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天下什么意思?纵横天下典故介绍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三国第一武将,但最后还是败在了曹操手上。当时天下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王允利用连环计让吕布杀掉董卓,但李榷和郭汜却攻入长安吕布只能逃跑。吕布趁曹操攻打徐州时,和陈宫等人快速占领濮阳,但最后还是被曹操击败,吕布想投靠刘备却再次叛主。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纵横天下”,就和吕布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发生在兖州争夺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吕布、陈宫、曹操和郭嘉。原文如下:
(曹)操曰:“吾料吕布有勇无谋,不足虑也。”教且安营下寨,再作商议。吕布知曹操回兵,已过滕县,召副将薛兰、李封曰:“吾欲用汝二人久矣。汝可引军一万,坚守兖州。吾亲自率兵,前去破曹。”二人应诺。陈宫急入见曰:“将军弃兖州,欲何往乎?”布曰:“吾欲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宫曰:“差分。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在彼。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布曰:“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岂知之!”遂不用陈宫之言,而用薛兰守兖州而行。曹操兵行至泰山险路,郭嘉曰:“且不可进,恐此处有伏兵。”曹操笑曰:“吕布无谋之辈,故教薛兰守兖州,自往濮阳,安得此处有埋伏耶?教曹仁领一军围兖州,吾进兵濮阳,速攻吕布。”陈宫闻曹兵至近,乃献计曰:“今曹兵远来疲困,利在速战,不可养成气力。”布曰:“吾匹马纵横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率军征讨徐州之际,陈宫、张邈联合吕布在兖州作乱,占领该州大部地区,仅剩甄城、东阿和范县依然在曹军手中。曹操见形势危急,立即率部赶回兖州。此时,陈宫建议吕布在泰山正南一百八十里处设伏,一举击溃曹操。不过,这个建议却遭到吕布的拒绝。吕布作出了以薛兰和李封镇守兖州、自己驻扎濮阳的决定。曹操闻讯后,以曹仁为一部围困兖州,自己亲率大军杀向濮阳。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吕布口中的“纵横天下”, 意为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语出元代陈以仁所著杂剧《存孝打虎》第一折中的“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小说中描述的吕布与成功等人在兖州作乱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 武帝纪》载:“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三国志 吕布传》亦称:“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此后,双方在濮阳爆发激战。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争斗,曹操笑到了最后,将吕布赶出了兖州。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薛兰和李封二人,不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吕布手下的将领。据《三国志 武帝纪》载:“(吕)布将薛兰、李封屯巨野,太祖攻之,布救兰,兰败,布走,遂斩兰等。”从这段记载来看,在巨野之战期间,薛兰被曹操斩杀,而李封则在此战过后下落不明。
众所诸知,吕布能够驰骋中原数年,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武艺高强,手下还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那么,除了张辽和高顺之外,吕布手下还有哪些将领呢?本文不妨在此作一个列举从《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吕布手下的将领有张辽、高顺、陈宫、成廉、魏越、郝萌、曹性、侯成、宋宪、魏续、许汜、王楷、薛兰、李封、吴资、侯谐、秦宜禄、高雅、赵庶、李邹等二十人。这些人的下场如何?
大概可以分成三种类型:被杀、投降和下落不明。被杀的将领有薛兰、高顺、陈宫、秦宜禄;投降的则有侯成、宋宪、魏续、赵庶、李邹、张辽;剩下的下落不明者中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被俘后下落不明,如成廉和侯谐。另一类是并未被俘却无影无踪者。这一类的人数最多,共达八人,他们分别是魏越、郝萌、曹性、许汜、王锴、李封、吴资、高雅。
在被杀将领之中,秦宜禄的下场最令人唏嘘。据《三国志 明帝纪》注引《献帝传》载,秦宜禄原本时候吕布的部将,在曹操围攻下邳期间被派往淮南向袁术求救。袁术看中秦宜禄的一表人才,将一位皇族女子嫁给他为妻,秦宜禄的原配妻子杜氏就这样被抛弃。而杜氏又因貌美引起关羽的关注。《三国志 关羽传》注引《英雄记》称,关羽曾数次向曹操表示,城破之后要娶杜氏为妻。但当城破之后,曹操见到杜氏后便违背了对关羽的承诺,将杜氏纳为小妾。吕布被杀后,秦宜禄又投降了曹操,被任命为铚县县长。原本秦宜禄以为从此平步青云,却不想后来又被张飞所杀。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4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长平之战的最高统帅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在我们的日常写作和交流当中会经常遇到,其意思是指只会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某事情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见战国历史分期)。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一说起长平之战,人们都会立刻联想到赵括的纸上谈兵和白起的坑杀降卒。但是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失败真的是由于赵括只会夸夸其谈吗?将整个战争失败的责任全部怪罪到赵括一个人身上恐怕对赵括来说并不公平。 长平之战并不是一般的两国交锋,而是秦赵之间的战略总对决,秦国处于战略攻势,赵国处于战略守势。如果秦国获胜,则能扩大秦对关东六国的优势,加速统一六国的进程;反之,秦只能退守函谷关,重新积累力量,关东六国则又能获得喘息的机会。
赵括仿佛现在的高材生,毕业名牌军校,战术素养极高,刚毕业没有经过历练直接被推上了最高指挥的位置上,碰到了比他成熟老练且战略眼光的白起,本来老将廉颇对付白起的方略是坚守不出,和白起打消耗,白起是进攻的一方,士气尤其重要,在无奈下,使用了反间计,让赵国换将,赵括呢,急于证明自己,和老练的白起以攻对攻,结果被断后路,被秦军射杀,剩下的赵国军队无奈下投降,本来以前都是用钱财赎买被俘的军队,可是白起此人眼光很高,下令坑杀所有战俘,不禁打击了赵国的军力,也使赵国的劳动力迅速下降,还使赵国蒙上一层悲观怯战不能力敌秦国的失败情绪,本来战国当时比的就是人口和土地,这样一来,唯一能与秦国一争长短的赵国铁骑在十年内抬不起头来,其实白起并不是一个杀人魔王,而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家,而赵括,则成为了白起的牺牲品而已!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3 

