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标准是喝多少酒,喝完酒多久可以开车
酒驾标准是喝多少酒,喝完酒多久可以开车
酒驾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驾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一般来说,喝1瓶左右啤酒、半两50度左右的白酒,或一两左右的12度红酒、就能达到酒驾标准。
酒精在人体中一般消散时间为10-20小时。有时候夜里喝完酒睡一觉第二天一早没什么事,就开车出门结果被查酒后驾驶就是这个原因。生理上是没什么反映了,但酒精依然在体内没排干净,所以喝酒后10-20小时后再开车是比较科学的。一般来说,如果头一天喝得比较多,我们建议第二天最好别开车,至少得歇24小时,这样稳妥一点。一般24小时以后不太会出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饮酒24小时后被查出酒驾的案例。
因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不一样,而且和很多因素有关,就算是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下的酒精代谢速度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在前一天夜里喝完酒,第二天早上觉得什么事都没有,但是却被查出了酒后驾车,这就是因为酒精还没有排干净,虽然自己生理上没什么感觉,可就是被查到酒后驾车。
龙鱼是金龙鱼的祖先吗
龙鱼是金龙鱼的祖先吗
有一种灭绝的鱼类名字叫龙鱼,听起来和金龙鱼很接近。它们和金龙鱼是什么关系呢?
这类鱼最早被研究者翻译为“蜥鱼”,但后来因为叫起来不顺口而换成了“龙鱼”这个响当当的名字。龙鱼有一个非常长的尖嘴巴,细长的身体呈流线型,乍看跟爬行动物还真有些相似,也因此而得名。它们的身长从不到10厘米到1米多不等,化石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最早的龙鱼化石在中国浙江长兴晚二叠世的地层中被发现,三叠纪是龙鱼大发展时期。迄今为止已确立的龙鱼类就有3属近40种。
龙鱼跟金龙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龙鱼并非金龙鱼的祖先,它们分别属于辐鳍鱼类两个截然不同的类群。
龙鱼是比较原始的辐鳍鱼类,与现生的软骨硬鳞鱼—鲟鱼的演化关系最为接近。近年来在中国云南、贵州等地中三叠统地层中发现的龙鱼类分异度很高,同一地点发现的龙鱼化石居然能够分出好几个不同的属。这在鱼类化石中是很少见的,却也说明当时龙鱼存在多样化的生态适应模式。尽管侥幸躲过了二叠纪末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但所有的龙鱼在大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就全部灭绝了。
而现在人们在观赏鱼市上见到的金龙鱼,是比软骨硬鳞鱼更进步的真骨鱼类骨舌鱼目的代表。骨舌鱼类是一支残存的古淡水鱼类,因它的舌头上长有骨质小齿而得名。最早的骨舌鱼类在1亿多年前首次出现,之后在全球都有分布。现在的骨舌鱼类主要分布在热带,因为身子侧扁像带子,所以在当地也被叫作腰带鱼。
剑齿虎是如何捕食猎物的
剑齿虎是如何捕食猎物的
剑齿虎奇特的头部形态使人一眼就能看出它与现生老虎的差异,但两者又有显著的相似之处。实际上,剑齿虎代表猫科动物中一种灭绝的类型,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曾经非常繁盛,一直到距今约1万年的更新世末才灭绝。而老虎则是猫科动物的现生代表。剑齿虎与现生的狮子或豹子差不多大小,但与其他猫科动物不同的是,剑齿虎的上犬齿又长又扁,截面是菱形的,像两柄长剑,这也是“剑齿”二字的来源;而其他猫科动物的上犬齿截面是圆形的,像锥子一样。已发现的最长剑齿从齿根到齿冠竟达26厘米,最短的也有20厘米长。剑齿的前后缘形成锋利的刃嵴,有些剑齿的刃嵴上还具有发达的锯齿,在现生的动物中找不到这样的牙齿。
剑齿虎是如何使用这种匕首样的上犬齿去捕杀猎物的?这个谜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有关剑齿虎的剑齿,几乎所有能够想到的使用方式都有假说提出过。
