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共历时11年,耗费255亿美元。再计划期间,美国总共六次登月成功,为人类探索月球打开了坚实的第一步,所带来的影响让全人类收益至今。直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正式宣告结束。
美国电视节目实行分级
美国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推行电视节目分级制度。主要分为,适合所有人观看、儿童需要在父母指导下观看、14岁以下儿童需要父母指导进行观看和仅适合17岁以上成年人观看四种级别。
《清明上河图》必看细节详解 原来画中还藏有这么多秘密
《清明上河图》必看细节详解 原来画中还藏有这么多秘密据说《清明上河图》将会在明年故宫博物馆再次展出,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如果有机会能够一睹真颜一定不要错过。《清明上河图》长500多厘米,是一副非常巨大的画作,第一次看的话还真不太知道应该看哪些重点,所以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清明上河图》的必看细节,相信能帮助大家更加了解当时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其实作者张择端在画中暗藏了很多秘密,下面先挑选了十处,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真的有宋慈吗?历史上的宋慈是个怎样的人?
很多人一定都对“宋慈”这个名字并不感到陌生,《大宋提刑官》正是以宋慈为主角。只不过在剧中,宋慈属于像包拯那样的断案高手,不管多么复杂难解的案子,到了宋慈手上,总是会有办法破解,找到真凶。故事的背景是在宋朝,那么宋朝是不是真的有宋慈这个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宋慈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像人们看到的那样是一个断案高手吗?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张择端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就算大家没看过原作,也应该在网上看过这幅画的大概样子。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整幅画把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以及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都给描绘了出来,相当的壮观。这幅画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当时在朝内担任翰林待诏。要创作出这样一幅画出来可不容易,而且作者究竟想通过这幅画来表达什么呢?
辛弃疾为什么得不到重用?辛弃疾有治国之才么?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还有“词中之龙”的称号。不过辛弃疾的一生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直到最后都没能实现自己的志向。辛弃疾从小在金国出身,少年时回到宋国,此后在朝廷担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位。不过因为自己的政见和主派相违背,最后遭到弃用,只能归隐山田。此后辛弃疾就把自己对家国兴亡的担忧,都给予在了自己的词中。如果让辛弃疾担任重职,他能改变南宋的命运么?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北宋南宋皇帝年号在位时间
宋朝是历史上一个有很多人都很羡慕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多人鄙弃的时代,之所以羡慕是因为宋朝时期非常有钱,人民的生活也很富足,能用钱买到的和平就坚决不会打仗,而鄙弃也正是在此,因为军队能力不够,军事力量太过薄弱,所以只能用钱来摆平。不过宋朝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亡于外患而不是内忧的朝代,是否也可以说明,宋朝对于百姓来说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呢?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安史之乱有多残忍多残酷
如果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对这个安史之乱那还是知道一些的,安史之乱对唐朝影响很大,大到直接影响到了唐朝历史走向问题,也有人说这个安史之乱竟然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那么这个安史之乱就很吓人了,那么这个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么的残忍残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呗!
天宝14年,也就是公元755年
三镇节度使,三百斤的安禄山在范阳(北京)起兵,剑指中原,安史之乱爆发!
