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宋朝总共经历了十八位皇帝,这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北宋的宋仁宗赵祯。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的时间,广施仁政,成为宋朝历史上最受百姓们爱戴的皇帝,传闻他死后,许多老百姓都忍不住痛哭流涕。
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是谁
宋朝被分为北宋和南宋,巧合的是,北宋和南宋都各经历了九位皇帝。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历史上名气比较大之外,宋仁宗也是宋朝历史上得到百姓认证的一代贤君。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在他执政四十二年生涯中,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唯一遗憾的是,宋仁宗子嗣不多,也没有健康长大的儿子。他一生期盼上苍能够赐给自己的儿子,结果一生都没有能够如愿,仅有的三个儿子都是刚出生就夭折,无奈之下宋仁宗只能过继侄子赵曙为嗣,将其收为养子,并在自己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他。
甲午海战和哪位民族英雄有关
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黄建勋等。
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
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
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
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
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45岁。
2、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年),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合肥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
明朝初年,祖先从凤阳迁居庐江。同治四年(1865年),迁居巢县汪郎中村。早年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
光绪七年(1881年),统率北洋水师官兵200赶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
未得上峰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仕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援军未至,拒绝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服食鸦片自尽以谢国人。宣统二年(1910年),平反昭雪。
3、刘步蟾
刘步蟾(1852(清朝咸丰二年)-1895),字子香,汉族,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北洋水师右翼总兵。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1882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
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4、林永升
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中国近代海军学校的第一次远航实习,周历南北洋。后以千总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77年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深造,在英国海军装甲战列舰“马那多”号实习。回国后调入北洋升任守备、都司,曾任“镇中”舰管带,1887年赴英国接收“经远”舰,升任游击管带“经远”舰。
北洋成军后升任左翼左营副将,后迁至总兵。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清政府以其在海战中“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照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
5、黄建勋
黄建勋(1852(壬子年)-1894),字菊人,福建永福人(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867年,以文童应船官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
1871年,结束课程后,登“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至新加坡、槟榔屿各口岸,北至直隶湾、辽东湾各口岸。
1874年,充任"扬武"快船正教习,又调任“福星”炮舰正教习。次年又调回“扬武”,赴日本及中国各口岸梭巡,以增长阅历,荐保千总。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大战,日本海军以游击队四艘战舰攻击北洋水师阵脚的“扬威”、“超勇”二艘弱舰,黄建勋“为人慷慨,尚侠义,性沈毅,出言憨直,不作世俗周旋之态,而在军奋励,往往出人头地”。
在他指挥下,全舰官兵无不誓死作战,但“超勇”毕竟是舰龄十余年的老舰,终究敌不过日本游击队的四艘主力舰,激战中“超勇”舰中弹甚多,特别是一敌弹击穿舱内,引起大火,刹那间“超勇”全舰被黑烟笼罩。
由于“超勇”舰是木质舰身,舱内起火无法施救,不久就右舷倾斜,难以行驶,最终被烈火焚没。黄建勋落水后,“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援之,不就而没,时年43岁。
赵构为何传位宋太祖后人
一、高宗无嗣
赵构曾在金兵的追杀下,由于惊吓导致阳痿,并丧失了生殖能力,唯一的儿子因为宫女不小心踢翻一个铜鼎而被惊吓抽搐致死。
