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得道的人是谁?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算是比较常见的了,很多人都知道,这说的意思是,只要一个人成功了,那么跟随他的那些即便是不起眼的,被人瞧不起的其他人,也会跟着功成名就。不过,虽然有这样的成语,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这个得道的人说的又是谁,他又是如何得道的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谈起一个人当官,全家人跟着得势时,通常都会用一句成语,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很多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这个成语背的滚瓜烂熟,却不知其出处。如这个成语中得道的那个人是谁,你知道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成语的主人公。
第一位: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汉文帝十六年,他被文帝封为了淮南王。刘安不喜欢郊游打猎,却对读书鼓琴情有独钟。当时他曾招揽宾客方士数千人,主持编写了《鸿烈》一书,此书即后来鼎鼎大名的《淮南子》。汉武帝因为喜好文学,所以对这位父辈也很敬重。每次刘安入朝献上的新作,都会被汉武帝妥善收藏。
但你若以为刘安只是位甘于沉醉在文学海洋中的闲散王爷就大错特错了。早在汉文帝年间的七国之乱时,刘安就打算造反。只是被淮南国相阻止,他才没有来得及反叛。后来汉武帝太子被杀,刘安就又打起了皇位的主意。之后刘安阴谋造反,事情败露后自杀。
但也有传言说刘安并没有死,而是得道成仙。因为他喜欢黄老之术,所以召集方士给他炼了很多的丹药。汉武帝派人前来捉拿他时,刘安一把吞下了“八公”替他炼制的丹药。没想到,不仅他得道成仙,而且连他家的鸡和狗吃了掉落在地上的丹药也升天了。这也是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官方出处。
第二人:张百忍。张百忍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名字。传说在汉景帝时期有个大善人叫张百忍,因为他平时注重积德行善,所以方圆十里的人家都被他教化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当时天庭群龙无首,内部搞得乌烟瘴气,以赤脚大仙为首的仙人便打算挑选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来管理天庭。经过多番考察,张百忍成为了那个幸运儿。当赤脚大仙准备接张百忍上天时,他突然不打算去了。赤脚大仙一问,原来是他舍不得家中的鸡和狗,还有那为数不多的家产。赤脚大仙哈哈一笑,连他家的房子带鸡犬,统统都搬上了天。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第三人:四大天师之一的许逊。在小说《西游记》中,天庭共有四大天师,其实说的就是道家的四位祖师: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和许逊。许逊,字敬之,豫章南昌人,西晋著名道士。太康元年,许逊举孝廉,出任四川旌阳令。因为他不仅为官清廉、造福一方,而且还精于医道、药到病除,所以很得当地百姓的爱戴,人们又称他为“许旌阳”。后来许逊辞官归山修道,活了100多岁。在他136岁那年,许逊一家42口全部升天,连家中的房屋和鸡犬也一同飞去。有人看到房屋上面掉了几片瓦,因此那个地方也改名为“落瓦村”。而许逊也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5:04 

历史上能被称国士无双的人有谁?

