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为盟什么意思?歃血为盟典故介绍

高干是东汉末年并州刺史,袁绍的外甥。官渡之战以后,袁绍逃回冀州不久便发病身亡。袁谭和袁绍又不和,导致被曹操逐一击破,曹操已经扫除了一统北方的最大障碍,但在并州之战受到高干的顽强阻挠。曹操在荀攸的建议下使出诈降一计,成功率军击败高干。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歃血为盟”,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发生在曹操统一河北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荀攸和高干。原文如下:
袁尚、袁熙知曹兵将至,料难迎敌,乃弃城引兵,星夜奔辽西投乌桓去了。幽州刺史乌桓触,聚幽州众官,歃血为盟,共议背袁向曹之事,乌桓触乃出城迎接三路军马,径来降操。操大喜,加为镇北将军。忽探马来报:“乐进、李典、张燕攻打并州,高干守住壶关口,不能下。”操自勒兵前往。三将接着,说于拒关难击。操集众将共议破干之计。荀攸曰:“若破干,须用诈降计方可。”操然之。唤降将吕旷、吕翔,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吕旷等引军数十,直抵关下。
(吕旷和吕翔)谓干曰:“曹军新到,可乘其军心未定,今夜劫寨。某等愿当先。”于喜,从其言,是夜教二吕当先,引万余军前去。将至曹寨,背后喊声大震,伏兵四起。高干知是中计,急回壶关城,乐进、李典已夺了关、高于夺路走脱,往投单于。操领兵拒住关口,使人追袭高干。干到单于界,正迎北番左贤王,左贤王曰:“吾与曹操无仇,岂有侵我土地?汝欲使我结怨于曹氏耶!”叱退高干。干寻思无路,只得去投刘表。行至上洛,被都尉王琰所杀,将头解送曹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发动统一河北之战,袁尚、袁煕兄弟远走乌桓,幽州刺史乌桓触依附曹操,形势一片大好。不过,乐进和李典却在进攻并州的战斗中,遭到并州刺史高干的猛烈阻击,进展不顺。于是,曹操亲率大军征讨高干。谋士荀攸献出诈降之策,令袁绍降将吕旷和吕翔前去诈降高干。高干轻信吕旷和吕翔之语,偷袭曹军,遭曹操重创。最终,高干在逃往过程中被都尉王琰所杀,并州终于落入曹操之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歃血为盟”, 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唐代苏安恒《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中的“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小说中提到的曹操攻占并州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据《三国志·袁绍传》载:“高干叛,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口关。遣乐进、李典击之,未拔。十一年,太祖征干。干乃留其将夏昭、邓升守城,自诣匈奴单于求救,不得,独与数骑亡,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捕斩之。”该传注引《典略》亦称:“上洛都尉王琰获高干,以功封侯。”能将曹军猛将乐进、李典的进攻击退,也足见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
《三国演义》作者对于高干这个人物的介绍很少,在一般的爱好者看来,他只不过是袁绍阵营中一名普通的将领。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高干不但出身名门,是袁绍的外甥,还是袁绍阵营中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据《三国志·高柔传》注引谢承所撰《后汉书》载,高干出身与汉末官宦世家,其祖父名叫高赐,曾任司隶校尉。高干的父亲名叫高躬,也做过蜀郡太守一职。高干的族人还出现过高固、高慎、高昌这样的名士,在东汉时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高干自幼以“才志弘邈,文武秀出”著称于世,加入袁绍集团后迅速得到重用,并被袁绍委以并州刺史的重任,坐镇边陲长达七年。曹操发动统一河北之战期间,高干多次击退曹军的进攻,令曹军“五子良将”之一的名将乐进铩羽而归。不过,随着袁绍残余势力在其他战场的失利,高干面对的局势愈发艰难。此后,曹操亲征并州,将高干击溃。高干在逃亡途中,被籍籍无名的上洛都尉王琰抓获并杀死,从此告别汉末历史舞台。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1 

