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荡放言什么意思?跌荡放言典故介绍

孔融让梨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家长都喜欢给孩子讲这个故事,好让孩子学会谦让的美德。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年少便阅览群书,知识渊博,长大后在朝廷担任北海国相一职。但孔融也有一个毛病,就是太爱凭自己的喜好抨议时政,导致最后惹怒曹操被杀。“跌荡放言”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和孔融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孔融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孔融。原文如下: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对孔融早已心生嫌疑猜忌,而郗虑又对控偶让那个网络罪名,于是就让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书诬告孔融说:“少府孔融,过去在北海郡时看到王室不安宁,便召集徒众,图谋不轨,并表示‘我是圣人的后代,我的祖先被宋华督所害。谁说天下就一定是姓刘的人呢。’后来他又与孙权派来的使者密探,诽谤朝廷。
另外,孔融身居九卿这样的高位,不遵守朝廷的礼仪,不戴帻巾包发便装出行,在皇宫横冲直撞。又与没有出仕的祢衡一起放纵不拘,胡言乱语,说什么‘父亲而儿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亲近的,只不过是情欲发作的产物而已;儿子与母亲又是怎么回事呢?就像是把物品放在缶中,从缶中出来就分离了’。两人还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则说祢衡是‘颜回再生’。如此大逆不道,应该处以严厉的刑罚诛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跌荡放言”,意为行为放纵,胡言乱语。这也是由路粹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控偶让那个与曹操的恩怨,我在昨天介绍“想当然”这一成语时已经做过介绍。总体而言,由于孔融早已将曹操视为即将篡汉的奸贼,故此曹操一切机会对曹操进行挖苦和讽刺。由于孔融的声望极高,故此他的言论在朝廷内外都会引发热议,而这一点又是曹操非常忌讳的。只不过因为当时中原形势并不明朗,曹操不敢贸然发难。

到了北方地区统一之后,曹操认为时机成熟,不再放过孔融,终于在赤壁之战开打前将孔融这位名士诛杀。不过,孔融的这些罪名都是在曹操的授意下捏造出来的,并非事实,这一点令人非常不齿。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8 

折节下士什么意思?折节下士典故介绍

袁绍和袁术是兄弟,但两人的关系却在讨伐董卓后破裂。其实袁绍和袁术本都有机会拿下北方政权,但袁术先后败给吕布和曹操,导致元气大伤,最终呕血身亡。很多人觉得袁术人缘没袁绍好,毕竟袁绍手下的名将、名仕远多于袁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次要和大家介绍的成语“折节下士”,就和袁绍、袁术两兄弟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袁绍传》,时间是在桓帝、灵帝期间,主人公是袁绍。原文如下: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稍迁中军校尉,至司隶。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袁绍,字本初,豫州汝南郡汝阳县人氏。袁绍的高祖名叫袁安,担任过汉朝的司徒。自袁安之后,袁家四代都有人官居三公这样的高位,因此袁家的势力覆盖全国。袁绍长得仪表堂堂,能够屈己下人,结交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有识之士大多依附于他。曹操年轻的时候也与袁绍有来往。后来袁绍以大将军属官担任侍御史,不久后晋升为中军校尉,后来又担任了司隶校尉。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折节下士”,意为屈己下人,结交有见识有能力的人。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到汉末的割据势力,就不得不提到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与袁术相比,袁绍只是庶出,地位低微,袁术这是根正苗红,身为更为高贵。然而,当汉末割据局面初成之时,大家可以发现,袁绍手下的人才数量要远远超过袁术,即便像荀彧早年也曾隶属于袁绍门下,更不用提沮授、许攸、审配、郭图、逢纪、张郃、颜良、文丑这样的一干文武了。而袁术手下的人才却一直是寥寥无几。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谈袁绍和袁术这哥俩一些早年经历。关于袁绍的早年,《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中有一段记载:“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这段经历是袁绍早年成名的一个关键因素。
汉代推崇“孝道”,而袁绍服丧时间长达六年,是“孝道”的典型事例。由此,袁绍闻名天下。同时,该记载中还提到袁绍在担任濮阳县长时“有清名”,这就足以让天下人仰慕不已。
而此时袁术的表现又是如何呢?《北堂书钞》注引《魏书》中有一段记载:“(袁术)为长水校尉,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语曰‘路中捍鬼袁长水。’”这种表现让早年的袁术臭名远扬。
一方是“有清名”,另一方是“好奢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作风自然会对两人日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本文介绍的这则成语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对待士人的一个基本态度,这便是“折节下士”。以袁绍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影响力,对人能做到这样,自然有很多人会慕名而来。而袁术的“以气高人”无疑就造成手下人才匮乏的局面。一句话,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哥俩,但两人的能力和境界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袁绍能成为汉末北方霸主,而袁术则早退出争霸行列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7 