有人认为,剑齿具有罐头刀样的开启功能,适合捕杀披有盔甲的动物,如南美洲的雕齿兽;有人认为,剑齿能像登山用的冰镐般用来帮助爬树;还有人认为,剑齿与海象的牙齿有类似功能,剑齿虎很可能也适应水生生活;更有一些人认为,剑齿可以通过紧闭上、下颌的方式来刺杀猎物;另一些人则认为,剑齿可用来切割动物肉体。不过,有人提出巨大的剑齿对于自身的进食并不利,因为大的肉块将无法通过两枚上犬齿的间隙而进入口内,剑齿虎正是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而导致灭绝的。在形形色色的假说中,“刺杀说”和“撕裂说”的拥护者最多。
“刺杀说”认为剑齿具有穿刺的功能,是刺杀猎物的有效武器。持该假说的人详细分析了剑齿虎头骨的结构,发现它们能运用巨大的力量使上犬齿作向下的刺穿运动。剑齿虎下颌开启的角度远远大于现生的猫科动物,最大可以达到150°甚至180°,简直可以与蛇张开的大嘴相比。因此,剑齿虎可以完成完美的刺穿动作,并有效地利用自己扑向猎物时产生的动能。
持“撕裂说”的人认为,剑齿太长、过于侧扁,而且弯曲度太大,非常容易折断,因此剑齿虎应该不会采用刺杀这种高度危险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剑齿虎在运用上犬齿之前,应该与猎物搏斗并逐渐控制住猎物。在这种状况下,剑齿虎才能更好地寻找精确的刺入点,同时尽量避免因猎物猛烈抗争而导致上犬齿断裂。因此,控制猎物对剑齿虎自身安全有重要作用,而剑齿虎强壮的前肢骨和可收缩的爪子则是这种控制过程能够进行的基础。在这方面,剑齿虎的行为与现生猫科动物是一致的,即利用前肢和爪子抓握猎物,使其无法扭动和挣脱。剑齿虎上腭表面发育的沟嵴表明,它首先吸食猎物的血液,然后头部向后切割并撕裂猎物的皮肉。
为什么没有三条腿的动物
为什么没有三条腿的动物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这一传说中的古代神话奇兽,居然是一种只有一条腿的动物。
腿是动物的运动器官。现实中,蜗牛依靠一条“腿”爬行,青蛙、蜥蜴、豹子、大象等利用四条腿跳跃、爬行和行走,人类、蝙蝠、鸟儿和已经灭绝的翼龙等长着两条腿。然而,任凭你绞尽脑汁,估计也没办法列举出哪一类动物长着三条腿,其原因很可能与生物的进化历程有关。
在生命诞生之初,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之后,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命,比如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海绵。虽然有些海绵有一定的形状和对称性,但多数是像植物一样不规则地生长,形成扁的、圆的、树枝状等不对称的身体结构。接着,水母等腔肠动物开始出现,它们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生物学上将具有这种形态的生物称为“辐射对称生物”。它们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只能在水中固定着或随水流漂浮,被动地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
后来,为了取得主动出击的权利,一类既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的动物出现了。要做到这一点,它们的身体必须明显地分出前后、左右、背腹。而在形态上,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可以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这类动物被称为“两侧对称动物”或称“左右对称动物”。这种由不定向运动朝定向运动的转变,使得动物适应的范围更广,是一种比辐射对称更高等的进化形式。
为什么没有三条腿的动物
属于两侧对称的动物有很多,如蜗牛、螺等软体动物,人类、豹子、大象等哺乳动物,鸟类,蛙、蜥蜴等两栖爬行动物,蜻蜓、蝗虫等昆虫。顾名思义,它们体现在腿的数量上时要么是1(可以一分为二),要么是2、4、6等偶数,否则在体形上就无法对称了。因此,三条腿的动物不可能存在于两侧对称的行列中。
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在辐射对称的生物中呢?在一种被称为五辐射对称的动物中,确实有长着五条腕的海星可作缓慢移动。按此推论,你可能会提出也应该有三条“腿”的“某种海星”,可惜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而且从根本上来说,这类固定着或漂浮着作被动运动的生物其实没有真正“腿”的结构。
