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睨自若什么意思?傲睨自若典故介绍

简雍是三国时期刘备账下的一位谋士,简雍年少时就结识了刘备,此后一直跟着刘备四处奔波,并且充当刘备的说客。刘备入住益州后,和刘璋发生了冲突,最后打算强攻夺取益州,当时刘备就派出简雍去劝说刘璋让他投降。简雍善于舌辩,不拘小节,性情直接,据说简雍十分欣赏诸葛亮的才能。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傲睨自若”就和简雍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个故事发生在刘备围困成都期间。故事的主人公分别为简雍和秦宓。原文如下:
次日,人报刘皇叔遣幕宾简雍在城下唤门。璋令开门接入。雍坐车中,傲睨自若。忽一人掣剑大喝曰:“小辈得志,傍若无人!汝敢藐视吾蜀中人物耶!”雍慌下车迎之。此人乃广汉绵竹人也,姓秦名宓,字子敕。雍笑曰:“不识贤兄,幸勿见责。”遂同入见刘璋,具说玄德宽洪大度,并无相害之意。于是刘璋决计投降,厚待简雍。次日,亲赍印绶文籍,与简雍同车出城投降。玄德出寨迎接,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共入寨,交割印绶文籍,并马入城。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进入益州后不久,与刘璋反目,益州争夺战也因此爆发。经过数度激战,留别大军终于攻占益州大部地区,开始围攻刘璋占据的成都。此后,西凉名将马超又归顺了刘备,在成都城下亮相,令刘璋惊恐不已。刘璋打算投降,却遭到黄权、刘巴等人的反对。
正在刘璋犹豫不定之时,简雍奉命进城劝降。简雍“傲睨自若”,遭到益州名士秦宓的斥责。随后,两人一同面见刘璋劝降,刘璋终于开城投降,益州从此尽归刘备之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傲睨自若”,意为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这个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唐代王谠所撰《唐语林•豪爽》中的“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于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与小说的描述相似,历史上的刘璋的确是主动开城投降的。但具体的过程与小说中大相径庭。小说中写的是简雍和秦宓一起劝降了刘璋,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却是真假参半。
据《三国志•简雍传》记载:“后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由此可见,劝降刘璋的确是简雍的功劳。而秦宓则完全没有参与此事。据《三国志•秦宓传》载,刘璋主政益州时期,秦宓的同乡、治中从事王商曾写信给秦宓,希望他出山辅佐刘璋,但却遭到秦宓的拒绝。直到刘备夺取益州数年后,秦宓才被征召为从事祭酒,这也就意味着在刘备围攻成都期间,秦宓尚在故乡德阳隐居,也就不可能来到成都以及劝降刘璋。
小说作者为何要虚构秦宓参与劝降刘璋这一情节呢?我想可能性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证明刘备得益州是众望所归,二是为秦宓后来的“舌战张温”做一个铺垫。毕竟“舌战张温”这一情节是除了“舌战群儒”之外的另外一个精彩的口舌之争。如果没有任何铺垫就冒出秦宓这个人物,会显得较为突兀。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9 

