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中检出矿物油 还能放心吃吗

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奶粉是他们最重要的口粮。然而,德国“食品观察”组织最近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4种德国的奶粉中有3种检测出芳香烃矿物油;在12种购自法国和荷兰的奶粉产品中,有5种检测出芳香烃矿物油。这些受影响奶粉中的芳香烃矿物油含量在每公斤0.5毫克至3毫克之间。

很多爸爸妈妈看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担心。奶粉中为什么会有矿物油?它对宝宝有什么样的危害?已经买回家的奶粉中有矿物油吗?以后还能放心给宝宝吃奶粉吗?为了解答宝爸宝妈们的疑惑,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矿物油的知识。

矿物油是一个大家族

矿物油(MOH)是一类脂溶性物质。“一类”代表着矿物油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矿物油可分为饱和烷烃矿物油(MOSH)和芳香烃矿物油(MOAH)。而按照黏度又可分为低黏度、中黏度和高黏度三类,一般规律是碳原子越多,分子量越大,黏度越大,毒性越小。

矿物油既有工业用途,如用于汽油、柴油等;也有在食品中应用的,食品中最常见的就是石蜡。除此之外,生活中很多化妆品都有矿物油,比如各种保湿油、卸妆油、护肤品等,其实都有矿物油,矿物油在药品中也有很多应用。

食品中的矿物油主要来源于食品包装

那么,奶粉中为何会有矿物油?事实上,在食品工业中,矿物油是可以使用的,一方面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一方面在包装材料中也广泛使用。

联合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对食品级矿物油做过详实的安全性评价,确定了某些矿物油可用于食品。

欧盟允许使用于可可、巧克力制品以及其他糖果制品,包括口气清新类糖果、口香糖。

美国也允许矿物油在糖果、焙烤食品、大米等食品中使用。

中国允许矿物油作为加工助剂使用,常作为消泡剂、脱模剂、防粘剂、润滑剂等用在发酵食品、糖果、薯片和豆制品的加工中,如糖果、鸡蛋的被膜剂。

欧洲食品安全局曾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食物均或多或少含有矿物油,平均含量最高的食物分别是糖果(不含巧克力)、植物油、鱼类产品(鱼罐头)、油籽、动物脂肪、鱼肉、坚果等。

调查发现,食品中的矿物油主要来源于食品包装、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和润滑剂。食品包装可能是最大的来源。

奶粉中有矿物油,最可能是通过印刷油墨经过包装材料进入到食品原料和食品中的。看看我们现在的奶粉,都会用各种包装纸、包装罐,包装罐上又会用油墨印刷上好看的图案和文字,这些油墨中的矿物油难免就会进入食品中。所以,奶粉中检出矿物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奶粉中微量的矿物油不会危害宝宝健康

对于宝爸宝妈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是否安全,毕竟奶粉可是宝宝们的口粮。其实,从目前来看,大家不用太担心。

首先,尽管矿物油难免会进入我们的食品,但是在食品中检出的矿物油一般含量都不高,可能的风险还是很低的。

其次,矿物油是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与其他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合理使用矿物油都是安全的。

矿物油是一种脂溶性的物质,可在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内蓄积,所以人们担心它是否会危害身体健康。

2012年,联合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将矿物油分为高黏度矿物油和低黏度矿物油,提出高黏度矿物油的每人每天安全摄入量是0至20毫克/公斤体重。

欧洲食品安全局则认为毒性与矿物油的黏度有关,并设定高黏度矿物油和中黏度矿物油的安全摄入量为 12毫克/公斤体重。

当然,矿物油的组成太过复杂,不同类型的矿物油相差很大。而现实的矿物油又可能是不同结构的混合物,简单套用这个指标也不合理。

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专家评估报告中指出,矿物油的实际摄入量在0.03至0.3毫克/公斤体重的范围,儿童的摄入量要高一些。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摄入量大概在0.3至0.5毫克/公斤体重的范围。一般而言,这些矿物油中大概有15%至35%是“芳香烃矿物油”。从这个数据来看,欧洲婴儿每天摄入的芳香烃矿物油大约在0.05至0.18毫克/公斤体重的范围。

检测中芳香烃矿物油含量最高的奶粉含量是3毫克/公斤,按照这个量推算,可以得出,通过奶粉摄入的矿物油,并不比纯母乳的婴儿摄入的矿物油更多,所以说,可以认为这点矿物油并不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危害。

奶粉中的矿物油不是“非法添加”

值得一提的是,奶粉中的矿物油不是“非法添加”的,添加它对于厂家来说毫无好处。

奶粉中的矿物油是奶粉加工过程中带来的,有可能是来源于“加工助剂”,也可能来自包装材料。我们无法避免,只能尽量减少,相关标准中对食品包装材料中矿物油的迁移量是有限制的。

最后总结一下,从目前的科学数据来看,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矿物油对于健康的风险很小,大家不用太担心,奶粉该吃还是得吃。此外,奶粉则应注意在正规渠道购买。


ljh 发布于  2022-6-6 17:46 

大脑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记忆?