为什么没有三条腿的动物
或许,在生命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三条腿的动物。只是非常遗憾,不管是现生的还是相关的化石,都没有找到这类动物。至于新闻报道中偶见的长着三条腿的动物,那是因为环境和基因突变形成的畸形,是没有办法稳定遗传到下一代去的。
蛇颈龙类都有像蛇一样的长脖子吗
蛇颈龙类都有像蛇一样的长脖子吗
蛇颈龙是中生代中晚期生活在海洋里的大型爬行动物,具有流线型的躯干和鳍状四肢,善于游泳。在人们印象中,蛇颈龙有形似长蛇的细长颈部,这也许就是蛇颈龙名称的由来。
但是,蛇颈龙是一个很大的类群,既包括长脖子的蛇颈龙亚目,也包括短脖子的上龙亚目。蛇颈龙亚目中,晚侏罗世的棱长颈龙有30节颈椎;晚白垩世的薄板龙颈椎数甚至超过70节;侏罗纪的海鳗龙有44节颈椎,脖子比身体和尾巴加起来都长。
但是,上龙亚目的颈部却很短,颈椎数目也少,相比之下头骨粗壮硕大,故又被称作短颈蛇颈龙。中国重庆璧山出土的化石“璧山上龙”就属此类,它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生活在淡水中的蛇颈龙类。侏罗纪海洋中著名的顶级杀手滑齿龙也属于上龙。它们体长可超过15米,是鱼龙和其他小型蛇颈龙的天敌。
为什么鹰能从高空发现地面的小猎物
为什么鹰能从高空发现地面的小猎物
鹰是人们对隼形目鹰科鸟类的统称,如雀鹰、黑鸢、大、金雕、秃鹫等。鹰是白天活动的猛禽,主要以小型鸟、兽和蛙类为食,但不同种类鹰的食物差异较大。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被加热的空气会形成上升的热气流,鹰类就能够借着热气流在空中盘旋。这种热气流在山脊的位置最强,因此在郊外的山顶,我们常常能看到鹰在高空盘旋的身影,它们自由翱翔的飞行模样,令人感到非常惬意。
鹰在高空盘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捕猎,可是,高空虽然视野开阔,但毕竟离地面很远,鹰为什么能够毫不费力地发现地面上的鼠、兔和其他小型鸟兽呢?这是因为鹰拥有特殊的视力。一个视力正常的成年人,只能分辨出100米远处10厘米以上大小的物体,而鹰的视力要比人类敏锐至少3倍,它们在离地面约1000米的高空盘旋时,也能分辨出在地面活动的小型动物。
一般来说,鸟类的视力都很不错,秘密就在于它们的眼睛。目前的研究已证明,鹰类不但看得比人类更远,而且色视觉也比人类的范围更宽,它们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紫外光。人类的视网膜每平方毫米只有几十万个感光细胞,而大型鹰类,如普通,眼睛中每平方毫米的感光细胞可达100万个。更为特殊的是,鸟类眼睛通常长在头部的两侧(鸮形目的猫头鹰例外),这意味着它们有着更大的视域,部分鸟类的视域可达300°。再者,鸟类眼睛周围有着发达的肌肉组织,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眼球晶状体的形状,实现快速聚焦。
人类眼睛所占头部体积的比例不足5%,而鸟类可达20%~25%。作为顶级猎食者,鹰类的眼睛体积在诸多鸟类中更是突出,它们的双眼几乎与人类的一样大。大眼睛、高密度的感光细胞、超大的视域以及眼周发达的神经和肌肉组织,让鹰类拥有了超凡的视力,并使它成为空中霸主。
自动存取款机是怎样识别假币的
自动存取款机是怎样识别假币的
遍布在城市每个角落的自动存取款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只需要携带一张银行卡就可以完成存款、取款、转账、汇款等操作,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约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是,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这种便利,企图将假币通过自动存取款机注入市场。但是无论其怎么努力,自动存取款机总是能够阻止这种阴谋得逞,因为自动存取款机拥有强大的假币识别能力。那到底它是如何实现假币识别的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纸币的防伪技术。日常所见的纸币其实处处暗藏玄机。纸币的纸张是专用纸张,不含任何漂白剂,纸张上面还有水印、磁性微文字以及磁条。纸币油墨也不是一般的油墨,造币厂会同时使用荧光油墨、光学变色油墨和磁性油墨来印制纸币的不同部分。造币厂还使用了多项高端精密印刷工艺来防伪,譬如隐形面额数字、微缩文字、花纹对接、多色接线印刷、凸印凹印等。
