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死刑要秋后问斩?为什么其他时间就不可以?

我们常常在一些古装电视剧里面听到,一个犯了死罪的犯人,要被执行死刑了,但是却有还会有一句“秋后问斩”,也就是说要把死刑执行的时间放在秋季。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讲究,既然已经犯了死刑,那么什么时候执行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一定要在秋季才能执行死刑?古代的秋后问斩到底有什么讲究,为何其他的季节不可以呢?

“秋后问斩”其实也是经过了一段发展,最后才确定下来的。在记载先秦时期礼制的《礼记》当中,就有秋季是“用始行戮”的时节,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凉风降临,从夏季的炎热到秋季的凉爽,从温度上来讲是越来越冷的,所以秋季也有“肃杀”这个词可以形容,而董仲舒把这一点上升了,认为君王做事应该与季节的变化相应。
也就是说,春夏是温度上升的时间,大地回春,之后进入炎炎夏日,所以君王做事不应该做那些杀人、惩罚之类的,应当是奖励,给有功的人行赏,而那些要行刑的事情,应该等到秋冬季节才可以做,这才是顺应时节的变化的正确做法,这一点自然也是被皇帝接受了,也正是这样去做的,这才有了后来的“秋后问斩”。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建议,因为现在我们知道,季节的变化取决于地球距离太阳之间的距离远近,但是古人并不知道,他们认为安排这一切的是无所不能的神,既然神决定春夏两个季节是各种生物生长的季节,那么人间也不能做违背这个道理的事情,而秋冬季越来越冷,万物萧条,那么这时候就不能做与“生长”有关的事情,比如赏赐。
那么,之前那些犯了死刑的人,自然要等到秋季才可以问斩,这是顺应了时节的变化,也是古人对自然的一种崇敬与敬畏,既然自然都是这样安排的,那么人的司法自然也应该按照季节的变化来执行,这才是顺应天意。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30 

三昧真火是哪三昧?有哪些人会?

看到这个题目,说不定会有一些人指责,明明应该是“三味真火”,题目为什么会出错?但实际上仔细观察就知道,“味”“昧”两个字原本也是非常相似的,“味”才是被读错的那个字,真实的情况下,正应该是“三昧真火”。而在很多影视剧里,“三昧真火”出现的时候都是很厉害的,毕竟不是普通的凡间的火,那这个三昧真火到底是什么,又有那些角色会使用三昧真火?

“三昧真火”是一个类似于“中西结合”的词,“三昧”来源于梵语,是对梵文的音译词,属于佛教的修行方式之一,而“真火”是道教用语,两者相结合,就产生了“三昧真火”。这三昧真火经常在一些与道教神仙或者道教文化相关的文字内容中出现,就给了它一个很鲜明的标志,那就是与道教有关,而这个词的来历,从前面所说来看,应该是佛教与道教结合的产物。
在佛教当中的“三昧”的原意就不多做解释了,而结合起来的“三昧真火”指的其实是人体当中所产生的一些能量,一般认为就是“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肾者臣火,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脐下气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这样三昧。值得一提的是,太上老君烧孙悟空的时候用的并不是三昧真火,而是文武火,而孙悟空用自己的三昧真火把那些偷来的仙丹锻炼在了一起,这一点是电视剧和原著的区别。
道教当中的“真火”讲的是内丹的修炼,还不是人人都能有,而是修炼到了入门的层次才能有的境界。那在这些古典文学名著当中,又有谁会三昧真火呢?红孩儿自然不用多说,他与孙悟空和猪八戒对战的时候,喷出三昧真火来,把他们两个都给击退了,最后还是请动观音菩萨来帮忙,才最终收服了红孩儿,唐僧也才得以被救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姜子牙,《封神演义》当中有姜子牙用自己的三昧真火烧妖精的一段剧情,从眼鼻口当中喷出来,是精气神炼出来的三昧,再加上凡火,遇到这样的情况,妖精自然是承受不住。还有杨戬,他用自己的三昧真火烧了粮草,太乙真人将石矶娘娘罩起来,用三昧真火烧出了她的原型,原来就是一块顽石,甚至还有推论认为,石矶其实正是孙悟空的祖先,这种说法不太可靠,听听就好。
《封神演义》当中其实很多人都会三昧真火,不过在一些民间传说中,同样也有人物会三昧真火,比如白娘子白素贞。她曾经就对抗黑白无常,但是一直都没有取胜,直到最后使用三昧真火才终于将他们击败。至于为什么白素贞会三昧真火,有说因为她是黎山老母的弟子,所以这样高等的道家法术也传授给她了。不过《西游记》火焰山的火到底是什么,原著却并没有提及,未必就是三昧真火。
其实按照这样的说法来看,每个人都有三昧真火,只不过是级别的高低不同罢了,毕竟在《封神演义》里,三昧真火差不多算是随处可见了,很多人都能够使用,这毕竟是他们自身的一种类似于“精神”的东西,就看修炼到了什么程度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9 

龙吉公主是怎办么死的?为何被贬下界?

