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哪些地方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失岭北(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的燕然都护府)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燕云十六州是指哪里_燕云十六州是哪些地方_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50 

殉葬制度是谁废除的,什么时候废除的

  殉葬制指的是那些没有生育的后宫妃子或者服侍过皇帝的宫人,在皇帝去世都要为他陪葬。从朱元璋带朱瞻基这几代皇帝,都有很多无辜的人为这种制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是这个制度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被废除了,朱祁镇是出于什么目的废除祖宗定下的规定呢?

  探究朱祁镇废除殉葬制的原因,无非有三个。其中之一是因为他年幼时身边一直有很多照顾他的宫女和太监,这些人在宣宗去世后,都被拉去做了“陪葬”。这给年幼的朱祁镇在心里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留下了永远无法消除的阴影,也许在那时他就萌生了要废除这种残酷制度的念头。

  其二,与周宪王朱有炖有一定的关系。周宪王朱有炖是太祖第五子朱橚之子,在他生前没有留下半个子嗣,因此他死前就向英宗提出,不要让他们的妻室为之殉葬。英宗也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拟定了诏书,可惜的是在诏书还未传到之时,周宪王朱有炖的王妃巩氏和施氏等6人已经同日自尽殉身,这让朱祁镇对这种制度更加厌恶。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保护曾和自己共患难的皇后钱氏。这位钱皇后,在朱祁镇被景泰帝软禁时候,通过自己做女红来换钱,每天都给朱祁镇去送吃的。

  在经历这些磨难后,朱祁镇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在自己死后为自己陪葬。再加上钱皇后并没有给朱祁镇生下子嗣,为了保护她,朱祁镇在临终前向大臣们颁布了一道口谕,说自己死后钱皇后可以不为自己殉葬,除了钱皇后外,那些没有子嗣的嫔妃皆可离宫,同样不需要为自己陪葬。

  就这样,从明英宗起殉葬制度便被废除了。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9 

七子之歌中七子资料介绍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和旅大(旅顺大连)的简称;七子又指七个人的合称。七子古代西汉嫔妃的等级。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_七子之歌中七子资料介绍_中国历史网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朝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琉球群岛割让日本,与她们同时被割让,侵占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_七子之歌中七子资料介绍_中国历史网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_七子之歌中七子资料介绍_中国历史网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9 

迫使清政府赔款最多的条约是哪一个

  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中国清政府和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王国、尼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从1902年1月1日算起,分三十九年付清,年息四厘,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清朝的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750元,也就是将近7500亿人民币;(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活动。(3)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重要地区。(4)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帝国主义各国可以在内驻兵,不准中国人居住。

  《辛丑条约》带来的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帝国主义通过《辛丑条约》向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再加上他们借机巧立名目向中国各省勒索的地方性赔款二千多万两,总数超过了十亿两,相当于当时中国年财政收入的十二倍。清政府将赔款分摊到各省,这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最后都转嫁到贫苦的中国人民头上。当时的中国人口按四亿计算,每人几乎要赔三两白银(合成2000多人民币),是帝国主义贪婪残忍的侵略罪行的见证。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9 

辛丑条约废除的原因经过

  条约废除

  对德、奥、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

  对日、意、西、英、美

  1940年11月,日本与汪伪政权签订条约,“撤销其在中华民国所有的治外法权,并交还其租界”。这实际上是瓦解已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的策略。为了提升重庆国民政府的地位,并挽救其日益受到挑战的威望,蒋介石也将废除各国对华的不平等条约,作为外交的主要内容。然而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内,尽管蒋介石做出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但英苏忙于欧战、无暇顾及远东,美国也极力避免过早地与日本发生冲突,所以对蒋的建议反应冷淡。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向美国不宣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转机也随之来临。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中国政府便向日德意三国宣战,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中德、中意之关系者,一律废止”。这样,中国与日本、意大利及其轴心国同盟的西班牙所签署《辛丑条约》的相关条款,至此废止,而德国从《辛丑条约》中所获得一切权益也早在一战后就被中国收回。

  不止如此,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迅速变化,中国与其他《辛丑条约》签约国的废约交涉,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1943年1月11日,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一天,外交部长宋子文与英驻华大使薛穆也在重庆签订《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中国与英、美两国之间的《辛丑条约》正式废止。

  其他国家

  中国与英美交涉的成功,对其他的国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43年10月20日,中比条约第二条,1945年5月29日,中荷条约第三条;1946年2月28日,中法条约第三条,均做出同样规定,废除《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原签字国,共十一国。除上述英、美、比、荷、法五国外,其余如德、奥、俄、日、意大利、西班牙六国,因宣战或改定新约,也已取消。

