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践踏什么意思?自相践踏典故介绍

200年,曹操派曹仁进攻刘备,刘备不敌又回到袁绍旗下,但刘备是想离开袁绍投奔刘表。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趁势往投刘表,只不过后来刘备在新野屯兵引起刘表怀疑,此后刘表也是对刘备多了几分防备。此后刘备个曹操开战,算是第一次正式打败了曹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自相践踏”,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博望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夏侯惇、李典、于禁和关羽。原文如下:
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既起,夜风愈大。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
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听说刘备在新野扩充实力,派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人率部进犯。初出茅庐的诸葛亮采用诱敌之计,刘备和赵云故意诈败,将曹军引入了包围圈。关平、刘封等人趁机放火,令曹军猝不及防。此后,赵云、关羽、张飞等人顺势杀出,最终打败曹军。此战也令原本关羽和张飞二人对诸葛亮刮目相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自相践踏”, 意为自己人互相踩,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形。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但时间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关于这场战斗的详情,在《三国志·李典传》中还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该传称:“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这段记载来看,这场战斗的规模并不大,夏侯惇战斗失利,李典及时赶到,刘备兵力不足而撤退,战斗到此结束。在这场战斗中还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名叫夏侯兰。《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
按照记载还原了真实的博望坡之战后,我们再来谈谈小说中的这场战斗。从小说描述的战争场面来看,获得战争胜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群起而攻之,两军决战,从而决定战争的胜负。另外一种是双方主将领之间的单挑,往往是一方主将战败或被杀,战斗也就结束了。而在小说描述的博望坡之战中,赵云两度与夏侯惇单挑。一次是双方单挑几个回合后赵云诈败,第二次是“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
众所周知,在小说当中,赵云的武艺远胜夏侯惇,在十个回合之内定能将夏侯惇斩于马下。如此简单的取胜之法,作者却偏偏不用,非要设计出诱敌深入的战术,赵云只能按照诸葛亮的指令两度败给夏侯惇,其目的无非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情节虽然热闹、精彩,但却总觉得是多此一举。这大概也是古代小说作家的一个通病吧。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15 

