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阅读30分钟,能多活2年!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朗朗上口的俗语出自于“雅典第一诗人”梭伦之口。在我们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生活;到达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垂暮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学习自然少不了看书,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阅读,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就是力量,只要你坚持不懈地阅读,你就越有知识,也就越有力量。
值得高兴的是,科学家们发现,“阅读更容易活到老”。当你平均每天阅读30分钟的书籍,就有机会多活2年!
一篇由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在《Social Science & Medicine》(社会科学与医学)期刊上的文章“A chapter a day: Association of book reading with longevity”,长达12年的研究数据表明读书有助于更长寿。
早在1996年,科学家们就想探究阅读是否会降低死亡风险,然而一系列研究报道却显示出两个极端的结果,一些人发现阅读没有降低死亡风险,后则有一些报道则说阅读降低死亡风险。后来才发现这些结果受到“久坐行为”的影响,而“久坐行为”是老年人死亡的公认风险因素。
此项研究由国家老龄化研究所支持,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收集,研究队列来自健康与退休研究(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HRS)项目。自1992年以来,HRS每两年会50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一次全国电话调查。
研究人员从2001年开始收集研究数据集至2012年12月31日,最终纳入研究人群包括3635位健康的5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62%的人群是女性。
将纳入研究的人员分为三个组,分别为:没有阅读,每周阅读0.01-3.49小时,每周阅读3.5小时以上。
为了避免跟先前的研究一样受到各种混杂因素的干扰,研究纳入了跟阅读或者生存相关的协变量,包括个体患病情况(如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财富、种族、性别,教育程度,抑郁等。
经过矫正所有纳入的协变量,最终结果发现阅读书籍与生存优势(survival advantage)显著相关。与没有阅读的人相比,每周阅读0.01-3.49小时的死亡率降低了17%!每周阅读3.5小时以上的死亡率降低了23%!
如果直接将人群分为阅读者和非阅读者,在生存率为80%的界线可以看到,非阅读者存活了7.08年(85个月),而阅读者活了9年(108个月),阅读者多出了近2年(23个月)的寿命!
读书有助于长寿,原因是什么?研究者认为“深度阅读”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对外面的世界能够更好的认知,以及书籍可以提高人的社会感知和情商等。爱好阅读的人的这些认知过程促进更高的存活率。
为了验证认知是否参与了阅读对生存的影响,研究采用了中介分析(Mediation analysis)。
中介分析简而言知就是研究某个变量是否在另外两个变量中参与中间人的角色,我们可以将其想象为在租房过程中,中介(B)对于租客(A)和房东(C)的影响。
如果A对B有显著性影响,同时B对C有显著性影响,那么就可以说A与C之间存在由B引起的中介效应。而根据A与C之间的直接路径是否通顺,中介效应又可以分为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
那么,认知是否影响读书和生存的关系呢?我们把相关的变量替换,A——阅读;B——认知;C——生存。阅读对认知是有显著的影响(a:β=0.48,P=0.01),而认知对生存也是有显著影响(c:β=0.07,P<< span="">0.001),而调整认知后阅读对生存的影响并不显著(c’:β=0.21,P=0.1),说明认知在阅读和生存之间存在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即阅读必须通过认知的过程才能影响生存。
同样是阅读,阅读期刊和阅读书籍有什么不同吗?研究还探究了阅读期刊(报纸和杂志)是否对生存有影响。结果发现与阅读期刊相比,阅读书籍的生存优势更强。这是因为在阅读书籍时更容易呈现出人物和主题以及让人更加投入。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具有生存优势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广泛普及,有声读物也非常普遍。阅读这些是否也会促进生存呢?遗憾的是这些在本次研究中未涉及,研究人员表示这将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综上,如果想要更长寿,赶紧把手中的书籍看起来。通过将更多闲暇的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转向为阅读书籍,将阅读期刊的时间减少,阅读书籍的时间增多,让我们一起“活到老,学到老”吧!
“开学季=生病季”?做好这几点,让娃少生病!
对爸爸妈妈们来说,9月份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孩子要开学啦!”,但不少家长却是开心之余又有些忧心:“小朋友抵抗力不强,一开学就特别容易生病,而且班里有一个孩子生病了,其他孩子可能也会跟着接二连三地生病。”
为什么开学时孩子容易生病?