说起国士无双这个成语,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称号是非常有实力的人的象征。话说第一次被称之为国士无双的人就是汉初时期的韩信了。国士无双的意思就是指国家中独一无二的人才了,那么在我国的历史上除了韩信以外,还有谁能够被称得上是国士无双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时期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1、管仲
功绩:辅佐齐桓公取得春秋第一霸,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奠定齐国几个世纪的强大国力。而且,齐桓公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英明的君主,这更体现了管仲的能力。
2、范蠡
功绩: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干翻死对头吴国成功称霸,而且传说归隐后成为CEO(经商)迎娶白富美(西施)登上人生巅峰,实在是人生赢家羡煞我等diaosi必须入榜。
【说明:春秋七霸只选两个,因为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自己本身就非常贤能,以致他们手下的功绩并不突出,宋襄公在史书上就是个笑话不提也罢,吴王夫差虽然霸过但最后败了,连累伍子胥也无法入榜,虽然个人很喜欢伍子胥,但此人无法做到君臣相得也是悲剧】
战国时期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3、乐毅
功绩:辅佐燕国,使小国逆袭,成功干翻齐国,占领七十余城几乎令其灭国,忒牛了。小时候读书就觉得乐毅实在太强悍。后来虽中离间计,但能最终脱困且和燕王冰释前嫌,不枉一代贤才。
4、蔺相如
功绩:不说了,小学课文都背过……一代贤相,和廉颇搭档使强秦头疼很多年。这舌头上的功夫和脖子的硬度,古往今来估计没几个文臣可以和他相比的。
5、信陵君魏无忌
功绩:战国四君子,人格、功绩,当以信陵君为首。两度纠结犹如乌合之众的六国军队击败开了挂的秦军,也是醉了。
【战国牛人很多,所以很难选,这里可能也不全。说下几个人被拿掉的原因:
商鞅:还是有点缺乏政治头脑,导致国君死后自己马上遭到旧贵族的反扑而死;
吴起:战功卓著,但评价同商鞅;
荆轲:一介武夫,而且他即使杀了秦始皇燕国也一样会被灭;
战国其他三君子:品行都不如信陵君有魅力,而且感觉信陵君长得比较帅……
孙膑:齐国在齐威王时期就算没有孙膑本来也是挺强的,所以孙膑对齐国功绩有多大很难讲。】
秦到汉初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抱歉对于我们强大的秦国我实在想不出啥特牛掰的人物,估计都被国家的制度优势把光辉埋没了,比如白起、王翦之类的……
6、韩信
功绩:改变刘邦命运的牛人,可惜鸟尽弓藏。
7、周亚夫
功绩:周家是牛人世家啊,在劣势下使朝廷战胜叛乱的诸王。
【张良、萧何都挺不错,但和韩信比起来差了那么点。简言之韩信是刘邦能够逆转争霸形势的关键。项羽大悲剧一个而且是领袖不算。陈平是大阴谋家,虽然我喜欢腹黑的人,但还是别算进去吧。】
西汉中期以后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8、卫青
功绩:卫大将军击破匈奴劳苦功高,虽然没能当上CEO,但也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好汉子~
【霍去病是个将领和大将军比起来还差了那么点,虽然很多人可能感觉霍更猛。张骞?还是算了吧……司马迁么~~我国骂政府骂出文采的公知鼻祖啊】
东汉到黄巾起义前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9、班超
功绩:超级牛人,个人认为中国史书论传奇程度属他第一。率领三十六骑降西域三十六国,驱逐匈奴势力,经营三十余年。具体过程融入各种心理战外交战,威逼、胁迫、感化各种手段拿捏自如。凭一己之力收复西汉末年丧失的大片西域土地,重建西域都护府,政治、军事水平已臻化境。
【其他想不出来乐,帮刘秀复兴汉室的貌似没有特别出彩的,关键刘秀自己也很优秀,东汉一朝外戚宦官倾轧,豪族兴起,也鲜有称得上国士的。】
三国到西晋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这段貌似会很多,但如果按照以上标准,其实选择也有限……
首当其冲当然是:
10、诸葛大妖怪
功绩:鲁迅读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不说笑话,隆中对三分天下,这是非常经典的战略决策实例。诸葛出山,刘备最终有了落脚点。诸葛某人政治力如何、军事力如何、选贤任能如何不论,光这个战略判断,足以使其名垂青史。
11、贾诩老妖怪
功绩:帮弱小的张绣两次逆袭干翻曹操,实在是太犀利,最后又奇迹般地安排张绣投靠曹操。而且这个人一点野心没有,投靠了明主后安安淡淡终老一生,又实在是才智过人,拿得起放得下。
12、周瑜大帅锅
功绩:赤壁之战主要是他打的,和诸葛亮没太大关系,酱紫……所以够牛了吧?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人家也迎娶了白富美小乔……
【三国部分肯定有很多人不服,不过这是我个人清单,大家迁就则个。
关羽……二爷您去好好守庙就行了,荆州都丢了我就不追究了;
陆逊……小哥萌萌哒但是和公瑾感觉还是有差距,周瑜是吴国草创期的,陆逊那时吴国根基已固。
郭嘉……同理,不是郭某不牛掰,实在是主子太开挂,而且死得太早,功绩显不出;