唾手可得什么意思?唾手可得典故介绍

马腾是马超之父,在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代。传闻马腾身长八尺,性格忠厚贤良非常受百姓和手下们的敬仰。凉州刺史死后,马腾就联合韩遂等人在凉州一起行事,后来马腾和韩遂反目,曾多次交战。211年,马超起兵抗曹,结果第二年马腾和他的两位兄弟全部被曹操所杀,马超最后也是归降刘备,希望能替父报仇。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唾手可得”就和马腾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发生在马超起兵攻打长安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马超、韩遂、庞德和钟繇。原文如下:
(韩遂)乃点手下八部军马,一同进发。那八部?乃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也。八将随着韩遂,合马超手下庞德、马岱,共起二十万大兵,杀奔长安来。长安郡守钟繇,飞报曹操;一面引军拒敌,布阵于野。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钟繇出马答话。岱使宝刀一口,与繇交战。不一合,繇大败奔走。岱提刀赶来。马超、韩遂引大军都到,围住长安。钟繇上城守护。长安乃西汉建都之处,城郭坚固。壕堑险深,急切攻打不下。一连围了十日,不能攻破。
庞德进计曰:“长安城中土硬水碱,甚不堪食,更兼无柴。今围十日,军民饥荒。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如此,长安唾手可得。”马超曰:“此计大妙!”即时差“令”字旗传与各部,尽教退军,马超亲自断后。各部军马渐渐退去。钟繇次日登城看时,军皆退了,只恐有计;令人哨探,果然远去,方才放心。纵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大开城门,放人出入。至第五日,人报马超兵又到,军民竞奔入城,钟繇仍复闭城坚守。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的弟弟的马岱躲过了曹操的追杀返回西凉,将马腾遇害的消息告诉了马超。此后,马超与韩遂联系,出兵攻打长安。长安郡守钟繇坚守不出,战事陷入僵持。马超部将庞德献策,佯装撤军,自己秘密率部进入长安。最终,庞德在长安西门斩杀钟繇的弟弟钟进,与城外的马超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长安城。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庞德口中的“唾手可得”, 意为向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后汉书 公孙瓒传》注引《九州春秋》中的“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小说中妙处的马超与韩遂起兵叛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原因和过程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按照小说的描述,马超起兵是因为父亲马腾被曹操杀害所致,但在真实的历史中,马超起兵时马腾还在许昌担任卫尉,并没有被杀。按照《三国志 马超传》载,马超起兵是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而马腾则是在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所杀。小说作者之所以将马腾被杀的时间提前到马超起兵之前,目的是为了体现马超起兵叛乱的正义性,毕竟马超是小说中的正面人物,岂能为了按照真实的历史记载为了一己私利而起兵谋反呢?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马超采纳庞德的建议拿下长安,也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的虚构。按照《三国志 钟繇传》的记载,尽管此时的钟繇的确坐镇长安,并参与了后来的关中之战。但马超、韩遂的叛乱,仅限于关中地区,并没有危及长安。因此,这个情节只是为了突出庞德的谋略和马超的勇猛而虚构出来的情节。
小说中还提到了跟随马超、韩遂一起叛乱的十位将领,他们分别是庞德、马岱、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这十人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据《三国志 马超传》注引《典略》载:“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而庞德和马岱原本就是马超的部将。
此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曹操亲征关中,击败韩遂和马超。最终,马超逃往汉中,后来又投靠了刘备。韩遂则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被杀。庞德和马岱的结局大家比较熟悉,前者后来在汉中归顺了曹操,最终在樊城之战中被关羽所杀。马岱则跟随马超投靠了刘备,成为诸葛亮北伐大军中的一员将领。那么,其余的八人结局又是怎样的呢?综合《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这些人的结局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关中之战中战死,如李堪、梁兴、成宜和庞德;第二类是投降曹操。这类人有三位:侯选、程银和杨秋;第三类则是下落不明。这类人有两位:张横和马玩。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9 