1.入学焦虑,情绪紧张
小朋友刚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家人,在陌生的幼儿园/学校里,心里难免会有各种不安,进而可能会出现各种烦躁、焦虑、哭闹、拒食等现象,长期在这种应激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
2.集体生活,交叉感染
在幼儿园,小朋友每天至少要接触到十几个小伙伴,加之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3.生活习惯的改变
小朋友们从被百般呵护的家中送到幼儿园/学校,从饮食习惯和结构,到睡眠作息甚至排便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小朋友短时间内无法适应,从而出现喝水少、挑食、偏食,甚至消化功能紊乱、睡眠缺乏等情况,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了。
4.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很多小朋友活泼好动,没有较强的卫生意识,未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极易造成病从口入。
开学季,如何让孩子少生病?
1.缓解焦虑情绪
小朋友初入园需要有一个适应期,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宝贝一起渡过难关,提前给宝贝做好心理建设,可以在入园前先带孩子去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在初入园的一两个月里,应多花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小朋友逐渐去接受新环境。除此之外,入学前就开始鼓励宝贝自己动手做事,自理能力强的宝贝会很自信,在集体生活中有成就感,心情好了,生病的机率也相应减少了。
2.搭建合理的饮食结构
营养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孩子饮食不均衡,容易引起贫血或其他营养元素缺乏的情况,从而使得抵抗力下降,反复生病。因此,提高免疫力,营养搭配很重要!家长可以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给宝宝摄入足够的鱼、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合理安排小朋友的进餐时间、进食数量,养成不偏食挑食的好习惯,尽量不在饭前吃过多的零食、饮料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孩子入园后,家长可以多与老师沟通孩子每日进餐情况,再结合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合理安排晚餐,切勿因担心孩子午餐在幼儿园吃不饱而盲目增加家庭豪华晚餐,这样反而有可能会引起宝宝营养不均衡或消化不良而生病。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步骤,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回到家后及时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漱口,咳嗽喷嚏时要注意掩口鼻,这些小细节都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间的交叉感染。
4.健康的作息时间
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发育的先决条件,一些孩子睡觉晚睡眠少,加上家长也经常熬夜,孩子的睡眠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使得孩子因过度疲劳而容易生病,所以,家长应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尽量能在晚上9点前入睡。
5.适当的户外运动
周末可以带小朋友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促进孩子器官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强健体魄,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此外,户外活动还可促进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交往,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可以让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所以早晚紫外线没那么强的时候,家长记得让孩子多出去户外享受一下日光浴。
6.教孩子学会表达自我需求
家长要在孩子入园前提前教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如“老师,我要尿尿/便便”、“老师,我尿裤子了”、“老师,我要喝水”、“老师,我吃饱了/没吃饱”等。
7.生病期间,在家休息是首选
如果宝宝生病了或者有将要生病的前兆,建议让宝宝在家休息是首选,此刻宝宝最需要的是及时就医、多休息,待疾病痊愈后再将孩子送回学校,否则,孩子生病了,家长还坚持将其送回学校,一是容易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另一方面,孩子生病期间,抵抗力比较差,如果班里还有其他孩子生病,容易导致自家孩子二次感染。
8.按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大部分流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如水痘、麻疹、手足口、流感等传染病。
降血糖买“低糖电饭煲”,你又被忽悠了
立秋已过,天气也在慢慢地转凉,对于家有体质较弱的宝宝来说,家长就要更加上心了。毕竟这个温度忽上忽下的时节可是流感的高发期,流感就是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小儿流感的相关知识,如此才能做好预防工作。
小儿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1、临床表现不同
小儿流感的主要症状是怕冷、身体发热,头疼、身体酸疼,容易流鼻涕、鼻塞,与此同时往往还伴干咳、恶心等症状。而普通感冒的症状较轻,以打喷嚏、流鼻涕,低烧或者不发烧为主,对症用药后几天的时间就会痊愈。
2、病原体不同
流感的病原体是流行病毒,这种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之分。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就很多了,比如鼻病毒、细菌、腺病毒、抵抗力下降等等都可能成为普通感冒的诱因。
3、传播途径不同
流感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进行传播,且传染性很强,就算是得过流感的人也有可能再染上该病。但是普通感冒的传染性就会比较小,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他人感染。
流感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肺炎
流感本身是由病毒引发的,若是不及时控制,便会感染身体其他部位,首当其冲的就是肺部。流感引发肺炎的概率很高,主要表现为高热、剧烈咳嗽、咳浓痰、呼吸困难等。
2、累及其它脏器
心脏受损虽然不是流感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家长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的。但严重的流感有一定几率导致心包炎、心肌炎,甚至是心力衰竭。除此外,流感还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肌痛肌无力等。
4、造成神经系统损伤
流感还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损伤,比如脑膜炎、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这些并发症很严重,甚至会让宝宝肢体瘫痪、头疼抽搐、意识出现障碍等危急情况。
由此可见有,流感对小孩的伤害还是很大的。然而由于小儿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症初期的症状很相似,因而往往会被误诊为普通感冒,贻误病情。除了对症治疗外,在流感高发的初秋时节,家长可以让孩子适量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尽可能地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如若身体出现不适,立刻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小儿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主要有这3大区别!