人类大脑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记忆?作为“人类大脑计划”的一部分,来自德国、瑞典和瑞士的科研小组研究了大脑纹状体中的神经元回路。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计算生物学》杂志上,对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大脑信息处理发生在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回路内,突触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我们记忆事物,或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的方式。利用突触可塑性可以操纵这些神经回路,该过程中某些突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强或减弱,具体取决于神经元的活动。

研究小组分析了这些突触变化的生化反应网络,进一步破译了可塑性机制。研究负责人之一、斯德哥尔摩皇家技术学院的杰内特·可塔尔斯基解释说:“模拟可塑性机制对于理解某些由分子计算产生的高级现象,例如学习和记忆形成至关重要。”

在神经元中,外部和内部信息处理通过突触可塑性,将突触信号在脑神经网络中传输。脑神经网络中的单个分子也可以执行这些生化反应,通常是一种称为AC酶。例如,哺乳动物中的腺苷酸环化酶家族,可将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分子(cAMP),这是细胞最重要的次级信使之一。

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的保罗·卡罗尼称:“某些辅助蛋白质化学反应是通过靶向AC酶来启动的,而其他酶则会阻止它们。我们的工作向更好地理解这些AC蛋白的“分子识别”迈出了重要一步,神经元可以极高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控制AC酶催化反应的速率。这反过来又激活了神经元功能所必需的后续过程。”

大脑表达由9种膜结合的AC变体,其中AC5代表纹状体中的主要形式。在基于反应的学习中,cAMP的产生对于加强从皮质神经元到纹状体主要神经元的突触至关重要,并且产生取决于多种神经调节系统,例如多巴胺和乙酰胆碱。首席研究员丽贝卡·旺德总结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汇集了来自4个不同研究所科学家的专业知识,共同开发一种多尺度仿真方法,并使用它来创建依赖AC5的信号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ljh 发布于  2022-6-6 17:45 

预防大脑“亚健康”

一般人会认为,只有得了脑部疾病才证明大脑处于不健康状态,这只说对了一半。大脑不健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脑出现病症,如脑卒中、脑炎等;另一种则是大脑处于“亚健康”状态。

大脑“亚健康”是由于精神压力长时间积累,大脑长期超负荷运转,妨碍了大脑细胞对氧和营养的及时补充,使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脑疲劳,引起“亚健康”症状甚至患病。大脑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患脑血管疾病。如果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容易疲劳、反应能力降低、记忆力下降、不容易集中精神等症状,就要警惕大脑“亚健康”了。

这些人需警惕大脑“亚健康”的发生:40岁以上的人;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代谢综合征);长期吸烟、饮酒者;

有肢体无力或麻木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症状的人;情绪不佳、睡眠不好、忆力下降的人;有颈椎病的人;

那么,哪些习惯不利于脑健康呢?

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甜食过量会引起高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降低,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长年吸烟使大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少言寡语,大脑中有专司语言的叶区,经常说富有逻辑的话会促进大脑的发育,锻炼大脑;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期吸进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钟消耗氧气500L~600L,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不愿动脑只能加快脑的退化,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在身体不适或疾病时,仍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损害。

我们如何做可以缓解大脑“亚健康”呢?

调节心态,多做运动,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延缓大脑老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工作、学习、活动、娱乐及饮食要有一定的规律,以免造成生物钟的紊乱失调,尤其是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度用脑;预防脑部疾病,不滥用药、不吸烟、不过量饮酒;食物咀嚼锻炼,使用咀嚼肌时,刺激会传到脑干、小脑、大脑皮质,提高脑部活动。充分咀嚼还有助分泌胆囊收缩素,这种荷尔蒙能随血液流动进入大脑,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补充B族维生素,人脑要正常运作,维生素与矿物质很重要,日常饮食要注重B族维生素的摄取。此外,有研究显示,绝经前妇女如果摄取适量的铁和锌,也有助于加强记忆力。


ljh 发布于  2022-6-6 17:45 

这样识别痣的癌变信号

痣,是黑色素聚集的产物。皮肤中有“黑色素细胞”,会分泌出黑色素,给我们的皮肤进行颜色填充,而且黑色素细胞分泌出的黑色素越多,皮肤颜色会越深。有时黑色素细胞分布得不均匀、聚集到了一起,会让这一小块皮肤颜色特别深,也就是“痣”。