左冲右突什么意思?左冲右突典故介绍

诸葛绪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名将领。很多人好奇诸葛绪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认为他和诸葛亮是同辈或者后辈,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历史上对于诸葛绪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他曾参与灭蜀之战,其间也曾被钟会诬陷,只是他没和邓艾一样最后被冤杀。诸葛绪在晋朝封了乐安亭侯,任太常、卫尉。这次同大家讲解的成语“左冲右突”,就和诸葛绪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发生在伐蜀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董厥、姜维、钟会和诸葛绪。原文如下:
却说辅国大将军董厥,闻魏兵十余路入境,乃引二万兵守住剑阁;当日望尘头大起,疑是魏兵,急引军把住关口。董厥自临军前视之,乃姜维、廖化、张翼也。厥大喜,接入关上,礼毕,哭诉后主黄皓之事。维曰:“公勿忧虑。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也。且守剑阁,徐图退敌之计。”厥曰:“此关虽然可守,争奈成都无人;倘为敌人所袭,大势瓦解矣。”维曰:“成都山险地峻,非可易取,不必忧也。”正言间,忽报诸葛绪领兵杀至关下,维大怒,急引五千兵杀下关来,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杀得诸葛绪大败而走,退数十里下寨,魏军死者无数。
蜀兵抢了许多马匹器械,维收兵回关。却说钟会离剑阁二十里下寨,诸葛绪自来伏罪。会怒曰:“吾令汝守把阴平桥头,以断姜维归路,如何失了!今又不得吾令,擅自进兵,以致此败!”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绪恐雍州有失,引兵去救,维乘机走脱;绪因赶至关下,不想又为所败。”会大怒,叱令斩之。监军卫瓘曰:“绪虽有罪,乃邓征西所督之人;不争将军杀之,恐伤和气。”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昭下令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率兵三、四十万余众入侵益州,发动伐蜀之战。姜维闻讯后,立即带着廖化、张翼前往剑阁,与驻扎该地的辅国大将军董厥商议对策。就在此时,诸葛绪率部进攻剑阁。姜维大怒,亲自率部迎击,将诸葛绪击败。诸葛绪的失利令钟会非常恼怒,下令将其斩首。幸亏众将求情,诸葛绪这才保住了性命,但却因此被押往洛阳治罪。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左冲右突”, 意为向左边冲击,向右边突围,形容突围时的艰苦奋战。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伐蜀之战,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据《晋书 文帝纪》载,司马昭将伐蜀大军分成三路,西路大军以征西将军邓艾为首,向沓中进军,目标是牵制驻扎沓中地区的姜维。中路大军以雍州刺史诸葛绪为首率将领庞会、雍州各郡太守及士兵三万,自祁山向武街、桥头一线发动攻击,目标是切断姜维所部退路并阻止蜀汉援军进入沓中地区增援姜维。东路大军以镇西将军钟会为首,自斜谷、骆谷向汉中挺进。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诸葛绪因攻打剑阁失利而被治罪一事,却与真实的历史有着一定的差异。据《三国志 钟会传》载:“会与绪军向剑阁,会欲专军势,密白绪畏懦不进,槛车徵还,军悉属会。”从这段记载来看,诸葛绪之所以被罢职治罪,是因为被钟会陷害所致,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在剑阁之战中败给了姜维。
说到诸葛绪这个人物,史料中的记载并不多。《三国志 邓艾传》载:“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走之。”由此可见,在司马氏控制朝政时,诸葛绪已经是曹魏的高级将领,并负责淮南一线的战事。等到伐蜀之战开始时,诸葛绪又被任命为雍州刺史,成为伐蜀三路大军中的一路统帅。按照司马昭的战前部署,诸葛绪的主要任务是以诸葛绪及邓艾所部拖住蜀汉主力姜维所部,将其牢牢地牵制在桥头以西及沓中地区,使其无法支援汉中地区。但由于钟会的陷害,诸葛绪未能等到蜀汉灭亡就被夺去兵权并押往洛阳治罪。
不过,诸葛绪的结局却是伐蜀大军三路统帅中最好的一个。众多周知,钟会在战后因发动叛乱被诛杀,邓艾则是死于监军卫瓘之手。而据《三国志 钟会传》注引《百官名》载:“(诸葛)绪入晋为太常、崇礼卫尉。”很显然,诸葛绪的冤案得到了平反,他也得以继续在朝中任职。司马炎建立西晋帝国之后,他也荣升为太常及卫尉这样干的高职。这正好应了一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8 