化为乌有什么意思?化为乌有典故介绍

194年,袁术率兵攻打徐州,和刘备部队互有胜负。吕布趁势想要分一杯羹,便率军想要夺权徐州。在演义中,袁术攻徐州是因为吕布把韩胤交给了曹操,后来便带领大军杀向吕布腹地。随后陈登献策,让吕布联合刘备一起对抗袁术,最后集多人之力才成功抵挡了袁术的攻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化为乌有”,就和这起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发生在袁术征讨吕布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陈登、吕布、杨奉和韩暹。原文如下:
陈登曰:“将军若用老夫之言,徐州可保无虞。”布曰:“试言之。”登曰:“术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更有一计,不止保安徐州,并可生擒袁术。”布曰:“计将安出?”登曰:“韩暹、杨奉乃汉旧臣,因惧曹操而走,无家可依,暂归袁术;术必轻之,彼亦不乐为术用。若凭尺书结为内应,更连刘备为外合,必擒袁术矣。”布曰:“汝须亲到韩暹、杨奉处下书。”陈登允诺。
布乃发表上许都,并致书与豫州,然后令陈登引数骑,先于下邳道上候韩暹。退引兵至,下寨毕,登入见。暹问曰:“汝乃吕布之人,来此何干?”登笑曰:“某为大汉公卿,何谓吕布之人?若将军者,向为汉臣,今乃为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窃为将军不取也。且袁术性最多疑,将军后必为其所害。今不早图,悔之无及!”暹叹曰:“吾欲归汉,恨无门耳。”登乃出布书。暹览书毕曰:“吾已知之。公先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登辞暹,急回报吕布。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吕布将袁术派到徐州的使者韩胤交给了曹操,袁术大怒,随即调遣七路大军合集二十多万兵马杀向徐州。吕布随即找到陈登商议对策。陈登认为只要劝降袁术的降将杨奉、韩暹,然后再联合刘备一起发动进攻,就能够战胜袁术。此后,陈登来到杨奉军营,成功说服了二人。在此后的战斗中,吕布与刘备及杨奉、韩暹等人一起重创袁术,终于保住了徐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陈登口中的“化为乌有”,意为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比喻全部消失或全部落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袁术调遣七路大军入侵徐州的故事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的虚构。据《三国志•袁术传》载,在吕布控制徐州期间,袁术的确想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吕布。该传称:“(袁)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但在陈珪的劝说下,吕布不但放弃了这个念头,还将袁术派来的使者韩胤押往许昌。最终,韩胤也在许昌被曹操斩首示众。此后,袁术虽然派人入侵徐州,但却并非如小说所言的七路大军及二十多万人马,而是仅仅派出了将领张勋。战斗的结果也非常简单,不但张勋很快被吕布击退,吕布大军还杀到了袁术的老巢——寿春。
至于小说中出现的杨奉,不仅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来自汉末的一支神秘武装——白波军。这支武装由原黄巾军将领郭太创建,成立于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在《三国志•董卓传》中,时任谒者仆射皇甫郦曾经提到:“杨奉,白波帅耳。”由此可见,杨奉原本也是白波军的将领。在李傕、郭汜控制汉末朝廷期间,杨奉却突然投靠了李傕,并从此由一支叛军变成了朝廷的官军。
据《后汉书•董卓传》载,李傕与郭汜爆发内讧时,杨奉曾经出兵协助李傕击退郭汜。但不久之后,杨奉又突然与李傕反目。《三国志•董卓传》称:“傕将杨奉与傕军吏宋果等谋杀傕,事泄,遂将兵叛傕。傕众叛,稍衰弱。”此后,杨奉多次击退李傕、郭汜等人的追击,使得汉献帝刘协摆脱李傕、郭汜的控制,重新回到了故都洛阳。可以说如果没有杨奉,汉献帝刘协能否平安回到洛阳都是一个巨大的额疑问。至此,杨奉又成了汉献帝的大功臣,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一职。
曹操奉诏来到洛阳后,秘密将汉献帝迁至许昌。杨奉发兵追赶,但为时已晚。此后,杨奉又企图袭击曹操,却被曹操击溃,不得不投靠袁术。在张勋入侵徐州期间,杨奉也随军参战,但又被陈珪说服,战前哗变,与吕布一起重创张勋。不过,杨奉的结局非常悲惨。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后汉书•董卓传》亦称:“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间。明年,左将军刘备诱奉斩之。”到头来,杨奉还是死于当年的盟友之手。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6 

