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丞相和相国是一回事吗
宰相、丞相、相国,这三个官职听起来很相似,大意上看起来似乎也职责类似,但其实他们并不是一回事,有人觉得他们的区别就是:相国权倾天下,丞相是政府领袖,宰相是皇帝助理。那是不是这样呢?正确解释是什么呢?
宰相
宰相最通俗易懂的含义就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需要注意的是“通称”,不管任何朝代,只要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都可以称为宰相。
宰相是通称,更是一种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宰相的正式官名也在不断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名称正式出现。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等等。
秦朝,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称为“右丞相”,“左丞相”,以右为上。
汉朝仿秦制,丞相为正职,御史大夫为副职。
汉成帝时,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繁多的政事,于是立三公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
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辽朝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
丞相
丞相,是代替皇帝统帅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职。
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体的官职名称。
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武王二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最先开始使用丞相之名。
宰相是最高官职的通称,也是一种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职的一个称呼。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假如记不住哪个朝代的宰相具体称呼是什么?可以直接说某朝宰相,这样称呼不会错。
相国
相国(相邦)作为一个正式的官称出现要比丞相早,相国(相邦)和丞相是两个不同的职位。
并且丞相最初出现是相当于相国(相邦)的副手,相国(相邦)的地位要高于丞相。
后来相国逐渐被丞相取代,到吕不韦后,秦国不管出土文献和传统史料就都不在见相邦和相国的记载。
秦国丞相权力发展到顶峰,应该就是在赵高担任丞相期间。
《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有历史原型吗
庸的《射雕英雄传》是陪伴了一代人的记忆,只要那个音乐响起,“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抛开世事断愁怨,相伴到天边,逐草四方沙漠苍茫”,脑海中就会自动浮现那些场景。
木讷的郭靖,守家卫国,固守襄阳城,一身武艺献给家国大义,何等的江湖血性,令人心潮澎湃。郭靖是虚构的,但是金庸老爷子经常是参考历史原型写的。
循着郭靖的人生轨迹,在历史上搜索,确实找到了很多地方重合的人物。那个人,叫做郭宝玉。
郭宝玉的名声不响亮,但是他的祖辈,是唐朝很有名的将领郭子仪,郭宝玉继承了祖辈的遗风,通晓天文,熟读兵书兵法,十分擅长骑射。
在金末,他驻守在定州,但是天下局势十分明显,郭宝玉抉择之后,投向了蒙古,被人引荐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听闻过郭宝玉的名声,知晓他擅长兵法,见迟迟攻打不下撒马耳干,便询问了郭宝玉的意见,心中也存了试探的意味。
郭宝玉观察了多日,城池难攻,又是行军多日,再攻打下去,怕是会失败,于是建议成吉思汗安营驻扎。驻扎之后,郭宝玉日日观察,想要找出破绽,却毫无头绪,这是一座铁城,防御坚固。
成吉思汗决定直接强攻,但是城中守将兵马果敢,直接冲进了蒙古军队,一瞬间,破坏了队形,令成吉思汗措手不及,伤兵一千,自损八百。
成吉思汗气急,第二日,堵住城门,不让城中守将有出来的机会,但是万万没想到,城中出来的不是将士,而是一群庞然大物。他们行军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居然是大象军队!