引虎自卫什么意思?引虎自卫典故介绍

三国时期,严颜原是刘璋部下,负责镇守江州。后来刘璋因为担心张鲁,于是主动迎接刘备入益州,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此后刘备和刘璋决裂,张飞带兵攻破江州,严颜宁死不屈反而让张飞对他刮目相看,从而饶了严颜一命,而严颜也是被张飞的言行所感动最后决定归降刘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引虎自卫”,就和此次事件有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发生在张飞攻打巴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严颜和张飞。原文如下:
却说严颜在巴郡,闻刘璋差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后闻玄德据住涪关,大怒,屡欲提兵往战,又恐这条路上有兵来。当日闻知张飞兵到,便点起本部五六千人马,准备迎敌。或献计曰:“张飞在当阳长坂,一声喝退曹兵百万之众。曹操亦闻风而避之,不可轻敌。今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彼军无粮,不过一月,自然退去。更兼张飞性如烈火,专要鞭挞士卒;如不与战,必怒;怒则必以暴厉之气待其军士:军心一变,乘势击之,张飞可擒也。”
严颜从其言,教军士尽数上城守护……张飞大怒,咬牙睁目,披挂上马,引数百骑来巴郡城下搦战。城上众军百般痛骂。张飞性急,几番杀到吊桥,要过护城河,又被乱箭射回。到晚全无一个人出,张飞忍一肚气还寨。次日早晨,又引军去搦战。那严颜在城敌楼上,一箭射中张飞头盔。飞指而恨曰:“若拿住你这老匹夫,我亲自食你肉!”到晚又空回。第三日,张飞引了军,沿城去骂。原来那座城子是个山城,周围都是乱山,张飞自乘马登出,下视城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得知张飞率部进入巴郡,老将严颜听取了部下的建议,闭门不出,在城中坚守。张飞数次率兵发动进攻,都被城头的乱箭击退,进攻毫无进展。无奈之下,张飞在城外巡查,后来终于找到了破敌之策,以诱敌之计将严颜引出城并将其活捉。后来,严颜归顺了张飞,并在汉中之战中屡立战功,与黄忠一起成为刘备集团战功卓著的老将。
本文介绍的成语,是严颜口中的“引虎自卫”,意为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依仗恶人,反受其害。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情节,是有历史依据的。据《三国志•张飞传》注引《华阳国志》载,得知刘璋邀请刘备进入益州的消息后,严颜随即发出了“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这样的感叹。很显然,小说中“引虎自卫”这句成语是受到了史料中“放虎自卫”的启发而创建的。
至于历史上张飞活捉严颜后的故事,与小说的描述大体相同。《三国志•张飞传》载:“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这里附带还要提一句,小说描述的严颜归降后先后参与益州争夺战及汉中之战的故事情节是历史的虚构。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严颜自从被张飞“引为宾客”后就再无消息,就连举荐刘备为汉中王及称帝的奏表中也没有他的名字,很有可能在益州争夺战结束后不久,严颜就因病去世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6 