立秋已过,天气也在慢慢地转凉,对于家有体质较弱的宝宝来说,家长就要更加上心了。毕竟这个温度忽上忽下的时节可是流感的高发期,流感就是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小儿流感的相关知识,如此才能做好预防工作。
小儿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1、临床表现不同
小儿流感的主要症状是怕冷、身体发热,头疼、身体酸疼,容易流鼻涕、鼻塞,与此同时往往还伴干咳、恶心等症状。而普通感冒的症状较轻,以打喷嚏、流鼻涕,低烧或者不发烧为主,对症用药后几天的时间就会痊愈。
2、病原体不同
流感的病原体是流行病毒,这种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之分。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就很多了,比如鼻病毒、细菌、腺病毒、抵抗力下降等等都可能成为普通感冒的诱因。
3、传播途径不同
流感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进行传播,且传染性很强,就算是得过流感的人也有可能再染上该病。但是普通感冒的传染性就会比较小,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他人感染。
流感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肺炎
流感本身是由病毒引发的,若是不及时控制,便会感染身体其他部位,首当其冲的就是肺部。流感引发肺炎的概率很高,主要表现为高热、剧烈咳嗽、咳浓痰、呼吸困难等。
2、累及其它脏器
心脏受损虽然不是流感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家长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的。但严重的流感有一定几率导致心包炎、心肌炎,甚至是心力衰竭。除此外,流感还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肌痛肌无力等。
4、造成神经系统损伤
流感还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损伤,比如脑膜炎、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这些并发症很严重,甚至会让宝宝肢体瘫痪、头疼抽搐、意识出现障碍等危急情况。
由此可见有,流感对小孩的伤害还是很大的。然而由于小儿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症初期的症状很相似,因而往往会被误诊为普通感冒,贻误病情。除了对症治疗外,在流感高发的初秋时节,家长可以让孩子适量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尽可能地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如若身体出现不适,立刻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做动态心电图要注意,这4大误区要规避!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但因为社会发展迅速,不当的生活习惯以及压力使身体逐渐出现问题,各种疾病也逐渐发生。在其中心脏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人在发现心脏有问题时会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又分为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指一整天佩戴仪器了解24小时身体活动情况,捕捉普通心电图不能发现的问题。但很多对于动态心电图有误区,在进行检查前要了解清楚并且避免。
做动态心电图要避开哪些误区?
1、做动态心电图要多休息,不能活动?
普通心电图的局限性是在于患者就诊时症状缓解,无法发现不适的主要原因,所以动态心电图作为普通心电图的增强版,能在24小时内了解心脏情况,包括吃饭、睡眠、工作运动等不同情况下的心脏跳动,能最大可能捕捉到发病时的心脏情况,判断疾病。若在检查时故意多休息少活动,反而不能让动态心电图捕捉到真实情况,就容易导致疾病被忽略。
2、佩戴动态心电图可以照常洗澡?
注意在佩戴动态心电图仪器的过程中不能洗澡冲水,因为洗澡冲水易让电极脱落,导致检查失败。洗澡前要将仪器摘下放置一边,避免仪器受损。
3、做动态心电图需要住院?
由于动态心电图需要24小时佩戴,所以很多人认为只有住院才能得到详细的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其实不需要住院,因为佩戴的仪器不大,便于携带,可以让患者在正常活动工作的情况下佩戴,检查后将仪器送回医院即可。
4、皮肤过敏也可以做动态心电图?