新长出的痣,受紫外线、遗传因素影响。黑色素不止受先天遗传影响,还受紫外线的影响。如果总是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皮肤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大量分泌黑色素,如果恰巧他们聚集在了一起,就会长出新痣。

皮肤由最外边起保护作用的表皮层和深处的真皮层组成,痣处于哪一层,和它有没有癌变危险有着很大的联系。

娘胎里带来的痣,大多数都是“交界痣”,它的边缘很清晰光滑,大多数是棕色或黑色的斑块,或稍微隆起于皮肤,直径多数在0.6cm~0.8cm之内,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上面不会长出毛发。但在脚底、手掌、外生殖器的“交界痣”,存在一定的癌变可能性。

新长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皮内痣”。这些痣一般都是半球形的,直径小于1cm,有时候还能看见中间有一根或者几根毛发,基本上不会癌变。

痣突然凸起了,是癌变的征兆吗?这可能只是痣在皮肤里“移动”。青春期后,会有一部分娘胎带来的“交界痣”,跨过交界,进入真皮层,变成比较安全的“皮内痣”,而“皮内痣”的特点,就是向外凸起。

在“交界痣”还没有进入皮内时,既保留了一部分“交界痣”的特征(黑、外面有层平滑的晕),又有一部分“皮内痣”的特征(凸起),我们叫它“混合痣”。这种痣一般没有癌变风险,但还需要密切监测。

痣的颜色是深还是浅,和恶性的关系不大,但痣的颜色不均匀、深浅不一,比如中间深、旁边浅,就有可能是恶性的。

大于0.6cm的痣,或痣的体积在原来的基础上迅速增大,颜色突然加深或变得不均匀,大痣周围出现很多小痣,或者痣出现出血、破溃、痒、痛等症状,要谨防癌变的可能,及时就医。


ljh 发布于  2022-6-6 17:30 

小儿肺炎,喝罗汉果橘红茶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咳嗽是主要症状之一,还伴有痰多、气喘等情况。患儿在正确用药的基础上,可同时采用药膳食疗进行辅助治疗,原则是调节寒热虚实、去除痰液,达到止咳化痰的目的。对于咳嗽有痰、痰黄或浓稠者,推荐常喝罗汉果橘红茶。

取罗汉果半个、干芦根15克(或鲜芦根30克)、橘红5克,洗净,加适量冷水煎煮25分钟后饮用,每天2~3次。方中,罗汉果甘凉,归肺、大肠经,能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橘红味辛、苦,归肺、脾经,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诸药共用,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1岁以上儿童可以试用。


ljh 发布于  2022-6-6 17:30 

冬至养生,暖字当先

大雪飘飘的严冬,为了追求苗条,很多人穿着薄丝袜、单裤、露着脚踝……“美丽冻人”。12月22日就是冬至了,作为养生学上的重要节气,中医认为此时节饮食起居都要以“暖”为先,千万不能冻着。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就相当于天上的太阳,大自然若失去太阳的温暖,万物便不得存活;人若失去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生命也将终止。民间一直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是因为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阳气初生。故在此节气,要细心顾护好身体的阳气,让身体暖起来。

第一,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增减衣服,不能过热也不能受凉,始终保持身体温暖的最佳状态。因为,穿着过热可能会出汗,湿气寒气交叠更加伤身。穿衣要护好头颈、胸腹部、后背和脚踝。另外,口鼻处也要格外注意。口鼻是冷空气进入身体的最佳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进入肺部,所以,冬季出门最好戴上口罩,以防寒邪之气入侵。

第二,加强体育运动。运动能加快新陈代谢,使自身产生热量,进而温暖全身脏腑,促进气血流通,身体自然也就跟着暖和了。

第三,尽量不吃或少吃寒凉食物,可适量多食用一些有滋补肾阳作用的食物,比如羊肉、河虾、韭菜、肉苁蓉、杜仲等。临床上,暖身和补充阳气最常用的食材是肉桂。肉桂性甘温,大家在家里可以用5~10克肉桂、100克粳米一同煮粥食用。年龄稍大的人群,可以把肉桂、枸杞放到白酒中浸泡半个月再喝,每次约20毫升。需要提醒的是,阳热、湿热、痰湿体质者不可使用以上方法,以免出现不适。


ljh 发布于  2022-6-6 17:29 

吃剩的鲍鱼壳别扔,入膳可缓解咽干咽痒

秋冬季节比较干燥,很多人出现了咽干咽痒。此时也是进补的好季节,山珍海味都是进补的佳品。说到海味,自然离不开“鲍、参、翅、肚”,这其中又属位于榜首的鲍鱼最受人喜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康复中心林国华教授推荐一款食疗方,就是将吃剩的鲍鱼壳“废物利用”,入膳有利咽的作用。