唯一的儿子死后,他萎久治不愈,最后年老后终于死心,只能传位于养子。
二、个人境遇
北宋灭亡后,赵氏皇族大部分成员都被金军俘虏,逃到南方的男性皇族成员与赵构的血缘关系都很远,选择赵光义还是赵匡胤的后裔继位,对赵构本人来说并没有感情上的实质区别。
当年高宗母亲地位也低,赵构少年时不吃香,不受宠,曾被自己父兄两次送到金军大营送死。
所以他对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基本是没什么感情的,从衣冠南渡后从没提过赢回父兄之事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仅存的皇族对他来说,都一样,都不亲,找个比较合适的继承人而已,这样他立嗣时主要可以“择贤”选择。
三、择贤而立
据历史记载,在几个候选人中,赵匡胤后人不仅聪明而且确实性格比较纯良,登基后宋孝宗仍然一直对宋高宗十分尊崇,赵构病死时宋孝宗极其悲痛,不久甚至禅位给其子光宗。
还有个小故事,赵构本来选了两个人作为继承人,他各给两个人十名宫女,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检查了赵眘这边的十个宫女居然都是处女,于是就把赵眘立为储君。
可能因为赵构本人不能生育,所以就认为不好色就是好皇帝吧。
四、太祖转世
据古代一些笔记,当时金宋境内都流传有一个传闻,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相貌极类宋太祖,所以民间流言乃是赵匡胤为其弟夺其子位帝位而转世复仇。
宋朝使者去金国看到完颜阿古达的画像,大惊,说:“这和我们太祖长得太像了。”宋高宗生母韦太后也相信了这个传言,劝赵构传位太祖后人,以解太祖太宗二系世代恩怨,立孝宗为嗣很大程度上是高宗听从韦太后的意见。
为了保住大宋江山,宋高宗将皇位传给了宋太祖的后人,这才有南宋一百多年的国祚。
刘备死前为何把兵权交给李严
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
刘备以识人用人著称,对于部下各人的性格才能,可说是一目了然。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的才华,并非在军事上,而在治国上。诸葛亮是战略家,是萧何式的人才。而相对而言,李严则是军事上的内行。所以他将军事大权交给李严,将治国大权交给诸葛亮,完全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李严的军事才能,是在他平定盗贼马秦、高胜叛乱上被刘备发现的,李严不待刘备下旨发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用本部五千兵马,就迅速平定了叛乱,斩杀马秦、高胜。后来,李严就平定了高定叛乱,再一次显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刘备因此封他为辅汉将军。
而诸葛亮在刘备生前,是没有显示什么军事才能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奇,都是小说家言。实际上,蜀汉的几大战事,主帅是刘备,出谋划策的是庞统、法正等人,诸葛亮的主要功劳是后勤,足食足兵。
再一个原因是,凡是君主,都要平衡部下的权力,而不会让某一个人独揽大权。让任何一个大臣独揽大权,都是很危险的。所以刘备临终,用诸葛亮制衡李严,同时用李严制衡诸葛亮。另外,刘备还安插了另一个托孤对象,就是赵云。大臣之间互相制衡,则对于刘禅来说,是安全的。
但刘备的安排,并未如愿。诸葛亮后来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了,因为他找了个理由,将李严贬为庶民,关进监狱了。这也怪不得诸葛亮,谁让李严中了司马懿的离间之计,故意延误军前粮草呢。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猛将
1、项羽
项羽是中外历史上大家公认的第一猛将,在所有中外正史书籍中,项羽是单场杀敌最多的将领,而关于其最高杀敌记录是数十百人。
2、霍去病
霍去病一生未尝一败,是一名勇冠三军的猛将,他的那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一直为后人传诵。
3、冉闵
冉闵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且多计谋。在灭掉羯赵后,冉闵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并颁布了赫赫有名的“杀胡令”。这“杀胡令”颁布后,冉闵遭到了各胡族的围攻,但冉闵却能每战必胜,且每战皆以少胜多,并且在每一次都是冲锋陷阵。
4、史万岁
史万岁,隋朝人,他少时英武,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时就随父从军,在一次与突厥的战争中,史万岁一击杀中来挑战的一名突厥猛将,突厥大惊,遂不战而逃。隋朝统一后,史万岁成为隋朝开国四大名将之一。
5、苏定方
苏定方先后征西突厥、夷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将唐朝国土向西开拓至中亚,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史书记载,苏定方此人,骁勇彪悍,力气过人,胆气超群绝伦,十五岁时就跟随父亲征战,此后多次率先冲锋陷阵。
6、薛仁贵
薛仁贵的“两侧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一直为后人赞叹。
7、狄青
在宋朝这样极端重文轻武的时代,狄青是那个时代的传奇,狄青只要“闻寇至,即挺起驰赴”。
8、常遇春
常遇春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每战必先,在北伐期间,常遇春曾单骑冲入敌阵,一箭射死元军前锋大将。
老将廉颇的人生启示
廉颇在赵惠文王时期,能力最强,功劳最大,他也变得骄傲自满。他不光得罪文臣蔺相如,他在赵国被其他人怀恨在心。
赵惠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赵悼襄王即位,让乐乘代替他的位置。他一怒之下,攻打乐乘,害怕赵王怪罪,跑到魏国。
赵王国危思良将,想把廉颇请回来,派使者看看老将廉颇还能不能打仗。廉颇被他的仇敌郭开让使者诋毁廉颇,把廉颇的归国之路彻底阻挡,最后客死寿春。
廉颇的经历告诉我们:
1、一个人本事再大,也不要到处树敌,谁都看不起,无论你是谁,做人还是要守规矩的。
2、对于领导的决策,想得通要执行,想不通也要执行。
3、知错能改固然是好事,但是一犯再犯就需要经常反思自己了。
