指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 引证:老舍 《骆驼祥子》一:“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二、诞辰[ dàn chén ] 释义: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 引证: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五章一:“这一天是孙中山的诞辰,我们在操场上还举行了一个纪念会。”
古代所说的“午门斩首”这个午门具体是指哪个门?
01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 02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03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04 午门广场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燳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漗,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