司马懿……这哥们儿野心太大了;
姜维……不提也罢,姜武夫搞政治眼光实在不行。】
五胡十六国——西晋——南北朝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这段时间比较乱……不过好在出挑的就一个:
13、王猛
功绩:出身贫寒,苦读成才。年轻时一语道破南朝权臣桓温的小算盘,并拒绝其南下邀请,懂的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后来辅佐前秦君主苻坚统一北方。可惜也是死得早,临死前提醒苻坚别急着攻晋而要小心鲜卑人,苻坚也没在意,后来局势基本按其所言发展,淝水之战前秦大败,鲜卑人谋反分裂,前秦帝国崩溃……一代大战略家的过早凋零失去的也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这不得不说是悲剧。
隋代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没想到合适的……
瓦岗军李密算个人才,可惜机关算尽,人品也有问题。
唐代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我想说: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
——不行!不能坏了自己的规矩……
太宗手下名臣很多但称得上无双的实在难讲。李家刚崛起的时候综合国力就一枝独秀了,而且太宗也很贤明。国士无双的情况一般在王朝的衰落期比较显眼些。
比如中唐安史之乱后就涌现出:
14、郭子仪
功绩:平定安史之乱之中诸多功勋,比如收复长安。对抗吐蕃战争中诸多功勋,比如收复长安【长安你到底失守了多少次……】。他儿子也迎娶了白富美【谜之声:这是对白富美有执念吗?】还搞出了“醉打金枝”的曲艺名篇。
五代十国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一群乱臣贼子抱歉想不太起来。五代十国时期唯一有点好感的就是吴越国钱氏,一心保境安民,都是好国王。周世宗柴荣也算个好皇帝吧,可惜这些人都不是“士”。
北宋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宋代还真是中国积弊的年岁,政治军事方面没什么真正出彩的人物。武将基本全废了,因为受制于重文轻武的体制,即使有点战功,也都没啥好下场。下面列几个差一口气就可以国士无双的:
范仲淹:先忧后忧的话很熟了吧?此公经营对西夏的边防卓有成效,后来又推新政,可惜卷入党争一年就失败了,可见政治力不足。
杨家将:打得挺猛,而且只有老令公杨业是战死的,其他几个战功都没那么大,而且各个善终。
狄青:号称武曲星下凡,南征立过大功,但后期也是一直被文官阴,没有发挥的机会。
寇准:力促宋真宗上前线,签订檀渊之盟,可惜人品有点问题,后期党争不过别人被贬谪,政治里看起来也不足。
王安石:这人历史上毁誉参半,不提也罢。
李纲:金兵第一次南侵时负责组织守城一战成名,可惜后来陷入主战主和的党派纷争再无多大作为。
看宋史的确比较憋屈,即使知道宋朝并不如想象中的弱。
南宋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15、岳飞
功绩:虽然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了,但岳飞魅力就是在这里。能让老百姓把他的政敌铸成铁像在他庙前跪近千年的,也就这一个主了。岳飞功绩除了抗金,还有剿杀著名的洞庭湖钟相-杨么起义,这一节《剑侠情缘》的玩家都应该晓得。
【貌似也就岳飞了。南宋晚期,钓鱼城击杀蒙哥大汗虽然是大功一件,但没听说涌现了什么牛人出来……岳飞同期的韩世忠也不错,但和岳飞比名气总差了点。文天祥不说了,那是苦情戏……】
元代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蒙古人战力爆表自带攻击buff,而且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打仗不用造人口建筑实在bug,没啥好说的……【谜之音:你确定这不是在玩《帝国时代》?】
明代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16、徐达
功绩:帮朱某人开了国的还能活下来的这个幸运值你懂的……
17、郑和
功绩:下西洋。我去,中国几千年就这么个海军大臣比较牛逼好不好……郑成功?那是海贼……不,海军君主!【国姓爷:请叫我海贼王!】
18、王守仁
功绩:私心觉得是明代第一牛人啊,文人将领而且还是哲学家,这是要有多招女孩子喜欢,真是羡慕~~
【于谦没有入选,也是他做人太老实了,即使人品没得说,但最后君主和自己都惨遭不测,他不得不说要负一定责任。张居正没有入选,因为私节有亏,贪得太厉害了些。】
清代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
入关时基本上一堆铁帽子王在分地皮……多尔衮功劳大但野心也大就skip吧……清前期君强臣弱趋势很明显,汉族大臣更是谨小慎微,这种条件下难出什么“国士”。
清代最牛还是师徒两人:
19、曾国藩
功绩:平定太平天国,促成同光中兴第一人。养气功夫天下第一,善于相面,选拨了一批人才,自身人品修养也为当世所称道,除了湘军的战时纪律问题,各方面都没得说。
20、李鸿章
功绩:洋务运动,签订N个不平等条约。不要鄙视李大人,在那种谁都不愿去签条约的情况下李大人是非常敢于挑担子的。没他去签这些条约中国如今只会被瓜分得更惨。就是稍微贪了点儿。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5:02 