说起龙吉公主是怎么死的,可以说纯粹就是作死把自己给作死了。龙吉公主是天帝与西王母众多子女中的一位,由于自己在蟠桃大会上有失礼数,闯了大祸所以被贬下界。当时西王母惩戒他去青鸾殿进行反思。那么这个龙吉公主最后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次二郎神去一个叫夹龙山的地方想要请人打杀土行孙,途中却莫名其妙的落下山头。就这样,二郎神认识了龙吉公主,龙吉公主也坦白了她是谁。后来,有个叫罗宣的人,在西岐引火,所以龙吉公主就去帮忙,就这样没有离开过。龙吉公主在西岐也办了不少的贡献。
第一个,就是搞定了罗宣。再一个,就是帮忙出谋策划镇压了番天印。只有王母娘娘的聚仙旗才可以做到这件事,聚仙旗又叫做素色彩云旗,但是王母娘娘只会给面子南极仙翁。最后就是,搞定了洪锦。这个洪锦在投降后,爱上了龙七公主,最后两人成了夫妻。他们两个最后就双双死在了通天教主的万仙阵里面。有人说,他们两个会死在万仙阵,完全可以说是自作孽不可活,这又是为什么呢。
万仙阵是通天教主和道德天尊两个是的大道之争,并不会对尘世间有什么影响。姜子牙也让人族的士兵驻守通关。洪锦属于通天教主的一派,但是他作为西岐人族的将军,姜子牙也就没有让这夫妻去打仗。可是这两人就是要搞事情,洪锦说他们夫妻不算是凡人,是可以去万仙阵立功的。
所以他们就去找了武王要求上战场,武王也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书中记载,通天教主在万仙阵前和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叫板,说现在一定要分出个道法高下,注定不能善了。可是他话还没说完,洪锦夫妻两个就一马当先,然后死在了阵中。
这个时候,元始天尊跟西方教主说,刚刚死的,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啊,可以说是天命指向,不是人能改变的。可能他心里面还在偷乐呢,让你们找死!但是也不能这样说出来,只好一句天命如此来给个交待王母娘娘了。其实他心里清楚,这个龙吉公主就是个搞事情的人,从来不听别人的。
一开始在天庭闯祸,就是因为太能搞事情,他妈都不想见到她心烦。被贬下人间之后,又不听姜子牙的话,还是要自己来到万仙阵找死。来到了万仙阵,又是想一出是一出,不顾大局不听命令,完全是自己找死了。要知道当年土行孙不服姜子牙的命令私自行动,姜子牙是真打算将他军法处置祭旗的,没有惧留孙的面子在,真的是说杀也就杀了。
一开始打下凡间是自以为是,接下来要求进万仙阵还是不听劝,到了里面自作主张。这样说来,真的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了。所以说,人还是要听话啊。不然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9 

亚述帝国的女帝是谁?关于她有着怎样的传说?

塞弥拉弥斯,这个名字相信小伙伴们都非常的陌生了,过相信去过中东地区,例如伊拉克,土耳其以南,叙利亚东北地区的人都会知道,当地很多女孩子都会以“塞弥拉弥斯”作为女孩子的名字。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根当地历史上亚述帝国的女王塞弥拉弥斯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对古亚述帝国的女王“塞弥拉弥斯”进行了解下吧。看看关于她的传说是怎样的。