叛乱兵变在古代历史中也经常发生,而且安史之乱最终也被平定了。
公元755年
但是教科书却将安史之乱定义为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如果从更宏观的历史角度看来,这更是整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 甚至于人民的心理以及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那么,这场浩劫是如何爆发的呢?他对后世的中华文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先看看当时的历史进程和世界格局。
强大且统一的汉朝灭亡之后,中国经历了三分天下,而后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时期。
俗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下。
公元581年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统一中原并且大兴土木,开展了京杭运河为首的全国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并且再次大同已经封闭了几个世纪之久的丝绸之路。
同时开创科举制,为中原的繁盛强大打下了基础,但基础设施劳民伤财,加上隋炀帝杨广的暴虐,隋也就在二世而亡。
公元618年
唐高祖李渊在此基础上建立唐朝。
之后的几代皇帝在宫延内血腥夺权,巩固统治的同时,也先后击败了,东突厥,西突厥,灭掉高句丽,挡住土蕃等强敌。
在人口红利以及强大的经济力量支持下,唐朝军剑指四方鲸吞蚕食,让周围环伺的一众国家俯首称臣。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中期,唐朝国力到达顶峰,到了天宝13年,全国的户口统计为52881280人。
加上隐户(逃户),佃农(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民),奴脾士兵僧道等不统计人群,史学家估计全国总人口应该有八千万,仅长安所在的京兆府(特区)就有人口二百万余,二同时期全世界人口才刚过两亿左右,即使人口众多,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却达到七百斤,在中国历史上,这个人均粮食占有量,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才赶上,封建帝制的大部分时间的占有量,都不及这个一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影视剧中唐朝的国民们,个个装扮华丽上档次,肉饼可以成为主食。羊肉也是寻常百姓家的常客,导致唐朝真的就有资本以胖为美,这也是体型庞大的安禄山,深受唐玄宗和杨贵妃喜欢的原因之一。
由于统治范围还与四海管辖民族众多,民族问题当然也要考虑,所以保全其部落,顺应其土俗的政策也让其非汉民族得以安分。
同时给予少数民族相对平等得地位,除了宰相,其他朝中官职以及国防军政要职,均向外族人开放,对待臣服的国家,采取恩威并施的举措,在军事征服之后,运用和清册封等手段消除国际问题,国际贸易也是当时唐朝统治者相当重视的问题。
唐朝之所以把疆域打成这个形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控制丝绸之路,掌握贸易主动权,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流向西域欧洲等,换来金银珠宝,橄榄油,葡萄酒等经济作物,电视剧也大多还原了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繁盛形象,面积四倍于紫荆城的大明宫。就处于长安城的东北方,与北极星呼应,155米宽的朱雀大街纵贯城门与皇城,街道纵横交错的长安城内。波斯人,契丹人,突厥人,吐蕃人,高丽人,罗马人,日本人,阿拉伯人,穿梭其中,从商做官。
长安的太学院已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学院,大批各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学成归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国家汉化,可参考现在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也有不少留学生通过科举考试在朝堂上担当重臣,当然学习是相互的,那时的唐人将北方大漠以及西域的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天宝年间,长安城统计在册的胡人就有十万人,胡食,胡语,胡旋舞以及胡人传过来的马球,很快成为长安城中的时尚,唐玄宗李隆基在即位之前就因马球技术高超让世人称赞。