自动存取款机就是利用了造币厂为纸币设下的重重机关,来实现假币识别的。当纸币进入自动存取款机,它就会使用内置的多种传感器来检测纸币是不是拥有真币的种种特性,如果有一项检测不通过,就会判断纸币是假币。
一般的假币会采用经过荧光剂漂白后的纸张,这种纸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荧光反应,简单地说就是会像节能灯一样发出荧光。自动存取款机内部的荧光传感器可以检测微弱的荧光。如果纸币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射了荧光,那么荧光传感器就会检测到它,自动存取款机就会判断这张纸币非常有可能是假的。
纸币正面中间偏左的地方会有一条银白色的金属间隔线,这条线上面涂有磁性材料,这条线就像磁带的磁条,上面记录了有规律的磁性变化。如果是真币的话,自动存取款机上的磁性检测设备就能够在上面检测到均匀有规律的磁性变化,这是一般的假币很难模仿的特性,利用这一点,自动存取款机可以识别出大部分假币。
纸币上面还会有使用磁性油墨打印的文字,譬如纸币正面左下角的红黑文字。通过检测纸币上这个区域有没有磁性信号也可以判断出纸币的真假。真币使用的特殊荧光油墨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即当使用特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荧光字时,纸币会产生另一种特定波长的激光,通过检测被激发的激光也可以很精确地辨识出纸币的真假。结合上面介绍的多种方法,自动存取款机就能够很可靠地把住钱币入口,将假币和不法分子拒之门外。
海星是怎么吃东西的
海星是怎么吃东西的
我们通常都认为,温和的动物是食草的,凶猛的动物是食肉的。那么,这些文静得几乎一动不动的海星应该更适合于吃海藻或者浮游生物吧!但事实恰好相反,海星不但是食肉动物,而且是凶狠的食肉动物。当然,它们并不会像猎豹或者鲨鱼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来攻击猎物,但是,它们可以慢慢地接近对手,然后用带有吸盘的管足给对手一个亲密的拥抱。螃蟹、贝类和海胆等海洋动物常常会被海星整个裹住。那么,海星裹住它们之后,是怎样把这些食物吃掉的呢?
我们知道动物吃东西都是离不开口的,那么海星的口在哪里呢?把海星翻过来就可以看到,海星所有的步带沟都汇集到中间一点,这个中心位置就连着海星的口。海星的口位于体盘的正下方,口面向下,可与海星爬过的物体表面直接接触,这就为海星捕食猎物提供了条件。不过,海星吃东西,口只是一个通道,胃才是真正的“凶器”。
由于海星没有眼睛,它是靠身上的多种化学感受器来寻找食物的。当它们慢慢接近猎物,并快速地用腕上的管足捉住对手后,就会把整个身体裹上去包住猎物,然后,把自己的胃从口中吐出来。接下来,胃中的消化酶被迅速释放到猎物身上,把猎物溶解掉再吸食进去。这种消化被称为体外消化,整个过程和蜘蛛把消化液吐在食物上溶解后再吸收是差不多的。
如果猎物是一只贝壳类动物,海星就把身体固定在贝壳上方,用两腕把贝壳两侧吸住,通过管足末端吸盘的作用,将双壳类的壳硬拉开来,然后将胃从口中吐出,直接插到猎物壳的开口内。当对手的内脏和闭壳肌被消化溶解后,整个壳就自然而然被打开了,海星可以非常方便地用胃包裹食物一同吸入口内,进行最后的消化。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海星都是这么吃东西的。一些短腕或者管足没有吸盘的海星种类,无法对抗很厉害的猎物,它们就以较小的甲壳类等动物为食,取食时将对手整个吞下去。这时候,它们的消化方式和多数种类的海星不同,它们的消化不是在体外,而是直接在胃内进行,称为体内消化。还有一些在深海生活的海星,是以身上细细的纤毛过滤食物颗粒后,直接“喝”进去吃掉的。别看海星个头不大,它们的食量却很大,一个海星幼体一天吃的食物量,要比它自身重量的一半还多。
海星的不同摄食方式是和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相关的,这就是生物适应性的表现。
海洋动物是怎么睡觉的
海洋动物是怎么睡觉的
无论人类还是动物,都需要睡觉。如果因为外界的干扰而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睡眠,我们和动物都会身心俱疲,甚至导致死亡。人一般会躺着睡觉,而动物们的睡姿却千奇百怪——沼泽边的鹭、鹳、鹤、鹬等涉禽类动物可以单脚独立,狼、狗、豺等犬科动物需要耳贴地面,蝙蝠能够倒挂身体,蜘蛛、猴子等只要把尾巴钩住树枝就可以了……那么,海洋里的动物又是怎么睡觉的呢?