逸群之才什么意思?逸群之才典故介绍

虽然《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抬得很高,杜撰出了各种事件来夸大诸葛亮的能力。但在正史中,诸葛亮依然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许刘备就没办法顺利组建自己的政权。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十分熟悉,也是因为这个故事从开始便让诸葛亮在刘备团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逸群之才”,就和诸葛亮有关,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一番评价。原文如下: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就有超群出众的才能和称霸天下的英雄气度。他身高八尺,容貌非常壮伟,时人都认为他是个奇才。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一起来到荆州避难,躲在乡下耕种土地,不求闻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非凡的才能,就三次来到草庐之中却拜访他。诸葛亮深感刘备是一位杰出的英雄,于是诚心诚意跟随刘备,并成为知己。
等到曹操南征荆州之时。刘琮率领全州投降,刘备失去了依托,力量单薄,无路可去。当时诸葛亮只有二十七岁,提出了精妙的计策,亲自出使去见孙权,向东吴求援。孙权本来就敬重和佩服刘备,又看到诸葛亮奇伟高雅,非常欣赏他,于是就派遣三万大军帮助刘备,刘备才得以与曹操大战,并打败对手。此后,刘备乘胜追击,将长江以南的荆州数郡平定。再后来刘备又挥师西进,夺取了益州。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诸葛亮做了军师将军。刘备称帝后,又拜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陈寿对诸葛亮的一句评价,叫做“逸群之才”,意为超群出众的才能。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徐干《中论•虚道》中的“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
诸葛亮有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究竟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作为《三国志》作者的陈寿在诸葛亮的本传中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首先认为诸葛亮是位杰出的外交家,其次是内政高手,是管仲、萧何之类的人才。同时,陈寿也指出了诸葛亮的不足:“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个观点在《三国志》成书后的一千多年里引起了诸多争议,不知道您对这个观点是怎么看的呢?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14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受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结果蒋干两次过江东,两次掉入了周瑜设下的陷阱,也为此后曹操战败埋下关键伏笔。当然,在演义中的这段故事完全是夸大了周瑜,贬低了蒋干,以蒋干的才智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而且蒋干只是充当说客,一旦明白周瑜心意只要向曹操如实禀报即可,他并没有义务去帮助曹操打赢这场仗。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雅量高致”,就和蒋干有关,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7年)之间,主人公为周瑜。原文如下: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干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
后三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终无所言。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曹操听说周瑜虽然年轻但有才气,认为可以说服他来投奔自己,于是秘密下令给扬州官吏,派九江人蒋干去劝说周瑜。蒋干仪表堂堂,以能言善辩著称,在江淮一带没有对手。他身穿布衣,头戴葛巾,以个人名义去见周瑜。周瑜出门迎接蒋干,对他说:“子翼辛苦了,长途跋涉而来是为曹操当说客的吧?”蒋干回答:“我与足下是同乡,多年不见。近来听说了足下的丰功伟绩,所以特来叙旧,怎么能说我是做说客的呢?你也太多疑了。”
周瑜说:“我虽比不上夔和师旷,但也能听出你的弦外之音。”之后便请蒋干进入自己的府第,设酒宴款待他。酒宴结束后,周瑜对蒋干说:“我最近有事情要处理,就请你先住在驿馆。等我的事情办完了,再与你相聚。”
三天后,周瑜请蒋干来到军营参观。看完了仓库、军用物资、器械、仪仗后,周瑜又带着蒋干回到自己的府第,继续款待他。在酒席宴间,周瑜又给蒋干看了孙权赏赐给自己的侍从、服饰以及其他玩赏之物,随后对蒋干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得遇到知己的君主,对外虽是君臣的名分,对内却有骨肉的深情。他对我言听计从,祸福于工,即使是苏秦、张仪复生,我也会拍着他们的后背而斥责他们的言辞,更何况足下远不如他们,又怎能动摇我的心志呢?”
蒋干只是微笑,始终无话可说。等蒋干回到扬州后,称赞周瑜有宽宏的度量及高尚的品格,不是能用言辞所离间的。中原士人也大都如此推崇和赞美周瑜。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蒋干对周瑜的评价,叫做“雅量高致”,意为气度宽宏,情致高雅。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周瑜在汉末三国这段短暂的历史中是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在他三十三岁的那一年,便率领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曹操,为三足鼎立奠定基础,可谓一代战神。除了在军事上的杰出成就外,周瑜还以其与众不同的性格获得普遍赞誉。这则成语故事中所提到的“雅量高致”便是其性格的一个主要特征。只可惜周瑜在三十五岁时英年早逝,否则的话,汉末这段历史还真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周瑜还活着,刘备和诸葛亮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14 

朝不谋夕什么意思?朝不谋夕典故介绍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被诸葛亮骂死,还被很多网友做成鬼畜。实际上这段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王朗并非因诸葛亮而死。王朗原本是会稽太守,面对孙策的进攻明知自己屋里阻挡,但依然要战到最后一刻。虽然王朗败逃,但曹操依然征召王朗入朝,此后担任参司空军事一职。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朝不谋夕”,就和王朗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朗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主人公是王朗。原文如下:
孙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遂举兵与策战,败绩,浮海至东冶。策又追击,大破之。朗乃诣策。策以儒雅,诘让而不害。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太祖表征之,朗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孙策率军渡过长江进攻江东,王朗手下的功曹虞翻认为难以抵挡孙策,建议王朗不如离开会稽以躲避其兵锋。但王朗认为自己的朝廷任命的官员,应该保卫城池,于是率军与孙策作战,结果打了败仗,不得不从海上逃至东冶。孙策穷追不舍,再度击败王朗。
于是,王朗前去面见孙策。孙策认为王朗是儒雅之士,只是则被而不杀害他。虽然王朗漂泊流离,贫困潦倒,处境窘迫,但他依然收留抚恤亲戚旧友,公平对待,非常讲究道义。此后,曹操上表朝廷征召王朗,王朗自曲阿辗转江海,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来到中原。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朝不谋夕”,意为早上不能为晚上的事情预作打算,比喻形势危急或处境窘迫。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昭公元年》中的“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由于文艺作品的影响,不少人对王朗的认识都停留在被诸葛亮骂死这一故事上。不过,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历史上的王朗别说与诸葛亮在阵前对骂,就连面也从来没见过。他们之间的联系仅限于刘禅主政期间王朗与其他曹魏大臣一起给诸葛亮写过劝降信,除此之外再无交集。
历史上的王朗是个怎样的人呢?他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士。他早年师从大儒杨赐,历任郎中、治中从事、会稽太守等职。孙策统一江东期间,王朗曾与孙策有过激烈的交锋,进行过数次激战,败于孙策之手,后来一度被孙策逼得躲在船上,准备跨海南下前往交州。但最终还是被孙策包围,不得不缴械投降。
幸好孙策对王朗这位名士非常敬重,并没有要了王朗的命,而是将其扣留在江东。最终,曹操出手搭救。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辗转,王朗这才得以离开江东来到中原,并成为曹魏集团的一员。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13 