胡人彪悍开放,洒脱有活力的特点,也在当时大唐的汉人甚至皇帝身上表现出来,安禄山的胡旋舞得到皇帝的赏识,这也成为了他平步青云的开端,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执政之初,年轻的皇帝意气风发,勤于政务,亲自参与改进科举制度以及兵役制度。
一度亲自批阅县级官员的考卷,保证地方官员的素质以及军队的战斗力,对农业也采取了调控的措施,丰年国家收购余粮,防止谷贱伤农,灾年开放谷仓,使百姓仍有余粮,如此一来,调冬生产积极性的同时,还使国库存粮充足,这样军队也就有了后勤保障,同时唐玄宗在全国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在皇帝以及权臣的励精图治之后,终于迎来了唐王朝,也是封建王朝最鼎盛的开元之治。
也唯独这个时代,诗词歌赋,舞蹈,壁画等高端艺术才能被普通人津津乐道反复玩味,可是不能所有人都去举杯对月。
唐玄宗在自己执政中期,面对如此繁荣昌盛的长安城,对权力逐渐失去兴趣,政务朝政不再细心打理,苦心专研声乐歌舞,在他见到自己的妻子杨玉环之后,彻底放飞自我,不理朝政。
以女人为中心的生活当然逐渐奢侈,权臣百姓也纷纷效仿,开元之初节俭之风荡然无存,不过国库还算充裕还可以维持下去。
就在此时,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遇到了一件决定世界走向的大事。
怛罗斯战役
强大的唐帝国军队在高丽大将 安西节度使 高仙芝的率领下,灭掉了车迟国和石国等一众小国之后,遇到了同样处于鼎盛时期正在扩张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他击败了东罗马帝国,灭掉萨珊波斯帝国之后,版图与唐接触,阿拉伯帝国几次袭击骚扰唐军失败之后,高仙芝决定主动出击,可是孤军深入的3万唐军,遇到了阿拉伯军队的围剿,加上唐军内部附属军队的二五仔临阵倒戈,出击的唐军尽数剿灭,随后双方在你来我往的袭扰中,认识到了彼此的实力,即进攻不成防御尚可,所以两国放下兵刃,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互派大使。
虽然从整个历史角度来看,这只是一次规模不大的边境冲突,可是就此中国停止了向西的征伐,武力扩张并用文化统治的中国化进程结束,因为意识到两个大国的存在,西亚中东各国开始从心理上不再一味的依附大唐。
节度使
节度使,为了为此对外用兵或者镇守边关而设置的官职,起初只是管边境军事事务,可是到了开元末期,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土地兼并现象逐渐严重,也就是地主阶级通过各种手段将百姓的土地据为己有,尤其是灾年以钱粮换地,使得很多人口丧失土地成为流民,代表资产阶级的中央为了解决流民问题,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雇佣流民大量从军,成为职业军人,同时期游牧民族骑兵数量与质量得以加强,国家正好也需要长期驻守边关的快速反应部队,可是军队的开销也随着增加,中央供给不足,于是开始让军队自己在边境屯田耕作,这一事务的管控权力自然落到了节度使身上,逐渐的,节度使掌管了所管辖军区的-军事-行政-民政-财政以及生产和税收,在辖区范围内吸取流民,补充兵员也由节度使管理,这样一来,随着节度使的权力增大,在其管辖内的士兵就容易出现-只知其将之威而不知有皇-的现象,怛罗斯战役后,随着中央军事战略的调整,对外用兵的需求减少,各镇节度使的注意力也必然从国外转至国内,因为在唐朝有不少边关将领回到中央,成为朝廷重臣的先例,中央官员与边关各镇出现对立之势,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唐玄宗因为个人原因荒废朝政,没有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导致中央腐败严重,一代贤相张九龄被李林甫代替。
张九龄
张九龄在皇帝不理事务之时,几乎独揽朝政,虽然李林甫才华出众起初为皇帝解决部分财政问题,可是其巩固权力,阻塞迫害贤良的手段却无所不用其极,科举制度逐渐形同虚设,任人唯亲的现象在朝堂以及地方成为普遍,最致命的后果就是中央军队腐化,庸才流入,缺乏管理缺乏训练,中央实力逐渐消弱,而地方节度使却在日益壮大。
安禄山本是一个打了败仗,被押解回中央准备问罪的胡人兵马使,可他通过贿赂官员洗脱罪责,同时因表演胡旋舞得到唐玄宗的注意,很快平步青云,李林甫考虑胡人不能做宰相,于是投唐玄宗所好,推举安禄山为 东北三镇节度使,一来减弱节度使对其相权的威胁,二来安禄山可以成为其强劲党羽,这三镇的节度使足足有15万人,力量已经盖过中央,而皇帝贵妃还在与安禄山嬉戏共舞,没有丝毫忌惮,李林甫病死后,原本市井地旮出身的杨国忠,因为是杨玉环(唐玄宗老婆)的族兄,同时也十分会”做人“,所以成为新的宰相,升任宰相之前因为争宠成为李林甫的政敌,安禄山作为李林甫的党羽,与杨国忠交恶,双方持续且轰动朝堂的党争,皇帝却任其发展,视而不见,而杨国忠祸乱朝纲,阻塞中间的本领,与李林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自身的能力有限就会嫉贤妒能,使得中央更加腐朽,不懂兵法又好大喜功,对南方几度用兵,两次使军队走入瘴气之地,军事失败导致唐军折损数万余,也让南方少数民族与唐交恶,安禄山看到自己的权力,甚至个人安危竟遭威胁,同时也认识到中央实力不济之时,终于下定决心,发动兵变。