体型庞大,身披厚甲,就连最锋利的弓箭也无法射穿他们的护甲,这样的大象军队,如入无人之区,横冲直撞,毫无阻挡,蒙古军队不过是人肉之躯,哪里能抵挡住大象的冲撞,这样的作战方式,让蒙古军队几乎快要溃败。
成吉思汗望着这样的局势,心急如焚,郭宝玉站在身侧,内心十分忧虑,这样下去,恐怕要战败。他望着这些庞大的大象,灵光突现,想起了火,他曾见过兵书上说,一旦遇到,象阵,可以火攻,大象最怕火。
郭宝玉连忙告诉成吉思汗,果然,成吉思汗命令下去,火把,火油和鞭炮,一下子燃烧了起来,原本强势的大象瞬间慌乱,一下子就失去了阵势,散了开来。
这场本要失败的战争瞬间被扭转了。
郭宝玉的厉害之处,在于局势极差的时候,还能准确运用兵书上的计谋,这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临危不惧,才是真厉害。
盗墓小说中的“摸金校尉”真的与曹操有关吗
近几年,《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一类盗墓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大火,摸金校尉这个以往不怎么常见的词也跟着火起来,为大众所知。
摸金校尉是专门从事盗墓工作的人,在不少作品里都有出现。但是在古代真有摸金校尉么?摸金校尉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古代肯定是有盗墓的,但是叫不叫摸金校尉就不太清楚了,反正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因为当时很多陵墓的陪葬品都是稀世珍宝,非常值钱,但是盗墓终究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普通人害怕天谴,那就只有交给不怕这些东西的人去做了。
摸金校尉是中国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
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魏军的领袖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摸金校尉盗墓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气象,以《易经》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
在三国争霸初期,曹操的势力范围仍然很小。有些时候,打下的城池往往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已经换了新的主人。地盘"朝秦暮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谁都不知道自己能在占领的地盘上盘踞多久。于是,打下的城池经常被洗劫一空。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很难实现休养生息的目的。
军阀混战使曹操的大军无法长时间休整,也使流离失所的农民看到春种却等不到秋收。这好比刚刚做好的一锅饭,转眼间却变成了别人的盘中餐。于是,在短时间内筹到军饷成了诸侯们四处杀伐攻战的先决条件。
为了解决自己的粮饷问题,曹操把目光放在了盗墓这个古老的行当上。众所周知,西汉中期,经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的繁荣使得当时厚葬成风。这也就为曹操偷坟掘墓,盗取金银财宝以充军饷提供了条件。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类专司盗墓的官职在曹操的军队里便应运而生。
曹操之时,摸金校尉乃从正规的军事编制。曹操之后,盗墓者皆各自为政,同行之间并无师徒之分,凡以摸金之法盗墓,均为摸金校尉,摸金校尉多以个人行动为主。
哪个朝代选妃程序最复杂
明代挑选宫女皆奉钦命而行。据史载,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将举行大婚,先期从全国挑选13至16岁淑女5000人。
随后,皇帝分遣内监挑选美女,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巡视,说: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遣回1000人。次日,诸女又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不合法者去之,遣回1000人。
随后,又听其声,令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去之,遣回1000人。第三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手足,令诸女周行数十步,目的在于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又遣回1000人。
最后剩下的1000人,皆召入宫。然后,分遣年长的宫娥将其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入选者仅300人。在宫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刚柔愚智贤否,入选者仅50人得封嫔妃,其余皆沦为宫婢或仆役。
历史上最后亲政的幼帝多吗
由于古代历史上一些习俗和规定,因此历史上幼帝还是非常的多的,那这些幼帝最后是不是都掌权了?又有哪些最后是能自己去亲政的呢?
在中国古代12岁是一个重要节点。以十二为界限。十二以下登基为幼帝。就来看看明清两朝有哪些幼帝最后自己掌权亲政了。(注这里面都是虚岁,按周岁有的得减二)。
明英宗:9岁登基
1427年11月29日出生。在过了百天不久,即出生四个月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太子。在1435年1月31日,父皇明宣宗死了。这时候的朱祁镇也就七岁零几个月。
所以在登基后,很长时间里就是外朝三杨,内朝张太后负责。随着自己长大,需要尽快掌管政权,即迅速亲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亲征。
结果自己被活捉了。后来回家可就不再折腾了。当然土木堡的锅由王振背。
明神宗:10岁登基
1563年9月4日出生。1572年7月5日(隆庆六年),父皇死了。这时候他才快九岁,也就二年级吧。但就得承担皇帝义务。
前十年里,有母后李太后、大伴冯保、首辅张居正负责。在张居正死后,亲政。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没有军功的话,就需要抹黑他们。冯保去了南京,张居正被抄家。所有权力收归君王。
