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肺栓塞?

肺栓塞的治疗首先是支持、对症治疗。血氧水平低则予以吸氧维持血氧饱和,止痛药用以缓解疼痛,静脉补液以改变血压状况,必要时需采用升压药,当发生呼吸衰竭则需机械采用通气,尽可能保证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完整。

治疗周期
肺栓塞治疗方法有限,无固定治疗周期,具体应据患者生命体征、机体情况而定。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传统肝素
传统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效果相同,应用广泛,可用以减少大手术特别是小腿手术后局部静脉栓子形成的可能性。
低分子量肝素
适用于有肺栓塞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如心力衰竭、卧床、肥胖等,即使不进行手术,小剂量使用也会有好处,不会增加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频率,偶可引起伤口处血管少量渗血。
华法林
为口服抗凝药的一种,可给予具有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的患者服用,其治疗需持续数周或数月。
较新型抗凝药
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度沙班及达比加群等,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和测试,一般不与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与华法林相比,很少会导致严重出血。
溶栓治疗
链激酶、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能促血凝块破裂和溶解,一般用于因肺栓塞引起死亡危险的患者。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患者在前两周内进行手术、怀孕、卒中或有过度出血倾向,则不能使用这类药物。
手术治疗
下腔静脉内临时或永久植入滤器
适用于存在抗凝禁忌或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反复发生肺栓塞的患者,可考虑放置可回收的经皮下腔静脉滤器。
手术取栓
适用于支持治疗后仍有低血压,即经补液和吸氧后收缩压仍小于≤90mmHg或需要升压药物治疗,或有心跳和呼吸骤停风险的患者。此外,若有溶栓禁忌可考虑手术取栓,也可根据当地的资源和经验在手术取栓前尝试导管直接旋转吸取血栓。
其他治疗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急性脊髓损伤及多发性外伤等具较高静脉血栓风险的患者,考虑到颅内出血的风险,可使用物理方法预防血栓形成。此外,低分子肝素也是可以考虑的替代措施。
急性内科患者,当存在抗凝治疗禁忌时,采用物理方法可能有效。
发生低氧血症时应及时给氧。
对于大面积肺栓塞导致低血压的患者,可以静脉输注0.9%的生理盐水,当通过静脉输液不能充分提高血压时,应尽快使用升压药。
经导管药物溶栓治疗适用于治疗大面积肺栓塞,在次大面积肺栓塞方面的治疗适应症也在逐渐增加。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34 

肺栓塞就医需注意什么

肺栓塞是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是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衰等症状时,需积极就诊。

就医指征
既往无心肺疾病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
既往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加重或出现右心功能衰竭体征应及时就诊。
突然出现剧烈胸痛,且休息或在服用药物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就诊。
突然出现咯血且伴有脸色苍白、出冷汗、意识模糊等休克症状立即就诊。
就诊科室
急重症患者优先考虑前往急诊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呼吸窘迫、心衰等,可到心内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来医院之前有没有接受过治疗?
胸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轻微头痛、晕厥或心跳呼吸骤停等症状)
既往有无类似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是内源性纤溶过程的副产物,其水平升高提示近期有血栓形成,D-二聚体阴性对于诊断有无肺栓塞是高度敏感的。
CT肺动脉血管成像
为用于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首选成像技术,快速、准确,且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肺通气灌注(V/Q)扫描
V/Q扫描时间比CT血管造影长,特异性稍低,当胸部X线表现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显著潜在肺部疾病的存在,敏感度较高。当肾功能不全不能使用造影剂时,V/Q扫描是特别有用的。
多普勒超声扫描
对于发现腿和手臂血栓(特别是股静脉)来说是一种安全、无创、便携式检查。该检查对血栓的敏感性>95%,特异性>95%。但对于怀疑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超声结果阴性还需进一步检查。
超声心动图
可显示右心房或心室内凝块,常用于急性肺栓塞的风险分层。
心脏标志物检查
用于死亡风险分层评估,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提示右室缺血,脑利钠肽水平升高则提示右室功能不全。
肺动脉造影
现在很少用于诊断急性肺栓塞,因为无创CT血管造影也有类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诊断标准
CT检查
能够发现肺动脉内的栓子,显示血栓部位、形态、与管壁关系及内脏受损状况。
V/Q扫描
肺通气扫描正常,而灌注缺损,高度怀疑肺栓塞。
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完全闭塞及缺支等。
鉴别诊断
注意鉴别其他原因所致的胸痛、呼吸困难等,具体如下:
肺动脉炎
肺动脉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单侧或双侧的肺叶动脉或肺段动脉,临床表现为肺动脉狭窄的一侧呼吸音减弱,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两者可根据检测红细胞沉降率与本病进行鉴别,同时可以进行血管造影,对病变部位进行明确。
白塞病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可以累及多个系统,如消化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恶心、呕吐、咳嗽、呼吸困难等,针刺反应是目前特异性较强的试验,两者可根据临床表现以及针刺试验进行鉴别。
肺动脉肉瘤
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急性或慢性肺栓塞非常相似,需要进行仔细鉴别。肺动脉肉瘤是一种从肺动脉壁发生的恶性肿瘤,初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只有当肺动脉被阻塞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肿瘤栓塞
多由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脱落碎片或癌细胞团,经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肺循环所致,事实上是恶性肿瘤的血行转移,当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而没有任何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证据时,应考虑广泛微小肿瘤栓塞的可能。因为肿瘤栓塞由于肿瘤引起,所以两者可由肿瘤标记物的检查进行鉴别。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34 