历史上真实人物-沙穆拉玛特(Shammuramat,阿卡德语和阿拉姆语名字),是公元前九世纪亚述国萨姆什-阿达德五世(公元前824年-公元前811年在位)的王后,亚述女王和新亚述帝国的统治者,摄政四年直到她的儿子阿达德-尼拉里三世成年。
史学家则认为,历史上的女帝应该是亚述国公元前810年-公元前806年间曾担任过她儿子-阿达德尼拉里三世(Adad-nirari III)的摄政王。
这个传说里的年代比尼布二世建造空中花园的时间还早。
现今伊拉克本土亚述人、叙利亚东北、土耳其东南及伊朗西北地区仍将“塞弥拉弥斯”用作女孩的名字。
狄奥多罗斯·西库路斯的传记
牧羊人发现了婴儿塞弥拉弥斯,欧内斯特·沃尔考辛斯画(1915年)。
传说她是女神得耳刻托(Derketo)的女儿。女神在叙利亚的阿斯卡隆(Ascalon)受到崇拜,传说她住在这座城附近的湖里。得耳刻托是位有女人脸,鱼形身的女神。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使她疯狂地爱上了叙利亚青年坎斯特洛斯。得耳刻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由于感到羞愧,所以孩子一出生得耳刻托就把她遗弃了,同时也抛弃了丈夫,自己躲到湖底。结果一群鸽子奇迹般地喂养了这个女婴,它们从邻居牧人家里窃取乳汁喂养她,后来又偷来奶油或奶酪喂她。牧人最终发现了这个容貌出众的女孩,把她带到头人那里,头人给她起名为塞弥拉弥斯(叙利亚语意思是“鸽子养大的”)。
塞弥拉弥斯那时还是个小姑娘,国王尼诺斯的谋士翁涅斯(Onnes)前来查看羊群,在牧人的头人家里看见了她,一下子就被她那如花似玉的容貌所迷住,于是把她带回尼涅威赫同她结婚。
那时国王尼诺斯统治着巴比伦,他召集军队征战大夏。虽然初战受挫,但尼诺斯国王后来还是以绝对优势的军队征服了这个国家,只有巴克特拉(Bactra)还继续顽抗。塞弥拉弥斯的丈夫翁涅斯也随军参战,他非常想念妻子,就派人把她接到前线来。来到后,她注意到围攻正对着平原,这是久攻不下的主要原因。而进攻者和保卫者都忽视了城堡。于是她率领一队人马爬过的峭崖,从侧翼包抄了守城之敌,正在负隅顽抗的士兵都被这突然出现的军队吓昏了,好投降。尼诺斯国王对塞弥拉弥斯足智多谋和英勇顽强的精神佩服的五体投地,不久又被她的美丽所倾倒,这一切促使他要娶塞弥拉弥斯。他向翁涅斯建议。翁涅斯一口回绝,于是国王威胁要挖掉他的眼睛。在绝望中,翁涅斯自缢身亡。
尼诺斯国王与塞弥拉弥斯结婚,她为他生子尼倪阿斯(Ninyas)。后来尼诺斯国王在征服亚洲,包括巴克特里亚(Bactrians)的过程中,受到了致命的箭伤,塞弥拉弥斯伪装成她的儿子并成功掌管了军队,因为他们认为所有命令均来自于他们的新领袖。尼诺斯死后,塞弥拉弥斯继承了王位,她以大规模的修建来开始她的统治。在欧佛拉忒斯平原,尼涅威赫人为尼诺斯修建了雄伟的陵墓。随后她决定在巴比伦平原为自己建造一座城池,方圆66公里,城墙宽达百米,上面可以行驶六匹马拉的四轮马车。这座城有250个城堡。她建造了举世闻名的空中花园。实际上,这个空中花园是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于公元前6世纪为他的妻子米太公主而建造的。塞弥拉弥斯还在幼发拉底河岸上建造了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和城市。后来她又率军进军墨狄亚。途中,她在巴基斯坦山对面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花园,在稍远的地方建成一个公园。
她继续她的远征,沿途留下许多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和艺术品。她以这种方式走遍整个亚细亚,征服了这一带所有的国家。之后她前往埃及,求阿门神神示, 她问神将在何时死去。神示降谕,当她的儿子尼倪阿斯密谋反对她时,她的末日也就到了。之后她又征服了埃塞俄比亚。她感到很疲劳,所以返回巴克特拉。但那时她一直计划征讨印度,并花费了几年时间作准备,曾让工匠制作了一支假的大象军队,让印度人误以为她获得了真的大象。他们成功地穿过印得斯(Indus)河流,但她自己在敌军的反击中受了伤,她的军队再次撤回到印德斯河西岸。
后来不久,她儿子尼倪阿斯同宫中其他人密谋推翻她。她第二次去求神示,当得到同样的答复后,塞弥拉弥斯把王位交给了年轻人,之后她就消失不见了,变成了一只鸽子飞到天上去了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8 

公国,王国,帝国三者有着怎样的区别?

纵观世界历史,从古至今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国家,但是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注意,在国号的叫法上却有着不同。就比如说列支敦士登公国、卢森堡大公国、摩纳哥公国等等;另外还有叫丹麦王国、尼泊尔王国等等;也有叫做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波斯帝国等等。那么这其中的公国、王国与帝国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公国,是指王国下面的封建制自治国家。公国的元首被称作大公,这样的自治国称为公国。
王国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挪威等王国。
帝国在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
所谓帝国,指的是以皇帝为君主的国家,一般领土广阔,常常拥有属国,并在一个文化区域内占支配地位。
在东亚,则有以中国皇帝为君主的华夏帝国。一般来说,华夏帝国的皇帝只有一个。当中国处于分裂的时候中国可能同时有几个人自称为皇帝(如三国时期)。然而,这些皇帝之间一般是不能互相承认的,当其中的一个皇帝向另一个皇帝称臣的时候,这个皇帝就必须去掉帝号,改称为王。
政治关系:
国王是最高封建领主,其下有公爵、伯爵、主教等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至此形成西欧完整的封建等级制度。
经济关系:
中世纪的国家是一个松弛的封土集合体,并没有明确的国界概念。“它的财产权和主权到处相互转化“。封建领主在其封土内首先明确拥有的是土地的所有权,进而在王权衰落后,又逐步取得了王权在地方的权力并将其转化为同封土一并世袭的私人权力,其中包括行政、司法、税收、铸币等权力。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7 

揭秘亚述帝国灭亡的原因,世界首个军事帝国的灭亡

说起中东地区的古亚述帝国,这是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中东两个流域所建立的古代代西亚奴隶制国家。亚述帝国在公元前十九世纪到前十八世纪发展成一个国家,期间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遭到外敌入侵,其国家实力被削弱。公元前八世纪中到前七世纪七十年代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形成西亚古代军事强国。