裹足不前什么意思?裹足不前典故介绍

196年,袁术率领大军进攻徐州,刘备领兵抗衡。结果吕布却在后方偷袭下邳,还抓走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只能选择撤军,后来刘备找吕布选择求和,吕布这才让他们夫妻重聚。此后刘备选择投靠曹操,当时有人劝曹操除掉刘备,也有人说可以重用刘备,最后曹操选择了后者,让刘备担任豫州牧。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裹足不前”,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发生在刘备投奔曹操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曹操、郭嘉和荀彧。原文如下:
却说玄德前奔许都,到城外下寨,先使孙乾来见曹操,言被吕布追逼。特来相投。操曰:“玄德与吾,兄弟也。”便请入城相见。次日,玄德留关、张在城外,自带孙乾、麋竺入见操。操待以上宾之礼。玄德备诉吕布之事,操曰:“布乃无义之辈,吾与贤弟并力诛之。”玄德称谢。操设宴相待,至晚送出。荀彧入见曰:“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操不答。
彧出,郭嘉入。操曰:“荀彧劝我杀玄德,当如何?”嘉曰:“不可。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操大喜曰:“君言正合吾心。”次日,即表荐刘备领豫州牧。程昱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此郭奉孝与吾有同见也。”遂不听昱言,以兵三千、粮万斛送与玄德,使往豫州到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张飞在抢夺吕布部将宋宪、魏续购买的一百五十匹战马。吕布愤怒不已,率兵攻打小沛。刘备不是吕布的对手,只得逃出徐州投靠曹操。谋士荀彧认为应该趁早除掉刘备以绝后患,但郭嘉却认为除掉了刘备必将令曹操失去人心。最终,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加以,任命刘备为豫州牧。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郭嘉口中的“裹足不前”,意为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战国时期李斯所撰《谏逐客书》中的“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小说中提到的刘备被吕布逐出徐州及被曹操任命为豫州牧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不过,小说中提到的张飞抢夺战马一说却并非历史的真实,是作者为了塑造张飞的鲁莽性格而虚构出来的故事。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提到的荀彧建议曹操除掉刘备的故事情节有真有假。首先,这个建议是真的,但提出之人并非是荀彧,而是程昱。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刘备前来投奔之后,程昱对曹操表示:“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至于郭嘉对于刘备的态度,小说与历史记载截然不同。据《三国志·郭嘉传》注引《傅子》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由此可见,郭嘉与程昱所持的观点相同,都是建议曹操尽早除掉刘备的。
众所周知,郭嘉和程昱都是曹操集团谋士群中的佼佼者,以深谋远虑、料事如神著称,曹操对他们的建议几乎都是言听计从。但令人惊讶的是,曹操竟然否决了两人的建议,不仅收留了刘备,还将其任命为豫州牧一职。
为何曹操会作出如此决定呢?《三国志·武帝纪》的一段记载给出了答案。当程昱等人向曹操提出除掉刘备的建议后,曹操当即表示:“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对于刘备朝三暮四的本性,曹操是非常清楚的。但曹操更加清楚的是,刘备在中原地区具有极高的民望,同时深得士人阶层的尊重,可谓名满天下。在曹操看来,除掉刘备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一旦将刘备除掉,将失去人心,对稳定局势、平定天下不利。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可以看出曹操这位杰出政治家的远大目光和宽广胸怀。相比之下,郭嘉和程昱就要差得多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12 

牝鸡司晨什么意思?