义贯金石什么意思?义贯金石典故介绍

赵云虽然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但他本人的官职一直不高,所以很多人认为刘备并不重用赵云。赵云作为跟随刘备较早的老将,也曾立下诸多战功,为什么后期赵云的地位还会被魏延等人超越呢?赵云在演义中几乎是个完美的人物,有勇有谋,胆大心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义贯金石”就和赵云有关。其实刘备对于赵云的定位并不同于一般的将领,而且刘备也绝不可能亏待赵云。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时间是在蜀汉景耀四年(公元261年),相关人物为姜维和赵云。原文如下:
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后主刘禅下诏说:“赵云当年就跟随先帝,功绩卓著。当时我尚且年幼,历经艰险,依靠赵云将军的无比忠诚,这才平安度过重大危难。说起谥号,原本就是为了表彰重大功绩的,请群臣着手讨论,应该给赵云将军一个怎样的谥号。”
大将军姜维等人经过商议后认为,赵云当年跟随先帝,功勋非常卓著。他经营天下,能尊奉国家法度,这个功绩也值得缅怀。在当阳一役中,他表现出了义薄云天的忠贞和勇敢,用自己的忠诚保护了皇上,其下属也都愿意为他舍生。死者有知,也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恩德;生者敬佩,足以激发起舍生忘死的热情。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该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今天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姜维在评价赵云功绩时所用的“义贯金石”,意为义薄云天,他的义气连最坚硬的金石都可以穿透。
赵云早年就跟随刘备,不仅在益州争夺战、汉中之战及一出祁山期间战功卓著,且在当阳长坂坡一役中救过后主刘禅的性命。俗话说:功大莫过于救主,但不知何故,刘备在世期间并没有重用赵云,且官位不高,一直是个杂号将军。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刘禅继位之后。而就在诸葛亮“一出祁山”后的第二年,赵云也因病去世。
为缅怀这位战功卓著且救过自己的名将,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1年),后主刘禅要求群臣商量出一个最贴切的谥号给赵云。虽然姜维与赵云相识仅仅不足一年的时间,但对赵云非常敬佩,并根据赵云一生中最令人钦佩的三个闪光点请求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柔贤慈惠……执事有班……克定祸乱”这可谓是对赵云最为中肯的评价。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6 

