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军事韬略
姜子牙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他是姜子牙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姜子牙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终于实现了“贞观之治”。
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姜子牙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姜子牙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为抵御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姬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就确立了姜子牙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祖的地位。
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发掘出的《六韬》残简,来校勘存世的各种《六韬》版本和本注,说明了《六韬》一书,在汉武帝以前就流行开了,否定了《六韬》是古人伪托吕尚所着的怀疑,进一步证实了姜子牙在军事理论上的著述是真实的。他在军事理论方面,在政治、经济斗争的策略思想方面,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富的遗产,人们称他是兵家权谋思想的始祖。
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说,没有太公理论及其所建立的齐国兵家,则不会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谋高超、理论完整、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影响巨大的中国兵学理论学说。
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太公的文韬武略被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借鉴。
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
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为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姜子牙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姜子牙这位人物?答案当然是有的。姜子牙本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道教人物,出生在贵族世家,祖上有封地,赐姓吕,因此姜子牙又被称为吕尚。姜子牙出生在山东省,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极其聪慧,并且能够未卜先知,预测将要发生的大事。
他是西周的开国大将,为西周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是一个韬略、军事、政治多方面于一体的人才。同时纵横百家,被称为百家宗师。他早先贫困潦倒,生活的惨惨淡淡,做生意做的几乎倾家荡产,可见做生意上他没有什么头脑,毕竟人家专长不在于经商,古人对于商人的看法很鄙视,信奉的是走仕途,但是当时战乱,想走正常途径对于姜子牙来说太艰难。
他为了避免战乱躲到了山上修习道教,一直到了七十多岁才下山寄宿在朋友家里,并在别人的介绍之下娶了隔壁村的老处女马氏。但是他生活的太潦倒,妻子常常奚落他,后来还离开了他。后来姜子牙在商纣王手下当了一个小官,但是纣王荒淫,大兴土木,建摘星楼,奴役百姓,他预言商纣王必败,商朝的气数将尽。
我不忍看到百姓在水火之中,你随着我去西岐。但是他老婆不同意,觉得他没本事,做个小官也做不好,就不愿跟他走,姜子牙只好只身前往西岐。后来姜子牙到了西岐之后在渭水边上安顿下来了,但是后来他钓到了一条鱼,并且在鱼肚子里面发现了一本兵书,遇到了周文王,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
姜子牙,姜氏,鲁氏,名,字子牙,又名鲁商。姜太公是齐国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总策划、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开国之父。历代经典都承认了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军等各学派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尊称为“百家之主”。
据说姜子牙的祖先是舜时期的贵族。但当姜子牙出生时,他的家庭被毁了,变成了普通的穷人。所以当他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屠夫,杀牛卖肉。然而,姜子牙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穷人,无论他是屠夫还是商人,他总是刻苦钻研天文、地理、军事战略和治国之道,希望有一天他能为国家施展才华。
姜子牙活着的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谋生,他年轻时在上都赵阁(今河南祁县)卖牛肉和牛肉,在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卖酒。虽然他很穷,但他很有抱负,勤奋学习,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探索治国之道,希望有一天他能展示自己的雄心,为国家服务。在他生命的暮年,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生于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017年死于公元前139年。他先后辅佐周国六王,又名“太公王”,又名姜太公,因为他是齐国之父。东海岸的人。西周初年,周文王尊称他为“国君”(武官之名),尊称他为“国君之父”。后来协助周武王消灭商朝。他是周朝齐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战略家。