在古代男权社会时期,女性的地位其实是非常低的,现在那些古装剧中,将自己家的女孩子与男孩子放在同一地位,甚至宠爱女儿比儿子更甚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少见的,不过历史上还是有不少女性掌握大权,地位超越男性的情况,只是要注意的是,这依然是少数,因为这是能数的过来的情况。而成语“牝鸡司晨”,讲的正是这样的情况。

牝鸡司晨pìn jī sī chén,牝鸡,意思就是母鸡,司即掌管,晨当然就是早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说,母鸡早上鸣叫报晓。但是我们知道,早晨打鸣的都是公鸡,如果出现有母鸡打鸣的情况,那就是一种变异现象,也就是说,在排除意外情况之下,母鸡取代了公鸡的地位,早晨打鸣报晓,这其实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影射,“打鸣”的不是母鸡,而是女性角色。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尚书》当中,后来很多朝代也都用过,而用到这个词的情况,都是在说那些取代了或者基本上等同于男性的地位的女性,比如长孙皇后、妲己等等。不要觉得把妲己和长孙皇后放在一起是一种错误,实际上,如果从“男性权威”这种角度来看,武则天、吕雉、窦太后等等这些人,都被称为牝鸡司晨。
其实出现这种成语不奇怪,可是他们大概忘记了,父系社会之前,是母系社会,女性的地位才是更高的,现在反而出现这种,将女性掌权认为是“篡权”,还觉得是凶祸的征兆的思想,其实是有些可笑的。而像妲己、妺喜,她们真实的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一概不知,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写史书的人希望我们看到的。
牝鸡司晨用来比喻的是妇女窃权乱政,是站在男性地位来进行指责的,具有贬义,只不过这样完全否定了女性的贡献,比如武则天对唐朝的贡献,这种行为却是很不可取的。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11 