闷闷不乐什么意思?闷闷不乐典故介绍

陈登是东汉末年将领,传闻陈登从小便怀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学识渊博,智谋过人。陈登25岁举孝廉,在东阳担任县长,后来陈登向曹操献上计谋击败吕布。不过这中间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陈登原本是吕布的手下,被吕布派来说服曹操,让他支持自。结果却遭到陈登的叛变,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闷闷不乐”,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发生在吕布占据徐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吕布、陈登和陈宫。原文如下:
且说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布德。陈宫不悦,乘间告布曰:“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无端献谗,欲害好人耶?”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一日,带领数骑去小沛地面围猎解闷,忽见官道上一骑驿马,飞奔前去。宫疑之,弃了围场,引从骑从小路赶上,问曰:“汝是何处使命?”
那使者知是吕布部下人,慌不能答。陈宫令搜其身,得玄德回答曹操密书一封。宫即连人与书,拿见吕布。布问其故。来使曰:“曹丞相差我往刘豫州处下书,今得回书,不知书中所言何事。”布乃拆书细看。书略曰:“奉明命欲图吕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丞相兴大师,备当为前驱。谨严兵整甲,专待钧命。”吕布见了,大骂曰:“操贼焉敢如此!”遂将使者斩首。先使陈宫、臧霸、结连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稀,东取山东兖州诸郡。令高顺、张辽取沛城,攻玄德。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吕布派遣陈登出使许昌,原本打算获得曹操的支持。没想到陈登来到许昌后,反倒出卖了吕布,成了曹操在徐州的内应。陈登回到徐州后,与父亲陈珪一起故意奉承吕布。陈宫见状,特意提醒吕布,但却遭到吕布的斥责。此后,陈宫截获了刘备写给曹操的密信。刘备在信中不仅点明了曹操对徐州的图谋,同时还自告奋勇要求担任歼灭吕布的急先锋。吕布下令高顺和张辽等人进攻小沛,最终将刘备赶出了徐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闷闷不乐”,意为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陈登前往许昌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吕布传》载:“布大喜,即听登往,并令奉章谢恩。(陈)登见太祖,因陈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宜早图之……(曹操)令登阴合部众以为内应。”从此,陈登也就成了曹操在徐州的卧底。至于小说中提到的陈宫在吕布面前指责陈登之事,则是小说作者的虚构。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尽管陈宫的谋略水平非常高明,称得上是汉末杰出谋士之一,但并没有受到吕布的重视。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要从当年陈宫拉拢吕布背叛曹操说起。据《三国志?吕布传》载,曹操发动徐州之战时,陈宫建议兖州豪族张邈等人背叛曹操时说过这样一番话:“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从这番话分析,陈宫心目中的吕布只不过是一个“壮士”,可以利用其“善战无前”的特点赶走曹操,但根本目的还是让张邈取得兖州的控制权。陈宫的这种看法与后来刘备收留吕布的目的一样,都是想利用吕布达到自己的目的。只不过是因为后来曹操势如破竹,歼灭张邈,将吕布赶出兖州,陈宫走投无路,只能跟着吕布来到徐州。陈宫这才从原本与吕布的合作关系变成了从属关系。但从内心来说,陈宫这样的海内名士是看不起吕布的。
作为吕布而言,虽然不知道陈宫的真实用心,但从后来在徐州爆发的一次叛乱中也逐渐改变了对陈宫的看法。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载,吕布赶走刘备控制徐州后,部将郝萌曾在下邳发动了一场叛乱,后来高顺及时带兵赶到,才将叛乱平息。当吕布追查郝萌的同党时,郝萌的部将曹性表示:“陈宫同谋。”当时陈宫就在现场,听到曹性的话后,“面赤,傍人悉觉之。”吕布虽然没有追究陈宫,但却对陈宫的忠诚度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此后与曹操的较量中,吕布多次否定了陈宫提出的计策,说到底还是对陈宫的不信任。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2:00 