姜子牙如何封国安邦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
公元前1045年,姜子牙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因为长途跋涉十分疲惫,一行人行军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宿营,准备明日赶到营丘。有人说“有道是机会难得。这些人睡起觉来香甜安稳,哪像个赴国建都的样子”。姜子牙听后睡意全无,急命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
至黎明时到达淄河西岸,只见莱国军队正在涉水奔营丘而来,剑拔弩张,形势危急。原来莱国与营丘离得很近,是商纣王的属国,莱侯想趁姜子牙立足未稳之际抢占营丘。两军在淄河西岸展开对垒,姜子牙指挥镇定自若,士兵作战英勇顽强,莱军被杀得丢盔弃甲,悻悻而回。齐国就这样正式建立起来。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姜太公便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东海上有被时人称为“贤人”的狂矞、华士兄弟,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为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新生的齐国,姜子牙认为他们自私自利,不为国家尽义务,是“害群之马”,就下令诛杀他们。
一时间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报政”,即向周公汇报其安邦定国的政绩。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
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为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子牙半生寒微的原因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此即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
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朱棣修《永乐大典》的目的
《永乐大典》,这部空前绝后的超级书籍,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公元1403年的盛夏,这是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一天,朱棣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一道圣旨。
朱棣的这道圣旨内容用大白话来说是这样的:现在的书籍种类繁杂,内容冗长,要想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很是艰难。我决定将各种书籍的内容重新编辑一下,无论是什么内容都要编辑。
各位一定要认真揣摩我的意思,不要担心书籍繁多,也不要担心经费。大气魄啊!朱棣是一代雄主,他要编著的这部书一定是史无前例。皇帝把任务都安排了,解缙等人立即行动起来。
为了将此书编纂成功,编修的组成人员堪称奢华,“正总裁3人,副总裁25人,纂修387人,催纂5人,编写332人,看样57人,誊写1381人,续送教授10人,办事官吏20人,凡2180人。”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了永乐五年,这部浩如烟海的巨著终于被编成。我们能查阅到的资料显示,《永乐大典》总卷数达到了2.2万多卷,总字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7亿。因此,《永乐大典》被公认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或言类书。
定稿时,3000多名誊抄人员长达一年的誊抄,最终形成了定稿。《永乐大典》无论是誊抄笔迹,还是装帧都非常精美。《永乐大典》编纂成功后,无论是朱棣还是后来的皇帝,都视其为极为珍贵的书籍。
特别需要值得指出的是,《永乐大典》在编纂时均保持了原书的本来面貌,没有改动书中的内容。这样的编纂方式,与后来的乾隆编纂的《四库全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永乐大典》更具有历史意义。
那么,朱棣为何要编纂《永乐大典》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绕不开两个字,“心虚”。一切都要从朱棣登基后心中的那个疙瘩说起,他是通过造反篡位的。
在古代儒家的道德体系里,篡位是十恶不赦的罪行。这个帽子一旦被扣上,即使你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也很可能永世不得翻身。即位之初,朱棣使用暴力手段,比如将反对者方孝孺史无前例地灭十族。
但是,杀戮能堵得住芸芸众生的嘴吗?能杀光天下人吗?所以,通过杀戮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朱棣想到了一个办法,通过编纂书籍。历史告诉我们,朱棣的这一决策非常成功,甚至可以说朱棣是两千多年帝制史上成功的篡位者也不为过。
可惜的是,目前我国现存的《永乐大典》残本寥寥无几,而且还是嘉靖年间的手抄本。至于永乐年间的颁布,则一本没有。
朱棣庙号成祖的原因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事实上的第三位皇帝,而且他的皇帝位置是篡的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都说“开创为祖,守成为宗”,可是他为什么被后世称为“明成祖”?