何足道哉什么意思?何足道哉典故介绍

199年,汉献帝秘密发布衣带诏,董承邀请刘备加入,刘备还几番犹豫。后来曹操邀请刘备煮酒论英雄,把刘备吓了个够呛,但也因此明白了曹操的心意,所以答应董承加入。结果计划遭到提前暴露,刘备出逃,曹操派刘岱等人缉拿刘备,好在刘备当时已有数万兵马,击退了刘岱大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何足道哉”,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发生在王忠和刘岱征讨徐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张飞和刘岱。原文如下:
玄德曰:“吾恐翼德躁暴,杀了王忠,故不教去。此等人杀之无益,留之可为解和之地。”张飞曰:“二哥捉了王忠,我去生擒刘岱来!”玄德曰:“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也是一镇诸侯,今日为前军,不可轻敌。”飞曰:“量此辈何足道哉!我也似二哥生擒将来便了。”玄德曰:“只恐坏了他性命,误我大事。”飞曰:“如杀了,我偿他命!”玄德遂与军三千。飞引兵前进……张飞每日在寨前叫骂,岱听知是张飞,越不敢出。
飞守了数日,见岱不出,心生一计:传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日间却在帐中饮酒诈醉,寻军士罪过,打了一顿……军士得脱,偷走出营,径往刘岱营中来报劫寨之事。刘岱见降卒身受重伤,遂听其说,虚扎空寨,伏兵在外。是夜张飞却分兵三路,中间使三十余人,劫寨放火;却教两路军抄出他寨后,看火起为号,夹击之。三更时分,张飞自引精兵,先断刘岱后路;中路三十余人,抢入寨中放火……刘岱引一队残军,夺路而走,正撞见张飞,狭路相逢,急难回避,交马只一合,早被张飞生擒过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王忠和刘岱奉曹操之命征讨夺回徐州的刘备。在首战的较量中,关羽生擒王忠。张飞见兄长立功,便叫嚷着要出战歼灭刘岱。不过,刘备交待给张飞的任务却是一定要活捉刘岱。此后,张飞率领三千兵马出战,刘岱坚守不出。张飞想出一个计策,故意鞭打士卒,公开声称夜间将偷袭刘岱营寨,暗中故意让这名士卒逃走。该士卒逃到刘岱营寨后,将张飞即将偷袭的消息告诉了刘岱。刘岱深信不疑,在营寨外设下埋伏。谁知这恰恰中了张飞的计策。张飞佯攻营寨,将刘岱的伏兵团团包围,最终将其活捉。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飞口中的“何足道哉”, 意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中的“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小说中提到的王忠和刘岱征讨徐州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冑,举兵屯沛。遣刘岱、王忠击之。”《三国志·先主传》亦称:“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过,这场战斗的结果并非小说中所言的王忠和刘岱分别为关羽、张飞活捉,而是简简单单地两个字:“不克。”这既意味着这场仗义刘备的胜利而告终,同时也说明两人并未被活捉。
小说中描述这段故事时,出现了一处明显的失误。在小说中,刘备曾对张飞说过这样一番话:“刘岱昔为兖州刺史,虎牢关伐董卓时,也是一镇诸侯。”其实这位征讨徐州的刘岱并非十八路诸侯讨董时的兖州刺史刘岱。《三国志·武帝纪》载:“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刘)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这说明早在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便战死沙场,他又怎么能够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死而复生去征讨刘备呢?
那么,是不是史料记载出现了失误呢?答案是否定的。当时与王忠一起征讨刘备的另外一名将领的确名叫刘岱。这个刘岱又是谁呢?《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载:“岱字公山,沛国人。以司空长史从征伐有功,封列侯。”从这个记载可以发现,在汉末三国时期出现过两个刘岱,一个是兖州刺史,一个是曹操的部将。小说作者阅读史料不细,这才导致了失误的出现。
说完了历史与小说的差异,再来谈谈小说的这个故事情节。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张飞以鲁莽、武勇而著称。在他经历的战斗中,不是斩杀敌方大将,就是击溃对方大军,而此次刘备提出的要求不啻于是一道难题,既要获得胜利,又要留下对方将领性命的战斗,连刘备自己都不认为张飞能完成任务。但令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场战斗中,张飞利用鞭打士卒并提供假消息迷惑了刘岱,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让这道难题迎刃而解。
小说中的张飞虽然非常鲁莽,但却是粗中有细,也能想出一些计策击败对手。二十二回中活捉刘岱是一例,七十回中击败张郃亦是一例。通过这些故事情节,作者将张飞这一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11 

心腹之患什么意思?心腹之患典故介绍

193年,曹操父亲曹嵩被陶谦杀害,此后曹操出兵攻打徐州,陶谦退守曹操把军粮全部打净才选择撤军。195年,陶谦重病,此后陈登和孔融力劝刘备接手徐州,这样刘备才得以顺利入住。此后吕布因为不敌曹操,逃往徐州准备投靠刘备,但却把战火引向了徐州。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腹之患”,就和当时徐州发生的一系列战事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发生在刘备占据徐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荀彧、刘备和张飞。原文如下:
(曹操)聚众谋士共议曰:“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近吕布以兵败投之,备使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乃心腹之患也。公等有何妙计可图之?”许褚曰:“愿借精兵五万,斩刘备、吕布之头,献于丞相。”荀彧曰:“将军勇则勇矣,不知用谋。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操从其言,即时奏请诏命,遣使赍往徐州,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并附密书一封。却说刘玄德在徐州,闻帝幸许都,正欲上表庆贺。忽报天使至,出郭迎接入郡,拜受恩命毕,设宴管待来使。使曰:“君侯得此恩命,实曹将军于帝前保荐之力也。”玄德称谢。使者乃取出私书递与玄德……玄德连夜与众商议此事。张飞曰:“吕布本无义之人,杀之何碍!”玄德曰:“他势穷而来投我,我若杀之,亦是不义。”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控制朝政大权后,对于占据徐州的刘备非常警惕,便召集文武商议对策。谋士荀彧献出二虎竞食之计,提出以朝廷的名义正式任命刘备为徐州牧,同时密令刘备歼灭吕布。荀彧认为,一旦刘备与吕布发生冲突,无论是刘备消灭了吕布,还是吕布杀了刘备,都能达到削弱徐州的目的,可以为日后曹操夺取徐州创造有利条件。曹操依计而行,派人来到徐州。看到曹操的密令后,一向瞧不起吕布的张飞认为应该诛杀吕布,而刘备却认为这样做是不义之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操口中的“心腹之患”, 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哀公十一年》中的“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曹操采纳荀彧建议密令刘备消灭吕布的故事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此时徐州的稳定对曹操而言非常关键,而刘备坐镇徐州恰恰是曹操最愿意看到的结果。按照《三国志•先主传》载,陶谦死后,刘备接管徐州。他一改陶谦生前与袁术、公孙瓒结盟对抗袁绍、曹操集团的做法,公开向袁绍示好。此举意味着刘备改弦更张,与袁绍、曹操形成了同盟关系。而此时的曹操不但要进一步控制朝政稳定政局,同时也面临来自其他割据势力的挑战,暂时也无暇顾及徐州。因此,对于刘备收留吕布也只能暂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刘备收留吕布,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载:“布见备,甚敬之。”此后,刘备便将吕布安置在徐州。为何刘备要收留吕布呢?不外乎两个方面。首先,尽管此时的刘备已经执掌徐州一年多的时间,但由于实力薄弱,难以抵挡其他割据势力的入侵。而吕布素以骁勇善战著称,尽管在兖州之战中失利,但实力尚存。刘备可以利用吕布抵御其他割据势力对徐州的觊觎。
此外,刘备之所以收留吕布,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前面提到,吕布实力尚存,其麾下既有张辽、高顺这样的猛将,又有凶悍、精锐的并州铁骑。当年就连强悍的黑山军都不是吕布的对手,更何况刘备手下战斗力低下的步兵。吕布兵败兖州,走投无路之际逃到了徐州。如果刘备不收留吕布,万一吕布以武力威胁,刘备的徐州能否保住都是一个问题。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10 