周急继乏什么意思?周急继乏典故介绍

任峻是东汉末年屯田制的推广者,虽然他在三国的历史中不算出名,但做出的贡献却不小。当时董卓霸占朝廷,任峻集结数百人选择投靠曹操,此后曹操每次出征都认命任峻负责运送粮草。但每次发生饥荒,粮草便会中断,所以任峻便想了一个办法招募百姓屯田,此后曹军的粮库迅速丰足。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周急继乏”,就和任峻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任峻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主人公名叫任峻。原文如下:
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子先嗣。先薨,无子,国除。文帝追录功臣,谥峻曰成侯。复以峻中子览为关内侯。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任峻为人宽厚,明白事理,每次向曹操提出建议,都得到了曹操的采纳。遇到灾荒年间,他收养或赈济亲朋好友的遗孤,无论是同宗亲戚还是贫困的族人,他都救助为难,接济贫困,一向以诚信和义气著称。
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任峻病逝,曹操为之流泪哭泣了很长时间。其子任先继承了他的爵位。任先去世时,因为没有儿子,封号被撤除。魏文帝曹丕追录功臣,追加任峻的谥号为成侯,又赐给任峻的次子任贤关内侯的爵位。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周急继乏”,意为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说到任峻这个人物,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熟悉,这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物基本没有在与三国相关的文艺作品中出现过。
其次,这个人也并非是大家更为感兴趣的谋臣或者武将,他仅仅是曹操集团的一介文臣,死的时间又很早。不过,这个人对于曹操集团的发展和壮大却有着突出的贡献。下面对这个人物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任峻,字伯达,是中牟县人氏。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小说中的曹操被董卓通缉,逃到了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抓获。这个故事是文艺作品的虚构。在正史当中,当时的中牟县令名叫杨原,而任俊则是杨原手下的幕僚。
董卓作乱期间,任俊劝说杨原对抗董卓,并率领宗族数百人加入了曹操的军队。曹操对任俊非常欣赏,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了他。汉末战事频繁,任俊奉命负责曹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后来曹操接受枣祗的建议开始屯田,任俊被任命为典农中郎将,负责在许昌一带屯田。
《三国志·任峻传》载:“(任峻)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从此之后,曹军再也没有出现军粮匮乏的现象。陈寿曾这样评价道:“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可见他对曹操集团的重要性。难怪他病逝后曹操会流泪哭泣。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9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退避三舍典故介绍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晋文公有关,其实发生在晋文公身上的成语典故还挺多的,例如贪天之功、竭泽而渔、师直为壮、兵不厌诈、志在四方等。晋文公作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和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整个春秋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而且晋文公的一生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骊姬之乱差点毁了整个晋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退避三舍”的典故故事,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晋国公子重耳因为骊姬之乱,被迫离开晋国,整整十九年,流亡了七个国家。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失势的公子而轻视他,相反,而是采取了高逼格的规模接待了他。当然,重耳并不是一个人流亡的,而是一大群人,手下即有春秋第一名将先轸,也有千古高士介之推,更有足智多谋的狐偃等人。不知道是说话太投机了,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楚成王对重耳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然而,酒无好酒,宴无好宴,酒是穿肠毒药,喝多了是要误事的。在一次的宴会上,楚成王不知道是喝高了,还是过度兴奋,在清醒与迷醉之间,或真或假的问了重耳一个问题,而重耳也是半醉半醒,迷迷糊糊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重耳的回答并没有让楚成王觉得有什么不对,倒是旁边的楚国令尹子玉被气的吐血,拔出宝剑差点剁了重耳。
原来,楚成王的问题是:公子他日若做了晋国国君,打算如何回报我楚国,如何报答寡人?本来嘛,就是一个醉酒的胡话,不过是一场戏言而已。他楚成王高高在上,真能看得起重耳吗?很难。就算是重耳虎落平阳,但他真的是只虎吗?就算是,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呼啸山林?一辈子可有登高而呼的机会?一切都是未知之数。所以,楚成王不过是一句调侃而已,是当不得真的。
可重耳的回答确实让人意外,意外之余难免让人气愤,而气愤之后又多了些滑稽可笑。重耳答道:“楚国地大物博,金银财宝应有尽有,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再给楚国了,但大王仁义无双,不因重耳流落异乡而轻视于我,接待之恩,重耳不能不报,不然天下人都会骂我是忘恩负义之人。”本来嘛,夸夸楚国,夸夸楚成王,这事就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多好的结果。可是,重耳呢,偏偏接着又说:“怎么报答大王您呢,嗯,有了,如果啊,如果他日晋国与楚国交战,重耳愿意礼让楚军,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三舍自然是九十里,就是说如果重耳当了晋国国君,到时候如果晋楚再开战,晋国会主动退后九十里来报答楚成王今日的接待之恩。
他一个无权无势无兵无马甚至朝不保夕的流亡公子竟然敢公然与大国国君叫板,关键自己还在人家国中,可以说自己的身家性命全在人家一念之间。估计重耳是喝多了,嘴上没有把门的,稍微清醒一点,也不至于如此的不要命。这不,重耳刚说完,旁边的楚国令尹子玉气的立马站了起来,大骂重耳是个白眼狼,拔出佩剑就要杀了重耳,还好楚成王制止了他,要不然,哪里还有后来的春秋五霸晋文公。
楚成王虽然制止了子玉处死重耳,可他内心中也实在不是滋味,毕竟无利谁愿意起早,辛辛苦苦的养了一只鹰,最后反而被他啄瞎了眼,这不是世上最愚蠢的事吗?重耳旁边的狐偃听到重耳的回答后,也是吓出一身冷汗,尤其是子玉拔出剑来要砍了重耳,狐偃连忙道歉,一直作揖行礼,连说公子喝多了,酒后胡言乱语。重耳在楚成王和狐偃的保护下,才算保住了性命,但楚成王对他已不再待见,子玉更是对他恨之入骨。重耳回去后,也觉得自己说的话太不应该,楚国看来是待不下去了,必须得另寻良所,不久之后,重耳等人又开始了新的流亡。
酒这个东西不知道是谁的发明,将粮食发酵蒸馏,这实在是不敢恭维的一项发明。曹孟德当年下过禁酒令,说是酒能误事。再看看重耳酒后的张狂和乱舞,可以说真是在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传说,自那之后,重耳开始了戒酒,正是因为戒酒之后的清醒,重耳才称霸天下,成就春秋霸主。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操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都是第一要务,如果因为酒醉而乱做决定,不仅容易误事,更有可能召开灭顶之灾。故而,酒,这个东西,一定要适可而止。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9 