顺治:6岁登基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出生。父皇皇太极在1643年9月21日驾崩。这时候福临也就五岁半,还在幼儿园。所有事情都由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负责。
在1650年12月31日,出猎的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逝世。福临可以提前亲政,上来第一步就是抹黑多尔衮。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实现了皇权集中。
康熙:8岁登基
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5月4日。1661年2月5日,父皇福临病死。这时候康熙也就6个半生日,一年级也没到。就糊里糊涂当了皇帝。之后多年里生活在父王所留的四个顾命大臣下。
1667年,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但事实上不行。到了1669年6月14日,鳌拜进见时被逮捕。确立了君王威望。
之后平定三藩,威望完全树立。
同治:6岁登基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出生。1861年11月11日登基,这时候也就五岁半。和父亲颠沛流离在承德避暑山庄。
在同治大婚后,两宫太后也不愿交权。之后身体不好(染上梅毒or压力大),反正死了。亲政没有成功。
光绪:4岁登基
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6月28日出生。1875年1月12日,表哥同治驾崩。这四岁都不到就登基了。
十五年后,即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一是慈禧没怎么放权;二是自己太年轻,甲午对日作战惨败,又用年轻人康梁折腾,威望丢失。最后被软禁。
宣统:3岁登基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出生。到推诿才刚满六周岁。所以就没啥亲政不亲政了。之后张勋折腾过一次,给日本人当傀儡一次。一生也是传奇的帝王。
总结
在一个王朝中,基于父死子继的制度与其他的继承方式,冲龄登基是常有的。如何实现真正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做大事:军功。这一点来校最快,但风险很大。明英宗、清德宗就是走这条路失败的。
玩政变、搞臭:明神宗、顺治、康熙这都做的很好,很绝。这种情况下越绝越能加强权威。
一般也就这两条,毕竟政治从来都是简单残酷。
三班衙役是指什么人
三班衙役是指衙门里的勤杂人员,他们一般分成三个部分。
一是站班皂隶,类似今天的法警,负责跟随长官左右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在大堂的两侧,增加庄严气氛,维持秩序,押送罪犯,执行刑讯及笞杖刑。电视剧中官员出场时喊堂威的就是他们。
二是捕班快手,类似今天的刑事警察,负责传唤被告、证人,侦缉罪犯、搜寻证据。也被称为“观察”。
三是壮班民壮,他们负责把守城门、衙门、仓库、监狱等要害部门,巡逻城乡道路,类似今天的武装警察。这类人也被称为“都头”。
在当时的习俗中,衙役在社会的最底层,很少有平民和这个阶层的人通婚。《水浒传》中,武松做过都头,后来被发配到沧州,张团练把自己妻子的婢女玉兰许给他做妻子,武松就十分感激。因为在地位上,他还不如玉兰高。
在古代的法律上,也规定了除民壮外,其他衙役都是贱民,子孙要在脱离衙役身份的三代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原来古代就有食品安全法了
食品安全是一个人们警钟长鸣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食品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常常说道民以食为天,吃当然是最重要的了。
一般人见面问的最多的便是“你吃饭了吗?,”其实,这句话包含着对朋友的深切关心,因为中国的古代非常贫穷,人们总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见面问候一句“吃饭了吗”也是成为了人们的口头语。而且,食品安全其实在古代就有了,古代人有着自己一套的食品安全法。
大多数人认为古代人的饮食健康又安全,实际上古代人的菜市场也很混乱,不少人死于食物中毒,为了生存,各朝各代不得不亮出他们独特的食品安全措施。
周朝:要求不高,食品吃熟的就好。
《周礼》中也有一套肉类合格标准,足以看出周朝人对食材和生命的严谨的态度,这些都是日常食材的反面教材,如半夜嚷嚷的牛、毛质稀松不健康的羊、腿上毛杂乱,受过腿伤的狗、羽毛黯淡叫声刺耳的鸟、翻白眼状态异常的猪、毛色杂乱的马都不能拿起出来交易,违者罚款受刑。
春秋战国:生在乱世,吃得饱不如吃得香。
就拿游说四方的孔子来说,他对于饭局就是杰出的完美主义者。《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吃鱼的标准,口感不好不吃;闻着不香,做的难看也不吃;没有肉酱搭配就更不吃了,孔子代表了大多数有威望之人吃饭的要求。
其余之外的小民众们虽然没有这么多花样,但相比周朝,吃一顿饭也是很有讲究的。
孔子那个时代战乱纷繁,大家食不果腹,当时的小米、小麦大麦大多都不干净,沙粒非常常见,所以越是上层的人,吃饭越是讲究规格。
繁荣的唐汉:贩卖过期的、有毒的食物,犯罪程度和抢劫一样严重。
张骞到西域游走一番,带来了奇异的西域蔬果。
《礼记》中明确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用现代话讲,就是粮食和水果,都得吃成熟的,生涩的不允许拿出来摆摊。瓜果蔬菜方面规定都这么严格,就更别提肉类食品了。
西域蔬果这时各类假冒伪劣的案件就开始出现了,就拿当时盛行的脯肉为例,官府特地颁布食品安全条例,如果官府查到你违法,即使你同意烧毁有毒的脯肉,还是要杖责九十,打到你屁股开花;要是你知情还转卖有毒的脯肉,你就等着被处以绞刑吧。这就让奸商不敢再钻空子。
制度严格的宋清:经常吃到有翔的海鲜,不管奸商就活不下去。
宋朝商贸十分发达,饮食上却乱七八糟。城里人经常吃到被翔泡过的鱼虾,塞了沙子的鸡,吹足了气的鸭子等等,为了体恤民情,官府特地成立一个检查食物安全的组织:行会,它在各行各业都有分支,解决了不少问题。
清朝也有这样的操作,比如茶叶方面,就有专门负责抽查茶叶的官员,清朝还要求茶商办理营业执照,可以说很专业。
古代官员上朝迟到不仅会扣工资
现在人一般工作都不敢迟到,因为迟到了会扣掉自己的工资,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当然了,有的企业为了鼓励员工不迟到,也是纷纷设立了全勤制度,只要不迟到早退便可以拿到全勤奖。
那在古代,在朝廷中,一般官员们迟到了会怎么办呢?是不是会和现在一样扣工资呢?