大逆不道什么意思?大逆不道典故介绍

孙策是东汉末年,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策早年为袁术手下,后来得到袁术许可,先后东渡长江,依次击败樊能、刘繇、王朗和严白虎。197年袁术称帝,孙策和袁术正式决裂,孙策则联合曹操还有刘备将袁术一举击溃。不过孙策却在一次狩猎中被刺客袭击,导致英年早逝。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大逆不道”,就和孙策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发生在袁术称帝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袁术、孙策、张昭和曹操。原文如下:
却说袁术败回淮南,遣人往江东问孙策借兵报仇。策怒曰:“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叛贼乎!”遂作书以绝之。使者赍书回见袁术。术看毕,怒曰:“黄口孺子,何敢乃尔!吾先伐之!”长史杨大将力谏方止。却说孙策自发书后,防袁术兵来,点军守住江口。忽曹操使至,拜策为会稽太守,令起兵征讨袁术。
策乃商议。便欲起兵。长史张昭曰:“术虽新败,兵多粮足,未可轻敌。不如遗书曹操,劝他南征,吾为后应:两军相援,术军必败。万一有失,亦望操救援。”策从其言,遣使以此意达曹操。却说曹操至许都,思幕典韦,立祀祭之;封其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府。忽报孙策遣使致书,操览书毕;又有人报袁术乏粮,劫掠陈留。欲乘虚攻之,遂兴兵南征。令曹仁守许都,其余皆从征:马步兵十七万,粮食辎重千余车。一面先发人会合孙策与刘备、吕布。兵至豫州界上,玄德早引兵来迎,操命请入营。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袁术公开在淮南称帝,随即又派兵进攻徐州。在刘备等人的配合下,吕布终于将袁术赶出了徐州。此后,袁术又向孙策借兵,遭到孙策的严词拒绝。在谋士张昭的建议下,孙策一面亲自率部征讨袁术,一面遣使邀请曹操出兵一起歼灭袁术。曹操率领十七万大军与刘备、孙策等人会合,最终将袁术击溃。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策口中的“大逆不道”,意为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战国策·楚策一》中的“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小说中提到的袁术遭到曹操、吕布的攻击而惨败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武帝纪》载:“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秋九月,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留其将桥蕤、李豊、梁纲、乐就;公到,击破蕤等,皆斩之。术走渡淮。公还许。”不过,小说中所言的孙策也派兵攻击袁术却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不过,除了书面谴责之外,孙策并没有像吕布和曹操一样出兵讨伐。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刘备参与征讨袁术之战,则是小说家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此时的刘备寄寓徐州,被吕布安置在小沛一带,但却并非跟随吕布一起参战。那么,这时候的刘备又在干什么呢?《三国志·先主传》中有一段记载值得关注:“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与之前失去徐州时的“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相比,显然刘备的实力得到了迅速的扩充。而小沛与吕布本人驻扎的徐州州治下邳很近,想在吕布的眼皮子底下招兵买马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吕布占据徐州期间,只有此次为征讨袁术而离开徐州。吕布及其手下的注意力都在袁术身上,忽略了对刘备的防备,刘备才得以乘虚而入,大肆招兵买马,目的是为了扩充军力,从吕布手里夺回徐州。不过,刘备的图谋很快被吕布察觉。《三国志·先主传》载,吕布得到这一消息后,“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在吕布强大的军力面前,刘备的这一万多兵力不是对手,结果被吕布击溃,被迫离开徐州去投奔曹操。
周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刘备寄寓,有似养虎”。从刘备的这一次表现来看,周瑜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后世有不少人称刘备为“枭雄”,单单从他在徐州寄寓期间的表现来看,可谓一语中的。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2 