肺栓塞有什么症状

肺栓塞症状通常取决于肺动脉阻塞程度及患者全身状况,如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冠状动脉疾病者症状通常较重。当栓子较小时,不会产生生理性影响,无症状,且即使出现症状,也为非特异性,其症状出现的频率及强度因肺血管阻塞的程度和基础心肺功能而异。

典型症状
急性肺栓塞
常引起急性呼吸困难、胸膜炎性胸痛,偶尔咯血。尚未形成肺梗死时,呼吸困难可能是唯一症状,休息时不明显,活动期间可加重。
呼吸频率通常会增快,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可能会感到不安甚至焦虑发作,高龄患者可能以精神状态改变为首发症状。大面积肺栓塞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轻度头痛、晕厥或心搏骤停。
少数急性肺栓塞患者也可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如疼痛、肿胀,和(或)下肢或手臂的红肿。
慢性肺栓塞
慢性肺栓塞临床过程较急性肺栓塞更缺乏特异性,往往以慢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过重的形式出现,如活动性呼吸困难、易疲劳,数月至数年后发生的外周水肿更易误诊,且病死率高。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跳增快、心律不齐、头晕目眩或失去意识。若突然失去意识,可伴身体抖动,状似痉挛,血压迅速降至危险程度,可出现皮肤冰凉、发绀,甚至猝死。
老年患者肺栓塞首发症状可能是意识模糊或精神功能恶化,通常为心脏不能运输足够富氧血液至大脑和其他器官所致。
并发症
肺梗死
当肺栓塞阻塞肺血管导致部分肺组织死亡,即称为肺梗死,导致肺梗死的栓子通常都很小,肺梗死的症状可能数小时后出现,持续数天。如果发生肺梗死,患者会出现咳嗽,并有痰中带血,吸气时胸部锐痛,部分病例出现发热。
反复发作栓塞
对于小型肺栓塞反复发作的患者,其肺部血管的血压会增加,会导致呼吸困难、脚踝或下肢肿胀和虚弱等症状,可在数周、数月或数年内逐渐加重。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33 

肺栓塞病因有哪些

肺栓塞多源于小腿或盆腔深静脉内的血栓,从而引起的一支或多支肺动脉闭塞。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静脉回流障碍、内膜损伤和功能不全,尤其是血液高凝状态。