黄口孺子什么意思?黄口孺子典故介绍

刘备起兵伐吴,孙权曾派出使者求和,但刘备不应执意要替关羽报仇还要拿回荆州。当时刘备一路东上,势如破竹,孙权则任命陆逊为统帅对阵刘备。当时蜀汉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刘备根本不惧怕东吴部队,不过陆逊也不是一个轻易就能打发的人物。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黄口孺子”,就曾出自刘备之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感兴趣的话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马良、韩当和陆逊。原文如下:
却说先主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天。忽细作报说:“东吴用陆逊为大都督,总制军马。逊令诸将各守险要不出。”先主问曰:“陆逊何如人也?’马良奏曰:“逊虽东吴一书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谋略;前袭荆州,皆系此人之诡计。”先主大怒曰:“竖子诡计,损朕二弟,今当擒之!”便传令进兵。马良谏曰:“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先主曰:“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遂亲领前军,攻打诸处关津隘口。
韩当见先主兵来,差人投知陆逊。逊恐韩当妄动,急飞马自来观看,正见韩当立马于山上;远望蜀兵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隐有黄罗盖伞。韩当接着陆逊,并马而观。当指曰:“军中必有刘备,吾欲击之。”逊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吾当以奇计胜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率领其七十多万大军东征,连战连捷,很快便进至猇亭一带。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负责抵御刘备。马良将陆逊担任东吴大都督的消息告诉刘备,并提醒刘备多加提防。但刘备认为陆逊只不过是一介书生,不会是自己的对手。此后,刘备下令发起进攻。东吴将领韩当发现刘备的行踪,要求出击,却遭到陆逊的拒绝。韩当对此愤愤不平。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口中的“黄口孺子”意为讥讽他人年幼无知。黄口:本指雏鸟黄色的嘴,借指儿童。孺子:幼童。指年幼无知的年轻人。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孙权命陆逊担任吴军大都督的故事情节,符合历史的原貌。据《三国志?陆逊传》载:“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至于韩当对于陆逊战术的不满,虽然不见于史料,但也符合当时不少东吴将领对于陆逊的态度。《三国志?陆逊传》称:“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这其中提到的“孙策时旧将”自然也就包括了当时资格最老的韩当。
这有一个问题要重点说明一下,孙权为何任命年纪轻轻的陆逊担任东吴大都督呢?原因其实有两点。一是陆逊是孙权的侄女婿,将兵权交给陆逊,孙权非常放心。二是陆逊在之前爆发的荆州之战中显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令孙权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
那么,陆逊在荆州之战期间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呢?其中之一大家非常熟悉,便是麻痹关羽的一封信。据《三国志?陆逊传》载,陆逊接替吕蒙来到陆口后,给关羽写了一封非常谦卑的信件。这封信令关羽得意忘形,认为陆逊将继续实行鲁肃时期与自己的良好关系,于是便将镇守荆州以防备东吴偷袭的军队调往襄樊前线,此举令东吴大军后来得以顺利拿下关羽的老巢。
如果说陆逊这封信的作用是麻痹了关羽的话,在荆州之战爆发后,陆逊有一个举动直接要了关羽的命。据《三国志?陆逊传》载,关羽撤离荆襄战场后,“(陆)逊径进,领宜都太守……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陆逊的这次行动切断了关羽逃回益州的通道,令关羽走投无路,最终兵败身亡。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5 

犹豫未决什么意思?犹豫未决典故介绍

254年,曹芳暗自联合李丰、夏侯玄等人准备废除司马师,夺回政权。可惜消息败露,和此计划有关的人全被诛杀。后来司马师更是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曹髦命令司马昭镇守许昌,不许回京。司马昭还犹豫不决,后来还是决定抗命率军回京,这才继续能让司马家继续把控朝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犹豫未决”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和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发生在毌丘俭叛乱被平定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师、司马昭和钟会。原文如下:
(毌丘俭)前至慎县城下,县令宋白开门接入,设席待之。俭大醉,被宋白令人杀了,将头献与魏兵。于是淮南平定。司马师卧病不起,唤诸葛诞入帐,赐以印绶,加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路军马;一面班师回许昌。师目痛不止,每夜只见李丰、张缉、夏侯玄三人立于榻前。师心神恍惚,自料难保,遂令人往洛阳取司马昭到。昭哭拜于床下。师遗言曰:“吾今权重,虽欲卸肩,不可得也。汝继我为之,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昭急欲问时,师大叫一声,眼睛迸出而死。时正元二年二月也。
于是司马昭发丧,申奏魏主曹髦。髦遣使持诏到许昌,即命暂留司马昭屯军许昌,以防东吴。昭心中犹豫未决。钟会曰:“大将军新亡,人心未定,将军若留守于此。万一朝廷有变,悔之何及?”昭从之,即起兵还屯洛水之南。髦闻之大惊。太尉王肃奏曰:“昭既继其兄掌大权,陛下可封爵以安之。”髦遂命王肃持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昭入朝谢恩毕。自此,中外大小事情,皆归于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师平定毌丘俭发动的“淮南之乱”,随即病重身亡。司马昭向曹魏皇帝曹髦发丧,曹髦下旨命司马昭暂时驻扎许昌,防止东吴入侵。对于曹髦的这个决定,司马昭犹豫不决,钟会提出建议,认为如果司马昭留守许昌,一旦京城洛阳发生变故,局势将变得难以收拾。司马昭猛然醒悟,立即率军回到京城洛阳,从而彻底控制了朝政。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犹豫未决”, 意为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赵世家》中的“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小说中提到的司马师在许昌病逝之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晋书·景帝纪》载:“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闰月疾笃,使文帝总统诸军。辛亥,崩于许昌,时年四十八。”由此可见,司马师的确是在许昌病逝的。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曹魏皇帝曹髦下旨让司马昭留守许昌的故事情节,也符合真实的历史。据《三国志·钟会传》载:“景王薨于许昌,文王总统六军,会谋谟帷幄。时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卫将军俱发,还到雒水南屯住。”
为何司马昭没有接受皇帝曹髦的诏命返回京城洛阳呢?原来这是皇帝曹髦精心策划的一场试图推翻司马氏、恢复皇权的重要举动。一旦司马昭留守许昌,曹髦便可联合忠于自己的曹魏大臣向司马昭发难,以恢复皇权。可惜,曹髦的这一精心部署却被钟会识破。在钟会的提醒下,司马昭果断拒绝了曹髦的诏命,率兵返回京城,让曹髦的企图彻底破产,至此,曹魏朝政落入司马昭之手,魏晋嬗代也成为历史的必然。而作为年轻的钟会而言,他的这一次举动挽救了司马氏的命运,也因此得到了司马昭的重视,成为曹魏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5 