栉风沐雨什么意思?栉风沐雨典故介绍

曹操稳定汉室后,也开始学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后曹操更是封王拜侯,离登基称帝仅一步之遥,当时朝中也有很多一心向汉的大臣,看不惯曹操要毁掉大汉江山。其实东汉末年,汉室注定必将衰落,就算不被灭亡也很难重新掌权。董卓倒下,又出来一位曹操,等曹操倒下自然也会有人顶替他的位置,汉室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栉风沐雨”,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董昭传》注引《献帝春秋》,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主人公为董昭。原文如下:
昭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书与荀彧曰:“昔周旦、吕望,当姬氏之盛,因二圣之业,辅翼成王之幼,功勋若彼,犹受上爵,锡土开宇。末世田单,驱强齐之众,报弱燕之怨,收城七十,迎复襄王;襄王加赏于单,使东有掖邑之封,西有菑上之虞。前世录功,浓厚如此。
今曹公遭海内倾覆,宗庙焚灭,躬擐甲胄,周旋征伐,栉风沐雨,且三十年,芟夷群凶,为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刘氏奉祀。方之曩者数公,若太山之与丘垤,岂同日而论乎?今徒与列将功臣,并侯一县,此岂天下所望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董昭与部分列侯及将军们商议,认为丞相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并享受九锡这样的待遇,以表彰他的特殊功绩。他写信给荀彧表示:“以前周公、吕望辅政,当时姬氏强盛,又有文王、武王开创的大业。当年他们辅佐年幼的成王,功绩与如今的曹公非常相似,还接受了很高的爵位,又被赐土封国。战国后期的将领田单,为报仇而驱使强大的齐国军队去进攻弱小的燕国,占领城池七十多座,迎接齐襄王回国;齐襄王赐予田单东到掖邑西至菑上的封地和良田。以前的朝代对功臣的奖励,都达到了如此高的地步。
如今曹公遇到海内倾覆、宗庙被毁的乱世,却能亲自穿戴甲胄,各地征讨,奔波劳碌,不避风雨,大约已有三十年时间了。他消灭群凶,为百姓除害,使汉室得以保存,奉祀的还是刘氏。上面提到的几位前人与曹公相比,就好比是泰山与土丘,又怎能与日月争辉呢?如今仅仅将曹公与其他将军及功臣们同列,一并封侯并给予一县的封邑,这难道是天下人所希望的吗!”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董昭口中的“栉风沐雨”,意为以风梳发,以雨洗头,比喻奔波劳碌,不避风雨。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庄子•天下》中的“(禹)沐甚雨,栉疾风。”
随着曹操地位的日益稳固,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也日趋膨胀。作为曹操的心腹,董昭适时地提出将曹操由丞相晋升为魏公的建议,并在众朝臣中进行鼓动。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的,董昭写信给受到朝野广泛尊重的荀彧,希望由荀彧牵头推举曹操担任魏公。
不过,董昭的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心存汉室的荀彧强烈反对。据《三国志•荀彧传》载:“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一表态使得董昭的图谋几乎破产,这自然引发了事件的背后主使曹操的愤怒。该传记载到:“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从此,曹操对荀彧的态度逐渐冷谈,并在数年后终于迫使荀彧自尽而亡。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2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

说起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当中,这个词我们学过不止一次了。意思是指把锅碗砸碎,渡船凿沉,不给自己留退路,必须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一定要干到底。在我国的《孙子兵法》当中提到的“破釜沉舟”有着誓死决战的意思在里面。那么在破釜沉舟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战役呢?