虽然海洋中的动物睡姿也是各种各样,但因为面临着呼吸和天敌的双重压力,绝大多数海洋动物的睡眠时间很短,也就难以被人类发现。
鱼类因为没有眼睑,永远不能合眼,所以它们都是睁着眼睛睡觉的。为了保持呼吸,鳃盖依然会缓慢而有节奏地扇动,偶尔也划动一下胸鳍或尾鳍,使身体保持平衡。鱼类睡觉好比人类打个盹儿,有的仅几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秒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否则就会落入偷袭者的口中。
海豚似乎整天一刻不停地在水中游动,看不出有睡眠时间。其实,它们的作息时间和我们相仿。在夜里,海豚会潜入水下30米的地方,安安静静地进入梦乡,然而它的尾巴仍然会每隔30秒左右摆动一下。可是海豚属于哺乳动物,它睡觉的时候怎么呼吸呢?原来,海豚的肺活量极大,而且血液中也可以储存氧气,所以它一次呼吸后,可以在几十分钟内不再浮出水面,这段时间,足够它美美地做梦了。当然,海豚在睡觉时也会保持警觉。科学家发现,它们大脑的两个半球是交替睡眠的:当一边熟睡时,另一边处于清醒状态。过了一段时间,两者再交换一下,如果受到外界的剧烈刺激,两个半球就会同时清醒,保证它们可以快速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反应。
海豹和海豚不一样,它们既可以在水下生活,又可以在岸上活动。如果它们选择在岸上睡觉,就和陆地动物相似;如果选择在水下睡觉,则每呼吸一次就要醒一次,虽然在我们旁观者看来很不舒服,但它们已经习惯了。
章鱼在睡觉的时候,留下两只触手在身体周围不停地挠动,其余的触手都卷起来休息。如果两只活动的触手受到外界的干扰,它们就会立刻惊醒。
海牛喜欢在海底睡觉,不过它们不像海豚和鲸鱼那样可以在水下憋气很久,海牛差不多10多分钟就不得不浮出水面换口气,故而它们的“好梦”是难以连贯的。
海豹就聪明得多,它们要么在陆地上睡觉,要么睡觉时将鼻子伸出冰洞呼吸,身体则垂直浮在水中,看起来好像直立的雕塑,这样既方便透气也不耽误酣睡。
海洋动物的睡觉方式,真是各有千秋。
动物为什么要长尾巴
动物为什么要长尾巴
很多动物的身体后面会拖着一条尾巴,它们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光滑或披毛,煞是可爱。例如:金鱼在水中不停地摇动大尾巴,似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春季,雄孔雀展开绚丽的尾羽,在身后竖起一面华美的“扇屏”,那泛着黄铜色及辉蓝色的亮丽眼斑如同几十双明亮的眼睛在不停地晃动;松鼠在树上跳跃时,随之摆动的膨松大尾巴也极为好看……那么,它们为什么要长尾巴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动物尾巴都在干什么吧。仔细观察金鱼,你可能会发现:它随着尾巴的摆动,可以促使身体前进或转向。没错,在水中游泳的鱼儿都能借助尾巴来获得前进的力量,如果需要转弯或掉头换个方向也很容易,摆摆尾巴就能做到。企鹅、海豚、鲸鱼等虽然不是鱼类,但它们的尾巴也具有类似的功能。比较特殊的是,有些鱼儿的尾巴还有其他功能,例如一些鲨鱼就可以利用其长而强有力的尾巴驱赶鱼群,甚至将它们击晕然后饱餐一顿。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也能用尾巴来完成各种任务。鳄鱼尾巴粗壮厚实,甩动起来是攻击敌人或猎物的好武器。壁虎、蜥蜴的尾巴柔韧,被捕捉时可以及时断开逃生。雄孔雀炫耀漂亮的“扇屏”,为它们赢得了雌孔雀的青睐。麻雀、斑鸠等鸟儿依赖尾巴上的羽毛掌舵,控制飞行和降落。松鼠、猫在树上灵活跳跃而不摔下来,得益于尾巴控制着平衡。擅长跳跃的跳鼠和袋鼠,得益于其长长的尾巴的帮助,停立时长尾又能作为支柱。尾巴还有类似“手”的作用。如:卷尾猴、巢鼠能将长尾缠绕在枝条上玩起倒挂;牛和斑马能把尾巴甩来甩去,赶走讨厌的蚊蝇。尾巴还能表达感情,狗就会“摇尾乞怜”……尾巴的功能已经被动物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内部解剖构造上看,动物之所以有尾巴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内有一根纵贯躯体、类似被串起的“多米诺骨牌”构成的“柱子”—脊椎,在柱子末端的多个或数十个“骨牌”即是尾巴所“依附”的尾椎骨。随着愈合或退化程度的不同,形成了现今我们可见或不可见的各种尾巴,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因此,严格地说,尾巴这个词是相对于拥有这根“柱子”的脊椎动物而言的,而诸如蝎子之类的无脊椎动物虽然也有一条被人们称为尾巴的“尾巴”,但终究是个冒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