其实朱棣死后是的庙号是“太宗”,他的庙号改为“成祖”是到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时候嘉靖皇帝为了贿赂朱棣才改的庙号。
嘉靖皇帝为什么要贿赂已经去世一百多年的朱棣呢?原来嘉靖皇帝是个大孝子,但是他原来只是个藩王,是因为他的堂兄明武宗正德皇帝去世后因为没有后代所以才被群臣选出来当上的皇帝。
那么按照儒家的道统,嘉靖皇帝是继承的正德皇帝他爹明孝宗的宗祠,所以文官们需要嘉靖皇帝祭祀的时候是应该祭祀明孝宗,也就是你要当皇帝就得认明孝宗为父亲,以前的亲生父亲之能称“叔父”。
这让大孝子嘉靖皇帝受不了,他非要把自己的亲生父亲追认为皇帝,因为这事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团产生了大礼仪之争,最后嘉靖皇帝代表的皇权获得了胜利,他顺利的让自己那个藩王父亲获得了皇帝称号的追认。
嘉靖的父亲被追认皇帝后,大孝子嘉靖皇帝还不满足,明朝的太庙中在正殿中供奉有九位皇帝,其余多出来的就之能请到偏殿去供奉,嘉靖皇帝想把他爹“兴献王”的牌位放到正殿九个位置当中,那么就只能请出去一位。
最后和群臣商量来商量去,把朱棣的儿子只当过一年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炽给请了出去,把他爹的灵位给放进正殿,在这之前嘉靖把朱棣的“太宗”升格为“成祖”,和朱元璋并列,大概就是因为要把朱棣的儿子灵位挪到后殿怕朱棣在天之灵怪罪,所以才拍朱棣的马屁,升了朱棣的江湖地位,算是给朱棣一个大大的贿赂。
朱棣建造大报恩寺的目的
朱元璋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不过他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贪官污吏。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从小就痛恨贪官污吏,当了皇帝后,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贪污超过六十两白银的一律处死。
剥皮充草和凌迟处决,两种酷刑是朱元璋对付贪官的有力措施。也正是这种铁血手段,明初的吏治是明朝最好的一段时期。不过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朱棣也充分继承了他的残暴,手段同样惊人。
公元1412年,朱棣下令重新修建大报恩寺,以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建成它耗费了巨额的人力物力,朱棣给出了解释是给父母尽孝心。但是有种说法认为,朱棣重修大报恩寺,是为了赎罪,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忏悔。这一说法的依据,就是朱棣的残暴事迹,比他父亲朱元璋是一点也不差。
朱棣最出名的残暴事迹有两个,第一个是就把方孝孺给诛灭十族。方孝孺是明初数得着的大儒,师从明处三大家之一的宋濂,也是朱元璋特意留给建文帝的臣子。建文帝一朝,方孝孺可谓是位高权重,是建文帝的左臂右膀。
后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后,方孝孺拒不投降,也拒绝为朱棣写即位诏书。最终触怒朱棣,下令诛灭了方孝孺的十族,也是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方孝孺只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其他的建文帝旧臣下场都没好到哪里去。要么被满门抄斩,要么被下狱关押。朱棣以一种无比残暴的方式,把建文帝旧臣清洗了一遍。因为手段残忍,受到许多人的诟病。
第二件事情就是朱棣活剐三千宫女了,事情的起因还是后宫。朱棣宠爱新纳的权妃,她却离奇去世,让朱棣很伤心。事后,权妃的贴身宫女向朱棣举报,说权妃是被吕妃下毒害死的,朱棣听后大开杀戒,只要牵连进来的人全部被杀。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朱棣又无意中发现那个告密的宫女和太监有了不正常的来往,朱棣便下令彻查此事。最后有宫女受不了酷刑,谎称后宫中有意图刺杀皇帝的人,朱棣大动肝火。又是一大批的人牵连进来,就这样,朱棣前前后后共杀了三千个宫女。
众多的暴行,也让后来的朱棣感到不安。所以有人猜测,朱棣下令修建大报恩寺,就是想要借助佛寺的力量来消除罪孽。