因为动态心电图所使用的是仪器不需要任何药物,因此过敏人群也能做此项检查,很多人这样认为。其实过敏人群容易因为对电极片过敏导致局部瘙痒发红,甚至导致过敏性皮炎,因此检查前要了解并且做局部测试。
温馨提示
在检查的过程中要避免接触强磁场。强磁场会影响机器,导致检查结果不准。另外在佩戴检查的过程中避免过度劳累,正常方式生活能最真实了解心脏情况。注意若在检查的过程中有出现皮肤过敏、破损都要及时就医,另外检查期间咨询医生看是否可以服用药物,避免药物影响心率、心脏跳动。
春季小儿容易皮肤过敏?小儿护肤得规避这5大禁忌!
春季空气里面的污染物比较多,比如柳絮、花粉以及尘螨等,小儿的皮肤娇嫩,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一些皮肤病,比如常见的过敏性皮炎、湿疹之类的,小儿一旦有这些皮肤病就会皮肤不舒适,进一步会影响小儿的健康。所以家长在春季给小儿做皮肤护理的时候,这些方面一定要注意。
那么春季小儿皮肤护理有哪些禁忌?
1、用力洗脸
小儿的皮肤特别的娇嫩,角质层也没有发育完善,容易受到刺激和侵害,家长在给小孩洗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不要太大。很多家长喜欢给小儿反复揉搓脸部,认为这样会清洁的更彻底,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用力太大就可能会对小儿皮肤造成损害,因此力度要小一些,动作要轻柔。
2、使用毛巾不好
小孩在洗澡或洗完脸之后,都是需要使用毛巾来擦拭掉水分,父母如果给小儿选择的毛巾过于粗糙或者是纤维材质的,在擦拭的过程中就容易伤害到皮肤,因为小儿的皮肤发育还不成熟,胶原纤维比较少,缺乏弹性,容易被摩擦受损,因此选择的毛巾应该是全棉柔软性好的。
3、频繁洗澡
春季气温回升,小儿的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比较快,就容易有汗液,很多家长喜欢给小儿频繁的洗澡,认为这样会更干净更健康。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洗澡太过频繁,只会破坏小儿的皮肤角质层,让皮肤变得更加敏感,更容易加剧皮肤干燥、缺水的状态,所以不能频繁洗澡。
4、乱用护肤品
春季小儿皮肤护理需要使用一定的护肤品,这样才能让皮肤水水润润的,可是很多家长在给小孩选择护肤品的时候,不太注意,盲目乱用,尤其是使用一些大人的护肤品,这会直接伤害到小儿的皮肤。小儿应该使用婴幼儿专用的护肤品,这一类护肤品温和无刺激,不容易有过敏现象。
5、护肤品只护理脸
有一些家长在给小孩使用护肤品的时候,只注重脸部的护理,也就是每次洗完脸之后涂护肤品,而洗完澡之后,身体别的部位却并没有使用专门的润肤乳,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其他部位皮肤也会干燥,脱水也容易起皮,所以也应该使用相应的润肤乳涂抹。
春天小儿护肤,还应该要注意,带小儿外出的时候尽量戴着口罩,远离花草或小动物较多的地方,平时应该让小孩多喝温开水,注意观察小儿的皮肤,如果有瘙痒、红斑之类的,需要及时检查了解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发烧会烧坏脑子?关于小儿发烧的5大误区,不要再中招了!