  至于瑞典、挪威、丹麦、葡萄牙、虽非辛丑条约签字国,因有使馆界等关系、于1945年4月5日、1943年11月10日、1946年5月20日、1947年4月1日,先后以条约或换文放弃。至此,《辛丑条约》强加于中国的约束基本得以清空,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在中国获得的权益只剩下使馆界一些房屋的产权而已。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8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历史

  为什么学历史

  历史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历史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有一句名言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甚至电视剧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是的,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我们总是会认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充斥着各种高科技,互联网,但是历史发生的事会换一件衣服再次在我们这个时代到来。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历史_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_中国历史网

  我们人类的身体和思想都保有着极大的惯性,人类进入智人时代也不过几万年,与漫长的人类进化相比是短暂的,所以人类学家早有定论:我们的身体还是在采摘时代,我们的大脑还停留在农耕时代。学习历史可以更清楚地看清现在,把握未来。

  历史学什么

  针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教育我有一点建议,“抓小放大”,我们国家的历史教育采用的是一种阶级史观,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解释历史的发展方向。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忽略了其中的曲折的一面。封建社会战胜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战胜封建主义,这样读历史难免刻板。多关注一些历史细节,让历史变得丰富,透过历史的细节再去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会更有收获。

  学习历史就是去学习历史中的人物做了什么事,他们做的事产生了什结果。历史的工作不只是还原史实,那更多是考古学做的工作。更多的是通过历史中人和事的联系,找到历史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历史_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_中国历史网

  历史怎么学

  不可否认,学习历史的最重要途径就是看书。史料帙卷浩繁,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往往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记载,我们到底该信谁?特别是到了近代,出版成本越来越低,对于某个历史人物的传记,评说,往往汗牛充栋。

  对于史料,应该多看正史,正史往往是对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时代的直接描述。正史中虽然有对当权者的掩盖和粉饰,官方的记录要对当世人负责,即便是掩盖和粉饰也多半是在解释和借口上做文章。就像是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即便是史书如何粉饰,但是正史中对史实的描述不会偏离太多。而相对来说个人传记和野史则随意的多,不会对谁负责。个人传记和野史作为了解当时的社会习俗和民风有很大帮助,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只能作为旁证,不可当真。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历史_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_中国历史网

  普通大众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要探寻历史的真相,不必纠结于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讲真,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能够说清楚,这是由时间的单一维度决定的。普通大众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一种系统思考的能力,从多个维度来考虑事情,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思维训练,同时也更有乐趣。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8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赏析

  [原文]

  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注释]

  1、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辩:巧辩、能说会道。

  4、博:广博、渊博。

  5、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

  6、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

  7、多:与“少”相对,此处意为“丰富”。

  8、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9、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信言不美,

  实在质也。

  美言不信。

  本在朴也。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极在一也。

  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无私自有,唯善是与,任物而已。

  既以为人己愈有,

  物所尊也。

  既以与人己愈多。

  物所归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

  动常生成之也。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顺天之利,不相伤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則為實而已,故不必美。美則為觀而已,故不必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以善為主,則不求辦。以辮為主,則未必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有一以貫之,則無所用博。學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

  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聖人抱一而已,他無所積也。然施其所能以為人,推其所有以與人,人有盡而一無盡,然後知一之為貴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勢可以利人,則可以害人矣。力足以為之,則足以爭之矣。能利能害而未嘗害,能為能爭而未嘗爭,此天與聖人所以大過人,而為萬物宗者也。凡此皆老子之所以為書,與其所以為道之大略也,故於終篇復言之。

  《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8 

商汤是个怎么样的人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基本信息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建立商朝后又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个人生平

  汤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为成汤。

  1、成汤,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亳(今商丘),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

  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今商丘)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历史上称之为“鸣条之战”。然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枣商朝,定都于亳,死后被谥为成汤。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是为河南(今商丘)汤氏。

  2、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今商丘)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及,于是又改子姓为汤姓。

  正是汤的努力才为商朝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商汤攻夏,先从征服葛开始,前逐步扩大灭夏和统一周围方国的战争。英明的人才能造福一方。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7 

高启是那个朝代的人

  高启(1336-1373),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1336~1373),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据吴称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士,闻高启才名,多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硕卿,时高启年仅16岁。

  他厌恶官场,23岁那年借故离开,携家归依岳父周仲达,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丘,故自号青丘子,曾作有《青丘子歌》。

  明洪武元年(1368),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

  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

  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诛连,被处以腰斩而亡。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18卷,今通行《四部丛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据此影印。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凤台集序》保存在《珊瑚木难》中,是现存唯一评论高启在金陵的诗歌论文。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7 

刘基是谁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祖籍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正德九年赠太师,谥号文成。

  元至顺年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

  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

  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

  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