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成文法是何时出现的
在周朝以前,法律是秘而不宣的,实行临事制刑,礼刑不固定结合,对一定违礼行为施用何种刑罚全凭执法者的决断,断狱者必须用心体会礼的要求。
春秋时期,争取法律公开成为推行社会改革的一项内容。公元前538年,郑国子产(郑穆公的孙子)把刑法铸在鼎上。这种用固定的法律维系社会秩序的做法遭到了保守贵族的批评。晋国大夫叔向认为,道德习惯的控制力远远大于成文法,单纯依靠法律可能让刁民钻空子,反而会增加社会动乱,而子产回答,就是要通过铸刑书建立新的道德(《左传·昭公六年》)。
子产执政一年后,郑国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秩序。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和荀寅把前执政者范宣子制定的刑法铸在鼎上公布,称为刑鼎。公元前501年,郑国的思想家邓析私自修改郑国刑法,并刻在竹简上,是为“竹刑”。
邓析的做法触怒了执政大夫驷颛(zhun),以“诈伪之民”将其杀害,但邓析的刑法还是被采用了。后来,各诸侯国的法令编纂接踵而起,晋国有被卢,楚国有茅门、仆区,齐国有轨里。公元前407年,魏相李悝综合各诸侯国的成例,拟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化的刑法典《法经》,法律秘密时期宣告结束,中国进入法律公开的历史时期。
白起一生四大战役盘点
一、长平之战,起首,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这两大强国之间的计谋死战。在这场战斗中,秦国一开始没有让白起批示秦军。不过,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戍守的名将廉颇,而升引赵括取代廉颇。对此,秦昭襄王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缺点,采纳了佯败撤除、诱敌离开阵地,进而盘据困扰、予以扑灭的作战目标,终获取战斗的成功胜利。就长平之战来说,扑灭了40多万的赵国雄师,招致赵国元气大伤,促使山东六国再也无法独自对抗秦国。不过,就“精美”程度来说,白起批示的别的三场战斗,也许要比长平之战更加“精美”。
二、伊阙之战,其次,就伊阙之战来说,能够称为白起的成名之战了。在伊阙之战前,白起只是在秦国脱颖而出,不过,在伊阙之战后,白起无疑成为秦国,甚至全部战国期间的一员名将。凭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纪录,伊阙之战产生于公元前293年,地址是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此战,白起仅仅带领了10多万的秦军,却击败了韩国、魏国、东周三国的24万雄师。在秦军数目不占上风的布景下,秦国上将白起接纳了各个击破的要领,先击败了魏国雄师,后顺势击溃了韩国雄师,不但扑灭了韩国和魏国的精锐势力,更为秦国打下大片面的边境。
三、华阳之战,再者,伊阙之战紧要是减弱了韩国和魏国,而就华阳之战来说,则是对魏国和赵国的庞大袭击。公元前275年,赵国与魏国打击韩国的紧张重要城邑华阳,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便调派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营救韩国。在华阳之战中,白起带领的秦军以平衡逐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率,举行远程奔袭。等到秦国雄师陡然出现在华阳的疆场上,魏国和赵国的雄师可谓很是受惊,甚至于忙乱不堪,以是被白起击溃。此战,魏国和赵国的十多万雄师被白起扑灭。在白起的平生中,险些每一场战斗都邑寻求对山东六国有生“气力”的扑灭,这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底子。
四、鄢郢之战,末了,除了对减弱三晋,也即在击败赵国、韩国、魏国这三个诸侯国以外,白起还给楚国这个强国带来了重创。在战国七雄中,楚国地区空阔,连续是一个壮大的诸侯国。不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首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就鄢郢之战来说,白起带领的秦军可谓孤军深刻。
不过,在破釜沉舟的气焰下,秦军不但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鄢城、郢城,还获取了楚国的大片地皮。此战,无疑是楚国由盛而衰的紧张重要的挫折点。而且,鄢郢之战对兵书中“置之死地然后生”的应用,也为韩信的破釜沉舟、项羽的“背城借一”供应了效仿,在“精美”程度上涓滴不逊色于长平之战。
盘点古代四大垂帘听政的太后
宣太后——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
母后临朝摄政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根据史书记载,秦昭王的母亲“号宣太后,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为将军,任政,封为穰侯。太后摄政,始于此也。”宣太后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执政的女主。
宣太后在这40多年中,始终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不闻其有王”的局面。自商鞅变法后,秦始终是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君之手。昭王无法容忍母后长期临朝专权。最后,他听从范雎建议,收回全部大权,逐“四贵”于关外,改任范雎为相,这才彻底地结束了宣太后长期左右秦国朝政的局面。
吕后——名雉,山东单县人,从小就美丽聪慧,以果断和狠毒著称。汉初,刘邦宠信戚姬,有废掉吕后另立新后的想法,吕后为了保住其皇后宝座,将皇后宝玺掌握手中,想了种种计策。当时,骁勇善战、已有谋反之意的韩信是刘邦的心腹大患,因为刘邦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所以刘邦一直拿韩信没有办法。吕后决定诛杀韩信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望,使群臣慑服。
吕后设计将韩信骗到宫中,命人用布将其兜起来,用竹签刺杀了韩信,从此吕后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吕后前后掌权十六年,据悉,她掌权时,位于今天的广州地区有一个南越国,非常兴盛,为了制约南越的发展,吕后颁布命令禁止卖铁器和马牛给南越,借以对南越国实行经济封锁。吕后当时用来发布命令的,就是这块皇后之玺。
武则天——唐朝,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人人都知道清代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事,鲜为人知的是,唐代的武则天也曾经垂帘听政过.