小儿在成长过程中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就容易被一些细菌、病毒之类的入侵,可能会引起发烧。小儿一旦发烧,爸妈就会特别心焦,很多新手爸妈对小儿发烧的认识不够准确,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观念给误导,因此可能会延误小儿的病情。关于小儿发烧有以下几大常见的误区,家长一定要注意避开。
那么小儿发烧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1、发烧要捂汗
老一辈的人认为小孩在发烧的时候就应该穿厚的衣服或者盖多一点被子,这样可以捂一身汗,捂出汗之后就能退烧了,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小孩在发烧的时候体温会升高,如果穿的太多就会导致热量无法散出去,这样可能会导致小儿大量出汗,发生高热抽搐等症状。
2、发烧立刻去医院
只要发现小儿发烧就立刻前往医院,这是很多新手爸妈经常会做的事情,因为新手爸妈没有任何的经验,所以对待小儿身体异常情况方面比较谨慎,只要稍微有点问题就前往医院,这样折腾了大人,也折腾了小儿,而且还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概率,加重病情。其实小孩发烧如果状态比较好,发烧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不需要前往医院。
3、高烧会烧坏脑子
有很多家长认为小儿高烧就会烧坏脑子,所以特别的紧张焦虑,其实单纯的高烧并不会对小儿的脑部造成损伤,真正可能引起脑部损伤的应该是别的疾病,比如脑炎、癫痫等。所以发现小儿高烧应该要及时就医,了解是什么病因引起的,针对性的治疗。
4、交替服用多种退烧药
有一些家长在给小儿服用退烧药的时候,喜欢多种退烧药交替着服药,这种服药方法是不准确的,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现在小儿比较安全的退烧药就是布洛芬以及对乙酰氨基酚,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
5、低烧不用管
有些家长认为小儿低烧的时候不用管,其实0~3个月之内的小孩如果发热可能会引起脑膜炎之类的,所以不能自行处理,应该及时就医。而较大月龄的小孩也应该要密切关注小儿的状态,如果有异常也应该及时就医。
小孩在发烧的时候,如果是低烧,家长可以用温水擦拭小儿的身体,比如手、脚、腋下等位置,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还有这个时候多给小儿补充水分,可以多喝白开水或者是电解质水,这样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缓解发烧带来的不适。
春季养肝正当时!吃3苦、喝2茶、按1穴位,肝脏会感谢你!
中医认为,肝属木,春季正好对应着木,所以春季是养肝好时机。春季阳气升发,升发的阳气可激活乙肝或丙肝病毒,可诱发或加重肝炎,因此应积极防病。春季养肝并不是很困难,只需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春季如何科学养肝?
1、决明子
决明子入肝经、大肠经以及肾经,能起到清肝明目和润肠通便效果。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肝开窍于目,过度用眼可消耗肝血,所以应多喝决明子茶。不过决明子性寒,体质虚寒者应少喝为妙。
2、蒲公英
蒲公英能入肝经和胃经,起到养护肝脏和清热解毒效果;蒲公英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蒲公英素,可提高肝肾功能。可以把新鲜的蒲公英制作成凉拌菜,也可以把干燥的蒲公英煮茶喝。
3、鸡骨草
鸡骨草能起到清热利湿和护肝养肝功效,不过并不适合体质虚寒和胃寒者。鸡骨草炖排骨是不错的选择,把适量的鸡骨草、夏枯草和枸杞子、排骨和薏米一起放在锅中煮就行,一天喝2~3次。
4、红枣桂圆茶
把适量的红枣、桂圆肉和山楂全部洗干净,放在茶壶中,以开水冲泡10分钟,然后再闷10分钟左右就行,能起到养肝血效果,特别适合长期熬夜所引起的肝血不足者,其主要症状是口干口苦、眼干以及心烦意乱、失眠等。
5、黑豆桑葚茶
把适量的黑豆、桑葚、贡菊以及核桃仁和罗汉果放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慢煎一刻钟,每天喝一到两次,能起到养肝护眼功效。
6、按摩穴位
通过按摩肝俞穴,能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调节脏腑,起到疏肝理气和养肝明目效果。
温馨提示
春天不冷不热的天气应多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快步走、慢跑或跳绳等,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肝脏新陈代谢。运动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因为早晨肝气最为活跃,通过运动能调动气机,把肝脏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日常生活中应调整好饮食,严格控制每天总热量摄入,着重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以及维生素,能增强肝脏修复和解毒能力。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平气和和积极乐观心态,这样能让气血调和,改善血液循环。另外,保证有足够睡眠,拒绝熬夜;做到滴酒不沾,不可滥服用会伤害肝癌的药物。
小儿磨牙只是肚子有虫子吗?这5个原因家长不可不知!
小儿在睡觉的时候如果磨牙,很多家长就会认为是小儿的肚子里面有蛔虫了,需要给小孩吃打虫药。其实小孩出现磨牙的情况,除了肚子里面有蛔虫可能会引起之外,还有很多别的原因也是会引起的,比如以下这几个因素就有可能引起小儿磨牙。
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小儿磨牙?