心术不正什么意思?心术不正典故介绍

陈宫是吕布身边的谋士。不过在早期,陈宫曾受曹操的赏识,从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不过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时常大肆杀害汉末名士,这让陈宫十分心痛。他想劝阻曹操,却无能为力,最后无奈和曹操反目,这才转投吕布。但吕布始终还是不敌曹操,导致陈宫被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术不正”就和陈宫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九回,源自曹操攻占徐州后在白门楼与陈宫的一番交谈。原文如下:
徐晃解陈宫至。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吕布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
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椁盛其尸,葬于许都。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攻破徐州生擒吕布、高顺和陈宫等人。曹操不想杀了陈宫这位当年的救命恩人,但陈宫却一心求死。最终,陈宫伸颈就刑,曹操将其家人送回许昌养老。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陈宫口中的“心术不正”,意为人的用心不忠厚,不正派。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曹操攻陷下邳,活捉吕布和陈宫,这一点是历史的真实,在《三国志》的相关传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而小说中的这段曹操与陈宫的对话,与历史的真实也非常相似,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及注引《典略》。这里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为何曹操不想杀掉陈宫,二是陈宫又为何一心求死。
首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曹操为何不想杀死陈宫。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说曹操与陈宫之间的特殊关系。这里先附带说一句,小说中陈宫曾在中牟县救过曹操的命,这个故事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历史上在中牟救曹操命的并非陈宫,陈宫也没有担任过中牟的县令。
陈宫对于曹操的最大帮助在于,正是由于陈宫的努力,也使得曹操获得了第一块地盘——兖州。同时,曹操对于陈宫的才能也非常赏识。《三国志·吕布传》注引《魏氏春秋》中有一段吕布之妻对于曹操与陈宫关系的说法值得注意:“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由此可见,尽管二人后来成了死对头,但曹操念及当年陈宫对自己事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不忍下手,想留下陈宫的性命。
陈宫又为何一心求死呢?这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陈宫认为曹操是在惺惺作态,不相信曹操真的会留下自己的性命。其次是讲究名士气节,不愿摇尾乞怜,屈膝投降。更不想因此而为后人耻笑。对于陈宫而言,杀身成仁也许是他早就想好的唯一选择。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5:01 