鲍鱼壳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石决明。将新鲜的鲍鱼壳洗净、烘干,再打碎研磨,便可入药。石决明最早见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具有清肝、平肝、潜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手足痉挛等,亦可清肝明目。

鲍鱼壳石斛炖瘦肉

方法:将鲍鱼壳、石斛、枸杞、龙眼肉及适量瘦肉放入炖盅中,加水至浸过材料后开火炖煮即可。具体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功效:鲍鱼壳具有平降肝气的作用,且生品更偏于利咽,配合石斛、桂圆肉、枸杞及瘦肉一同炖汤,适合秋冬季咽干、咽痒、咽痛等咽喉不适的人群。


ljh 发布于  2022-6-6 17:29 

春季总是犯困怎么办?做好这几件事帮你远离春困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有一件事让我们困扰,就是“春困”,无论学生、白领、老年人都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到一些疲乏,想睡觉,没有精神,那么究竟哪些原因让我们感到春困呢?如何能够远离春困,精精神神地过这个春天呢?

为什么会犯春困?

春困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春天天气回暖,人体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身体的血管、肌肉、汗腺等在整个冬天都处于收缩状态,天气一回暖,就由收缩状态改为舒张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大脑产生影响,比较明显的就是可能导致大脑供血量减少,缺氧,这就可能让人昏昏欲睡,这是人体对天气、环境的自然反应,随着后面天气变化会逐渐适应。

做好这几件事帮你远离春困

清淡饮食

很多老人家会劝告年轻人,春季容易“上火”,事实上的确是这样,春困的严重与否,与饮食关系也很大,春季饮食应保持清淡及营养充足,适宜温热食物,忌食生冷以免杀伐阳气,忌食油腻以免伤脾而影响运化,少食辛辣以免上火。可适当食用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如韭菜、香椿、菠菜等时令蔬菜。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牛奶、豆浆等,以补充身体需要。春季应适当减少酸味食物,因酸入肝,肝气过旺则会克脾,使脾运化失常。脾虚的朋友可以多吃健脾食物,即一些甘味食物,如莲子、山药、薏米、芋头、扁豆、南瓜、小米、大枣等。

远眺

想要缓解春困,需要从“大脑”着手,大脑在疲惫时需要刺激,多做远眺能给视觉带来良好刺激,有助消除春困;听听自己喜欢的有激情的音乐,有助于刺激听觉;疲倦时,在太阳穴上抹点清凉油、风油精等,也可助解困乏。

勤洗脸刷牙:春困较重的人,可以适当增加洗脸刷牙的频率。洗脸时适当拍打、按摩一下脸部皮肤,也能更好缓解春困。

春困症状严重,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务必警惕并及时就医检查。比如人困乏或睡眠不足时会打哈欠,但排除这些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如果还是哈欠不断,应引起足够重视。


ljh 发布于  2022-6-6 17:29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多晒太阳?看了这4大好处你知道了!

每个人都离不开太阳光的照射,是人类成长和生命的延续。适当的晒晒太阳能提高基础体温,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而且能促进身体对钙和磷吸收,预防多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需多多晒太阳。

为什么糖尿病病人需常常晒太阳?

1、能消炎镇痛

糖尿病患者经常晒晒太阳,能对皮肤起到镇痛和消炎效果。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和可见光线能对皮肤组织带来良性刺激,扩张表皮血管,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杀菌消毒

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功效,存在体内的某些病毒和细菌在阳光下晒30分钟左右就会被杀死,同时也增强皮肤抵抗力。

3、预防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是皮肤经过阳光中紫外线制造而成的,能依靠皮肤温度转化成维生素D3,然后由淋巴转运吸入血液,最后经过肝脏和肾脏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胃肠道对钙和磷吸收,促进骨生成,防止出现骨质疏松。

4、食物消化

糖尿病患者经常晒晒太阳,能扩张皮下血管,让血液流通更加旺盛,促进有毒物质快速排泄,增强抵抗力。同时也能增加唾液和胃液分泌,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提高食欲。

糖尿病患者如何晒太阳?