1、吃得太饱
小孩如果有磨牙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吃饭的时候吃的食物太多,太饱,增加了肠胃的负担,肠胃一直不停的在工作就会带动咀嚼肌运动,因此小孩就会有磨牙的现象,想要改善这种现象,只要平时不要让小孩吃得太饱即可。
2、缺乏维生素D
小儿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如果频繁的磨牙,也可能是身体缺乏维生素D这种微量元素而导致的。有这样的现象,宝妈们可以给小儿饮食中多吃一点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果维生素D缺乏比较严重,甚至有别的一些不适的症状,可以带小孩前往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专门的维生素D补充剂来改善。
3、情绪影响
小儿在睡觉之前,如果情绪波动比较大,比如哭闹或者是看了鬼片之类的,就容易引起小孩在夜间睡觉的时候磨牙。所以宝妈在平时要注意保持小儿情绪的稳定,尤其是在睡觉之前,尽量不要引起小儿哭闹或者过于紧张、激动,不要看一些恐怖片。睡觉之前可以给小儿讲故事,多沟通,安抚小儿的心情,这样睡觉质量好,也不容易有磨牙现象。
4、睡姿影响
有一些小孩出现睡觉磨牙情况,是因为睡姿不正确而导致的,尤其是有些小儿睡觉的时候,喜欢将被子蒙在头上,这样就可能会引起磨牙的情况,所以宝妈在平时要注意调整小儿的睡姿。
5、肚子里有虫
小儿肚子里面如果有蛔虫,也就是在肠道里面的一些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会吸收小儿的身体营养,引起小儿肚子疼痛,还会让小儿情绪不稳,焦躁不安,当然也会引起小儿磨牙现象,有这种情况可以吃点打虫药来改善。
小儿磨牙对小儿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平时应该要注意改善不利因素。还有一些小孩在换牙期的时候会有磨牙的现象,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只要协助小儿做好口腔的卫生,平稳的度过换牙期,磨牙的现象就会消失。
注意这5类人群容易受到痛风的青睐,快看看你在不在其中!
很多人都知道痛风这种疾病,这是一种会让人非常痛苦的疾病。除了会让人感到痛苦以外,如果继续恶化,还会影响到肾功能,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生活中有一些人是容易被痛风盯上的,属于痛风的高危人群,如果在这些人群当中要注意防范,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痛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经常参加应酬的人
应酬是职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常参加应酬的人就属于痛风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之所以容易患上痛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就是饮酒,经常喝酒会让体内尿酸升高。第二个方面就是吃饭方面,经常吃肉或者吃海鲜,就会摄入过多的嘌呤,也会让尿酸升高。这部分人群的痛风的几率有很高,在生活中要多加防范,尽量减少应酬的次数。
2、肥胖的人
肥胖的人尤其是腹部和腰部肥胖的人,是很容易得痛风的。腹部肥胖会影响了人的新陈代谢,会让尿酸代谢也出现异常。除此以外,肥胖的人在饮食上也特别的不注意,经常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经常吃一些肉类食物,这些食物当中的嘌呤比较多,摄入过多的嘌呤,得痛风的几率自然就提高了。
3、经常晚睡的人
熬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了,尤其是报复性熬夜,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经常晚睡的人也是痛风的高危人群。经常熬夜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器官,会影响到肝脏的功能。肝脏的代谢水平出现问题,会增加得痛风的几率。
4、有基础疾病的人
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容易患上痛风,这部分人也可以算作痛风的高危人群,常见的有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等等。这部分人群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自然也容易得痛风。
5、经常剧烈运动的人
剧烈运动是痛风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所以经常剧烈运动的人也是痛风的高危人群。有些人在运动的时候喜欢挑战自我,喜欢做一些极限运动。也有的人本身就是运动员,需要高强度的运动训练。经常剧烈运动的人,细胞代谢会比较快,会产生更多的尿酸,痛风就很容易到来。
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痛风?
如果自己正处在痛风的高危人群当中,就要引起足够的警觉,不能等到真正通风到来时才后悔。平日里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要饮酒,不要抽烟,不要经常参加应酬。还要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不要经常熬夜,也不要昼夜颠倒,早睡早起是正确选择。除此以外,在运动的时候也要适度,不要经常进行剧烈的运动,要考虑好自身的健康问题,还要考虑到自身的运动基础。
以上这5类人群是痛风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是容易患痛风这种疾病的。如果自己正处在这些人群当中,就要引起足够的警觉,赶紧了解清楚痛风是种什么样的疾病,在生活中做好预防。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做好预防工作,才能远离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