鱼贯而进什么意思?鱼贯而进典故介绍

邓艾是魏国一代名将,正是因为他在灭蜀之战中突发奇想,采用偷渡阴平的策略才能顺利灭蜀。可惜邓艾立下如此功劳,却没能收获一个好的下场。邓艾被钟会陷害,导致他被司马昭猜忌,最后冤死。邓艾能文能武,算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可惜被小人在背后捅了一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鱼贯而进”,就和邓艾伐蜀一役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发生在邓艾翻越阴平小道期间,相关人物为邓艾和邓忠。原文如下:
艾乃先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崖峡谷之中,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前至一岭,名摩天岭,马不堪行,艾步行上岭,正见邓忠与开路壮士尽皆哭泣。
艾问其故。忠告曰:“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虚废前劳,因此哭泣。”艾曰:“吾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曰:“愿从将军之命。”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副将有毡衫者裹身滚下,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度了摩天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昭以三路大军发动伐蜀之战,邓艾提出翻越阴平小道的建议,并在得到司马昭的同意后开始行动。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邓艾终于走出阴平小道进入蜀汉腹地汉中,并由此吹响了蜀汉灭亡的号角。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邓艾在翻越阴平小道时的举动,叫做“鱼贯而进”,意为像游鱼头尾相接一样,形容连续行进。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邓艾传》中的“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上面提到的这则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在伐蜀之战期间,姜维退守剑阁,导致战事陷入胶着状态。面对不利局势,钟会开始与手下将领商量,打算上奏司马昭,请求放弃伐蜀的作战计划。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邓艾及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最终改变了整个战局。
据《三国志·邓艾传》记载,邓艾认为如果从阴平小道经过德阳亭地区可以直趋涪县,那里距离成都仅有三百余里,可以出其不意直插蜀国的都城——成都并导致蜀汉的亡国。不过,邓艾的这个建议提出后,却使得司马昭陷入了犹豫之中。因为阴平小道原本是崇山峻岭、荒无人烟之处,不但地势陡峭、无路可走,同时道路漫长,绵延七百余里,士兵前行将遭遇极大的危险,运送粮草的工具更是无法使用,随时都有断粮的危险。这个计划可谓极具风险。经过反复权衡,司马昭终于同意了邓艾兵出阴平小路的建议。于是邓艾率部开始了艰难的前进。
邓艾这一大胆举动,效果是巨大的。邓艾翻越阴平小道突然出现在汉中地区后,势如破竹,连克江由、涪县、绵竹、雒城等地。蜀汉大为惊慌,后主刘禅最终决定投降,蜀汉帝国因此而灭亡。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5:01 