4、得罪小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得罪蔺相如,还有挽回的余地,得罪郭开,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5、一个人在本部门本单位混得好,不看一时,而看你能不能总是这么好。
历史上第一位被俘虏的皇帝
司马炽是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位儿子。本来他并没有继位的资格,不过在晋惠帝时期八王之乱将众多的皇子卷入其中,加上皇室之间的权利斗争非常激烈,众多的皇子皇孙死伤惨重,司马炽明哲保身,在晋惠帝驾崩之后,顺理成章的继位皇帝,成为晋朝第三位皇帝晋怀帝。
公元311年,刘渊之子刘聪率军攻破洛阳,晋怀帝司马炽急忙逃亡长安,不过刘聪做事有头有尾,在中途之中截下司马炽,因此司马炽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俘虏的皇帝。不过两年之后,刘聪令司马炽位宴会斟酒仆人,晋朝老臣纷纷哭嚎,让刘聪非常不爽,次月中旬便用一杯毒酒杀死了司马炽,年三十岁。
朱棣北征最远打到哪里
明成祖朱棣率军出击蒙古,创造了中原皇帝出击的最北记录。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永乐八年(1410难)征鞑靼,永乐十二年征瓦剌,永乐二十年征鞑靼,永乐二十一年征鞑靼,永乐二十二年征鞑靼。
朱棣率军两次度过克鲁伦河(这条河距离成吉思汗称帝的斡难河不远了),到达了今乌兰巴托附近。
虽然这五次北征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蒙古对大明的威胁,但是朱棣却创造了中原皇帝带兵出击最北的记录。
沈葆桢是林则徐女婿吗
林则徐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叫林普晴,前来求亲的踏破门槛。然而林则徐一个都看不上。
这一天是除夕夜,林则徐想到巡抚署内看看。成了家的幕僚早就回家过年去了,没成家的也被喧天的锣鼓和炫目的花灯吸引到街上去了,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灯。
林则徐推门进去,见是年轻的秀才沈葆桢,问:“今天是除夕,你怎么还在这里?”沈葆桢毕恭毕敬地回答:“公务未毕,不敢回家。”林则徐点点头。看到案上一本未看完的介绍西洋风土的画册,点点头,沉默片刻,忽然说:“我有一份奏章,今天必须誊发,你帮我誊完再走吧。”
直到三更时分,沈葆桢才把长达数千言的奏章誊抄完毕,他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送到林则徐的书房。林则徐看了几眼,不满地说:“字迹草率,重抄!”把奏章丢到案上。沈葆桢本来准备交差就回家了,却没想到要重抄,他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天亮时分,巡抚府的属吏纷纷前来贺岁。这时,沈葆桢才把奏章重新抄好,恭恭敬敬地交给林则徐。林则徐看看奏章,笑着点点头。他向来宾把昨晚的事介绍了一遍,说:“公务未毕不回家过年,说明他能坚守岗位;字迹端正,墨色浓淡一致,说明他性格平和;遇冤不怒,顾全大局,说明他少年持重;
奏章原稿上有明显的错字,誊抄两遍,都改正过来,说明他既尊敬上级,又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夫人耳语几句后,颇为得意地说:“你们向我贺年,更应该贺我得了这个如意的东床快婿!”
沈葆桢被林则徐招为女婿后不久,考中进士,后曾任翰林编修、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等职,是洋务派里以前瞻、务实、廉洁、稳重著称的人。
同治是怎么死的
清朝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清王朝的第十位皇帝。由于老皇帝咸丰帝死得早,所以他从小就被立为皇帝。同治是怎么死的呢?历史记载有说他死于天花,也有说是得性病而死,更有甚者说是死于慈禧之手。究竟同治是怎么死的?死于性病的说法流传最广。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道,同治帝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下,不能与端庄贤静的阿鲁特皇后款洽相亲,而是被强迫与侍郎凤秀的女儿结合,这位后来被立为慧妃的女子虽长得很漂亮,但举止十分轻佻,同治帝并不喜欢她。他因此尽失情爱之乐,于是微服出外寻花问柳,纵情淫乐。
据后世学者考证,同治皇帝非常善良,对东宫慈安太后非常同情,对慈禧也非常孝顺,在最初两宫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同治皇帝都与二位太后保持了很好的母子关系。随着慈禧权利的不断滋长和霸道,两宫太后之间慢慢产生了嫌隙,慈安太后因为温和善良,私下被反对慈禧的大臣看成拉拢的政治筹码,曾几何时,两宫太后的关系发展到剑拨弩张。
而多年来同治皇帝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产生了很多的误解,不理解母亲多年来为何一直都心如此狠,手段如此辣,在感情上渐渐变的与母亲疏远,与慈安太后更亲近起来。因此在自己亲政后很多时候都与母亲唱反调,甚至婚姻选择上也不同意母亲的安排。母子之间的关系已经闹的非常僵,甚至他想联合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欣等大臣要把慈禧掌握的权利收回。
从此母子之间的矛盾便无法化解了。可可惜的是顺治皇帝情感脆弱,加上政治上经受不住打击便自甘堕落起来。在他眼里慈禧怎么做都不对,可他又无力回天,干脆倒不如自己什么都不管不顾,逍遥快活的好。
为此他便经常微服出外寻花问柳,纵情淫乐。由于清朝的官员是北京城妓院的常客,同治生怕被臣下撞见,不敢出外城,只带了一两个小太监在内城与私窑子中卖淫的女子取乐。当时,还有太监在东华门内开烟馆,藏污纳垢,导男引女,供其取乐。侍读王庆祺又进春药。同治纵情享受,时间一长,就感染上了梅毒,不治而亡。
对于同治皇帝死于性病,民间在小说、戏曲、画本、评书中皆有解说,甚至现代影视作品中也有反应。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的皇帝便是取材于同治皇帝,由香港著名演员黄一山扮演,说是皇帝在逛妓院时遇到了包龙星,便封他官职,让他为民伸冤......,电影结尾皇帝的陪侍拿着其死后的龙裤去找包龙星,说是皇帝死于花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