誓同生死什么意思?誓同生死典故介绍

关羽千里走单骑只为回到刘备身边。当时关羽和刘备走散,导致关羽被俘,不过曹操爱才一心想招纳关羽,但关羽始终没有动心,时刻都想着如何能早日找到大哥刘备。只能说曹操待关羽不一般,并没有因此就对关羽赶尽杀绝,反倒是难得的网开一面将关羽放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誓同生死”,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发生在关羽离开曹操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张辽和曹操。原文如下:
关公入内告知二嫂,随即至相府,拜辞曹操。操知来意,乃悬回避牌于门。关公怏怏而回,命旧日跟随人役,收拾车马,早晚伺候;分付宅中,所有原赐之物,尽皆留下,分毫不可带去。次日再往相府辞谢,门首又挂回避牌。关公一连去了数次,皆不得见。乃往张辽家相探,欲言其事。辽亦托疾不出。关公思曰:“此曹丞相不容我去之意。我去志已决,岂可复留!”即写书一封,辞谢曹操。
书略曰:“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写毕封固,差人去相府投递;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银,一一封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请二夫人上车。关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役,护送车仗,径出北门。门吏挡之。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退避。关公既出门,谓从者曰:“汝等护送车仗先行,但有追赶者,吾自当之,勿得惊动二位夫人。”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后,终于得知兄长刘备的下落,便向曹操辞行。曹操知道关羽的来意,避而不见。关羽只得前往张辽家中,但张辽亦称病不出。无奈之下,关羽派人给曹操送去自己的一封亲笔信,说明自己离去的原因。此后,关羽带着两位夫人离开了许昌,后来便有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誓同生死”,意为发誓同生共死。形容关系密切,不能拆散。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关羽离开许昌重返刘备身边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据《三国志·关羽传》载:“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对于关羽的离去,曹操阵营中有部分文武建议追杀关羽,但曹操说了一句话:“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句话令关羽非常顺利地回到了刘备身边。至于小说中出现的所谓“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并没有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出现,仅仅是小说作者为了塑造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出来的故事。
对于关羽的离开,其实曹操早就有心理准备。关羽投降曹操之后,曹操曾派与关羽私交不错的张辽去了解关羽的想法。《三国志·关羽传》介绍,当张辽问关羽是否会留在曹操阵营时,关羽非常感叹,说了这样一句话:“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关羽的这句话已经完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也体现了关羽坦荡、忠义的性格特点。
不过,关羽的这番话却令张辽陷入困境。《三国志·关羽传》注引《傅子》载:“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考虑再三,张辽最终还是决定将关羽的态度告诉曹操。而曹操的态度令张辽非常意外。曹操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张辽回答:“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这番对话不仅体现了张辽对关羽这位朋友的关心,同时也展现了曹操的坦荡胸怀。这则历史故事虽然不长,但却充分体现了关羽、张辽和曹操这三个人的性格特点。想了解关羽、张辽和曹操这人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9 