公元1777年,一位农民挖出了一块石碑,碑文正是朱棣在祭天大礼上的《告天文书》。碑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手足且伤于前后,情怀有恸于死生。骨肉相残,几致屏翰之倾替。腹心构讼,幸兹家国之安全。”透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来朱棣心中的悔意。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最大原因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明朝初期,最为出名的也就几件大事,一是朱棣篡位,而就是郑和下西洋了。
现代人对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是众说纷纭,但支持者最多的一个观点恐怕就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炫耀明朝武力和宣扬明朝的威德了”,但是朱棣这位雄韬伟略的帝王,真的只是为了去宣扬明朝的国威吗?恐怕这只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中的一个。
要分析朱棣目的,还得从他当上皇帝的原因说起,众所周知朱棣是篡位登基的,也就是说他的帝位并不名正言顺得来的,所以他急需要大的功业和政绩来证明自己。
朱棣也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当时的明朝在他的治理下繁荣昌盛,史上称为永乐盛世。朱棣也极富有战略眼光,他早就对明朝初期对海外的消极政策极为不满,当时的朱棣和他手下的一班治世能臣就提出了国家想要更加昌盛富强,就决不能放弃海洋,因为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同样也会来自于海洋。
当时陆路上的危险几乎铲除殆尽,唯一的未知就是海洋。文化传播、贸易往来也是目的之一,但以长远目光来看,朱棣最大的动机还是控制海洋,海洋的重要性后来也是证明了的。
朱棣南征安南就是一个证明,在郑和下西洋准备前期,明朝的第二大属国安南有了不安分的表现,已经对明朝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之后不久果然出了事,但朱棣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安南的挑衅行为严重的影响到了朱棣海外的战略,再之后便是朱棣出兵八十万征讨安南,结果也很明显,平反成功并且正式将安南变成了明朝的一个省。
但是这项举措却被很多人认为是朱棣外交活动中的重大失误,其实并不然,这项举措和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南为明朝征服后不仅震慑了海外不安分的番国,同时将安南变成了一个作为与东南亚和西欧各国船舶往来通商的根据地,同时也是郑和船队的一个跳板。这些都足以证明朱棣对海洋的重视。
当时的郑和船队据史学家研究,证明其是当时最强的海军,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或者说是当时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朝海军对抗。只不过朱棣驾崩后,后面的帝王都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是因为当时明朝海军强大得没有对手,以致于让他们轻视了海洋的重要性。
明成祖朱棣,他创建了一个古代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也是中国古代唯一在海上称霸的帝王。
朱棣怎么对待建文帝的大臣
朱棣率军攻破南京城后,宫中出现了一场大火,朱允炆失踪了,任凭朱棣怎么找都找不到。朱棣取而代之,成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而对于朱允炆的旧臣,朱棣是怎么处置的呢?朱棣手段狠辣,把这些旧臣杀之殆尽,虽然没有朱元璋杀功臣时涉及的人数多,但同样非常残忍。
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讨伐朱棣。不久却兵败真定。建文帝遂以曹国公李景隆代耿炳文为主帅,结果连战连败。燕王朱棣即位后的第二年,耿炳文遭到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的弹劾,从而畏罪自杀(一说耿炳文已在真定之战中阵亡)。
平安是明太祖养子,小字保儿,以列将的身份随耿炳文北上平乱。建文二年(1400年)至建文三年(1401年),在靖难之役中屡败朱棣,斩杀其将数人。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大败南军,平安被俘。