刚柔相济什么意思?刚柔相济典故介绍

汉中之战虽然没能入选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但这场战事对于刘备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刘备第一次击败曹操大军。当时曹操基本召集了所有主力,准备和刘备决一死战,但最后却败给刘备。当然曹操此役或许没有使出全力,但他等于是给了刘备都够称王的资本。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刚柔相济”就和汉中之战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发生在汉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为夏侯渊、曹操和刘晔。原文如下:
(曹操)便差人持节到定军山,教夏侯渊进兵。刘晔谏曰:“渊性太刚,恐中奸计。”操乃作手书与之。使命持节到渊营,渊接入。使者出书,渊拆视之。略曰:“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若但任勇,则是一夫之敌耳。吾今屯大军于南郑,欲观卿之妙才,勿辱二字可也。”
夏侯渊览毕大喜。打发使命回讫,乃与张郃商议曰:“今魏王率大兵屯于南郑,以讨刘备。吾与汝久守此地,岂能建立功业?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张郃曰:“黄忠谋勇兼备,况有法正相助,不可轻敌。此间山路险峻,只宜坚守。”渊曰:“若他人建了功劳,吾与汝有何面目见魏王耶?汝只守山,吾去出战。”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黄忠与严颜两位老将在天荡山大败张郃,曹操闻讯后统兵四十万亲征汉中。大军进至南郑后,曹操下令夏侯渊向黄忠发动进攻,但这个决定遭到刘晔的反对。而当曹操进攻的命令下达到夏侯渊军中时,大将张郃又对命令产生质疑,认为应该继续坚守而不宜发动进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曹操下达给夏侯渊作战命令中提到的“刚柔相济”,意为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出《周易•蒙》中的“刚柔节也。”
从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开始的汉中之战,是曹操与刘备之间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尽管曹操的兵力并非如小说中所言的四十万,但数万之众参战是不争的事实。而刘备则是在战争开始后不断从益州进行兵员补充,这也凸显出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残酷。
汉中之战,持续两年多时间,其中最为关键的战斗便发生在定军山,由曹操一方的夏侯渊、张郃对阵黄忠、法正和黄权。经过一番激战,夏侯渊被杀,曹军士气受挫,最终不得不将汉中拱手让给刘备。
为何夏侯渊这位曾经威震西北的一代名将会倒在定军山呢?小说给出了一个答案,这便是刘晔所说的“性太刚”,也就是有勇无谋,这与历史上夏侯渊的失败非常类似。按照《三国志•夏侯渊传》的介绍,夏侯渊素以行动迅速、善于长途奔袭著称,是个擅长进攻而不擅防御的将领。曹操将夏侯渊安排在定军山防御刘备,属于用人不当,加上法正和黄权及时发现了夏侯渊防御漏洞,最终导致了夏侯渊的阵亡。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5:00 

恩怨分明什么意思?恩怨分明典故介绍

曹操在赤壁之战战败以后,只能带着几名将领狼狈逃走,此后还遭到了吴蜀联军的追杀。当时诸葛亮算出曹操会往华容道逃走,于是让关羽前去镇守。此后关羽果然遇到了曹操,但关羽念在曹操此前对他有恩,所以决定网开一面将他放走。有人解读诸葛亮此举是故意让关羽还曹操一个人情,但这件事在正史中并没有发生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恩怨分明”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程昱、关羽和曹操。原文如下: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
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周瑜火烧赤壁,曹操大败,又在逃跑途中遭到张飞和赵云的追杀,狼狈不堪,好不容易才逃到华容道,谁知又遇上了关羽。众人皆知如果与关羽硬拼将全军覆没。这时,谋士程昱献策,希望曹操能对关羽动之以情。曹操依言而行,结果果真打动了关羽,众人才逃出生天。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程昱口中的“恩怨分明”,意为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曹操兵败赤壁并败走华容道,这是历史的真实。但究竟是不是像小说中所提到的被关羽放走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关于这段历史,在《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山阳公载记》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这段记载道出了一个事实:曹操兵败赤壁后,刘备的确派人在华容道放火以求彻底歼灭曹操。只可惜曹操技高一筹,抢在刘备之前离开了华容道,令刘备的图谋难以得逞。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4:59 

血流成河什么意思?血流成河典故介绍

刘备三顾茅庐在演义中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刘备通过自己的真诚顺利打动了诸葛亮。此后诸葛亮决定辅佐刘备,为其制定了隆中对。不过这个故事如果仔细推敲,也能发现不太符合常理的地方,诸葛亮当时只是一名隐士,并没有任何经验,为何刘备会如此相信他呢?正史上可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那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血流成河”背后的典故故事,算是诸葛亮交给刘备的第一份成绩单,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博望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于禁、夏侯惇、关羽和张飞。原文如下:
(李)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
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走脱。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隆中不久,曹操便派夏侯惇率领十万人马杀向新野。在诸葛亮的巧妙布置下,刘备大军在博望坡巧设埋伏,火烧曹军,令夏侯惇大败而回,其部将夏侯兰也被张飞所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战胜夏侯惇时的场面,叫做“血流成河”,意为死者的鲜血像河水一样流淌,形容被杀的人很多,多用来修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隋朝祖君彦《檄洛州文》中的“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三国志•先主传》载:“(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李典传》亦称:“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
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不过,结合《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这场战斗并非如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因此,夏侯惇在这场战斗中面对的对手并非是诸葛亮而是刘备。小说不过是为了人物塑造的需要才将刘备的功劳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最后来谈谈在小说中被张飞斩杀的夏侯兰,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不仅如此,他与赵云还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这也就是说夏侯兰的确参与了博望坡之战,但并未死在战场,而是被俘。因为夏侯兰与赵云是发小,赵云才向刘备求情饶了夏侯兰的命,夏侯兰也因此归顺刘备,后来被刘备任命为军正。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4:58 