秦末,巨鹿之战,秦将章邯率领大军进攻赵国,把赵王围困在巨鹿。赵王派人向楚怀王求救,于是楚国就派宋义作主将,项羽作副将率两万兵马前去救援。
宋义的打法是先等秦军与赵军斗得两败俱伤后再出击,保存自己的实力。但项羽却想直接杀过去。部队在漳水以南驻扎,僵持了许久,项羽非常不满宋义,一拍脑就把宋义给杀了。由于军队的将领都是项羽他叔父项梁的旧部,所以项羽杀了宋义后也能完全控制住军队。
于是项羽命令士兵们把渡船统统凿穿,沉下水底;又把行军煮饭的锅也都打得粉碎,每人带着三天的干粮。在这样的情况下,退路没有了,粮食也不多了,不战胜敌人,就只有死路一条。楚军的将士们激昂振奋,互相勉励,人人都抱着进则生、退则死的决心,拼命向前。
最后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解了巨鹿之围。
按照兵法来讲,这明显有什么地方不对。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得吃是保障军队战斗力的第一要素。而项羽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自断粮草。这明显不合理,为什么还能成功?
巨鹿之战秦军与楚军实力对比
秦军主力有两路大军,一路是章邯率领的郦山刑徒,由南一路向北打上去。另一路是王离率领的守边关的士卒,从北向南合围巨鹿城。
王离军是十多万人。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匈奴,收河南。”同书《匈奴列传》记载:“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
就是说,蒙恬率了30万军队去打匈奴,收复河套以南的地。但这30万中有10万是正规军,有20是守卫边疆的人。后来蒙恬死了,天下也大乱了,这些守卫边疆的人也就跑了。那么,到王离手中的兵就只有10万了。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记载,项羽打败章邯后,陈馀写信给章邯说:“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就是说巨鹿之战死了10多万人。而《史记》中也有写“章邯令王离、涉闲围巨鹿”,章邯命令王离、涉闲围住巨鹿,可以看到章邯与王离是上下级关系,所以王离全军覆没,这锅得章邯来背。这也说明了王离所率军队有10万多人。
章邯军是20多万。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十一月,“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这是章邯投降项羽后的事情,这说明当时章邯的军队有20多万。
项羽军5万
据《前汉纪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一》记载,“初。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
其它诸侯军,被困的赵军应该有几万人万,双方兵力悬殊巨大,加上前期诸侯军不敢打,所以联军方面只有楚军的区区几万人。
此战关键在“绝甬道”
《资治通鉴》中记载,“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乃遣当阳君、薄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
意思是说,项羽先派了当阳君、薄将军率两万人过河袭击了秦军运粮的甬道,导致王离的军队缺少粮食。这时候,巨鹿城中的陈馀见时机成熟,再请项羽大军杀过来。这个时候项羽才破釜沉舟,烧掉营寨,只带三日的口粮,渡河围困住王离,经过九次战斗,打败了秦军。
相信大家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更为熟悉,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数倍于曹操,曹操率军烧掉袁绍的在乌巢的粮草,使袁绍军军心大乱,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里的关键点是断粮草。同样400多年前的巨鹿之战能够以少胜多也是在于绝甬道,断粮草。
为什么需要破釜沉舟?
前面说到,项羽率军围困住了王离军,懂点兵法的都知道,项羽区区5万人怎么可能围住10万人呢。这说明了参与围困的还有各方诸侯军,但他们是观望不前,怕与秦军作战。此时唯有项羽的军队带来胜利来才鼓舞诸侯出兵。
面对项羽军的不仅有王离的10万大军,同样旁边还有章邯的20万大军,双方兵力相差6倍。如果项羽有丝毫的犹豫,面临他的无疑是全军覆没,或者带少量军队向南撤退。于是惟的一路就是先自绝后路,报必死的决心。
这与围城战很相似,围三面,空一面,让敌人活命的希望,他们自然就不会拼命守城,反之敌人就只有血战到底。
即使断绝后路,打不过也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但项羽军绝对不会,当时的秦军素以暴虐著称,投降也免不了被坑杀,这使得项羽军只剩下战斗下去惟一一条出路了。
后世也有模仿者
同一时期的韩信也运用的这样的战术,那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韩信背靠河水立寨迎迎击赵军,令两千骑兵趋赵军倾巢出动后偷袭军营。此战胜利的关键靠的是偷袭,而背水立寨不过是为了拖住赵军足够长的时间,给支偷袭的两千骑兵机会。如果赵军留人守营,那恐怕韩信也是只战死江边的无名小将。
西汉王莽时期也有这么一段相似的经历。但这次却是失败了。
《后汉书·刘縯传》中有一段记载,阜、赐(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临沘水,阻两川间为营,绝后桥,示无还心。新市、平林见汉兵数败,阜、赐军大至,各欲解去,伯升甚患之。会下江兵五千余人至宜秋,乃往为说合从之势,下江从之。语在《王常传》。伯升于是大飨军士,设盟约。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蓝乡,尽获其辎重。明旦,汉军自西南攻甄阜,下江兵自东南攻梁丘赐。至食时,赐陈溃,阜军望见散走,汉兵急追之,却迫黄淳水,斩首溺死者二万余人,遂斩阜、赐。
王莽军的甄阜、梁丘赐打了胜仗,将辎重粮草放在蓝乡,率10万军队渡过黄淳水,临近沘水,在这两条河之间扎营,并把河上的桥拆了。伯升联合下江兵,偷袭了蓝乡的辎重粮草。早晨汉军与下江兵同时攻打王莽军,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攻破了,王莽军想撤退,结果有河却没桥可过,最终全军覆没。
即使是断绝后路,没有合适的战略战法,同样也只有失败。
所以,项羽不是因为破釜沉舟才赢得胜利,关键还在于他的策略,切断秦军的粮食补给。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50 

