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是谁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运行了一千多年。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俗称“状元”,又称为“大魁天下”,是古代绝大多数读书人心目中的最高荣誉。
历史上总共产生了多少状元,说法不一,有人统计说,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总共为777人。一般人的印象,所谓状元郎,状元郎,状元的年纪一般都不大,而且年轻俊朗,这不,明朝初年的郭翀(读chōng),就因为颜值不高,长得老相,把到手的状元给丢了。不过事实上,状元的年纪有大有小,最小的不过9岁,老一点的则年过花甲(60多岁),甚至年逾古稀(70多岁)。
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一位考了几十年都未考中进士的小老头,其殿试时的考卷深得宋理宗的赞赏,被钦点为状元。感慨激动之余,张渊微赋诗一首《胪传写兴》:“读尽诗书数百担,绿袍今始换蓝衫。嫦娥问我年多少,二十年前四十三。”胪传就是古代殿试第一名的雅称,从诗中可知,张渊微中状元时已经63岁了。
不过,年逾花甲的老状元张渊微却还不是最老的。唐代的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2岁,因此又被人称为“古稀状元”。这一位才是古代年纪最大的状元。当然,唐代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严格讲其实还不叫“状元”,而是叫做“状头”,而且,第一名也不是由皇帝钦点,而是主考官就可以定下来。同时,考取了第一名除了名声好听点,远没有宋及以后那样受到那么多的优待。
关于尹枢中状元还有段十分有趣的故事。那一年,主考官杜黄裳也是第一次主考,没什么经验,三场考完后他对众举子说道:“诸位学士都是当代才子,有没有人帮我一把?”应试者总计五百余人,大家面面相觑,猜不透主考官是个啥意思,因而都不敢上前答话。这时,只见考生中的一位古稀老头上前问道:“不知大人您有什么吩咐?”杜黄裳道:“没有人写榜。”老头道:“我愿从命。”写到状头时,杜黄裳问:“写谁较好?”老头一本正经地答道:“非老夫不可!”杜黄裳一时愕然,沉默有顷还是定了老头为第一。这位老头就是尹枢,时年72岁。从此,尹枢毛遂自荐做状元,成为科举佳话。
东北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
自古以来,以貌取人就是人们的常态,在外貌里,除了难以改变的生理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衣服。从中原王朝角度来说,动物皮毛暗含着原始、野蛮、未开化的意味。它们大多来自于荒芜的边疆,是蛮夷的服饰。
那么,从不屑到推崇,这个转变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这就是蒙古人一统天下的元朝。在蒙古人统治汉地之后,普通人对毛皮的了解逐渐增加,需求也逐渐增加,游牧民族的趣味成为了新的主流。而且,这种趣味一旦兴起,就不会一下随着朝代更迭而消亡,在明朝初年,蒙古文化依然对汉人的时尚有着很深的影响。
在明朝弘治年间,就有御史进言,说京城男女“胡服汉语”,汉人也穿貂皮狐衣。他强烈建议“复华夏之淳风”,还敦促朝廷“扫胡元之陋俗”,以便“习俗纯正”。
到了清朝,越来越多人追求貂,引起了清政府的不满,所以,在康熙和雍正时期,朝廷会以“禁奢”的名义,限制大臣追逐貂。康熙皇帝曾经在廷议之后,对一群穿着华贵的大臣群体表达不满,“尔等好用貂缎贵物,不知一貂帽、一缎衣,其价值狐皮帽、羊皮袍数件。尔等何用此贵物?”
