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北疆有什么区别
元朝的时候,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也就是察合台汗国。到了明朝的时候,察合台汗国灭亡,后裔建了别失八里。到了清朝的时候,准噶尔部控制了新疆东部。后来,清朝铲除了准格尔部,完全确立了清朝对新疆的稳固统治。
乾隆是一个非常自负的皇帝,认为这里是新征服来的土地,于是重新起名新疆。到了1878年,左宗棠从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之后,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归还了伊犁地区。他在给清朝皇帝的奏折中称新疆是“他族逼处,故土新归”,于是以新疆为省名就有了一层新的意义。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
新疆的地形比较特殊,属于“三山夹两盆”地形,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疆地区大多处于分裂状态,各个小国林立。到了左宗棠时期,向清政府提出建议,依据中间的天山南北建省。此举得到了满清王朝的重视,批准了天山南北建省,天山以北的叫做天北省,以南的叫做天南生。这种划分,虽然简单粗暴,但是成为了以后南疆、北疆的雏形。
清朝灭亡后,天南天北省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开始以南疆、北疆来代指两块区域,如今也逐渐被很多人认可这样划分。
南疆和北疆有啥区别呢
1、地理位置不同,北疆有准噶尔盆地,南疆有塔里木盆地。
2、内部所在民族不同。南疆以维吾尔族人口为主,北疆以汉、维、哈人口为主。
3、民族人数比例不同。南疆的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其次是汉族,人口200万左右,占总人口的17%。还有柯尔克孜、回族、塔吉克、蒙古等民族,他们只占3%左右。
中国古代为什么不吞并朝鲜半岛
虽然在中国古代朝鲜半岛并非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地位,早在周朝时,中国商朝的遗民箕子就带领部分中原移民建立了箕子朝鲜。而在东汉时期,汉武大帝更是直接派兵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立了4个郡。
随后,朝鲜半岛先后经历了高句丽时期、新罗时代、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时期,不过,这些朝鲜半岛的政权虽然大多数臣服于中央王朝,但的确保持了半独立的地位,多数中央王朝也的确没有吞并朝鲜半岛的想法和行动。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无利可图。其实观察东北就可以看出朝鲜半岛的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了。中国东北地区是著名世界最为肥沃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战略地位,都极为优越,但是由于冬季极为严酷的气候,东北地区一直人烟稀少。
虽然历代中原王朝屡次向东北移民,但均成效不大。东北也成为了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乐园。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属平原,尚且如此待遇,比东北更为偏远的朝鲜半岛,不但环境更为恶劣,而且朝鲜北部地区还以山地为主,交通十分不便,自然进一步增加了统治的难度。
因此,除了极少数好大喜功的王朝皇帝,中原王朝普遍对于老少边穷的朝鲜半岛没有多大兴趣。对于中央王朝而言,只要朝鲜半岛老老实实的臣服上贡,就足够了。他们对于朝鲜半岛这块儿无利可图的穷乡僻壤,没有丝毫兴趣。
事实上,朝鲜半岛,无论是直属于中原王朝时期还是独立之后,存在感一直极为薄弱,也几乎没有为中央王朝提供多少利益。在历代王朝中,也并非没有征服朝鲜半岛的王朝,但是朝鲜半岛不但不能为中原王朝提供多少利益,反而因为驻军和路途遥远,靡费巨大。
在明末清初,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政权,也曾征服朝鲜半岛,虽然后金也对朝鲜半岛进行了摊派,让他们提供粮食等战略物资,但却并没有将其纳入统治范围,依然让朝鲜半岛保持的半独立的地位。后金对朝鲜半岛的态度,其实也代表了绝大多数王朝的想法。
第二,由于朝鲜半岛对中原王朝十分恭敬,历代王朝没有必要吞并朝鲜半岛。除了军阀割据混战的混乱时期,大统一王朝其实都注意到了朝鲜半岛及其上面的政权。
而对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而言,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根本是不可力敌的庞然大物,因此,朝鲜半岛上的政权,面对中原王朝往往两个态度,少数颇具野心的王朝试图真正独立,而面对这种情况,中原王朝自然不能容忍,例如隋唐时期的高句丽政权,虽然小强般倔强,但历经隋唐两代王朝的征讨,最终仍被灭亡。
而大多数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深知自身的弱小和中原王朝的强大,因此,他们竭尽全力的讨好,对待中原王朝更是毕恭毕敬。因此,对于各代历代王朝而言,既然无利可图,恭敬无比的朝鲜半岛,就成为万邦来朝的最好例子,自然对其温言抚慰。
甚至在其遭到侵略的时候,中央王朝还会出兵帮助。例如明朝时期,李氏朝鲜被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李氏朝鲜几近灭亡,就是万历皇帝派兵将丰臣秀吉击败,替李氏朝鲜收复了朝鲜半岛
什么地方被称为六朝古都
古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一般能成为王朝都城的城市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向外扩张的需要,都城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如我国古老的王朝商朝,历经近600年,就曾五次迁都,赳赳老秦也曾多次迁都,我们熟知的明朝也曾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六朝古都
“六朝古都”指现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因此很多新生王朝都选择在南京建都,但正因为南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也使得这座古城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中国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选择建都南京,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建国后消失的省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对区域进行更加科学的划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今中国一共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二十三个省份,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那大家知道新中国建立前有哪些省份吗?或者说新中国建立后有哪些省份消失?