总角之好什么意思?总角之好典故介绍

东汉末年,孙家不止孙坚骁勇善战,孙策同样年少出名,十几岁便结识了很多天下名士。后来周瑜慕孙策之名前来拜访,孙策和周瑜同岁,而且两人均是年少有志,所以很快便成为挚友。孙策建立东吴政权,周瑜同样功不可没,而且在赤壁之战上,周瑜更是带领吴蜀联军击败曹操,从而改写历史。这一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总角之好”,就和周瑜孙策有关,下面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相关人物分别为孙策和周瑜。原文如下:
(孙)策又给(周)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孙策又送给周瑜军乐队,为他建造了府第,对他的赏赐之多,在自己的所有文武当中是最多的。孙策还颁布了一道公告说:“周公瑾才智出众,从小时候就是我的好朋友,情同手足。以前在丹杨郡的时候,周公瑾招募军队、征集粮草,帮我我成就大业。如果论功行赏,我为他做的这点事情,还远远不足以报答他。”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孙策在公告中所提到的“总角之好”,意为从小就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也是由孙策所首创的一句成语。其中的“总角”,指的是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周瑜与孙策的交情,可追溯到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率部北上讨伐董卓,将家小迁到了舒县,此地便是周瑜的家乡。当时,周瑜的家人为孙策一家提供了住处,两家也成了通家之好,均为十六岁的孙策和周瑜也就成了玩伴。
与草根出身的孙坚家族不同,周瑜家族是汉末著名的名门大族,在淮泗一带具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通过与周瑜家族,孙策不仅结识了淮泗一带的名士,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名气。《三国志·孙讨逆传》就指出说:“(孙策)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这也为孙策的成名奠定了基础。
数年后,孙策摆脱了袁术的束缚,出兵江东。此时他手下仅有一千多人,实力薄弱。又是周瑜提供了人员和物资上的巨大帮助。不仅如此,在随后进行的平定江东之战中,周瑜身先士卒,为孙策摧城拔寨,屡立奇功。故此,孙策也会对周瑜另眼相看,将其视为自己的心腹。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8 