计将安出什么意思?计将安出典故介绍

刘表死后,将荆州交给了次子刘琮。因为刘琮是刘表和蔡夫人的孩子,蔡氏在荆州非常有势力,刘表又宠爱蔡夫人,所以就准备拥立刘琮为主。不过刘琮当时年纪还太小,很多事自己都没办法做主,此后曹操准备大军南下,刘表旧臣很多都劝刘琮投降,最后刘琮只能把荆州拱手让给曹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计将安出”,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发生在荆州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琮、傅巽、蒯越、王粲和蔡夫人。原文如下:
(刘)琮大惊,遂请蒯越、蔡瑁等商议。东曹掾傅巽进言曰:“不特曹操兵来为可忧;今大公子在江夏,玄德在新野,我皆未往报丧,若彼兴兵问罪,荆襄危矣。巽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琮曰:“计将安出?”巽曰:“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琮叱曰:“是何言也!孤受先君之基业,坐尚未稳,岂可便弃之他人?”蒯越曰:“傅公悌之言是也。夫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今曹操南征北讨,以朝廷为名,主公拒之,其名不顺。且主公新立,外患未宁,内忧将作。荆襄之民,闻曹兵至,未战而胆先寒,安能与之敌哉?”
琮曰:“诸公善言,非我不从;但以先君之业,一旦弃与他人,恐贻笑于天下耳。”言未已,一人昂然而进曰:“傅公悌、蒯异度之言甚善,何不从之?”众视之,乃山阳高平人,姓王,名粲,字仲宣。……琮曰:“先生见教极是。但须禀告母亲知道。”只见蔡夫人从屏后转出,谓琮曰:“既是仲宣、公悌、异度三人所见相同,何必告我。”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支持下,年仅十四岁的刘琮终于登上了荆州刺史的宝座。但当刘琮等人办完父亲刘表的丧失返回襄阳时,突然得知曹操大军正在直扑襄阳。刘琮大惊,召集文武商议对策。傅巽、蒯越及王粲等人极力主张投降曹操,刘琮的母亲蔡夫人对此也表示支持。最终,刘琮同意了众人的意见,派宋忠前往曹营献上降书。至此,荆州落入曹操之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琮口中的“计将安出”, 意为应该如何制定计谋。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中的“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荆州文武劝说刘琮投降曹操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 王粲传》注引《文士传》载,当刘琮继任荆州牧之后,王粲曾这样劝说刘琮:“如粲所闻,曹公故人杰也。雄略冠时,智谋出世,摧袁氏于官渡,驱孙权于江外,逐刘备于陇右,破乌丸于白登,其余枭夷荡定者,往往如神,不可胜计。今日之事,去就可知也。将军能听粲计,卷甲倒戈,应天顺命,以归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保己全宗,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粲遭乱流离,讬命此州,蒙将军父子重顾,敢不尽言!”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傅巽与蒯越劝说刘琮投降曹操一事,也能在史料中找到踪迹。《三国志 刘表传》载:“(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
说到这位荆州的东曹掾傅巽,可谓是汉末鼎鼎大名的人物。据《三国志 刘表传》注引《傅子》载,傅巽早年就以才华出众享誉一时。此后步入仕途,曾在朝中担任尚书郎一职。汉末天下大乱,他来到荆州成为刘表的宾客,被委以东曹掾之职。刘琮投降曹操后,傅巽又被赐封为关内侯,还在魏文帝曹丕时期担任过侍中这样的要职,最终在魏明帝曹睿时期病逝。
除了才华出众之外,傅巽还有一个长处,善于识人。由于久居荆州,傅巽曾对如庞统、裴潜、魏讽这样的青年才俊有过点评。这其中非常有趣的是,他曾经将庞统称作“半英雄”,意思是不完整、有缺陷的英雄人物。到后来庞统加入了刘备集团,不仅位列诸葛亮之后,还在益州之战中中箭身亡。从庞统急躁、冒进的性格来看,傅巽说得可谓一针见血,可见早在庞统尚未出仕之前,傅巽就与庞统有过交往,一眼就看出了庞统的优缺点。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49 