辽东省和辽西省
锦州解放后便设立辽西省,1949年1月成立的省份,而辽东省1949年4月成立,辽东省和辽西省都位于东北地区在1954年为了能让东北工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将辽东省和辽西省合并设立为辽宁省。
松江省
松江省位于松花江左岸,1945年成立的省份。1954年中央决定撤离松江省建制,批准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
西康省
设立于民国二十八年,1955第一届人大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撤销西康省建制,同年将西康省所属区并入四川和西藏。
平原省
1945年河南部分沦陷区被日军划定为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撤销,平原省所属专区和地级市分别划归河南省和山东省。
绥远省
1914年民国成立绥远特别行政区,1954年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察哈尔省
设立于1912年,其所属张家口市于1952年划归河北省,雁北专区和大同市1952划归山西省,察南和察北专区也相继备被划归为河北省。
热河省
民国三年设立热河特别行政区,民国十七年改制为省,1955年撤销,其辖区大多归为内蒙古,河北以及辽宁省。
当然,这里对于八个省份的描述十分稀少也是主要为普及给大家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省份的变化,如果想要更加了解自己所在地方曾经所属的省份可以继续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
西域在狭义上一般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天山以北的新疆广大地区。西域北面长期被匈奴人、突厥人等草原文明占据,西边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并最终通往欧洲的西方文明。
南面是昆仑山脉,过了昆仑山脉就到了青藏高原,历史上有吐蕃曾统一过青藏高原,东面是以汉族人为主的中原地区。该地区主要位于荒漠化和半荒漠化地区,气候条件非常差,人口也比较稀少,但中国古代的帝王却非常重视该地区,一般的强盛王朝都派兵控制该地区。
西域这狭长的一块,对古代中国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把从那一块往西亚及欧洲延伸的那条路称作是“丝绸之路”。我们认为,这一条“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匈奴人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中原民族跟少数民族之间的恩怨实在是太久远了,根据一些专家的考察,可能在炎黄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矛盾。为了生存空间、资源、财富等等,中原民族自己之间都会有争斗,更何况是跟少数民族之间了。而同时中原民族对少数民族扩展其实也是比较残忍的,在历史上跟中原民族相杀的少数民族不少,如突厥、满族、鲜卑还有一个让许多朝代都头疼的匈奴。这个匈奴是如今的哪个民族呢?