心惊肉颤什么意思?心惊肉颤典故介绍

刘备封王以后,便传来一个噩耗。关羽进攻襄樊,不仅丢了荆州还败走麦城。得知二弟死讯,刘备既难过又愤怒,不顾他人劝阻誓要讨伐东吴。关羽战死对蜀国来说已经是重大打击,没想到张飞竟然又被自己的部下杀害,这对于刘备更是雪上加霜,一连损失两位结拜兄弟。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惊肉颤”,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发生在张飞遇害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张苞、吴班和刘备。原文如下:
却说二贼当夜割了张飞首级,便引数十人连夜投东吴去了。次日,军中闻知,起兵追之不及。时有张飞部将吴班,向自荆州来见先主,先主用为牙门将,使佐张飞守阆中。当下吴班先发表章,奏知天子;然后令长子张苞具棺椁盛贮,令弟张绍守阆中,苞自来报先主。时先主已择期出师。大小官僚,皆随孔明送十里方回。孔明回至成都,怏怏不乐,顾谓众官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
却说先主是夜心惊肉颤,寝卧不安。出帐仰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先主大疑,连夜令人求问孔明。孔明回奏曰:“合损一上将。三日之内,必有惊报。”先主因此按兵不动。忽侍臣奏曰:“阆中张车骑部将吴班,差人赍表至。”先主顿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众官救醒。次日,人报一队军马骤风而至。先主出营观之。良久,见一员小将,白袍银铠,滚鞍下马,伏地而哭,乃张苞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得知关羽被害的消息后,不顾赵云等人的劝阻,调集大军东征孙权。张飞奉命回到阆中,进行战前准备。不料,部将张达和范疆将张飞暗杀并逃往东吴。不久后,刘备也得到了张飞遇害的消息,当即昏厥于地。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心惊肉颤”,意为十分害怕不安,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张飞遇害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凶手确为张飞的两员部将。据《三国志•张飞传》载:“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张飞为何被杀呢?虽然该传中没有明确的说法,但该传中却有“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的说法,据此推断极有可能如小说所言是张飞虐待将士而招致杀身之祸。
至于谈到历史上张飞死后刘备的反应,《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刘备得知当得知张飞手下的都督派人送来奏章时,仅仅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为何刘备如此肯定张飞死了呢?其实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上面提到的刘备多次提醒张飞“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这番话。
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张飞虐待手下将士的情况非常严重,令刘备深感不安,担心张飞迟早会因此丢掉性命。其次,既然张飞身在阆中,有事情也应该是他本人亲自上表,突然出现其手下都督上表这样越级的事情,自然是张飞出了事。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4:58 