亚述帝国发展成为强盛的军事帝国,时机非常的好,内部外部的有利因素结合,最终造就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担得起“军事帝国”称呼的国家。
外部的安全稳定,为亚述帝国的发展提供和平的环境。公元前七世纪和八世纪,强大无比的埃及帝国走向衰弱,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也被“海上民族”(居住在地中海东南沿岸的腓力斯丁人,所结成的航海者集团)摧垮,南部的巴比伦尼亚也走向分裂,东方未来强大的波斯还没有兴起。
此消彼长,周围帝国的衰弱,让亚述走向强盛。与此同时,赫梯帝国的铁器传到亚述,给亚述整个社会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经济上的发展尚且不说,铁器的引进使得本来就崇尚武力的亚数人,有了更锐利更趁手的武器,大大提高亚述帝国的战斗力。
经济上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迅速增强,让亚述帝国逐渐走向了对外征服的道路。前面也说过,亚述人崇尚武力,所以整个国家是个野蛮而强悍的机器。周围国家的衰弱,使得亚述帝国十分顺利的向外扩张,最终成为两河流域强国,四周皆归顺上贡。
亚述帝国能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称霸两河流域,在于各代国王进行的军事改革。
首先是军备方面,前文提到铁器的引进,使得亚述军队有了更锋利的武器。杀伤性武器包括:矛(又分短矛和长矛)、锤矛、剑、斧或手斧、匕首、弓箭及攻城器械破城锤和投石器。防护武器:头盔、铠甲和盾牌。金属制成的头盔能保护脑部这个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而亚述人的盔甲,也向更有利于人行动作战发展。
除此之外,亚述还发明了早期的马鞍。虽然仅仅是一块布或兽皮,绑在马背上,但是仍然使得骑手能在马背上更加自由作战。马鞍的出现,使得亚述军队完成了车战向骑兵作战的转变。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建立常备军后,常备军成为亚述国家的主要支柱,王业的枢纽。在以完全由铁制兵器武装的常备军为基础,还有战车兵、骑兵、步兵、工兵和辎重兵等各兵种协同作战。
亚述军队最常用闪电战和突袭的战术,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亚述军队已经用强攻或计攻结束战斗。
亚述帝国凭借本国强悍的军事力量,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但是刚过易折,当这个国家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是走向灭亡之时。
亚述巴尼拔是亚述帝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亚述的军国主义达到顶峰。但同时也是在他统治期间,亚述帝国走向了毁灭。
亚述巴尼拔统治时,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战争是烧钱的玩意儿,这场漫长的战争,最终将亚述拖向灭亡。
除了与埃兰——巴比伦同盟战争之外,因为亚述帝国的铁血统治,被征服地区不满,最后爆发反抗,帝国走向灭亡。
亚述巴尼拔统治后期,王室内部斗争激烈,内耗严重,外敌又趁机入侵,加剧帝国的灭亡。公元前605年,在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打击下卡尔赫米什沦陷,亚述帝国灭亡。
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这个强横的军事帝国,消亡于历史中。但亚述灭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他军事力量的单方面发展。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经济基础。而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但没有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破坏了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7 

亚述有多残暴?为何被称为历史上最血腥的帝国?

说起古代亚述帝国,这段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直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才算是最终灭亡。这个帝国创造的人类历史足足有2000年,然而持久的文明也并没有带来他永恒的辉煌。亚述帝国的历史是非常悲催的,在公园9世纪之前一直都是处于一种衰落复兴,再衰落,再复兴的循环。公元前9世纪之后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帝国。然而强大的亚述帝国并没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而是连年征战与残暴血腥的统治,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亚述帝国的血腥历史吧。