始料不及什么意思?始料不及典故介绍

221年,刘备亲自率领四万人马进行伐吴,夷陵之战就这样爆发了。当时蜀汉和东吴之间的边界在巫山附近,刘备派出吴班、冯习等人率领三万部队作为先锋,誓要夺取峡口攻入东吴境内。蜀军起初士气正旺,孙权一边对面刘备,又担心曹魏趁机发难,于是派出使者想曹丕提出修好。这次介绍的成语“始料不及”,就和夷陵之战其中的一场战役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关兴、张苞、沙摩柯和甘宁。原文如下:
(韩)当回顾众将曰:“谁敢冲突蜀兵?”部将夏恂,挺枪出马。先主背后张苞挺丈八矛,纵马而出,大喝一声,直取夏恂。恂见苞声若巨雷,心中惊惧;恰待要走,周泰弟周平见恂抵敌不住,挥刀纵马而来。关兴见了,跃马提刀来迎。张苞大喝一声,一矛刺中夏恂,倒撞下马。周平大惊,始料不及,被关兴一刀斩了。二小将便取韩当、周泰。韩、周二人,慌退入阵。先主视之,叹曰:“虎父无犬子也!”用御鞭一指,蜀兵一齐掩杀过去,吴兵大败。那八路兵,势如泉涌,杀的那吴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却说甘宁正在船中养病,听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马,正遇一彪蛮兵,人皆被发跣足,皆使弓弩长枪,搪牌刀斧;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甘宁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拨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吴王闻之,哀痛不已,具礼厚葬,立庙祭祀。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御驾亲征,率领御林军来到前线,与东吴大将韩当、周泰对阵。在两军的交锋过程中,张苞刺死夏恂,关兴斩杀周平,吴军大败,溃不成军,落荒而逃。正在养病的甘宁得知敌军到来,上马迎敌,最终被蛮王沙摩柯射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始料不及”, 意为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小说中出现的这段战斗场面,都是作者的虚构而并非历史的真实。尽管夷陵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这段描述中出现的关兴和张苞二人却从未上过战场。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至于小说中出现的夏恂和周平二人,也是坐着为突出关兴和张苞的神勇而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并非真实的三国历史人物。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蛮王沙摩柯,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参与了夷陵之战。据《三国志?先主传》载:“(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三国志?先主传》称:“(刘备)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可见沙摩柯原本是五溪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不过,小说中提到的甘宁死于沙摩柯之手却并非是历史的真实。因为按照《三国志?甘宁传》的记载,甘宁在夷陵之战爆发前已经病逝。因此,他也就不可能死而复生参加夷陵之战了。
说完了历史上的沙摩柯,再来谈谈他在小说中的表现。在小说当中,提到沙摩柯的地方一共有三处,首先便是此次射死甘宁,之后是击败东吴将领淳于丹,最后是被周泰斩杀。有部分武评爱好者认为沙摩柯是容易被忽略的蜀汉猛将,武艺很高。其实,这个结论是不对的。甘宁之所以不敢与沙摩柯单挑,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沙摩柯的长相特别,书中说他“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此时的甘宁有病在身,原本就精神恍惚,见到沙摩柯这副模样,不敢交手也是正常的。至于说到沙摩柯的真实武艺,他与周泰的交锋最能说明问题。小说第八十四回提到:“时有蛮王沙摩柯,匹马奔走,正逢周泰,战二十余合,被泰所杀。”
在蜀汉早期名将中,除了黄忠和沙摩柯之外,还有一位以箭法著称的将领,他便是益州名将严颜。在小说第六十三回中,严颜曾经一箭射中张飞的头盔。此后,他在与张飞有过一次单挑。书中描述到:“交马战不十合,张飞卖个破绽,严颜一刀砍来,张飞闪过,撞将入去,扯住严颜勒甲绦,生擒过来。”以严颜的武艺,张飞仅用了十个回合便将其生擒。而沙摩柯的对手周泰并非小说中的一流高手,在张飞手下能不能撑过十个回合都是个疑问。两相对比,沙摩柯的武艺比不上严颜。有武评爱好者说沙摩柯的武艺能在蜀汉前期武将中位列前十,这让五虎将及李严、关平、魏延、周仓、严颜等人情何以堪。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6 