糖尿病患者晒太阳的时间可安排在上午10:00~11:00,因为在此阶段红外线多,紫外线偏低,能让人感觉到温暖柔和,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暖身。下午4:00~5:00间,紫外线光速度能促进胃肠道对钙和磷吸收,生成维生素D,增强体质,同时也能促进骨骼正常钙化。晒太阳前不能吃感光食物,防止出现日光性皮炎或光敏性药疹,如柠檬胡萝卜,土豆紫菜,油菜香菜和韭菜等。在晒太阳时只有阳光和皮肤直接接触才能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和磷吸收。若害怕脸晒黑的话,可以光晒手脚和后背。晒太阳时尽量穿红色衣服或白色衣服,每次不能少于30分钟。晒后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合理补充维生素c。同时要涂抹外用润肤乳,能抑制黑色素生成。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适当的晒晒太阳,确实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但也不能暴晒,特别是12:00~14:00之间,紫外线最强烈,这阶段尽量不要暴晒,以免伤害皮肤。


ljh 发布于  2022-6-6 17:28 

蒲公英泡水喝的五大功效

相信对于蒲公英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它属于一种草本植物,其中含有大量对于身体有益的健康营养物质,不仅可以作为日常的食物服用,同时药用价值也非常的不错。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说说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一起来看看吧!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

应该很多女孩子对于白色蒲公英在蓝天之下纷飞的场景幻想过无数遍吧,事实上,蒲公英不仅长得漂亮,同时他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不仅可以直接生吃或者是炒着吃,也可以做汤服用,另外药用价值也是非常不错的,经常服用不仅能够调养身体,同时还能够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蒲公英中叶子中含有的药用价值是最大的,泡水喝之后能够很好的治疗多种疾病。

蒲公英中含有的营养价值的高,其中包括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胆碱以及有机酸和菊糖,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些在进入身体之后都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健康。具体的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如下:

第一:清热解毒

蒲公英非常适合用在各种热毒疾病方面,其中清肝热的效果非常的不错,对于治疗一些由于肝热所引起的严重发红、肿痛的情况,以及多种伤口感染后或者是化脓的疾病治疗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可以将蒲公英的叶子用开水浸泡之后服用,这样能够很好的缓解一些身体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除此之外对于身体出现的多种热症或者是化脓性疾病治疗效果都很好。

第二:美容养颜

女性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服用一些蒲公英水,因为不仅味道好,同时还能够很好的美容效果。上文我们说了蒲公英的叶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还有维生素等等,经常服用蒲公英水能够很好的改善皮肤出现皮肤炎或者是湿疹等情况。除了蒲公英中含有的叶子对身体很好之外,花朵服用之后对于身体的好处也有很多,一些经常长斑的女性可以多喝哦,因为蒲公英花朵具有去除雀斑的作用。相关推荐》》蒲公英泡水喝的三大禁忌

第三:消痈散结

如果身体出现了高热不退或者是臃肿疮毒,可以多服用一些蒲公英水。另外,蒲公英水对于治疗乳痈具有很好的效果,产后的女性多服用能够起到通乳的作用。另外,蒲公英不仅可以内服,同时外用也是很好的,经常和金银花一起搭配使用。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疗肠痈情况,那么可以即将蒲公英和大黄还有丹皮一起混合使用,这样身体很快就能够恢复健康了。

第四:防治肿瘤

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的叶子具有很防治肿瘤的作用。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或者是晒干之后的蒲公英用开水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服用,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以及抵抗肿瘤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第五:抗菌

蒲公英的叶子中含有的某些物质对于伤寒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说,在没事的时候服用一些蒲公英泡水喝的,对于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蒲公英泡水喝方子

想要通过蒲公英来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首先我们就应该弄清楚不同疾病所需要的用量还有搭配的药材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如下:

1、慢性胃炎:将蒲公英叶子还有猪肚清洗干净之后用水炖煮,猪肚软烂之后服用,每天服用两次就可以了。

2、伤风感冒:将蒲公英叶子、防风、大青叶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3、上消化道出血:将蒲公英叶子还有地榆清洗干净之后晒干,然后研磨成为粉末用水冲服。

4、痔疮出血:将蒲公英叶子还有地榆清洗干净,烘干之后研磨成为粉末,需要服用的时候用生姜以及大枣熬煮的汤送服。

5、肺脓肿:将蒲公英以及鱼腥草还有桔梗放入锅中煎煮,服用药液,也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白糖调味。

6、各种炎症:将蒲公英叶子和金银花一起准备好,然后用水煎煮之后留下药液;将药液用来熬粥,每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五天身体就能够很好的恢复健康了。

7、黄疸型肝炎:将蒲公英叶子还有大红、茵陈准备好,然后用水煎煮熬成粥,起锅之前计入白糖,搅拌均匀之后溶解就可以起锅了。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有很多,但是日常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同时弄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避免胡乱使用。


ljh 发布于  2022-6-6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