研究亚述帝国,首先从悠久的亚述历史研究起。按照亚述历史的变迁,从开始到亚述帝国的灭亡大概分三个阶段:古亚述时期,中亚述时期和新亚述时期。
古亚述时期(约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
亚述兴起于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流域间的土地)地区,这里最早居住着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闪米特人迁徙至此,两民族逐渐融合,形成后来的亚述人。古亚述主要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北部地区,东北靠扎格罗斯山,东南以小扎布河为界,西临叙利亚草原。整个亚述以亚述城为中心。他们是今日叙利亚人的祖先。
亚述人是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的政治舞台上,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亚述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城邦国家。然而当时亚述相对于南部的苏美尔人或者阿卡德人是比较落后的地区。约公元前2400年,亚述城被埃卜拉国王打败。约公元前2100年,在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约前2230,注1)与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年)的强盛时期,亚述受到他们的统治,同时亚述人也吸取了他们先进的文明。直到公元前2006年,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人所灭,亚述才获得独立。从此两河流域诸国争霸,亚述亦是其中之一。
约公元前17世纪初,亚述开始非常的强大,国王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并袭用阿卡德国王的称号,自称“天下之王”。然而在他死后,随着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崛起,亚述人第一次称霸的野心被摧毁。此后,亚述地区一直沦为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和后来的米坦尼王国(注2)的统治之下。古亚述最强盛时期的版图仅仅南及阿卡德,西达地中海。
中亚述时期(约公元前1400~公元前1078)
公元前1365年,国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继位,亚述开始复兴。公元前1350年,亚述乌巴利特一世击败米坦尼,建立起强大的亚述帝国,史称古亚述帝国。之后的统治者都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喀西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的领土降为行省。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时期,击败了被海上民族打击得衰落的赫梯帝国(注3),之后又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巴比伦第四王朝。直到公元前8世纪,赫梯帝国灭亡,古亚述帝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
中亚述时期,整体已经建立起君主专制,常年地向外扩张,以至北进亚美尼亚,到黑海沿岸,西侵叙利亚和腓尼基,南至巴比伦,扩大了亚述的版图面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阿拉米人进入两河流域,亚述再度衰落,亚述帝国又被迫退守于亚述本土。
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
约公元前900以后,亚述国家第三次崛起。这次崛起,使亚述成为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大帝国。以后的历史中所指的亚述帝国就是这个时期所建立起的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的崛起源于公元前10世纪亚述率先进入铁器时代。此后亚述人大量地使用铁制兵器,发明了威力强大的重型攻城武器,并且将军队分成多兵种的混合作战部队,这些首创性的发明使亚述帝国在军事装备和技术上远远超越周边其他国家,也正是这些技术成就了亚述成为铁器时代第一个历史性大帝国。
然而,亚述帝国的扩张和统治是极其的血腥和残暴,其首都尼尼微被犹太人称为“血腥的狮穴”可见一斑。亚述帝国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初期已经呈现出极度残忍的军事手段。所以自亚述纳西拔二世(前883~前859在位)后,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此时亚述帝国还在与东部的乌拉尔图王国连年交战,然而屡战屡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前858~前824在位)以后,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
公元前745年,出身行伍的著名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公(元前745年—公元前727年)夺取了王位,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改革,建立了一支当时世界上兵种最齐全、装备最精良的军队,这支军队由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工兵组成。他们行动迅速,骁勇善战。他们当时还拥有最强大的攻城武器“投石机”和“攻城锤”。提格拉-帕拉萨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和剥削,重新开始了大规模扩张。击败了劲敌乌拉尔图,占领了叙利亚,从此亚述帝国进入全盛时期。
公元前722年,萨尔贡二世登基(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704)。在他统治时期,亚述打败了以色列和埃及,并镇压了埃及支持的叙利亚人和腓尼基人的起义。这时亚述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
萨尔贡二世之后他的儿子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年到公元前681)继位,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继续向外扩张。史称他攻下的城市有89座,乡村820多个。他在位期间,兴建了著名的“盖世无双宫”。
辛那赫里布之后,伊萨尔哈东(公元前680—前669年在位)成为国王。公元前671年,伊萨尔哈东远征埃及,攻克孟斐斯城。他在位期间,亚述帝国达到其顶峰。从中央到地方,亚述已建立起庞大的官僚制度,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此时帝国的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成为西亚古代军事强国。
伊萨尔哈东之后继位的是赫赫有名的巴尼拔。巴尼拔统治时期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其统治末年,发生内战,游牧部落西徐亚人入侵,被征服地区纷纷独立。由武力和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根基很不牢固,亚述人无法对帝国进行有效的统治。被压迫民族的起义,游牧部落的入侵,加上王室内部的争权夺利导致帝国迅速的走向衰落。然而在巴尼拔统治时期,他为人类文明史作出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他在都城兴建了巨大豪华的巴尼拔王宫,在宫中设置泥版图书馆,收集当时亚述人所知的全世界各地的书籍。为人类文明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前612年,新崛起的邻国新巴比伦王国联合伊朗高原的米底人先后攻陷了阿淑尔和亚述首都尼尼微。公元前605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击败了亚述的残余部队。其多年积累的帝国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瓜分,从此称雄一时的亚述帝国灭亡,而此时距亚述的鼎盛时期也仅仅50余年。
注1:阿卡德王国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奴隶制国家。统治区域位于北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位于亚述西南和苏美尔以南,存在于巴比伦的前期。约在公元前2371年由阿卡德人首领萨尔贡所建。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公元前 2230 年被两河东部的库提人所灭。
注2:米坦尼帝国是胡里特人于公元前1500年在卡布尔河流域建立的中央集权王朝。胡里特人崛起于阿门尼亚山的梵湖地带,后来逐渐定居在两河流域北部及叙利亚境内。米坦尼帝国的疆域最广的时候,西控叙利亚的阿拉拉赫和卡特那,东控努楚和阿拉普卡,以及亚述。公元前1380年,赫梯与米坦尼进行战争,赫梯的苏皮鲁留姆攻克了米坦尼的首都瓦舒卡尼,米坦尼从此开始国势衰落。公元前1350年,亚述的阿苏鲁巴利特一世与赫梯联姻,开始攻击米坦尼。公元前1308年,亚述的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征服了米坦尼的古老城镇。
注3:赫梯帝国由图达里亚斯二世创建于前14世纪初,约公元前1380年,先后征服了米坦尼王国和叙利亚。公元前15世纪末至前13世纪中叶是赫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赫梯帝国一直与埃及处于对峙状态,并与埃及第19王朝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双方损失惨重。在赫梯新王哈图西里二世执政时,赫梯同埃及在公元前1283年缔结了和约。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王国被其肢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6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笑话,一个比一个好笑

人类的历史文明如果不算上原始时期和石器时代的话,已经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文明了。在这期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出现了很多著名人物,也发生了很多的时间。战争、宗教、权利等等充斥着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这其中有辛酸、痛苦也有快乐。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下咱们人类历史上闹出的那些笑话。