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

我们要说一个人胡编乱造,瞎说一通的时候,都会用到这样一个词,叫做“信口雌黄”。这个词可以拆开来理解,一部分是“信口”,一部分是“雌黄”。“信口”的意思当然好理解,比如信口开河,也是说一个人胡编乱造,信口当然就是想什么说什么,不经过脑子,但是不好理解的就是“雌黄”了。其实雌黄是一种物质,但为什么会用这个东西来表示胡说的意思呢?

信口雌黄是一个成语,它是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者是妄作评论。
信口这两个字人们很容易明白,就是随口说话。那雌黄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雌黄是一种矿物质,是一种单斜晶系矿石。雌黄这种矿物质的颜色是一种橙黄色微透明的。它可不仅仅是一个石头这么简单,它可以用做颜料或者可以充当褪色剂。
简单点说,“雌黄”虽然与我们今天的“涂改液”的成分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样的功能,那就是可以修改错别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古代的纸多是用防虫蛀的黄檗染成的,所以古代的纸是略带黄色的。如果古人在写字的时候,把字写错了,就可以用雌黄涂一涂。这样呢错字就给盖住了,就可以在上面重写了。
所以呢,雌黄在古代是书写的“改正液”。
那么雌黄怎么和信口又连接在一起了呢?
原来这也是有出处的,它源于晋代的一个人物,他叫王衍。
晋代,都城洛阳那是名士云集,人才辈出。当时大家最喜欢的不是经世之学,而是喜欢在一起,围绕庄子和老子的学说而展开清谈。而王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也是因他而产生的。
王衍,字夷甫,他是今天的山东临沂人。他出身于名望氏族,他的父亲曾经任平北将军,而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中的王戎是他的堂兄。
王衍少年时就随家人在京城生活,在当时,他还是个非常有名的美男子呢。他从小博览群书,才华出众,长大后步入仕途,也是频频地提升。他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黄门侍郎,这是一种皇帝侍从官的官职。
由于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也渐渐地迷上了玄学。而且他精通玄理,常常出口成章,当时的人们都很倾慕他。
但是他与友人们谈玄论道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如果他感觉别人讲的经义玄理中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要立刻地进行批驳更改。他侃侃而谈的时候,有时也是漏洞百出,甚至搞得连自己的话有时也是前后矛盾。
当时,人们用黄纸写字,发现写错字就用黄色的雌黄来涂抹,然后再更正。而大家见王衍这样喜欢更改别人的言论,于是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口中雌黄”。
这就是信口雌黄最早的出处了。
看来雌黄在古代的作用也是不小的,它充当了涂改的作用,而且还延伸成了一个成语。但是雌黄它的主要成份是三硫化二砷,是有剧毒的。所以现在我们既不能对别人信口雌黄,也不能轻易地使用雌黄。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4 