望梅止渴什么意思?望梅止渴典故介绍

望梅止渴是曹操发明的成语。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曹操带兵伐吴,行军途中士兵们口干舌燥,曹操便说:“前方有梅林”。士兵为了吃到新鲜的梅子便又有了前进的动力,但这实际上是曹操的谎言。但士兵此后却发现了一条水源,虽然被骗但水还是要比梅子好的。所以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望梅止渴”,背后的典故故事大概就是如此,下面就为大家来一个详细解读,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发生在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和刘备。原文如下: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歼灭吕布后,曹操将刘备带至许都。刘备心惊胆战,担心被曹操所害。一日,曹操派许褚前来邀请刘备去府中见面。见面之后,曹操与刘备说起一年前征讨张绣的一件往事。曹操告诉刘备,大军在行军途中时,将士们口渴,但附近却没有水源。曹操便欺骗将士们说不远处有一片梅林。将士们听到这句话后,立刻想到了梅子的酸味而流涎,不再口渴。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望梅止渴”, 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南北朝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提到:“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可见这个故事流传已久,并非《三国演义》作者的首创。
说到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后来的一些地方志资料中有所提及。例如《读史方舆纪要》及《明一统志》上有认为此处名叫梅山,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至于谈到这个故事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历来争议颇多。有人认为这是曹操聪明才智的突出体现,也有人认为这体现出曹操的奸诈。笔者认为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曹操只不过是用了一个巧招化解了将士们的口渴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用不着上纲上线。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4:57 

掩面大哭什么意思?掩面大哭典故介绍

王允和貂蝉计划上演连环计,想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王允先是答应吕布把貂蝉许配给他,此后在拿董卓看上貂蝉为由,将貂蝉送入董卓府上。这样便能离间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加上貂蝉时不时在吕布身边吐吐苦水,增加吕布对董卓的怨念。最后吕布终于忍不住,亲手除掉了董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掩面大哭”,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来讲讲这背后的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回,发生在王允利用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李儒、董卓和貂蝉。原文如下:
(董)卓入后堂,唤貂蝉问曰:“汝何与吕布有染耶?”蝉泣曰:“妾在后园看花,吕布突至……正在生死之间,得太师来,救了性命。”董卓曰:“我今将汝赐与吕布,何如?”貂蝉大惊,哭曰:“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遂掣壁间宝剑欲自刎。卓慌夺剑拥抱曰:“吾戏汝!”貂蝉倒于卓怀,掩面大哭曰:“此必李儒之计也!儒与布交厚,故设此计;却不顾惜太师体面与贱妾性命。妾当生噬其肉!”卓曰:“吾安忍舍汝耶?”蝉曰:“虽蒙太师怜爱,但恐此处不宜久居,必被吕布所害。”卓曰:“吾明日和你归郿坞去,同受快乐,慎勿忧疑。”蝉方收泪拜谢。
次日,李儒入见曰:“今日良辰,可将貂蝉送与吕布。”卓曰:“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儒曰:“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卓变色曰:“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徒王允施展连环计,故意先承诺将貂蝉嫁给吕布,却又把貂蝉献给了董卓。此计成功离间了董卓与吕布。吕布心有不甘,趁着董卓上朝之际与貂蝉见面。两人正在交谈之际,董卓突然出现,吕布仓皇而逃。谋士李儒建议将貂蝉送给吕布,却遭董卓断然拒绝。此后便有了吕布与王允密谋诛杀董卓之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掩面大哭”, 意为捂着脸哭,比喻人遇到难过之事后伤心流泪。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中的“或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与真实的历史相对比,小说中的这段故事情节有真有假。首先,王允离间董卓与吕布是真,但利用貂蝉实施离间计是假,因为貂蝉这个人物并非汉末三国时期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元代杂剧中出现的艺术形象。王允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靠得并不是貂蝉,而是自己与吕布的特殊关系。对比《三国志•吕布传》及《后汉书•王允传》可以发现,王允和吕布的籍贯都是汉末的并州,王允便利用在这层“州里”关系拉拢吕布。
董卓与吕布之间关系出现裂痕,主要原因出在董卓的暴虐性格上。《三国志•吕布传》载:“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而吕布也很不地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一直想铲除董卓的王允乘虚而入,说服了吕布,最终铲除了奸贼董卓。
至于谈到小说作者在这个故事情节中的设计,有一处非常有趣。例如提出将貂蝉送给吕布时,董卓表示赞同,但貂蝉三言两语又令董卓改变了主意。于是便有了董卓再次见到李儒时的表态:“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单单从这一个故事情节,就能看出董卓难以成就大事。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