所谓“上朝”,就是文武百官来到朝廷上觐见皇帝,奏事议政。
在古代,文武百官还是很辛苦的。别的不说,就拿上朝来说吧,简直就是“起得比鸡早”。这是因为,古代上朝时间一般都很早,大约为卯时(5—7点)。现在民间有“上班点个卯”的说法,就是源自这里。
为了赶到卯时准时上朝,文武百官必须得在3点多种就起床了。整理仪容,吃完早点,这就出门上朝去,风雨无阻。他们路程近的走路,路程远的乘轿,目的就是一个:朝廷。
现代人上班,迟到的话会被单位处分。那么在古代,文武百官上朝迟到,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呢?
轻微一点的,会被扣工资。
以唐朝时为例,唐玄宗时,“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唐肃宗时,“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唐文宗时,“文武常参官,朝参不到,据料钱多少每贯罚二十五文。”
以清朝时期为例,康熙十二年定例:“官员接驾不到及常朝之日不朝……皆罚俸一月。官员诈称上朝者,罚俸一年。捏供同上朝之官,罚俸两月。”乾隆三十年再定例:“该朝之时托故旷阙者,照失误朝贺例罚俸一月。”
比较严重的,会被打屁股。
以明朝为例,明朝规定,文武百官上朝缺勤一天笞20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20天杖打100大板。
这100大板下去,不打个半死,也得皮开肉绽了。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就曾经因为上朝迟到被打屁股。当时,赵孟頫担任兵部郎中,是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领导干部了。时任丞相桑哥对上朝的考勤抓得很严,规定凡是上朝迟到者一律打屁股,由掌刑政狱讼的断事官执行。
断事官是一个蒙古人,他向来瞧不起汉人,对于汉人犯事一向不讲情面。一天,赵孟頫上朝迟到了,立即被这位蒙古断事官打了一通屁股。赵孟頫哪受过这种委屈?立马去找尚书右丞叶李哭诉。桑哥知道后,有些慌了。因为赵孟頫那段时间正受皇帝宠幸。于是亲自看望慰问赵孟頫,将他送回去疗伤。
对于古代那些读过圣贤书的文武百官来说,打屁股事小,承受的侮辱事大。所以,他们为了不迟到,每天匆匆忙忙地奔波于家里和朝廷之间。
在魏忠贤当权时期,他曾经规定,紫禁城不准点灯,还禁止文武百官上朝时骑马乘轿。这样以来,文武百官就被迫将前往朝廷的时间提前,每天黑灯瞎火地往朝廷赶。
一次,一位距离紫禁城比较远的官员,上朝时晚了一点。为避免上朝迟到被打屁股,他一路小跑。巧的是,那几天下了雨,路上比较滑。他一不留神掉进河里,竟然被活活淹死。
那么,古代有没有装病不上朝的呢?
在唐宣宗时期,就经常有文武官员捏造生病等理由,不去上朝,在外宴游作乐,以至于御史台专门打报告,建议皇帝“准常条已倍书罚”。
宋仁宗期间,右巡使张亿打报告,一口气弹劾户部郎中、史馆修撰石中立等33人托词生病不上朝。宋仁宗很生气,下诏警告文武百官,对于称病缺席上朝者,朝廷要派医官进行检验核实。
毕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
古代的驸马能纳妾吗
古代人都有三妻四妾,只要男子家中富裕,纳妾没有限制。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是公主的夫婿,那么中国古代的驸马能纳妾吗?是否像达官贵人一样纳妾没有限制呢?