1、某天,和珅在酒楼宴请朝廷大臣,纪晓岚刚刚立功,风头正盛,会宴上,纪晓岚迟迟没有到来,引起了和珅和其他大臣的不满,和珅提议在饭局上羞辱一下纪晓岚,杀杀他的锐气。
话音刚落,纪晓岚便拿着烟袋赶来,屁股还没坐稳,门外便跑来一只狗,和珅立刻问道:“这是何物啊,是狼是狗啊!”,有同僚和道:“侍郎是狗(纪晓岚当时官职是侍郎),顿时”引爆“了整个宴会。
作为一代才子,纪大烟袋怎么能轻易屈服,反问道:”和尚书,堂堂一品大学士,分不清是狼是狗?我来教教您。“很简单,看尾巴,下拖的是狼,上竖的是狗”,“记住了,尚书是狗(和珅当时的官职是尚书)“,和珅当时就哑巴了,旁边一位拥护和珅的官员看不下去了,说道:“狼吃肉,狗吃屎,这条狗吃肉,是狼(侍郎)是狗,毫无疑问了。”
纪晓岚不急不忙的问道:“这位大人眼生的很,请问官居何为呀,”这位同僚回答:“新任江南道御史。”一顿恭维问候之后,纪晓岚便反驳道:“御史大人,您刚才所言有所不当,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2、太平广记中记载杨素问侯白,有一个大坑,几百尺深,你如果跳进去,有什么办法出来?侯白说,我不需要别的,只要一根针,在脑袋上扎一个洞,把头脑里的水放出来,放满一坑,就可以浮上来了.杨素问他,头脑哪里有那么多水?侯白说,要是头脑里没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会跳进那么深的坑?
3、赫鲁晓夫乔装打扮了一下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是关于苏联建设的。电影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雷动。只有赫鲁晓夫坐着,看着观众们激烈的鼓掌内心十高兴。这时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喂!怎么还不起来鼓掌,你不怕被抓去审查吗?”
4、杂耍演员奥利佛娶了丘吉尔的女儿萨拉为妻。丘吉尔与奥利佛颇不投缘。一天,奥利佛主动和岳父攀谈,问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最佩服的人是谁?丘吉尔明确回答:“墨索里尼。”奥利佛极为震惊,问:“为什么?”丘吉尔不加掩饰地说:“ 他有勇气枪毙了自己的女婿。”
5、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政治家罗伯斯庇尔在上台后进行恐怖政治,短短的几个月将无数的人推向断头台,后来“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及其党羽被抓也被推向了断头台,也结束了其血腥的恐怖统治,幽默的法国人在他的墓碑上留下这么一段话作为墓志铭: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的死而哀伤,因为我要是活着,你们都活不了。
6、金圣叹是古代的幽默大师,他坐牢即将被斩首时,让狱卒拿笔墨来,指着饭菜跟狱卒说:花生米和豆干一起嚼有核桃的味道。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第二天行刑,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另一个是“疼”。
7、一次,萧伯纳给丘吉尔寄去两张戏票,并附上一张字条:“来看我的戏吧,带上一个朋友,如果您有一个朋友的话。”丘吉尔当时非常孤立,但他知道萧伯纳的某些戏只上演过一场,便回复道:“我很忙,不能去看首场,但我将去看第二场,如果你的戏会演第二场的话。”
8、二战时意大利有个叫安尼巴尔什么什么的中将,所率部队被英军击败后向英军投降,英国随军记者采访他有何感谢,他说他并不感到耻辱,因为他和他的部队在投降前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他在接受采访时,英军正从意军的军火库中源源不断的搬出各种缴获的武器和弹药。。。。。
9、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参加考试,主考官是苏味道。考完之后杜爷爷说:苏味道死定了!众人大惊问何故,杜爷爷说:看了我的文章,他还不羞愧而死?杜爷爷临死的时候宋之问去探望他,然后杜爷爷说:我活着的时候啊,你们都没有出头之日,现在我要死了,你们的尾巴可以翘上天了。
10、王安石决定深化改革:把八百里梁山水泊填平好种地增收,可又发愁这么多湖水无法安置,秘书长出个金子,在旁边挖个同样大的坑,把水引过去就行了。
11、戈尔巴乔夫当政期间有一次开车到外办私事,嫌其司机开得太慢,于是亲自来开,在路上横冲直撞,引起长时间的交通混乱,警察局长打电话问值班交警为啥不拦住肇事车?交警说:那人官太大,不敢拦。局长:有多大?交警:不知道有多大,反正戈尔巴乔夫给他当司机!
12、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月,曹操挥军南下,攻打盘踞博望的刘备,;刘备自知不敌,带着全城百信逃亡荆州,后被曹操赶去了江夏!可曹操到了荆州,他就不追了,安抚民心是正确的,可是他要在孙刘联盟后去打孙权!这就有点说不通了:你是来打刘备的,可你把刘备吓跑了,你就去打跑不了的孙权!要么你安抚了荆州的民心后,你乘胜追击去打刘备,那孙刘联盟也会瓦解,你还能把刘备吓得到处跑,那刘备就会失信于民,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国鼎立。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5 

张柬之推翻武则天统治之后,结局是怎样的?

说起张柬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一定了解了,他在我国唐朝历史上非常著名,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在历史上终结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人物的政治生涯,这个人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这个名字估计中国人不知道的就非常少了,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中罕遇敌手,即便如长孙无忌这样的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又是皇亲国戚,也一样败在武则天的手中。而张柬之又如何能够终结武则天对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控制和统治呢?之后他的命运如何呢?