号啕大哭什么意思?号啕大哭典故介绍

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把周瑜给活活气死,公瑾死前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孙权得知周瑜的死讯后,更是悲痛欲绝,号啕大哭。诸葛亮此后也一人赶往东吴去祭拜周瑜,此番前行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当然历史上周瑜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这都是经过演义的内容。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就是“号啕大哭”,一起来看看当时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周瑜、孙权、诸葛亮和刘备。原文如下:
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周瑜停丧于巴丘。众将将所遗书缄,遣人飞报孙权。权闻瑜死,号啕大哭……即日便命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一面教发周瑜灵柩回葬。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至晓,告于玄德。玄德使人探之,果然死了。
玄德问孔明曰:“周瑜既死,还当如何?”孔明曰:“代瑜领兵者,必鲁肃也。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贤士佐助主公。”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赴巴丘吊丧。于路探听得孙权已令鲁肃为都督,周瑜灵柩已回柴桑。孔明径至柴桑,鲁肃以礼迎接。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三气周瑜”,令周瑜长叹一声,病情加重,不治而亡。临终之际,周瑜留下遗书,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孙权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痛苦不已。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冒险前往荆州祭奠。此后,诸葛亮又与凤雏庞统见面,劝说其加入刘备集团。果然,不久之后,庞统便离开江东投靠刘备。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权得知周瑜病逝后的反应,叫做“号啕大哭”, 意为放开声音大声的哭。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已不可查,但应该很早便已经出现。
小说中提到的周瑜离世的原因及诸葛亮前往江东祭奠的情节,均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为了人物塑造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故事。《三国志·周瑜传》载:“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而诸葛亮也并未亲自前往江东去祭奠周瑜。
至于小说中描述的诸葛亮面见庞统,建议其离开江东依附刘备的情节,也并非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庞统传》载,江陵之战结束后,周瑜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庞统则在周瑜手下担任功曹一职。周瑜病逝后,庞统“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勣、顾劭、全琮皆往。”这也就是说办完周瑜的丧事后,庞统又回到了南郡。
既然庞统依附刘备与诸葛亮无关,那么他又是如何加入刘备集团的呢?原因与鲁肃有关。众所周知,周瑜在世期间,东吴将油江口借给了刘备。周瑜去世后,在鲁肃的大力推动下,孙权又将整个南郡借给了刘备。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郡人,庞统继续留在南郡,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刘备集团的一员。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5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讽刺的是谁?

沐猴而冠这一成语最初出自于《世纪·项羽本纪》以及《汉书·伍被传》,指的是猕猴戴帽子,比喻将自己打扮的像是人类,而实际上只是虚有其表。沐猴而冠一次经常会用来讽刺那些依附着权势窃据一定权位的人。与衣冠禽兽、道貌岸然、沐猴衣冠等成语有着相近的意思。那么这个沐猴而冠在历史当中讽刺的是谁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的秦朝末年期间,各路起义军纷纷起兵抗击秦国,一副天下大乱局势。在当时,起义军是在全国各地到处一秦国军队进行作战,都是各打各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于是这些起义军就约定:若是谁能够最先攻入咸阳,推翻暴秦,那么谁就是关中王。
而当时的楚霸王项羽的进军路线安排的不怎么样,所以总是与秦朝军队正面遭遇,费劲了千辛万苦,但还是晚到了一步。所以当时项羽对刘邦是非常不满的,于是就以胡作非为来发泄着心中的愤怒。当时项羽率领大军在皇城中是横冲直撞,到处杀戮,而且还把秦宫也是一把火给烧了,大火是烧了好几个月,愣是把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炒成了一片废墟。然而即便是这样,项羽觉得还是不解气,于是又把秦朝所以留下来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再才准备率领军队回到江东。
在当时项羽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劝说他说:“咸阳乃是外在关中要地,矿产风物,土地肥沃,而且地势也非常的险要,若是能够在这里修建都城,那必定有利于项王奠定宏图霸业。”被这么一说,项羽当时还真的是有些心动了,然而再抬头看看眼前已经被自己弄成了一片废墟的咸阳,哪里还有像个都城的样子?于是就更加思念家乡了,所以当时项羽就一心只想回到故乡。
于是项羽就对刚才劝他的人说道:“若是人要是富贵了,那么就应该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都知道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若是富贵了还不会到自己的家乡,那就像是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再好看的衣服也不会被任何人看见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必须要回江东去。”
后来那个劝说的人听到项羽这么说后觉得项羽算不上是什么顶天立地的英雄,于是在私底下就对人家说道:“都说楚国人之途有所表,就像是猴子带帽子冒充人一样。以前我还不相信,这次与霸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是果真如此啊!”然而这话后来被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非常的生气,于是便令人将他抓了起来投入到了鼎炉里活活的烹死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4 