主要病因
血栓来源
几乎所有肺栓塞的栓子均起源于腿部或盆腔深静脉,也可源于手臂静脉或胸部中央静脉,形成后经静脉系统和右心到达肺动脉,引起一支或多支肺血管部分或全部阻塞。
非血栓来源
空气栓塞
大量空气进入体循环静脉或右心室,随后进入肺动脉,可发生肺流出道梗阻,致患者迅速死亡。主要原因包括手术、钝伤、静脉导管未封闭,也可为插入或移除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缘故。此外,潜水后快速减压可导致肺循环内大量微气泡的形成,从而可导致内皮损伤、低氧血症、弥散性渗出,即动脉气体栓塞。
脂肪栓塞
脂肪或骨髓颗粒在进入体循环静脉后,进一步到达肺动脉所致,多见于长骨骨折、骨科手术、镰状细胞危象患者所发生的微血管阻塞或骨髓坏死,少见原因为自身或经静脉给予的血清脂质毒性改变。
羊水栓塞
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经母体静脉进入母体肺动脉系统所致,多发生于产妇或产前有相关子宫操作者,后者少见。
感染性栓塞
为感染性物质栓塞于肺所致,多见于静脉毒品注射、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异物栓塞
为颗粒物质进入肺动脉系统所致,多见于静脉注射无机物,如海洛因使用者所注入的滑石粉或精神异常病人所注射的汞元素。
肿瘤栓塞
为恶性肿瘤的少见并发症,多见于腺癌、肿瘤细胞自脏器脱落进入体循环静脉和肺动脉系统,在此定位、增殖而阻塞血流。
流行病学
肺栓塞的发病率为117/10万人年,每年约有35万人发生肺栓塞,约8.5万人因肺栓塞而死亡,主要发生于成人。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的肺栓塞诊疗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从1997年的25.1%下降到2016年的3.9%。
我国妇女在无预防措施手术后的患病率达9.2%~15.6%。
好发人群
高龄,年龄>60岁。
慢性房颤、下肢瘫痪、卒中患者。
有骨盆、髋部或小腿等外伤史或近期手术史。
妊娠或分娩后妇女。
吸烟、肥胖、不活动者。
外源性雌孕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使用史。
肺炎、败血症患者。
骨髓增生性疾病、高黏滞血症、肾病综合征患者。
诱发因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相关因素
如久坐或分娩后久卧,下肢静脉的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助力,久坐、久外不动使下肢肌肉收缩减少,于是静脉的血液流速减坡,容易诱发栓塞。
内皮损伤或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肺栓塞的第一要素,静脉血栓栓塞和血栓形成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特征,静脉血液瘀滞、静脉系统内皮细胞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容易诱发肺栓塞。
潜在高凝、易栓状态
如肿瘤因素、患者因素和肿瘤治疗相关因素通过多种机制破坏机体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平衡,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或易栓状态,促进了肺栓塞的形成。
创伤、手术
如颅脑创伤患者手术后易发生肺栓塞,除了与静脉壁受损、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外,也与手术时间较长有关。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32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血液中的固态物质造成一支或多支肺动脉部分或完全阻塞,通常由血栓引起,也可由其他异物引起,但相对少见。急性肺栓塞有潜在致命性,约10%的患者在肺栓塞形成,出现症状的数小时内死亡,极少数存活者可出现较严重的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就诊科室:
急诊科、心血管科、呼吸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Pulmonary Embolism,PE
疾病别称:
肺动脉栓塞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肺梗死、反复发作栓塞
治疗周期:
无固定治疗周期
临床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轻微头痛、晕厥、心跳呼吸骤停
好发人群:
高龄者、房颤患者、妊娠者、产后妇女、肥胖者、肿瘤患者、败血症患者
常用药物:
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常用检查:
D-二聚体检测、CT肺动脉血管成像、肺通气灌注(V/Q)扫描、多普勒超声扫描
疾病分类
据生理状态分类
大面积肺栓塞
低血压、右心室功能受损,收缩压<90mmHg,或由基线降低40mmHg以上持续15分钟,存在较大可能的死亡风险。
次大面积肺栓塞
无低血压,右心室功能障碍。
非大面积肺栓塞
无右心室功能障碍、低血压。
据栓塞物质分类
血栓性肺栓塞
多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移动,经静脉系统和右心到达肺动脉,从而导致一支或多支血管部分或全部阻塞。
非血栓性肺栓塞
栓塞物主要包括空气、脂肪、羊水、感染物质、异物及肿瘤等,临床表现与血栓性肺栓塞有所不同。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31 

怎样预防胆囊癌?