历朝历代的驸马都是可以纳妾的,没有任何一个朝代例外。但是一般达官贵人,如果他所纳的妾受宠的话,还有扶正的可能,而驸马的妾是不可能扶正的。当然也有例外,某些朝代的公主比较强势,比如汉、唐的个别公主比较蛮横。
但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公主都是恪守妇道的,宋、明公主都很恪守妇道,北宋的皇帝还曾以大宋的公主如此有家教为骄傲。清代礼教盛行,公主的风气也还好,驸马纳妾那是一点问题都不会有的。
事实上清朝的公主,除了地位尊贵一些,其他的什么事情,都可不参与、干涉,这一点看清史就明白了。清朝的公主除了能留下名字,几乎任何事迹都留不下,因为绝不允许她们和外界交往,也不允许她们对什么事情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但驸马纳妾也必须得到公主的同意,同样清朝驸马爷的地位也是很卑微的,公主府产权是公主的,驸马想见公主还要看公主心情如何,属于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那种。公主如果先于驸马亡故驸马爷即被扫地出门,皇家的陪嫁全部收回。
公主薨后如果驸马能为妻守节而终生不再续弦,则爵秩、待遇终生不变并可荫及子孙。如驸马不耐鳏居,另娶夫人,则立即革除爵秩,并收回皇室所赐房屋、田产、珠宝、奴仆、牛马等所有财产。但纳妾不在此例。
周朝正统的诸侯国燕国为什么没能统一六国
古人都比较看重“正统”,名正言顺,认为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值得也必须尊重。只不过和平年代讲究正统倒无妨,一旦发生战乱,生存尚且困难,谁还会在意这些?
东周时期的燕国,是战国时期最正统的周王朝的诸侯国,与周王室可是同宗,然而这样看似“主角光环”的加持,也没能维持它霸主的地位,最后还是败给了具有外族血统的秦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燕国是正统诸侯国,正是因为燕国的先祖,“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先祖乃是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的姬奭召公,父亲就是姬昌,和周王朝的创立者姬发是兄弟,这样的血统再不纯正,就没有更纯的了。
召公辅佐兄弟姬发灭了商朝之后,姬发自然也要将他分封,地点就在今天的北京,当时称为“蓟”,建立隶属于西周的诸侯国燕国。虽然召公本人并没有在燕国办公,而是派长子姬克官吏,但是这样的地段,放在今天,是很多人想却得不到的。
其实,姬姓诸侯国还颇有几个,比如晋国、卫国、鲁国,这些都是还值得一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能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到了战国时期,就只剩下燕国一个独苗了,也不是说其他的都灭亡了,只不过根本没有什么实力,排不上号的那一种,战国七雄就这么一个燕国,同时它还是资历最老的一个。
但是翻看战国时期的地图,会发现,燕国位于北端,气候寒冷,现在当然不是太大的问题,北方有暖气,可是当时的燕国哪里有这些,而且生产力比较低,因此开发程度也很低,如果要在七国中票选出一个苦寒之地,燕国必定是全票通过。
还有,尽管燕国的地盘不小,可是那样的自然环境,根本没有太多人口,甚至连国土面积最小的韩国的人口都比它多。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国土开发不了,粮食种不出来,那人当然就少,人一少,军队力量自然就少,还怎么去跟人争夺天下?
再一个,也和地理位置有关系。之前不是说燕国位于北端吗,也就是说,出了燕国,就到了其他部落的地盘了,再换句话,进了燕国,就相当于进入了中原。那边陲那些胡人怎么可能放过它,本身就是人少粮少的,战斗力不高,不打燕国打谁?
如此一来,燕国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抵御胡人上。直到燕昭王时期,终于大破东胡,将燕国的土地拓开,辽东和朝鲜北部都被收入燕国的地图,才终于有精力南下。只不过已经太晚了,军事力量太强的赵国他打不过,瞧不起的首富齐国它也打不过,其他国家它又接触不到,只能缩回去窝着。
燕国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五国伐齐,它也趁机差一点灭了齐国,然而却冒出来了猪队友,君臣之间相互猜忌,齐国抓紧机会翻身,燕国就这样与唯一一次称霸的机会擦肩而过,实在是可惜。
最主要的,还是燕国的正统的身份,成了限制它发展的障碍。死守着周王室那一套不放,当别国都在变法图强的时候它没有动,更加没有看清楚,根本没有人在意你是不是正统,如果真的尊敬周王室,他们又何必自立为王,一次次地吞并和瓜分。燕国,也是亡在自己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