九泉之下什么意思?九泉之下典故介绍

关羽被曹操俘虏以后,曹操非但没有为难关羽,反而还给了关羽很多好处,希望能将他留在自己身边。当时曹操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第一次发自肺腑的感谢曹操,但原因却是有了这匹马关羽便能去寻找刘备。按照曹操的性格,既然他得不到必然也不会成全别人,但在关羽身上却成了英雄惜英雄。最后曹操选择放走关羽,当他回到刘备身边。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典故,就和这件事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发生在关羽投降曹操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关羽和甘夫人。原文如下:
甘夫人曰:“我夜梦皇叔身陷于土坑之内,觉来与糜夫人论之,想在九泉之下矣!是以相哭。”关公曰:“梦寐之事,不可凭信,此是嫂嫂想念之故。请勿忧愁。”正说间,适曹操命使来请关公赴宴。公辞二嫂,往见操……公醉,自绰其髯而言曰:“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曰:“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操以纱锦作囊,与关公护髯……因此人皆呼为“美髯公”。
忽一日,操请关公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公马瘦,操曰:“公马因何而瘦?”关公曰:“贱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备一马来。须臾牵至。那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也。”遂并鞍辔送与关公。关公再拜称谢。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愕然而悔。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将关羽及刘备的二位夫人带回许昌后,对关羽尽显拉拢之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给关羽美女、锦袍和皂纱囊。直到曹操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关羽时,关羽下拜称谢。曹操非常奇怪,询问关羽为何拜谢。关羽回答说有了这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一旦直到了兄长刘备的下落,自己只需要一天就能与刘备见面。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甘夫人口中的“九泉之下”, 意为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阴间。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魏书 阳平王传》中的“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泉之下,实深重恨。”
小说中提到的曹操对关羽的厚待和拉拢,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 关羽传》载:“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曹操为什么要厚待关羽呢?理由非常简单,是因为曹操“壮(关)羽为人”,认为关羽是“天下义士”。这不仅说明关羽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体现出曹操的宽阔胸襟。不过,为了贬低曹操,小说作者故意虚构了曹操让关羽与两位夫人同住及送美女诱惑关羽的情节,使得原本历史上一段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变了味。
小说中提到的曹操送皂纱囊及赤兔马给关羽的故事情节,都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关羽“美髯公”的雅号来自诸葛亮。据《三国志 关羽传》载,关羽镇守荆州期间,诸葛亮曾经给关羽写过一封信,在信中有“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之语。关羽看完这封信后,非常高兴,“美髯公”的雅号也因此得以流传。至于曹操送关羽赤兔马的情节,不见于史料,很明显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是为关羽的神勇而特意添加的道具。
对比了小说与历史的区别,再来谈谈小说这一故事情节。上面提到,在小说中曹操送给关羽皂纱囊及赤兔马。其中的皂纱囊“成就”了曹操“美髯公”的雅号,使得关羽的形象增色不少。不过,曹操送给关羽的赤兔马却要了关羽的性命,这一点无论是曹操还是关羽都没有想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自关羽得到赤兔马到荆州兵败而亡,一共有十九年时间,这期间关羽一直骑着这匹马驰骋疆场。而马的平均寿命位三十年。从小说的时间来推算,关羽得到赤兔马时,这匹马的岁数最少也有五岁。这也就意味着关羽得到这匹马时,赤兔马正当壮年,有十五岁左右。但到了荆州之战时,这匹马已是三十四岁的“高龄”,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关羽骑着这匹“高龄”的赤兔马,自然无法冲出东吴大军的重围。难怪有网友戏称:就是赤兔马最终要了关羽的命。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