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明成祖巡幸北平,翻阅奏章时见到平安的名字,对左右说道:“平保儿还在世吗?”,平安知晓后,识趣地自杀了,死后,明成祖下令将平安指挥使的俸禄传给他的儿子。
朱允炆登基之初,黄子澄与齐泰支持朱允炆削藩,不过两人的意见却不是很统一,齐泰认为削藩要先从朱棣开始,而黄子澄却极力反对,认为要从曾经犯过错的藩王开始,而朱允炆听从了黄子澄意见。
而后来朱棣起兵后,黄子澄力谏朱允炆任用李景隆为大将军,齐泰劝阻无果,而李景隆却节节败退。而不管怎么样了,这两人都是朱允炆忠实的拥护者。南京失陷后,他们两人都没有在南京。朱棣没有给他们再谋复兴的机会。两人被抓住后,都不愿屈服朱棣,最后被灭九族。幸运的是他们有后人幸免于难。
而在济南让朱棣打败战的铁铉下场也非常惨,铁铉有勇有谋,朱棣对他非常钦佩,想招揽他。铁铉见朱棣时,骂不绝口,立而不跪。朱棣使其面北一顾,终不可得。
愤怒的朱棣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铉厉声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铁铉仍不屈服,遂受磔刑而死。而其他族人都被流放,很多都被虐待而死,而女眷则为奴为妓。很多旧臣的女眷都会有这样的结果。
而其中最惨的要数方孝孺,他被灭了十族,也就除了他的家人,还加上他的门生和朋友。方孝孺是大儒士,虽然姚广孝一再请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也答应了。
但后来朱棣火气一上来,就命人将方孝孺车裂在街市,而他的门生为了给他收尸,同样被满门抄斩。而这场屠杀持续了7日之久。虽然方孝孺被灭十族有遭到质疑,但死于这场祸端的人是绝对不会少的。
不得不说,朱棣的行事作风和朱元璋非常像,如此屠杀朱允炆的旧臣,似乎也在效仿当年朱元璋杀功臣的当机立断,而方孝孺想拦也拦不住。
而对于朱棣的登基,地方上没有人反对,但朝廷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只有二十四个文臣投降,其他的不是被处死就是自杀或者逃跑,而竟然有上千人那么多。
朱棣恢复锦衣卫的原因
有明一朝,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又臭名昭著的有三个部门,那就是锦衣卫、东厂、西厂。今天我们就从锦衣卫开始说起。
锦衣卫本来并不叫做锦衣卫,其前身是成立于明朝洪武年间的“拱卫司”,后改为“亲军都尉府”,其职能是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的仪仗和侍卫,其最高长官不过是七品官。从它最初的职能来看,根本无法和后期那种权势煊赫,生杀自予、令人谈虎色变的锦衣卫联系在一起。
“胡蓝之狱”虽然缓解了明朝初年紧张的皇权稳定问题,但却因大杀群臣并大肆株连,引起了广大朝臣与士子们的极度恐慌和不满。好在朱元璋虽然嗜杀,但是对百姓却极好,因此,并没有动摇其统治。不过,在“胡蓝之狱”中立下了大功的锦衣卫,却在朱允炆即位后,被严重无视和冷落,只剩下替皇家执掌仪仗这一个职能了。
本来,锦衣卫的设立,就是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而设置的一个权宜部门,当它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后,自然就会被淘汰。朱允炆即位后,更是对这个部门深恶痛绝,只是出于守古制(尊重朱元璋)才没有彻底废弃它。事情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历史上的锦衣卫还真有可能是昙花一现了。
不过,自明成祖朱棣继位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锦衣卫的命运发生了转机。朱棣是靠着所谓的“靖难之役”登上皇帝宝座的,如果不是建文帝朱允炆妇人之仁,朱棣都不知道死了几次了。
朱棣是朱元璋诸子中继承“嗜杀”这个基因最多的皇子,他在“靖难之役”中所杀的士子绝不比他老子少。而且,朱棣得国不正,最怕群臣和士子暗中串联反对他,因此,朱棣在即位之初便恢复了锦衣卫,并设置了“北镇抚司”,更加强化了对“诏狱”的管理。
有明一朝,锦衣卫一共存续了290年,可谓是伴随了明朝始终。公元1661年,明朝最后一代帝王永历帝被吴三桂所杀,同时殉难的还有锦衣卫最后一位指挥使马吉翔等,明朝的锦衣卫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清朝在进关后,也曾仿效明朝成立了锦衣卫,但是惩于锦衣卫在朝中与民间的恶名,于顺治二年就取消了这个名称,改称“銮仪卫”,只赋予了它守卫值宿、掌管帝、后车驾仪仗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