贼喊捉贼什么意思?贼喊捉贼典故介绍

“贼喊捉贼”这个成语大家都应该十分熟悉了,意思是贼为了混肴视听,把别人指做是贼,好转移目标为自己开脱。别说,要是遇到演技比较好的人,还真有可能让他成功制造混乱,趁机逃脱。要说演技曹操也是具有“影帝”潜质,“贼喊捉贼”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和曹操还有袁绍有关,说起来这件事还挺有趣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赶快来一起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世说新语•假谲》,时间是在桓帝延熹年间,主人公为曹操和袁绍。原文如下: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魏武帝曹操年轻的时候,曾经与袁绍一起喜欢游侠。又一次,他俩去观看别人家结婚,于是潜入主人的花园之中,在夜间故意叫喊道:“有小偷啊!”主人家的人都跑出屋子察看,曹操便趁机拔刀进入新房,将新娘子劫持。但当曹操与袁绍逃离时,两人都迷了路,袁绍坠入了荆棘从中,动弹不得。曹操有高声叫喊道:“小偷就在这儿!”袁绍惊慌急迫间竟从荆棘丛中跳了出来,于是两人才没有被抓。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段记载演化而出的一句成语,叫做“贼喊捉贼”,意为做贼的人喊捉贼。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曹操虽然是宦官的后代,但其宦官爷爷曹腾与朝中诸多大臣的关系都非常不错。其父曹嵩更是先后担任过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太尉等要职,与名门大族的关系非常密切。故此,年轻时期的曹操并未受到排斥,反而与袁绍这位汉末首屈一指的大族子弟非常要好,因此才有了“贼喊捉贼”这样一幕恶作剧。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载:“(曹操)少好谲诈,游放无度。”虽然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此时的曹操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每逢遭遇困难或危险时,他总是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本文提到的“贼喊捉贼”是一例,戏弄叔父也是一例,到头来自己总能全身而退。反观袁绍就没有这方面的头脑,金瓜年长,但却被曹操耍得团团转。这或许也为他日后败给曹操埋下了伏笔吧。因为论耍心眼、动脑筋,袁绍从年轻时候开始就不是曹操的对手。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49 