自新之路什么意思?自新之路典故介绍

田豫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田豫早年跟随刘备,后来选择回乡照顾母亲,刘备还十分不舍同田豫告别。此后田豫又投靠了公孙瓒,等公孙瓒战败后才加入曹操。田豫常年镇守北疆,也参与过伐吴的战争,还曾击败孙权,立下赫赫战功。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自新之路”,就和田豫有关,田豫能力出众,在处理一起盗贼案件中得到曹操称赞。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田豫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年底,主人公是田豫。原文如下:
(田豫)迁南阳太守。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与五百余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原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田豫被晋升为南阳郡太守。在田豫上任之前,南阳郡的侯音起兵背叛朝廷,带领几千人在山中作乱,成为南阳郡的一大祸患。前任太守逮捕了侯音的同党五百多人,上表给朝廷,请求将这些人全部处死。田豫到任后,召见了所有的囚犯,安慰他们,并给了他们一条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将他们全部释放。囚犯们叩头谢恩,纷纷表示愿意为田豫效力。回去后这些人相互转告,山中的侯音部下们一下子便解散了,郡内从此太平清静。田豫又将这些情况上报给朝廷,曹操大为称赞。
本文要说的三国成语,便是田豫处理盗贼的做法,叫做“自新之路”,意为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田豫被调到南阳郡,是有原因的。当时,南阳郡人侯音聚众叛乱,不但造成南阳郡的一片混乱,同时还引发了连锁反应。《三国志•胡昭传》记载:“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县邑残破……狼等遂南附关羽。羽授印给兵,还为寇贼。”这两个事件引起了曹魏集团的严重不安。
面对接二连三的叛乱,曹操不得不下令由镇守襄樊的征南将军曹仁出兵平叛。而就在这时,镇守荆州的蜀汉大将关羽趁机出兵襄樊,想利用该地兵力空虚之际抢占这一战略要地。而此时田豫这位刚刚走马上任的南阳郡太守可谓责任重大。如果他不能及时平息侯音叛乱的话,曹仁大军被拖在南阳郡,襄樊等地兵力空虚,很容易被关羽所乘。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田豫沉着冷静,及时说服被俘的盗贼,进而通过这些人瓦解了仍然盘踞山中的叛军,使得曹仁能够以最快速度歼灭侯音,为及时回援襄樊抵御关羽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7 