面不改色什么意思?面不改色典故介绍

秦宓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臣,思维敏捷,善于辩论。秦宓早年是刘璋的手下,后来被刘备麾入账下。史书上对于秦宓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不过其中有一件事让他差点丢了性命。关羽死后,刘备下决心伐吴,此时秦宓力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结果刘备大怒要杀秦宓,最后还是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饶了秦宓一命,只是将他下狱。这次介绍的成语“面不改色”,就和秦宓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发生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秦宓、诸葛亮和刘备。原文如下:
次日,先主整兵要行。学士秦宓奏曰:“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思之。”先主曰:“云长与朕,犹一体也。大义尚在,岂可忘耶?”宓伏地不起曰:“陛下不从臣言,诚恐有失。”先主大怒曰:“朕欲兴兵,尔何出此不利之言!”叱武士推出斩之,宓面不改色,回顾先主而笑曰:“臣死无恨,但可惜新创之业,又将颠覆耳!”众官皆为秦宓告免。先主曰:“暂且囚下,待朕报仇回时发落。”
孔明闻知,即上表救秦宓。其略曰:“臣亮等窃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先主看毕,掷表于地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遇害后,刘备决定亲自挂帅征讨孙权。学士秦宓上奏劝阻,刘备勃然大怒,下令将秦宓处死。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再度上奏劝阻刘备。但刘备将诸葛亮的奏章扔在地上,表示自己的心意已决,不再接受大臣的劝谏。同时,刘备又下令将秦宓关押,等战事胜利后再做发落。此后,刘备亲征东吴,但遭到陆逊的顽强抵抗,最终兵败夷陵,蜀汉帝国也因此元气大伤。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秦宓提到刘备要处死自己时的反应,叫做“面不改色”,意为脸上神色不变。形容遇到突发事件时神态自若,从容镇静。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晏子春秋》中的“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
小说中提到的学士秦宓劝阻刘备征讨东吴的情节,是符合历史原貌的。据《三国志•秦宓传》载:“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直到刘备病逝后,秦宓才重新被诸葛亮录用。
刘备征讨东吴的决定,在蜀汉朝臣中还是引起了一番争议的。《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作为元老系的代表赵云,就曾公开对刘备的决定表示异议。赵云表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不过,刘备不但拒绝听取赵云的意见,还不让其一起参与战事,仅仅让其镇守江州作为后应。比起早年就跟随刘备的赵云,秦宓的命运就要悲惨的多。若非刘备病逝,秦宓恐怕用不出头之日。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3 

赤身裸体什么意思?赤身裸体典故介绍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也是东吴四杰之一。刚加入孙权幕府时,陆逊任职帐下右部督,此后因为才能出众,很快便得到了孙权的赏识,而被加以重用。222年,孙权认命陆逊为大都督,指挥大军抵抗刘备的进攻,刚开始在东吴朝内还有人表示不服。不过陆逊用行动证明孙权并没有看错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赤身裸体”,就和陆逊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吴班和陆逊。原文如下:
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徐盛、丁奉入帐禀陆逊曰:“蜀兵欺我太甚!某等愿出击之!”逊笑曰:“公等但恃血气之勇,未知孙、吴妙法,此彼诱敌之计也:三日后必见其诈矣。”徐盛曰:“三日后,彼移营已定,安能击之乎?”逊曰:“吾正欲令彼移营也。”诸将哂笑而退。
过三日后,会诸将于关上观望,见吴班兵已退去。逊指曰:“杀气起矣。刘备必从山谷中出也。”言未毕,只见蜀兵皆全装惯束,拥先主而过。吴兵见了,尽皆胆裂。逊曰:“吾之不听诸公击班者,正为此也。今伏兵已出,旬日之内,必破蜀矣。”诸将皆曰:“破蜀当在初时,今连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安能破乎?”逊曰:“诸公不知兵法。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专;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诸将方才叹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此时正值刘备东征期间,陆逊被孙权任命为吴军统帅,率部御敌,东吴不少将领对孙权的这一任命心怀不满,加上陆逊上任后下令将各处关防,牢守隘口,更被诸将视为怯战之举。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命吴班率部挑战。蜀军士卒“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更加激怒了一众吴军将领,众人纷纷请战,却遭到陆逊的拒绝。陆逊认为这是刘备的诱敌之策。三天后,陆逊的这一判断果然得到证实,吴军将领由此转变了对陆逊的看法。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吴班率部挑战时士卒的形象,叫做“赤身裸体”,意为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对于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三国演义》对于这一战役也是浓墨重彩,用了整整三回的篇幅进行描述。期间大部分的故事也是取自于史料,像本文所提到的吴班挑战之事亦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与历史记载相比,小说家加上了“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这一段,使得吴军将领的请战变得更加合情合理,也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高超的创作功力。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2 