言听计从什么意思?言听计从典故介绍

曹丕篡汉自立称帝后,刘备为了将汉室继续延续下去,第二年便在成都称帝。不过汉献帝依然在世,刘备当时也比较犹豫,不知道自己顶替汉献帝究竟合不合适。最后在群臣的建议下,还是坐上了皇帝之位。当然刘备这个皇帝也就当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此后发动的夷陵之战给蜀汉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言听计从”,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发生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和刘备。原文如下:
孔明苦劝数次,汉中王坚执不从。孔明乃设一计,谓众官曰:如此如此。于是孔明托病不出。汉中王闻孔明病笃,亲到府中,直入卧榻边,问曰:“军师所感何疾?”孔明答曰:“忧心如焚,命不久矣!”汉中王曰:“军师所忧何事?”连问数次,孔明只推病重,瞑目不答。汉中王再三请问。孔明喟然叹曰:“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言听计从;今幸大王有两川之地,不负臣夙昔之言。目今曹丕篡位,汉祀将斩,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大王坚执不肯,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若文武皆散,吴、魏来攻,两川难保。臣安得不忧乎?”
汉中王曰:“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孔明曰:“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今大王名正言顺,有何可议?岂不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汉中王曰:“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孔明听罢,从榻上跃然而起,将屏风一击,外面文武众官皆入,拜伏于地曰:“王上既允,便请择日以行大礼。”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丕篡汉自立,建立了曹魏帝国。不过,曹丕并没有加害汉献帝刘协,而是将其册封为山阳公。但蜀汉却盛传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刘备下令百官挂孝进行祭奠。此时,诸葛亮了联合众臣提出要刘备称帝的请求,结果遭到刘备的断然拒绝。诸葛亮设计,假装病重。刘备前来探望时,诸葛亮再度提出称帝的建议。刘备推辞说等到诸葛亮痊愈后再谈此事,诸葛亮跃然而起,与早已留在府中的群臣下拜行礼,要求刘备称帝。此后,刘备自称皇帝,建立了蜀汉帝国。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口中的“言听计从”, 意为说的话和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小说中提到的蜀汉误传汉献帝刘备遇害及刘备称帝的故事情节,都是真实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此后,以诸葛亮、许靖为首的众臣纷纷上表,要求刘备称帝。另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为了尽快让刘备登上帝位,诸葛亮还对刘备说过这样一番话:“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群臣的称帝建议,刘备究竟是什么态度呢?《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从这段记载来看,刘备似乎并不同意称帝的主张。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在部分大臣上表要求刘备称帝的同时,也有另外的三位大臣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他们的结局都非常悲惨。
首先第一位是曾经为刘备稳定益州局势立下大功的刘巴。据《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载,对于部分大臣提出的刘备称帝主张,刘巴认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他的这番表态引起刘备的不满。从此,刘巴心惊胆战,“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一年后郁郁而终。
还有一位反对刘备称帝的是益州名士费诗。他曾经受刘备的委派来到荆州,成功化解关羽与黄忠的不满,称得上了有功之臣。不过,对于刘备称帝的建议,费诗这明确表态了自己的反对立场。《三国志·费诗传》中明确记载了费诗的态度。他认为:“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费诗的这番表态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被刘备认定是“忤指”,随即被贬为永昌从事。
与刘巴与费诗相比,还有一位大臣的命运更为悲惨,也更令证明刘备对于称帝的真实态度。这个人名叫雍茂。《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载,刘巴反对刘备称帝时,主薄雍茂也在旁附和刘巴的看法,结果“(刘)备以他事杀茂”,说穿了还是因为雍茂反对刘备称帝而惨遭杀身之祸。由此观之,刘备所谓不同意称帝的态度完全是在故作姿态,而当有大臣明确提出反对称帝的主张后,刘备的真实面目立刻暴露了出来,其实早就想当这个皇帝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3 