公元755年12月16日
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北京)起兵,其数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由于安禄山的东北势力庞大,骑兵之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就占领河北,随后直指东都洛阳,同年12月22日,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确实率兵造反,命儿子荣王李婉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帅,东征安禄山保卫洛阳,由于唐朝的军队还在边关不能及时赶回,高仙芝封 常清临时的长安洛阳募兵,得到的都是些市井子弟,缺乏战斗经验,此时也没时间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所以安禄山虽然遇到大军阻碍但很快将其击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叛军就攻入洛阳,杀守将和御史中丞并自立称帝,国号:大燕。
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 撤出洛阳之后,在潼关再次集结,边关兵力部分调回,并在潼关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潼关易守难攻,在此坚守并等待边关节度使调回大军本是正确战略,可是朝延的腐朽,让庸才文官视武将立功为洪水猛兽,加上高仙芝等人也非汉将,胡将安禄山的反叛使得唐玄宗对外将产生忌惮,这也就成了官宦诬陷武将的最有力借口,随后封常清高仙芝,以勾结叛军避而不战的罪名处斩,新将领是已经年过花甲的陇右节度使 哥舒翰,不过身为大将,深谙兵法,依然正确判断了战争形势,上任之后立刻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安禄山大军,几度强攻均被挫败,而此时朔方节度使 郭子仪与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同为叛将的史思明,一度连续得手进展十分顺利,此时哥舒翰认为,只需要继续坚守,叛军劳师远征急于速胜,在占领区不得民心,且后方失利的情况下,便会自行溃散,可是大唐的失败也恰恰来自于其后方,宰相杨国忠怀疑哥舒翰在为自身利益而怯战,同时安禄山派处老弱病残在唐军阵前袭扰,让皇帝以及杨国忠认为叛军已经大势已去,毕竟人容易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于是逼迫 哥舒翰 出关剿灭叛军,百般劝解无果,哥舒翰无奈出击,安禄山佯装退败,诱敌深入,在灵宝山的山道上设伏,二十万守军覆灭,主将哥舒翰也被下属绑赴敌营,这次出击失败也让郭子仪与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战果功亏一篑,此时长安城已经门户大开,安禄山的精锐铁骑开始全速冲击,唐玄宗和杨国忠在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冷静后向长安城放言,要御驾亲征,不过在陈玄礼的禁军集结完毕之后。
公元756年6月12日黎明时分
唐玄宗皇帝 逃出长安,向蜀地而去,四天后,安禄山占领长安,冲进大明宫,破坏宫殿,抢夺财物,将皇室成员尽数屠杀。
安史之乱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让曾经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关中地区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量的饥荒和逃亡让这一地区的人口锐减,由于年代久远,据记载,损失人口约为三千万,也就是整个中华大地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曾经 商 周 秦 