卓然不群什么意思?卓然不群典故介绍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由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编写。《后汉书》编撰的结构十分严谨,大致都是按照时代先后进行排列,所以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刘裕称帝后招揽范晔出仕,不过此后范晔因为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称太守,他也是在这段时期著写的《后汉书》。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卓然不群”,就和范晔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刘虞公孙瓒传》,是作者范晔对汉末东北两大重要人物——刘虞和公孙瓒的设想。原文如下:
自帝室王公之胃,皆生长脂腴,不知稼穑,其能厉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刘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汉之名宗子也!若虞、瓚无间,同情共力,纠人完聚,稸保燕、蓟之饶,缮兵昭武,以临群雄之隙,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大凡帝室王公的后代,大都生长在富贵优裕的家庭环境中,不懂得农业生产。他们中能够磨练品行、约束自己、优异卓绝且超群出众者,还没有听说过。而刘虞却能坚守正道,重视名誉,以忠厚自律,这是多么的美好啊,他不愧为汉朝末年有极具名望的皇室后裔。如果刘虞与公孙瓒之间没有隔阂,两人能同心协力,招抚民众,修缮城池,积蓄力量保护燕、蓟这些富饶之地,同时修整兵器,训练军队,抓住群雄之间的破绽,不依靠天命,致力于人事,要建立古人一样的功业,又会相距多远呢!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范晔文中提到的“卓然不群”,意为优异卓绝,超群出众。这也是由《后汉书》作者范晔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汉末的东北局势也如同中原地区一样错综复杂,与外族入侵的民族矛盾相比,幽州地区的内部矛盾更为激烈,这其中尤以幽州牧刘虞和奋武将军公孙瓒直接的恶斗最为明显。两人在如何处理外族关系及对待国内乱局等重大问题上意见截然相反,最终引发了武装冲突。虽然刘虞死于公孙瓒之手,但公孙瓒最后也被同情刘虞的幽州官吏与袁绍的力量联合起来所消灭,真可谓两败俱伤,谁也没落得个好下场。
其实以当时刘虞的地方管理能力及号召力以及公孙瓒出色的军事才能及强大的军力,两人如果联手,帮助朝廷平定叛乱、稳定局势,可谓易如反掌。如果真能如果,不要说董卓猖狂不起来,各路诸侯想要割据一方更是难上加难,更不用说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三足鼎立根本就无法实现。只可惜梦想始终是梦想,距离现实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7 

指掌而谭什么意思?指掌而谭典故介绍

彭羕是东汉末年官吏,彭羕原本是刘璋的手下,在益州担任书佐。但此后有人向刘璋诽谤彭羕,导致彭羕被贬为奴隶。正好此时刘备入住益州,彭羕便想投靠刘备,所以去找庞统当中间人。彭羕的确有才,但容易嚣张自矜,诸葛亮就对他十分不满意,此后刘备也是逐渐疏远彭羕。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指掌而谭”就和彭羕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彭羕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主人公名叫彭羕。原文如下:
羕于狱中与诸葛亮书曰:“仆昔有事于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暗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会公来西,仆因法孝直自衒鬻,庞统斟酌其间,遂得诣公于葭萌,指掌而谭,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虑明定,即相然赞,遂举事焉……至于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耳,宁敢有他志邪?孟起说之是也,但不分别其间,痛人心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彭羕在狱中写信给诸葛亮说:“以前我奔走与诸侯之间,认为曹操暴虐无道,孙权不守道义,刘璋愚暗软弱,只有主公具备王霸气度,可以与他一起振兴汉室,所以我才有了高翔远举、奋发向上的志向。
正巧主公来到蜀中,我通过法正自荐于主公,再加上庞统的沟通安排,我才得以与主公在葭萌相见。我们谈得非常融洽,纵论天下大势,讲述王霸之略,我还提出了夺取益州的策略,而这正是主公所需要的,对此非常赞同,于是便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至于我与马超所说的你主外我主内之类的话,不过是要马超在北部边境立功,为主公效力,共讨曹贼而已,哪里敢有别的想法?马超汇报这些话是对的,但他不加分析,不作说明,真让人痛心!”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彭羕口中的“指掌而谭”,意为打着手势进行交谈,比喻交谈非常融洽。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国策·秦策一》中的“见说赵王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彭羕,是汉末益州名士。刘备与刘璋爆发益州争夺战期间,彭羕依附了刘备,并受到发生和庞统的器重,并将其推荐给刘备。刘备对彭羕的评价也很高,“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刘备夺得益州后,彭羕被任命为治中从事,足见刘备对其的重视程度。
不过,诸葛亮对彭羕却并不看好。他多次密奏刘备,指责彭羕有二心。久而久之,刘备对彭羕逐渐疏远,后来干脆将其降级到江阳担任太守。彭羕对此非常不满,在马超面前发泄。据《三国志·彭羕传》载,彭羕在与马超的谈话中曾经说出“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之语,不仅表达对刘备的蔑视,还唆使马超背叛刘备。
彭羕的这番话让原本就在刘备手下很不如意的马超非常担心,唯恐自己受到牵连,便将这些话汇报给刘备和诸葛亮。刘备大怒,将彭羕逮捕治罪。彭羕在狱中写信给诸葛亮,对自己的言语进行诡辩。不过,诸葛亮并没有因此在刘备面前替彭羕求情。没过多久,彭羕被处死,年仅三十七岁。从彭羕的行径来看,他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怪不得诸葛亮。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6 