到了乾隆五年,清政府正式发布对东北的封禁令,禁止汉人进入,这种维护环境的“纯洁性”,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但没想到,越禁忌越美丽,在权力、风尚和禁忌的各种作用加持下,貂的身价进一步被抬高了,反而给边疆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打击。
随着市场膨胀,一股史无前例的商业扩张和自然资源开发热潮,改变了边疆的生态环境,狩猎行为日益频繁,野生动物毛皮数量锐减。
据记载,17世纪,在西伯利亚地区,貂惨遭过度捕猎的厄运。到了19世纪,它们基本上从清帝国控制下的蒙古、满洲地区和库页岛消失了。以清朝的乌梁海地区为例,他们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包括貂皮在内的九种毛皮。1816年,进贡的貂皮数量多达3800张,1831年跌至1878张,此后年均最多1200张。
所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毛皮供不应求,价格进一步上涨,成为了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人们对于貂的需求欲望,以及穿貂的象征意义,就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达到了顶点,并持续了几百年。
一直到今天,这种影响力,才随着环保理念的兴起和审美观念的变迁,慢慢衰弱下去。
张作霖的家产有多少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大军阀,是奉系军阀的首领人物,曾一度是中国势力最大的军阀,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张作霖经营东北多年,给儿子张学良留下了丰厚的家底。张学良凭着张作霖留下的底子,在中原大战中一锤定音,帮助蒋介石赢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张学良也控制了黄河以北数省的地盘,连蒋介石都不得不让其三分。那么张作霖给儿子留下了多少家底?
从地盘上看,虽然奉系军阀在北伐军的压力下退回了东北,但仍然控制着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热河四省,总面积超过140万,多为沃野千里的大平原,而且长期没有经历战争,是当时中国少有的乐土。张学良兵强马壮、粮饷充足,是当时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大势力。
从经济上看,东北经过张氏父子十几年的经营,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和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和工业实力甚至超过了战乱的长江流域,尤其是东北的重工业,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东北是当时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拥有纺织、烟草、钢铁、机械、电力、冶金等各种工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条。
此外,东北还拥有中国最完善的基础设施。以交通为例,当时的东北铁路里程超过了7000公里,几乎各大县市都通了铁路,占了全国的一半,东北的大部分村都通了公路,航空运输也非常发达。当时的东北牛到什么程度?中国向欧洲发电报要先通过哈尔滨才能发出去!
从军事上看,张作霖为儿子张学良留下了三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和亚洲最大的兵工厂,东北的军火产量比当时的日本都多,连240毫米的重炮生产线都已经列装。此外,东北军还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空军以及吨位超过全国一半的海军,东北军的坦克和装甲列车数量一度超过了日本人,连日本人见到东北军的装备都眼馋。
从战争潜力来看,张作霖在东北经营多年,深得民心,当时东北人都支持张家父子。张作霖不管是粮饷还是财政都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仅仅张家府里的金条就有数万,张家在东北各地有的地产、商号、工厂、矿场等不计其数,资产起码有上亿元。坐拥如此雄厚的实力,东北军其实是有逐鹿天下资本的。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中国皇帝共有1000多位。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1、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2、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
3、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
4、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纵观中国历朝历代,末代皇帝很难得到善终。然而溥仪却是一个例外,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出生,字耀之,号浩然,也就是我们常称的清废帝或者宣统帝。溥仪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似乎都在别人的导引下生活。
1908年,3岁的溥仪在太和殿登基,由光绪皇后、隆裕太后和载沣共同摄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1912年2月12日,6岁的溥仪在隆裕太后的监护下宣布退位,由隆裕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至此,清朝对中国267年的封建统治正式告终,溥仪的退位是大清皇朝的终结,也是中国帝制的终结。
历史上有多少姓张的名人
1、张仪(前?~309年),战国时期曾先后任秦相和魏相。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2、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3、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张飞(?~27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
5、张择端,北宋末年画家。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6、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先后主持国事达十年之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7、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台公、无竞居士,晚年字号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称张香帅,谥号文襄。大学士、军机大臣、封建大吏。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主要奠基人,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8、张作霖(1875~1928年)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9、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张作霖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
10、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故事
一、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小国。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还是国家的文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可能连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二、花木兰,木兰代父从军流传千古。魏氏女,西汉谯城东魏村人。又名花弧,后称花木兰。其父名应,乃汉初材官骑士。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尤工剑术。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单于大举入塞,杀掠甚众。文帝大征天下民以御,木兰父当往,而年已老迈,弟尚年幼。木兰悯其父老,便替父从征。木兰初为戎卒,以功为小校,后晋升为将军,守燕山南麓之曲逆。驰奔沙场,塞旗斩将,攻城略地,所向辄克捷,莫有当其锋者。单于旋退。木兰从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人终不知其为女子。后凯还,天子嘉其功,封尚书郎,不受,恳奏省亲。及拥军还谯,释戎衣,服巾帼,同行者皆骇之。
唐朝乾封元年,木兰被追封为“孝烈将军”。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历史上有多少王姓皇帝
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