匈奴是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兴起的一个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草原。其实在之前匈奴也并未建国,后来的匈奴是靠着征服附近的诸多部落联盟,还有一些小国建立起来的。在西周的时候威胁到中原王朝的是戎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戎族攻进镐京,西周覆灭。
而匈奴还在发展中,到了战国时期他们开始变得强大,开始骚扰中原民族,于是秦国、赵国、燕国都有跟少数民族对抗,这个时候长城也开始修建。因为不够强大加上打不过,他们依然不敢嚣张,战国末期,李牧还曾经大败匈奴,从这以后,数十年不敢来犯。
秦始皇登基不久开始灭六国,南征百越,北方的匈奴他也看不顺眼。公元前215年,命手下大将蒙恬带着三十万秦军去跟匈奴打,把河套收复了。蒙恬在这里的十多年时间里,匈奴都不敢过来。匈奴依然在发展,头曼单于生下了一个儿子冒顿,此人虽差点被废,但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也有野心。
冒顿登基后立马开始对外扩张,把众多地方收服了。而秦朝在他开始变得强大的时候内部出了问题,始皇长子扶苏跟蒙恬在边关自尽,冒顿趁机开始收复被蒙恬夺走的地盘。汉朝登基,汉武帝时期三次大战,卫青收复河南、河西走廊等地,匈奴开始衰落。武帝驾崩后,汉朝停止了对匈奴的攻击,但后来因为匈奴还在,摩擦依然不断。
匈奴后来开始因为内乱、天灾等原因一直没有强大起来,因为东汉国力恢复,又开始打击匈奴。最终他们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依附汉朝。可惜的是,西晋因为贾南风乱政,开始了长达16年的八万混战。各民族涌入中原,其中匈奴人最多,史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是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的最后一次演出,匈奴衰落后,鲜卑开始跟他们混血。杨坚建立隋朝时候,匈奴融入了各民族。
从这样看来,匈奴人跟中原民族纠缠了差不多上千年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有怀疑蒙古人是否就是当初的匈奴人,后来有专家进行了查证。根据对墓葬的分析,南匈奴应该是古华北人种和古北亚人种的过渡区。北匈奴包括了欧亚混血的南西伯利亚类型以及少量的高加索人种。跟现代内蒙东部的蒙古人也比较类似,跟外蒙人有些差异。
匈牙利人的祖先匈人没有更为直接的证据证明是匈奴人,总的来说能够确定的是如今匈奴人已经混进了各民族中,其中蒙古人是比较明显的一支。有一部分土耳其人也有可能是匈奴人的后裔,不过更多的是突厥人的后裔。
西域是什么时候被纳入版图的
西域地区大抵是从玉门关走河西走廊到新疆南部的区域,广义上也延伸至中亚地区。该地区主要位于荒漠化和半荒漠化地区,气候条件非常差,人口也比较稀少,但中国古代的帝王却非常重视该地区,一般的强盛王朝都派兵控制该地区。
古代中原王朝第一次和西域建立联系是西汉时期,主要是当时西汉在面对北方强大的匈奴时,有巨大的压力,需要帮手,而西域地区的大月氏也深受其害。于是汉朝决定派使者联合大月氏对抗匈奴。
但是因为匈奴对该地区的控制,使者历经很久才到达大月氏的国土,大月氏此时已经迁移,不想和匈奴为敌,联合对抗匈奴的计划落空,但促成了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匈奴强盛,征服了西域诸国。汉武帝继位后,试图联合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对付匈奴,因此在公元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西域先后两次被匈奴扣押,历经13年的千难万阻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并且回到了长安。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之后,西域的葡萄、胡萝卜、大蒜、甜瓜等蔬菜瓜果传入了内地,而中原的丝绸也开始经过西域传播到世界,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出使西域后,汉朝的军事力量也开始进入了西域。当时西域的楼兰、姑师、车师等国坐落于天上南北的要道上,他们依靠匈奴的力量经常截杀汉使,企图破坏汉朝和西域诸侯的联系。因此,汉朝开始向西域用兵,楼兰、姑师、大宛、车师等国相继被征伐,在几次大规模的用兵之后,汉朝已经在西域进行了吞并,初步建立了军事据点,西域诸国纷纷表示臣服于汉朝。
公元前60年,汉朝正式在西域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其级别和内地的郡相当。其都护由中央直接委任,其下的各部将领和官员驻扎在西域各国。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正式标志着西域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为什么没有朝代选择武汉定都
武汉是湖北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由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组成,常被称作“大武汉”。武昌、汉阳在汉末时即已形成,在清朝乾隆时期,汉口镇崛起,“三足鼎立”正式建立。武汉居天下之中,经济繁盛,为何古代却没有朝代愿意定都?
历史上鲜有政权将都城建在武汉,三国时期孙权曾在武昌称帝建国,但可惜三国时期的武昌是指今湖北鄂州,并非武汉三镇。唯一能和武汉建都扯上点关系的,是元末枭雄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曾在1356年短暂迁都汉阳。
武汉究竟存在什么样的“缺憾”,让历朝历代在选择都城时,都对武汉视而不见呢?