味如鸡肋什么意思?味如鸡肋典故介绍

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此后曹操想要撤军,众将不解曹操为什么要撤军,曹操只说了两个字“鸡肋”。这个鸡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来被杨修解读了出来,鸡肋的意思就是食之无味,其实可惜。说明曹操并不想在争取汉中这件事上,和刘备消耗太多的精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味如鸡肋”,就和这个故事有关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是曹操和杨修。原文如下:
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此时,魏王曹操想撤出汉中,便下达给全军的口令是“鸡肋”,下属的官吏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主簿杨修听到这个口令后,回到自己的大帐内开始独自整理行装。不少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杨修这么做的原因。杨修回答道:“鸡肋这东西,扔了可惜,吃起来又没什么味道。魏王以此同目前汉中的形势相比较,以此我断定魏王是想撤出汉中了。”
本文要说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个故事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味如鸡肋”,比喻对事情兴趣不大或实惠很少。
曹操击败张鲁并夺取汉中地区,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当时,刘备也占领益州不久。谋士刘晔建议曹操乘胜追击,向益州发动进攻,但曹操却拒绝了刘晔的建议,只留下大将夏侯渊、张郃等人镇守汉中,大军主力撤回中原。曹操的这一失误,给了刘备可乘之机。
到了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部进攻汉中,与夏侯渊部展开激战。得知汉中形势吃紧,曹操连忙率军赶到汉中增援。到了第二年,夏侯渊在定军山一役中被黄忠斩杀,曹军遭遇惨败。经过几个月的对垒,最终曹操下令全军撤出汉中,将这块战略要地拱手相让。至此,刘备集团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曹操为什么撤出汉中?大致上有两大原因。首先是曹军在汉中的主将夏侯渊被杀,重挫了曹军的士气;二是刘备采取了依险固守的战术,使得曹军久攻不下;三是在战事陷入僵局的局面下,曹军无论是在兵力增援还是粮草供应上都出现了巨大困难。故此,曹操不得不下令放弃汉中。
这里附带说一句,在真实的历史上中,杨修并没有因为猜到了曹操的意图而被杀,而是平平安安地随曹操一起撤回中原。虽然杨修被杀的时间同样是在曹操撤出汉中的这一年,但他被杀的原因是深度参与了曹操的立嗣之争,引起曹操的猜忌和不满,并因此掉了脑袋,与鸡肋事件一点关系都没有。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48 

孔明择妇什么意思?孔明择妇典故介绍

“孔明择妇”一听就知道和诸葛亮有关,其实严格来说孔明择妇并不算一个成语,因为在日常中基本从来不会用到这四个字来形容某事,那孔明择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娶了一位丑老婆黄月英,很多人也是不解诸葛亮为何要做出如此选择。实际上,黄月英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大恩人,诸葛亮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来自于黄月英的建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这背后的典故,赶快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之前,主人公是诸葛亮。原文如下: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黄承彦为人高傲豪爽,开明通达,是沔南一带的名士。他对诸葛亮说:“听说你在物色妻室。我有个丑女儿,黄头发黑皮肤,但她的才气却可以与你相配。”诸葛亮很爽快便答应了这么亲事。此后,黄承彦就用车子将女儿送到了诸葛亮的住所。此事一经传开,便成为当地人的笑料。乡间有人将此事编成了一句谚语说:“不要学诸葛亮那样挑媳妇,找来找去才得到了阿承家的丑闺女。”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个记载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孔明择妇”,比喻找到的媳妇长相丑陋,但后来却通常比喻为选择妻子时重视才德重于相貌。
年轻的诸葛亮长得非常帅气,这一点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是写得明明白白的,本传说其“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便是明证。这么个帅小伙为何要选择黄承彦的丑女儿呢?如果从黄承彦与诸葛亮的对话中可以找出一个理由,黄氏很有才气。诸葛亮认为才气比相貌重要,故此二话不说便答应了黄承彦的提亲。
除了这条理由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促使诸葛亮选择黄承彦的丑女儿为妻吗?有的。这还要从黄承彦的家族背景说起。
上面提到,黄承彦本是沔南名士,在荆州地区享有盛誉。除此之外,黄承彦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还是时任荆州牧刘备的连襟。黄承彦的妻子蔡氏,是汉末荆州名士蔡讽的女儿。而蔡氏有个亲姐妹又是刘表的后妻。
诸葛亮与黄家联姻,自然与刘表也成了亲戚。而有了这层关系,不但便于诸葛亮迅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时更有利于他接触荆州当权派系,与荆州及全国形势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也许大家还记得我曾经介绍过一个“上楼去梯”的成语,说的是刘表的长子刘琦向诸葛亮问策的故事。试想,如果没有诸葛亮与黄家的联系,诸葛亮又怎么可能与刘琦相识并关系密切?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此时的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心思缜密,早就在为自己的出山做准备。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47 