神龙政变的背景
从公元660年和丈夫唐高宗一起临朝处理政务开始,到公元690年正式称帝,改唐为周,再到神龙政变前夕,武则天已经控制或统治中国将近半个世纪。随着她的年老,皇位继承问题也已经或明或暗的成为了当时政坛的最大焦点。
从公元698年开始,武则天着手解决继承人问题,当时武则天在立儿子(李显、李旦)还是立侄子(当时是姑侄的叫法,即武承嗣、武三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是以狄仁杰为代表的朝臣、以张易之、张昌宗为首的男宠都纷纷劝说武则天立子不立侄,再加上这一年突厥寇边,武则天下令募兵抗敌,结果一个月也没有募满千人,后来听说是太子挂帅,很快就有超过五万人前来应征,这件事也让武则天深刻的认识到民心思唐,于是武则天断绝了让武氏子弟接班的念头,基本明确立儿子李显为继承人。
此后武则天开始着手弥补李、武两家关系的裂痕,尽管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公元699年武则天安排李、武两家子弟盟誓。她希望自己死后李、武两家能和睦相处,共享富贵。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夫妇和武三思等李、武两家的代表都配合了武则天的这一安排。但是效果估计武则天自己都不见得相信。
安排好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开始对朝政变得懈怠起来,可能也是身体日益衰老,她开始躲在深宫中修养,平日里只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厮混。这也导致了武则天统治晚期的最大政治危机的来临。
神龙政变的经过
公元699年,李武两家盟誓之后,武周朝廷的继承人问题看似已经明确,李、武两家也暂时平静了下来。失去皇位继承权的武家在当时虽然不敢公开挑战武则天的安排,但是对于促成李显复位的一些政敌是显然要打击报复的。比如劝说张易之兄弟拥护李显复位的宰相吉顼就在公元700年被陷害遭到贬谪。
而李、武两家的平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武周朝廷突然冒出的新势力——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氏兄弟因为年轻英俊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从697年开始成为武则天最喜爱的男人,也使张氏兄弟成为武则天统治晚期最有权势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子女和武氏家族都不能相比。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张氏兄弟在朝廷内更加权势滔天;
公元701年,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女婿议论了张氏兄弟,被武则天怒斥,迫使李显下令儿子、女儿、女婿自缢谢罪;
公元702年,李显携弟弟李旦和太平公主共同上书请求为张氏兄弟封王;
公元703年,张氏兄弟诬陷朝臣代表魏元忠,使其被贬。
短短几年时间,张氏兄弟从名不见经传到权倾天下,连太子李显的儿子、女儿(同样也是武则天的孙子、孙女)都要被迫自杀谢罪,而且李显和李唐皇室的成员还要上书请求为他们封王。可想而知李唐皇室的成员对张氏兄弟有多恨。同样的李显的女婿还是武承嗣的儿子,也一样被要求自杀,而且武三思等人也不得不阿谀奉承讨好年纪轻轻的张氏兄弟。这样看武氏家族也对张氏兄弟没有什么好感。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李、武两家开始联合,朝廷大臣也展开了针对张氏兄弟的攻击。武周朝堂上除张氏兄弟之外最有势力的团体或者家族就这样默契的联合了起来,张氏兄弟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公元704年,李武两家的策划下,朝臣们开始攻击张氏兄弟的贪腐问题,企图迫使武则天疏远和打击张氏兄弟,结果虽然证据确凿,但是武则天为了心爱的“小鲜肉”直接包庇赦免了张氏兄弟,并为他们安排了替罪羊。同年年底,朝臣们再次抓到了张氏兄弟的把柄,又一次证据确凿的定罪,结果武则天依旧包庇张氏兄弟。这几次朝堂上的政治攻击都被女皇武则天蛮横的化解了,看来护起短来的女人是让这些大臣们毫无办法的。但是这时年逾八旬的张柬之登场了,他在这一年九月被拜为宰相。
历史的车轮终于来到了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龙元年,当时老迈的武则天已经生病长期静养,朝廷里的大臣很难见到她,身边的事务和国家的朝政都由张氏兄弟把持。眼见可能发生变故的李、武两家和朝廷大臣们开始酝酿逼宫。而这个逼宫的主谋在历史上记载就是刚刚出任宰相不久的张柬之。但是我们从历史记载的分析,李、武两家显然是支持了这一逼宫行为的,至少是默许的。否则仅凭刚刚拜相不久而且年逾八旬的张柬之和区区五百名士兵就搞定了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个人认为不可能!
事变的实际经过其实非常简单,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等人率领五百士兵从玄武门入宫,直接杀掉张氏兄弟然后报告女皇武则天(其实就是逼宫)。武则天当面质问了参与政变的张柬之等人然后呵斥躲在他们身后的太子李显。但是年迈的武则天显然也已经不愿和他们争斗什么了,很快她接受了政变的结果,两天后,她下诏传位李显。和玄武门事变一样,三天时间整个政变就结束了。
神龙政变之后张柬之等人的地位和唐朝的政治格局
705年正月的神龙革命,不仅仅使李显重新登上皇位,而且使武周政权又变回了李唐政权。张柬之等人也因此加官进爵。其中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因为是主要的策划和实施者都被封为公爵,同时也在中宗李显的朝廷担任要职,成为当时朝堂官员中的领袖人物。
但是很快新的政治博弈开始了。中宗登基后,权力很快被韦后把持,本来中宗李显就性格懦弱,韦后性格强势,在他们夫妻流放受罪之时,李显又对妻子心怀愧疚,所以复位后任由韦后把持朝政。而权力欲望很强的韦后和野心很大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势力集团。她们都想效仿武则天控制朝政甚至登基称帝。
而韦后母女的行为很快被武氏家族的领袖武三思发觉,他开始积极联合韦后母女,甚至有传闻他本人也是韦后的情人,他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安乐公主,从而使的韦武两家迅速结成了政治联盟。与有野心但是政治经验和能力有欠缺的韦后母女相比,武三思的政治斗争能力显然高出不少。他成为这个集团在朝堂上的重要官员,同时还吸纳了上官婉儿这样的优秀女官成为韦后母女在后宫干预政治的重要帮手。
韦武集团登场后,第一个目标就是当时中宗的太子李重俊,因为太子的存在就是韦后登上女皇宝座的最大障碍,是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的最大障碍,当然也是武三思借由韦后母女重新掌控朝政并伺机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最大障碍。
但是打击太子李重俊首先必须打压控制朝廷中的文官集团,毕竟这些人肯定会从礼法制度的角度维护太子李重俊的地位,如果没有打压控制住文官集团,韦武集团的政治企图就无法实现,而当时文官集团的领袖正是以张柬之为首的神龙革命的五位功臣。
于是武三思开始着手谋划打击张柬之等人,老谋深算的武三思很清楚当时朝堂上的势力分布,一是以韦后和他为首的韦武集团,二是以李旦和太平公主为首的李唐皇室的其他成员,三是张柬之为首的文官集团。
武三思首先通过韦后和中宗将张柬之等五人进封为王爵,从而剥夺他们的实际政府权力,典型的“明升暗降”的手段。而正因为此次加封王爵,张柬之等五人也被称为“神龙五王”。随后不久,武三思等人又罗织罪名诬陷张柬之等“五王”,使得唐中宗李显将张柬之等“神龙五王”都贬谪边疆,张柬之到了贬谪之地后忧愤而死,其他“五王”成员也都死于非命。
在针对“神龙五王”和太子李重俊的打击过程中,武三思通过中宗不断增加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封地和权益,换取这两位当时在政坛非常有影响力的皇室成员的默认和中立。但是他们的逼迫使得太子铤而走险,武力抗争,虽然兵败身死,但是武三思一家却被李重俊杀掉,直接导致武氏家族开始衰落,也使得韦武集团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领导人物,也为后来韦武集团的彻底覆灭埋下了伏笔。
终上所述:张柬之在神龙革命前一年出任宰相,在武则天专宠包庇张氏兄弟的恶劣政治形势下,果断采取措施,联合联络争取李、武两家的支持,在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下,领兵发动政变,逼迫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又迎立李显复位,恢复大唐国号。
李显复位后,张柬之也因功被封为天官尚书,汉阳郡公;随后被政敌武三思算计,先是被进封为汉阳郡王,爵位虽然高了,但是却失去政府权力。再后来被诬陷诽谤非议韦后,被中宗李显贬回老家襄阳养老,不久又流放泷州,随即忧愤而死,可谓下场凄惨。
公元710年,韦后势力倒台,李旦登基张柬之随即和其他五王一起被平反,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文贞。唐玄宗开元六年,配享中宗庙庭。唐德宗建中年间又追赠他为司徒。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4 