鼎足之势什么意思?鼎足之势典故介绍

194年,曹操出兵攻打陶谦,派陈宫等人驻守东郡。但陈宫却趁机说服张邈让他接吕布来当兖州牧,曹操得知后又率军攻打吕布。在这场战役中,吕布用骑兵冲散了曹操的青州兵,导致曹军阵势大乱,让吕布占据了上风。在此后两军僵持的100多天中,天气干旱,又有蝗灾爆发,吕布只能把部队转移到山阳。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鼎足之势”,就和吕布有关,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发生在兖州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吕布、陈宫、曹操和郭嘉。原文如下:
(曹)操曰:“吾料吕布有勇无谋,不足虑也。”教且安营下寨,再作商议。吕布知曹操回兵,已过滕县,召副将薛兰、李封曰:“吾欲用汝二人久矣。汝可引军一万,坚守兖州。吾亲自率兵,前去破曹。”二人应诺。陈宫急入见曰:“将军弃兖州,欲何往乎?”布曰:“吾欲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宫曰:“差矣。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在彼。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布曰:“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岂知之!”遂不用陈宫之言,而用薛兰守兖州而行。
曹操兵行至泰山险路,郭嘉曰:“且不可进,恐此处有伏兵。”曹操笑曰:“吕布无谋之辈,故教薛兰守兖州,自往濮阳,安得此处有埋伏耶?教曹仁领一军围兖州,吾进兵濮阳,速攻吕布。”陈宫闻曹兵至近,乃献计曰:“今曹兵远来疲困,利在速战,不可养成气力。”布曰:“吾匹马纵横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吕布、陈宫趁曹操东征徐州之际突袭兖州,占据了兖州大部地区,曹操手中仅剩下甄城、东阿和范县三地。曹操闻讯后,立即率部回援。吕布随即派遣副将薛兰和李封坚守兖州,自己打算屯兵濮阳迎击曹操。陈宫则提出可在兖州正南一百八十里处的他泰山地区设伏,将曹操歼灭。不过,陈宫的这个建议被吕布拒绝。而当曹操率军行至泰山地区时,郭嘉又提醒曹操,担心吕布在此地设伏。曹操认为吕布调遣薛兰等人镇守兖州,自己前往濮阳,正好说明吕布在此地没有设伏。之后,曹操下令曹仁带领围攻兖州,自己进兵濮阳,与吕布决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吕布口中的“鼎足之势”,意为三方面并立的局面。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小说中提到的吕布与曹操之间爆发的兖州之战,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据《三国志·武帝纪》载:“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三国志·荀彧传》亦称:“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
此时,曹操的局面非常凶险,兖州大本营只剩下甄城、范县和东阿三地,大军主力从徐州战场回援兖州,要经过地势险峻的东平和亢父地区。一旦吕布在此设伏,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过,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陈宫并没有如小说所言向吕布提出设伏的建议。据《三国志·程昱传》载:“(程)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这也就意味着当时陈宫并没有和吕布在一起,而是率军进至仓亭津地区。
吕布主力驻扎濮阳,不但使得曹军主力得以顺利进入兖州战场,同时也让曹操看出了吕布军事才能的真实水平。《三国志·武帝纪》载,得知吕布屯兵濮阳后,曹操说了这样一番话:“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这番话也预示了兖州之战的结局。最终,经过一年的鏖战,曹操将吕布击败,重新占据了兖州。

清歌 发布于  2021-12-19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