血流成渠什么意思?血流成渠典故介绍

231年,诸葛亮率领大军准备进攻祁山,曹魏方面曹真重病,所以曹睿派司马懿前来抵挡诸葛亮。司马懿在打仗方面的经验和诸葛亮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诸葛亮此后大破司马懿,使得司马懿只能退回保营,此后再也不敢主动出击。不过诸葛亮粮草出现接济不上的问题,只能选择退兵。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血流成渠”,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杨仪、司马懿和张郃。原文如下:
却说西凉人马倍道而来,走的人马困乏;方欲下营歇息,被蜀兵一拥而进,人人奋勇,将锐兵骁,雍、凉兵抵敌不住,望后便退。蜀兵奋力追杀,杀得那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孔明出城,收聚得胜之兵,入城赏劳。忽报永安李严有书告急。孔明大惊,拆封视之。书云:“近闻东吴令人入洛阳,与魏连和;魏令吴取蜀,幸吴尚未起兵。今严探知消息,伏望丞相,早作良图。”孔明览毕,甚是惊疑,乃聚诸将曰:“若东吴兴兵寇蜀,吾须索速回也。”即传令,教祁山大寨人马,且退回西川:“司马懿知吾屯军在此,必不敢追赶。”
于是王平、张嶷、吴班、吴懿,分兵两骆,徐徐退入西川去了。张郃见蜀兵退去,恐有计策,不敢来追,乃引兵往见司马懿曰:“今蜀兵退去,不知何意?”懿曰:“孔明诡计极多,不可轻动。不如坚守,待他粮尽,自然退去。”大将魏平出曰:“蜀兵拔祁山之营而退,正可乘势追之,都督按兵不动,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坚执不从。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兵出祁山,在卤城一带与司马懿展开较量。其间,魏军遭诸葛亮重创,郭淮建议调遣雍州及西凉兵力前来增援。诸葛亮闻讯后,趁孙礼所率敌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袭,再度重创对手。此时,留守永安的李严突然写信给诸葛亮,说是东吴准备兴兵入侵蜀汉。诸葛亮心中虽然疑惑,但担心有失,下令全军撤回汉中。在撤军途中,诸葛亮射杀了曹魏名将张郃。回到成都后,诸葛亮又查明李严因军粮筹措不及而谎报东吴入侵之事,下令将李严贬为庶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血流成渠”, 意为鲜血流成了河。形容死伤的人极多。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这段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卤城激战的故事情节,符合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载:“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这也是诸葛亮数次北伐期间取得的最为辉煌的胜利。
不过,小说中提到的孙礼率兵增援并被诸葛亮击败之事,却并非历史的真实,只是小说作者的虚构。按照《三国志·孙礼传》的记载,在司马懿坐镇西北期间,孙礼先是在淮南地区对抗孙权,后来被调往朝廷任职,从未出现在西北战场。因此,也就不可能出现他率部增援司马懿之事。小说作者如此进行虚构,无非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李严谎报军情一事,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据《三国志·李严传》载:“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从这段记载来看,李严的确曾给诸葛亮写过信,让诸葛亮撤军。但等到北伐大军撤回汉中后,李严有故意声称军粮充足。诸葛亮经过调查,发现李严是为了掩盖军粮运输出现的问题而故意欺瞒,后来将李严贬为庶民。
别看是短短的一封信,所带来的杀伤力却是惊人的。因为这封信,张郃这位威震一时的曹魏名将殒命沙场;因为这封信,蜀汉的托孤大臣李严也被贬为庶民。而这封信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而言,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张郃一死,司马懿彻底掌握了曹魏西北战场的军权,再也无人敢质疑自己的命令。而对于诸葛亮而言,这封信令自己除掉了政敌李严,也消除了隐患。从此,蜀汉再也没人对诸葛亮都成威胁。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3 

作威作福什么意思?作威作福典故介绍

曹操去世后,曹丕改朝称帝,任蒋济为相国长史。后来曹丕给夏侯尚的诏书中,提到“作威作福”一词,夏侯尚还十分得意的把诏书给蒋济看。结果蒋济急忙觐见曹丕,并且指出曹丕这样说的不妥之处。最后曹丕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取回了交给夏侯尚的诏书。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就是“作威作福”,这个成语的意义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蒋济传》,时间是在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丕、夏侯尚和蒋济。原文如下:
(曹丕)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既至,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于是帝意解,遣追取前诏。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丕下诏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朕的心腹重将,应当给予你特别的任命(指征南将军一职)。希望你可以广施恩德足以令死者享用,实行惠爱令人终身难忘。你可以独揽威权,擅行赏罚,有杀人或活人的权力。”后来,夏侯尚将这道诏书出示给蒋济看。
蒋济回到朝廷,曹丕问他:“你在各地听到和看到的社会风气、教化都是怎么样的?”蒋济回答道:“没有其他善行,只听到了亡国之语。”曹丕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问蒋济这是什么原因,蒋济以曹丕颁给夏侯尚的诏书作答,他说:“‘作威作福’是《尚书》中明明白白告诫臣子不能做的事情,‘天子无戏言’,古人对此非常慎重。请陛下认真考虑。”曹丕这才吗明白了蒋济的意思,下令将颁给夏侯尚的诏书追回。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曹丕在诏书中提到的“作威作福”,意为独揽威权,擅行赏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尚书•洪范》中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蒋济为何会对曹丕的找到诏书大为不满,问题就出在“作威作福”这句成语上,因为按照这句成语最早的解释,是只有帝王才能行使的权力,而曹丕却出现了重大笔误。难怪蒋济毫不客气予以指责,曹丕也只能低头认错,乖乖地将诏书收回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