虎入羊群什么意思?虎入羊群典故介绍

韩馥是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一,担任冀州牧,后来还参与了各地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一事。191年,韩馥的手下麴义突然叛变,结果韩馥还战败。袁绍早就像把冀州占为己有,便设计让韩馥投靠张邈,此后韩馥以为袁绍要将自己赶尽杀绝,选择自刎而死。实际上韩馥迫让冀州也是有些无奈,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虎入羊群”,就和韩馥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回,发生在袁绍谋取冀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袁绍、逢纪、韩馥和耿武。原文如下:
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遣人送粮以资军用。谋士逢纪说绍曰:“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绍曰:“未有良策。”纪曰:“可暗使人驰书与公孙瓒,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绍大喜,即发书到瓒处。瓒得书,见说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即日兴兵。绍却使人密报韩馥。
馥慌聚荀谌、辛评二谋士商议。谌曰:“公孙瓒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助之,难以抵敌。今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彼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将军,无患公孙瓒矣。”韩馥即差别驾关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谏曰:“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馥曰:“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耿武叹曰:“冀州休矣!”于是弃职而去者三十余人。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袁绍采纳谋士逢纪的建议,派人秘密联络公孙瓒,让其进攻冀州,然后自己又将此消息通知韩馥。韩馥不明真相,连忙召集文武商议对策。谋士荀谌认为只有邀请袁绍来治理冀州方能无忧。但长史耿武却认为此举不啻于引狼入室,后患无穷。韩馥最终拒绝了耿武的意见,冀州最终也落入了袁绍之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耿武口中的的“虎入羊群”,意为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但过程却比小说复杂得多。据《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载,首先提出谋取冀州的,是袁绍的谋士逢纪,他对袁绍说:“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对此,袁绍却非常犹豫。他表示:“冀州兵强,吾士饥乏,设不能办,无所容立。”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主要是自身实力不足所造成的。虽然袁绍名冠天下,影响力巨大,但军事实力却非常薄弱,连粮草供应都要仰仗韩馥。故此,袁绍对于逢纪的计策信心不足。但逢纪随即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终于令袁绍下定了决心。逢纪说:“可与公孙瓒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于此之际,可据其位。”至此,袁绍谋取冀州的行动正式开始。
按照小说的描述,当韩馥得知公孙瓒进犯冀州,立刻作出了“让冀州”的决定,但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自参加讨董联军开始,韩馥就对袁绍充满了戒备。《后汉书·袁绍传》称:“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三国志·袁绍传》中也提到,韩馥手下的都督从事赵浮就对韩馥说过:“袁本初军无斗粮,各己离散,虽有张杨、于扶罗新附,未肯为用,不足敌也。”这说明韩馥对袁绍还是采取了有效的挤压和控制手段的。等到公孙瓒大军进攻冀州,韩馥也没打算请袁绍助阵,而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打败公孙瓒。
不过,这样的局面并灭有维持多久,冀州局势很快便出现了三个巨大变化。首先是《三国志·袁绍传》中所载的“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公孙瓒的节节胜利使得冀州内部出现分裂,部分郡县投靠开始背叛韩馥;其次,在冀州东南方向也出现了巨大危机。《英雄记》称,刘岱给韩馥的谋士刘子惠写了一封信。刘岱在信中称:“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但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而当韩馥收到这封信后,几乎将刘子惠处死,这说明当时刘岱的威胁并非仅仅只限于口头威胁,而是有具体的行动,令韩馥非常恐慌。
除了来自公孙瓒和刘岱的强大压力之外,此时冀州内部也出现了重大危机。《后汉书·袁绍传》中说:“馥将麴义反叛,馥与战失利。绍既恨馥,乃与义相结。”麹义这个人物,之前我在文章中曾经介绍过,是汉末骁勇善战的一员猛将,后来在界桥之战中大败公孙瓒的精锐——白马义从,其军队战力远非韩馥的将士可比。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韩馥的日子越发难过。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韩馥阵营中两大集团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以荀谌为首的颍川集团开始倒向袁绍。《三国志·袁绍传》中有一段荀谌与韩馥的对话(由于原文过长,这里不再引用),力劝韩馥将冀州让给冀州。而以田丰、审配为首的冀州集团一直受到韩馥的打压,对于此次冀州危机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虽然有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等人坚持认为不能将冀州交给袁绍,但此时的韩馥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之后便有了“让冀州”这一事件的发生。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