对胆囊癌的预防要做到早期筛查,如普通常人可进行每年一次的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保持健康的体重,饮食要合理科学,平常多进行适当的运动。

早期筛查
普通常人可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预防措施
胆囊癌预后极差。为此,未能达到先期预防,国内专家基本达成共识,建议对以下情况均应早行胆囊切除术,即大于3.0cm的胆囊结石;胆囊壁有不均匀钙化的胆囊炎或瓷性胆囊;胆囊息肉大于1.0cm,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胰胆管汇合异常合并胆囊占位性病变;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以此可降低发生此病的风险。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30 

胆囊癌患者平时该怎么护理

胆囊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时刻监测术后创口的愈合情况,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产生不良的情绪,也要注意患者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出现异常要及时的治疗。

日常护理
胆囊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的不适,如果发生了不适要尽早与护理人员沟通,不要熬夜,保证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的充足,也可适当进行运动,比如饭后散步等。
心理护理
胆囊癌患者患有疾病会有过多的担心与焦虑,家属应该与患者进行多的交流,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
特殊注意事项
胆囊癌患者接受其他辅助治疗后应注意相关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高危因素预防。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30 

胆囊癌患者饮食需注意什么

给予胆囊癌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的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少吃油腻、刺激的食物。

饮食调理
适量给患者给予高生物价蛋白,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等。
给患者进食食物纤维高的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卜、豆类、水果等。
忌患者暴饮暴食,要少量多餐,少食油煎、油炸食物。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29 

胆囊癌预后注意事项

胆囊癌一旦已确诊,预后大多不佳,特别是NevinⅣ、Ⅴ期的预后极差,若不积极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仅为3~6个月。

能否治愈
胆囊癌患者很难完全治愈。
能活多久
胆囊癌患者5年生存率难以突破5%~10%,80%的终末期患者生存期不超过1年。
后遗症
胆囊癌患者一般没有相关后遗症的发生。
复诊
胆囊癌患者术后一般要求患者每一个月进行复查,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29 

怎样治疗胆囊癌?

胆囊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唯有手术切除才有可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的存活或治愈,治疗周期大约在4~6周。

治疗周期
具体根据胆囊癌患者病情程度来决定,大约在4~6周的治疗时间。
药物治疗
龙胆泻肝丸来进行保肝退黄疸;生胃酮来进行消化道黏膜的保护;阿托品主要进行止痛和解痉挛。
手术治疗
应根据病变的不同情况做不同的处理
NevinⅠ期
仅做单纯的胆囊切除一般都可达到根治。
NevinⅡ期
如肿瘤位于脏侧,因未穿透浆膜仅做胆囊切除足以达到根治。若肿瘤位于底部或肝侧胆囊床,应做胆囊床旁肝组织切除,并做冰冻切片确定其切缘阴性为止。而位于胆囊管的肿瘤,因其有可能较早出现胆总管周围、肝动脉或门静脉旁的淋巴结转移,应做根治性的淋巴结清扫。
NevinⅢ期
必须行胆囊癌根治术。其根治范围应在胆囊切除的基础上,楔形切除2-3cm深的胆囊窝肝脏组织、清除肝十二指肠周围的淋巴结。
NevinⅣ期
应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包括胆囊切除,同时做肝组织楔形广泛切除或右肝部分切除术。若肿瘤已经侵犯到肝总管、胆总管或结肠和胃十二指肠等,则应扩大切除相应受侵脏器,并连同周围的脂肪淋巴组织做整块切除。
NevinⅤ期
已经无法根治性切除肿瘤。若胆道梗阻,可行姑息性胆道内外引流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
术后放疗
对于手术没有切除干净的患者,进行术后的放疗治疗,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转移灶的放疗
当癌发生了转移可通过放疗治疗转移灶。
姑息放疗
可以用于骨转移患者的止痛。
化学药物治疗
胆囊癌患者可使用环磷酰胺、培美曲塞、紫杉醇、顺铂等化学药物治疗。
术后化疗
对于手术没有切除干净的患者,进行术后的化疗治疗,进一步杀死癌细胞。
转移灶的化疗
当癌发生了转移可通过化疗治疗。
姑息化疗
可帮助缩小或减缓肿瘤的生长。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