秋瑾为何能让监斩官百日后羞愧自尽?

说起秋瑾,可能很多小伙伴们对这个名字还不是很熟悉。秋瑾虽然是一位女子,但也算的上是咱们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女中豪杰了。她作为第一批为了推翻满清统治而献身的先驱,他的事迹令人称颂,她就是我近代史上的巾帼英雄秋瑾。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对她的事情来了解下吧。

秋瑾也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19岁那年父亲将她许配给双峰县富绅王廷钧,婚后两人生活幸福,而秋瑾自小性格爽朗,在双峰还结识两位性格相投的女伴,唐群英和葛健豪,三位奇女子常聚在一起,畅谈人生,饮酒赋诗,以后三位成就都很高,被称为“潇湘三女杰”。
几年后,丈夫王廷钧纳捐了一个官职,到北京担任户部主事,秋瑾也随同前往,来京赴任不久正赶上八国联军侵华,秋瑾亲眼目睹京城人民受外敌侵虐的惨景,心里渐渐有了出国留学,追求真理的念想。
1904年,秋瑾告别家人留学日本,在这里除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充实,最主要的是结识许多优秀人才,并在他们的引导下加入光复会与同盟会,以推翻满清统治,恢复中原为宗旨,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国度。
回国后的秋瑾不但筹款创办一些进步报刊,还参与几次起义,为了不牵连家人,她公开宣称与家人脱离关系。
1907年7月,安庆起义失败后,秋瑾被捕,五天后这位巾帼英雄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临刑前的秋瑾向监斩官李钟岳提出三个要求:
1,准许写一封诀别信。
2,不要枭首。
3,不要剥去衣衫。
李钟岳也是一位重义之人,对秋瑾事迹颇为倾佩的他,尽自己所能去满足她的临终要求,无奈李钟岳职低权小,向上级申请后,也只能满足秋瑾的后两个要求,秋瑾向监斩官表示谢意后从容就义。
秋瑾死后,李钟岳却自责没有满足女英雄的临终要求,在秋瑾死后100天,李钟岳上吊自缢,以死祭奠秋瑾。
秋瑾死后,丈夫将一双儿女养大,从小失去母爱的他们,却继承母亲的优秀品质,儿子王沅德作为先驱后人,14岁受人邀请加入同盟会,长大后参与实业兴国,在长沙、湘潭、武汉等地经营商业,慢慢积累丰厚家业,俨然成湘潭首富。他虽为富豪,却开明善良、仗义疏财,每逢灾难都赈灾济贫,40年代出钱创办新群中学,是湘潭有名的善人。
女儿王灿芝继承母亲任侠尚义的豪爽性格,早年求学大夏大学,20年代赴美国留学,学习飞机制造技术和驾驶技术,学成归国后成为我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清歌 发布于  2021-12-31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