首先是洪水。清朝文学家刘鹗曾非常精辟的道出武汉的地理特征:“一水中流分武汉”。武汉地势整体偏低,武昌、汉阳、汉口又被长江分割成三块,这种城内河湖塘堰众多的格局和强降雨的气候,让武汉极易遭受洪灾,显然无法成为都城首选。
其次是地理位置。所谓成也“天元”,败也“天元”。武汉通衢天下的同时,却也饱受“四战之地”的苦恼。汉高祖五年,刘邦打算定都洛阳时,张良就精辟的指出建都要遵循“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原则。
而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长久以来都被当做军事屏障使用,商朝在这里建立盘龙城以拱卫东南铜矿;春秋时期楚国将这里作为水军据点以制衡吴越;南北朝时期武汉又成为“十里帆墙”的造船基地。
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曾评论说:“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也。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可见,武汉长久以来都是被当作楚地军事卫星城使用的。
第三是天时。唐宋以前,中国人口和经济区域集中在黄河流域,而楚地的中心又集中在襄阳和江陵一线。宋室南渡后,长江水运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武汉地位迅速上升,荆楚之地的中心开始向武汉地区转移。
但可惜,随着金、元定都北京,武汉的地位也仅仅是上升到湖广首府即戛然而止。
武汉面积有多大
武汉市,面积8569.15平方公里,2019年末总人口超过1400万(户籍人口908万,流动人口510万),武汉据有史料可查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时期,历史比北京要悠久的多。说到文化底蕴,从“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到现在的高校数量全国排名第二,绵延两千载。
历史上中国城市中被冠以“大”的只有“大上海”和“大武汉”(大汉口)。在解放前夕,一个汉口市就比当时的北平大。“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极言汉口之大,而汉口只是武汉三镇之一。
从历史沿革来看,武汉原本是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于1949年5月16日合并而成。如今的武汉,市区范围内长江上有8座大桥,汉水上有6座大桥,74座公园,武汉的三环比很多城市的六环都要大很多,让时速300公里/小时的高铁围绕武汉跑一圈,需要花上3个多小时。
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水域面积47.6平方公里,在武汉!中国第二大城中湖——东湖,水域面积33.9平方公里,也在武汉!而东湖是杭州西湖的6倍。
武汉市=4个深圳市面积(深圳面积1996.8平方公里)
武汉市=8个香港面积(香港面积1104平方公里)
武汉市=80个巴黎市区面积(巴黎市面积105.4平方公里)武汉市=14个韩国首尔面积(首尔面积605.77平方公里)
武汉市=12个新加坡面积(新加坡面积716.1平方公里)
武汉市=11个纽约市区面积(纽约市区土地面积789平方公里)
武汉市=5个英国伦敦(伦敦面积1577.3平方公里)
武汉市=4个日本东京面积(东京面积2188平方公里)
武汉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的城市名称起源,要从近代历史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国民政府随即公布将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地合并作为新首都,并定名为武汉。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新中国解放后,政府将汉口、武昌、汉阳行政划分给合并为武汉市,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三个地方才名符其实地合而为一称为武汉。
之所以称为武汉,其中有包含地理的因素.文化经济和历史原因。
武昌:三国时期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现在鄂州市互换的。经过历史的发展到民国时期在新文化运动、国内北伐战争和抗战初等时期,武昌曾成为革命中心。辛亥革命第一枪在这里打响,武昌也因此划时代事件名扬海内外。武昌一呼,天下响应”和“民国开创,武昌实为首功”的美评之称。
汉口:汉口之前叫江夏。因为地理处于在汉水和长江交汇之处。让这个地区水上交通极为方便。各地的生意人纷纷来到江夏做买卖,这里就渐渐繁荣起来。在此地做生意的大部分是本省的商人;外来商人中算陕西来的商人最多。因为汉水的发源地又正好在陕西,而江夏是汉水流入长江的出口处。因此陕西人就开始把江夏叫汉口。他们说:汉口、汉口,就是汉水的出口。久而久之,这种叫法渐渐成了习惯,江夏这个称呼晓得的人倒不多了。都觉得比叫江夏更为合适。“汉口”就成了正式的叫法。
汉阳:隋朝统一南北朝后,按照对重新行政划分“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对重新划分汉津县的地理处于汉水流域的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取名汉阳。唐朝时期文化经济才迅速发展起来。到了晚清时期张之洞在汉阳创办了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昭示着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正式兴起。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在中国近代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推进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一段汉阳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