高枕无忧什么意思?高枕无忧典故介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打算集结30万大军进攻东吴,做殊死决战。孙权还打算再次联手刘备抗曹,不过当时曹操并没有完全消灭马超势力,所以诸葛亮提议只要联合马超一起行动,便能化解曹操的攻势。曹操后方失火绝不可能坐视不管,而刘备也能顺道拉拢马超。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高枕无忧”,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发生在马超起兵之前,相关人物分别为孙权、张昭、刘备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曹操)即时起大兵三十万,径下江南;令合肥张辽,准备粮草,以为供给。早有细作报知孙权。权聚众将商议。张昭曰:“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同力拒曹。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若玄德来相助。江南可无患矣。”权从其言,即遣人谕鲁肃,使求救于玄德。肃领命,随即修书使人送玄德,玄德看了书中之意,留使者于馆舍,差人往南郡请孔明。
孔明到荆州,玄德将鲁肃书与孔明看毕,孔明曰:“也不消动江南之兵,也不必动荆州之兵,自使曹操不敢正觑东南。”便回书与鲁肃,教高枕无忧,若但有北兵侵犯,皇叔自有退兵之策。使者去了。玄德问曰:“今操起三十万大军,会合淝之众,一拥而来,先生有何妙计,可以退之?”孔明曰:“操平生所虑者,乃西凉之兵也。今操杀马腾,其子马超现统西凉之众,必切齿操贼。主公可作一书,往结马超,使超兴兵入关,则操又何暇下江南乎?”玄德大喜,即时作书,遣一心腹人,径往西凉州投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采纳陈群的建议,兴兵三十万,准备向东吴发动进攻。孙权召集文武商议对策时,谋士张昭提出建议,派人到荆州与刘备救助,共同对付曹操。当刘备收到鲁肃派人送来的信件之后,又与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认为,曹操杀害了马超之父马腾,只要说服马超在西凉起兵,曹操后院失火,势必亲自平叛,东吴的危机便立即得到化解。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高枕无忧”, 意为头枕在枕头上面,舒服的睡安心觉。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张仪列传》中的“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小说中提到的曹操兴兵入侵东吴的故事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一年为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在这一年间,曹操并没有召集大军准备进攻东吴。因此,小说中提到的张昭献策、鲁肃派人送信及诸葛亮写信给马超这三个故事也就没有发生过。
这段故事中唯一的真实之处是马超的起兵。据《三国志·武帝纪》载:“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典略》亦称:“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是岁,曹公西征。”
不过,与历史的真实相比,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是作者的虚构,那边是马超之父马腾的被杀时间。小说提到,马超起兵是因为父亲马腾被曹操所杀。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马腾被杀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也就是关中之战的第二年。这也就是说马超起兵与马腾之死毫无关系。
既然马超起兵时父亲马腾尚在,为何马超会不顾父亲的死活而对曹操对抗呢?事情还要从曹操所做的一件事情开始。据《三国志·武帝纪》载:“三月,遣钟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结合《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来看,历史的本来面目是这样的: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司隶校尉钟繇主张对以征讨汉中张鲁的名义进入关中地区,与韩遂、马超为首的割据势力进行讨伐,曹操随即在内部广泛征求意见。遭到数位大臣的反对。曹操最后做出的决定是:采纳钟繇的建议,让其率部三千进入关中,同时,曹操又安排了征西护军夏侯渊取道河东郡,对钟繇进行策应。当钟繇、夏侯渊等人进入关中地区之后,韩遂、马超等割据势力看穿了曹操的企图,联合起兵,与曹操公开对抗,引发了关中之战。
作为马超而言,尽管父亲马腾及部分家族成员处于曹操的控制之中,但如果不予抵抗,不但自己的地盘会被曹操所控制,自己手中的这股割据势力也必将被曹操所控制和瓦解。在地盘及父亲的生死之间,马超最终选择了前者。这也导致了叛乱爆发一年后马腾的被杀。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5 