汉建立起来的中华中心地位荡然无存,唐朝以后再也没有朝代在长安建都,因为安禄山是胡人,且又是叛乱的根源,所以非我族人其心必异的思想开始影响后世,这也就让之前开放包容的中华大地,变得保守,内敛而且排外,这一思想经过后世一千多年的强化之后,中华大地逐渐由世界中心变成与世界脱轨的状态,封闭自我,减少交流,同时由于地理的原因,中原周边地区不是海洋就是大漠,南边是充满瘴气的丛林,所以也就有了坐井观天的自傲,认为自己生活的地区就是天下,即使右后来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壮举,其直接目的是彰显我中原国力强盛之威,与不久之后欧洲欧洲展开的大航海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实我们现在回望安史之乱,很明显,这是一场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内部的党争封建中央与地方的对抗,是这场人祸的根本原因,还看到在中央集权的政权统治下,一旦出现了类似唐玄宗这样多变的因素,国家的未来就会变得不可控,要说民族矛盾也可能只是安禄山在胡人集聚地起兵的一个口号罢了,因为他用的部将士兵80%都是汉人,而对抗安禄山的大将却很多都是,高丽契丹以及胡人出身,其实胡人以及其余各族各国人民,在长安和全国能得到很好的生活,也被平等对待,所以全国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民族矛盾,各族充分交流融合以及发达的国际贸易,也是唐朝初年创造盛世的重要原因。
大唐三绝是什么?具体是指的是哪三绝?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大唐三绝”,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唐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三个好到“绝顶”的“东西”。那你又知道这三绝是哪三绝吗?其一就是李白的诗歌,这一点一直到现在我们也都不否认,很多人最开始接触诗歌,背的都是李白的诗。其二就是张旭的狂草,草书当中首推张旭,他的草书就算没研究过书法的人也是知道的。其三就是裴旻的剑舞,这个相对来说知道的人会少一些,但能被成为三绝之一,一定有他的独到之处。
1.李白的诗歌
李白,诗仙,谪仙人,李白的一切都能够与“仙”字联系在一起,他本人的才华与不羁,更是给他增添了一股仙气,好像这样的人真的只能存在于天上,人世间这么多年,只出了李白一个人,更有甚者给李白的逝世也增添了一份恣意的美,认为李白是在自己醉酒之后,错把水中月当做天上月,投水捞月而死,或许也只有这样的传说,才配得上李白在后人心中的地位,千百年来也不可撼动。
李白的诗,时时都透露着一种“真”,他想要做官的时候敢直接拍马屁,他与朋友临别的时候敢夸张自己的留恋,他忧愁的时候也敢让头发“长”出三千丈,我们知道他的诗歌有很多的夸张,但是却从来不觉得可笑,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夸张,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李白,才让李白的形象朦胧又清晰,安稳而沉醉。
2.张旭的狂草
张旭,和李白一样,也喜欢喝酒,喝完了就开始他的“行为艺术”,借酒发疯,像个疯子一样大喊大叫四处狂奔,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张旭还能要来一支笔,挥毫而就,草书作品也就因此而诞生,当时人们都把他叫做“张颠”,这一个“颠”字,足以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热爱书法到了骨子里的人物形象,他也不再是课本上的一个名字,字帖上的一幅作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身为书法家,张旭自然不可能平白无故随便写写就成了书法家,他也是琢磨过很多前人的书法作品,例如二王,即王羲之、王献之,东汉时期的草书之祖张芝,平时他也十分细心,不管看到什么,他认为都是可以融入到自己的习字当中去,比如担夫争道的故事,还有公孙大娘的舞剑,就连颜真卿都曾经两次辞官,想要找张旭请教。张旭是为书法而生的,他的名字,早就已经和“草书”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了。
3.裴旻的剑舞
唐代三绝,这是唐文宗李昂御笔亲封的,除了以上所说的两个,还有一个就是裴旻的剑舞。“剑舞”怎么听都像是武侠小说,或者江湖人士的技术,在这里却是皇帝亲自封的,裴旻的技术之高可见一斑,相传李白还曾经师从裴旻,不过都是传说。裴旻是历史上公认的“剑圣”,这一点比起很多虚构出来的人物,要实实在在的多了,皇帝亲赐,历史公认,怕是不会有谁会说不服吧。
有关裴旻的剑舞,也有一些诗对此进行过描述,只不过剑舞毕竟没办法和诗歌和书法一样,有实物载体保留下来,或许也只能从一些传说当中去窥探一二了。
三国曹氏与夏侯是什么关系
说到三国的曹氏家族和夏后氏家族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两大家族可以说是非常紧密的,话说是他们两家算是曹魏的中流砥柱了,所以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氏家族和夏后氏家族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话题在学者界也已经研究了很久很久了,那么真正的争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