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些被人误以为是褒义词的成语,其实都是贬义词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可不是就这么说说的。尤其是在我国的语言文化以及文字方面,更是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词语或是成语去形容事物或是人,而这些词也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些经常被人们误以为是褒义词的成语,其实一个个都是贬义词。
水陆并进什么意思?水陆并进典故介绍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北伐最大的敌人变成了司马懿,实际上正史中诸葛亮北伐之战并没有遇见过司马懿,两人根本就没有交手的机会。其实司马懿在带兵方面的才能根本没办法和诸葛亮相比,如果两人真有交手恐怕历史将会被改写。但在演义里司马懿成了最后的赢家。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水陆并进”,就和北伐一役有关,下面就来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钟鸣漏尽什么意思?钟鸣漏尽典故介绍
田豫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早年田豫跟随刘备,后来因照顾母亲选择回乡。此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被击败后才正式加入曹操。田豫生活清贫,经常把朝廷奖赏的财物发给部下,而且收到赠礼也都登记入府,从不拿回自己家中,所以便有了“田豫俭素”这一说法。不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是“钟鸣漏尽”,也是和田豫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竭力尽忠的典故和意思介绍
诸葛亮北伐出师不利,又多次败在司马懿手上。此后诸葛亮打算联合孙权,对魏军一并发起进攻。孙权答应诸葛亮的提议,但也告诫诸葛亮魏延此人心术不正,还说杨仪、魏延等都是小人也,一旦哪天诸葛亮不在,蜀汉内部必会大乱。孙权说这番话也是耐人寻味,不知是真为了诸葛亮好,还是想要趁势打破人心。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竭力尽忠”,就和孙权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恨气填胸什么意思?恨气填胸典故介绍
曹真是魏国名将,曹操的养子,曾担任魏军最高统帅。在演义中,曹真实力被弱化了很多,多次击败诸葛亮北伐的功劳也被算在了司马懿身上。而且曹真最后还是被诸葛亮给活活气死,感觉诸葛亮气人的功力的确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然在正史中,曹真绝对没有如此不堪。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恨气填胸”,就和曹真有关。下面就来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附耳低言什么意思?附耳低言典故介绍
郝昭是东汉末年曹魏著名将领,后来由曹真推荐驻守陈仓。在演义中,郝昭身长九尺,有勇有谋,诸葛亮北伐曾带领三十万大军强攻陈仓,但郝昭仅仅以三千兵力便将诸葛亮拒之门外。不过这场战役肯定有些夸大的成分存在,但郝昭却因此一战成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附耳低言”,便和这场战役有关。诸葛亮北伐受到了不小的阻力,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神出鬼没什么意思?神出鬼没典故介绍
诸葛亮率军北伐,演义将诸葛亮和司马懿变成了宿敌关系。诸葛亮本有机会再上方谷一把火彻底除掉司马懿,最后却因一场大雨导致计划失败。而司马懿此后不再主动出兵,而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北伐也宣告失败。实际上诸葛亮北伐并没有遇见过司马懿,这段情节只是杜撰出来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神出鬼没”,就和北伐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蜂拥而来什么意思?蜂拥而来典故介绍
诸葛亮一出祁山,就对马稷委以重任,让他率军镇守街亭。可惜诸葛亮忽略了马稷刚愎自用的性格,导致他擅自更改诸葛亮下达的指令,主动放弃水源,将自己困在山上。最后街亭不仅失守,蜀军更是呈溃败之势。最后马稷回到军营,诸葛亮含泪执行军令状,原本前途无量的马稷就这样死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蜂拥而来”,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鹰视狼顾什么意思?鹰视狼顾典故介绍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有一个专属名词叫“鹰视狼顾”,不过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意为目光锐利,为人狠戾。据说曹操就曾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所以警惕后人要提防司马懿,但曹丕和曹睿都没能除掉他,结果曹魏果然亡在了司马家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鹰视狼顾”,就和司马懿还有曹睿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威震华夏什么意思?威震华夏典故介绍
刘备晋升汉中王后,关羽被封前将军。此后关羽率军攻打由曹仁驻守的樊城,关羽利用气候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惜关羽没见好就收,导致曹操暗中联合孙权将他前后包围,最后败走麦城。关羽战败也直接让荆州失守,蜀汉国力又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威震华夏”,相信大家都不会太过陌生,下面就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