溜须拍马什么意思?溜须拍马典故介绍

寇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和白居易、张仁愿三人并称“渭南三贤”。其实“溜须拍马”这个成语的典故是分成两个部分,“拍马”是一个,“溜须”又是一个,而“溜须”就和寇凖有关。我们都知道拍马屁就是讲一些奉承的话,那溜须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溜须也被一位叫丁渭的人,给弄成了奉承的意思,还被寇准好好讽刺了一番。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溜须拍马”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溜须拍马”,指的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阿谀奉承、讨好的样子。这个词虽然人尽皆知,但是它背后的典故,了解的人却不多了。首先来讲“拍马”。在古时候,马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马的地位自然是很高了。拍马一词起源于蒙古。
蒙古人更加爱马,那时候蒙古人互相打招呼,往往会称赞一下对方的坐骑,拍一拍马,夸赞他的马出色。到了元朝,元朝大官们早上上朝的时候都会骑马,大家就互相客气客气,你拍拍我的马,我拍拍你的马。直接吹捧对方有点太直接,就会彼此吹捧一下骑乘的马匹。
古人们互相吹捧,大家只是拍一拍马背或者马的肚子。因为如果拍马屁股,意思是叫马前行,是非常没有礼貌的一种行为。后来拍马之所以成为了拍马屁,从互相吹捧变成了专属于小人逢迎的做派,是因为达官贵族们出行,一般都会带几个牵马的小厮。也只有小厮们会代替主人拍马屁,催马前行,也就代表着讨好媚上了。
相比拍马来说,溜须的故事更加有趣,跟宋朝宰相寇准一次吃饭有关。宋朝有一个叫做丁渭的大官,他真本事没有,却最会做小伏低,哄得主子宋真宗喜笑颜开。靠着这一手吹捧的本事,丁渭的仕途是一帆风顺,最终竟然被宋真宗册封为副相,在朝中的地位仅仅在宰相寇准一人之下。
丁渭知道,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一定得跟寇准打好关系。于是他就整日在寇准身边跑前跑后,想要讨寇准的欢心。可是寇准却对丁渭的小人做派非常厌恶,从来不给他好脸色。虽然热脸贴了寇准的冷屁股,但是丁渭还是不愿意放弃,仍然日日围着寇准打转。寇准虽然心里厌烦,但是当着别人的时候,还是不得不给丁渭留三分颜面。
古代男人以“长髯”为美,根据史书记载,关公的胡子就很长。他甚至还有专门保养胡子的窍门,晚上睡觉为了保护自己的胡子,还会用布把胡子兜住。寇准就是一个美髯公,他胡子又长又黑,并且深以为荣。现代男人之所以不爱留胡子,一个是因为打理起来太麻烦,另外一点则是因为不太卫生。
在古时候,男人吃完饭都要小心的擦拭一下胡子,因为上面难免会沾上一些饭粒。有一次丁渭非要跟寇准同桌用膳。寇准吃完了之后准备离开,丁渭想跟寇准多说几句,他看见寇准的胡子上粘着一粒米饭,就突然冲上前去替寇准捋了一下胡子。他这个举动吓了寇准一跳,丁渭又再接再厉,称赞起寇准的胡子有多么的漂亮。
寇准却冷冷的对丁渭说,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太失副相的身份。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大家都讥讽丁渭是“溜须宰相”。溜须这个词也因此跟拍马并列,成为了小人逢迎的专属名词。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