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847年)出生于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少年时代就是个无赖,以屠驴和贩私盐为生,后投了唐朝军队,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后来占领了成都,夺得了西川之地,897年又夺得了东川和渝地(今重庆),完全占有了两川之地。907年到来,这一年朱温灭了唐朝建立后梁,王建于是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二,王莽,新朝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的贵戚王氏家族,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在朝廷中颇有威望,并且凭借家族的权势,逐步掌握朝廷大权,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全国第一大姓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针对王姓的起源,存在起源姬姓、起源自子姓、起源自妫姓等观点。当然,从认同度上来说,一般认为王姓起源自黄帝的姬姓。
早在25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或者姬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历史上有多少姓李的名人
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创始人。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被称为“飞将军”。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短暂的掌握了东汉王朝。
李暠(351年~417年)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建立者。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后,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701~762)中国最伟大的浪漫诗人,祖籍甘肃秦安,他被誉为诗仙。
李自成(1623~1644)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号闯王,陕西米脂人。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国有功,历任直隶、湖广、两广总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与外国签订条约。后因积劳呕血而死,晋封一等侯,卒谥文忠。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住县城北街瑾睦坊。北宋儒家学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于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地望分布甘肃陇西郡,河北赵郡,河南顿丘郡,辽宁渤海郡,河北中山郡,河南襄城,湖北江夏,四川梓潼,河北范阳郡,四川广汉郡,安徽梁国,河南南阳郡。
历史上姓李的诗人有哪些
1、李白:这位仁兄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吧,他完全可以称得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他是中国古代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样,也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在诗歌体裁上,李白的古体诗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古体诗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想象奇特、笔法自然。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擅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由于李白在唐诗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因此,在唐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排名中,占据第一位,当之无愧。
2、李煜: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职业就比较特殊,既是词人,也是末代皇帝,史学界称为“南唐后主”,文学界称为“千古词帝”,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也有一定造诣,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清平乐·别来春半》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王国维评价他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可见,他对后来宋词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3、李商隐:又是一位诗坛大佬,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七律水平可与杜甫媲美,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同时,无题诗更是光耀后世。清代吴乔曾说:“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为李义山一人。”
4、李清照:著名婉约派词人,有“词中皇后”、“千古第一女词人”的美誉。其词善用白描手法,另辟蹊径,语言清丽婉约,能在群星闪耀的宋代词坛留下千古美名,没有点实力可是做不到的。其代表作数量众多,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等。
5、李贺: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后人称为“诗鬼”。只可惜,一生坎坷,英年早逝,给后世留下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不乏《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经典诗作。在古体诗领域,能与之一争高下的除了李白,在整个唐代应该找不出第二位了。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国土面积最大
中国历史上朝代国土面积最大的元朝。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蒙古扩张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太祖成吉思汗蒙古人的直系祖先是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系的室韦各部落。隋唐时,他们分布在契丹之北、鞑靼之西、突厥之东(洮儿河以北,东起嫩江,西至呼伦贝尔)的广大地域。曾受突厥的统治,突厥人多称之为达怛(鞑靼),唐朝贞观年间,突厥势衰,后室韦人臣服于唐,继突厥而起的回鹘政权崩溃后,室韦—达怛人大批进入大漠南北。
大约在9至11世纪,其中的一支蒙兀室韦,从望建河下游之东逐渐西迁,到了斡难河、克鲁伦河和土剌河三河的上源一带,分成尼鲁温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两大支,合称为合木黑蒙古,其中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
合木黑蒙古之外,当时在蒙古高原活动的,还有蔑儿乞、塔塔儿、克烈、乃蛮、斡亦剌等部,所有这些氏族部落,先后都受到辽和金的统治,蒙古部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到12世纪时,大部分从事狩猎游牧,只有少数部落经营农业。
不过这时,他们通过同中原的贸易获得了大量铁器,从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加明显,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各个部落的奴隶主互相展开战争,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蒙古部落原为金朝的臣属。
随着金的衰落,蒙古部落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政权的统治,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诸部领袖铁木真通过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蒙古帝国成立,国号大蒙古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蒙古汗国成立后,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扩张其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