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在诛杀上官仪之后。开始垂帘听政,从幕后走向前台。与历史上大多数垂帘听政不同的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的丈夫,并称二圣。
武则天公然走上前台垂帘听政,为的是表明高宗向天下臣民认可了武后参政议政的合法性。对武则天而言,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使大臣无法再和皇帝谋划对她不利的行为。从此,政局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不能再忽视武皇后的作用了。官僚们开始习惯于对一个女人俯首称臣,最后,心情复杂地注视着这个女人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慈禧太后——清朝,建国伊始,并不容许后妃干预朝政,幼主即位,往往以摄政王代行皇权,或以辅政大臣辅佐少帝,处理国家大事。清代不许母后垂帘听政的“祖制家法”,直到清末才被铁腕人物慈禧所冲破。
慈禧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她是个女人,一个末代皇朝神秘的女人。在一个以男权传统的社会,慈禧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内忧外患,还要面对“女人乱政必亡国”的逻辑结论。
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在历史上最为著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女主执政,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也导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老慈禧第三次临朝称制,前后共掌握清代朝政达48年之久。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垂帘听政制度也就寿终正寝了。
文官武将是怎么分的
文武分离是国家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文官武将分开,是指有了专职军将,文官不再率兵作战,这在史学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文官武将究竟何时分开?人们尚存不同见解。
从《史记》等古籍看,西周继承了夏商体制,虽分别设立了各种文官、武职,但卿、大夫既执掌政务,又受王命率兵出征,司马只主管平时军事行政,战时统帅由天子临时任命,征战结束即解除统兵之权。《周礼》还详细记载了西周著名政治家周公旦多次率兵平定武庚管蔡及东夷叛乱,周宣王派秦仲统兵伐西戎,尹吉甫统兵伐狁,方叔统兵伐荆蛮,穆公统兵伐淮夷,亲自统兵伐徐夷的情况。
这些史实说明,西周以前文官武将并没有分开。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王权下移,各诸侯均建立了常备军,据《史记》、《国语》记载,国君是军队最高统帅,天子常亲自率兵作战,文官武将率兵征伐的也不少。周桓王二年,北制之战,郑庄公派大夫祭足、原繁、泄驾、公子伯和子元率兵抗击燕军(《左传。隐公五年》)。
周襄王十四年,桑楚泓水之战,宋军由襄公统帅,太宰子鱼和大司马公孙固辅助;楚成王派成得臣、斗勃等军将统帅楚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昭王元年,吴军包围潜城,楚王派王麇(宫廷主管)、王尹寿(营造、手工业主管),统帅救兵增援(《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周襄公十八年,城濮之战中,楚成王令尹子玉率楚军攻宋,晋文公亲自出征,派先轸、狐毛、栾枝、狐偃等军将和大夫领兵作战(《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春秋末期,吴楚柏举之战,吴王率文臣武将伍员、伯、孙武,击败了楚将尹子常、沈尹戎和武城大夫黑及大夫皇率领的楚军(《中国历代军事史》)。以上大量史实证明,这时的文官武将也并没有分开。
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执政后,见于以往国家上层官员文武不分,卿、大夫等奴隶主贵族平时管理政务,战时统兵作战,军政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国君丧失大权的弊端,于是采取文武分职,以相、将为百官之长,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权机构。《尉缭子。王霸篇》、《吕氏春秋。举难篇》也有类似的叙述。所以,《中国军事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等都认为,战国才出现了专职军将和独立的军事系统。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扩大,军队数量不断增加,军队指挥成为一种艺术。统帅军队的指挥官必须掌握专门的军事知识,富有管理、训练和指挥作战的经验。《韩非子。显学》称:“明君之吏,宰相必起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史记》、《吕氏春秋·异宝》,还有战国取消分封制,按军功授爵,从军中选将帅的记叙。
吴起、孙膑、乐毅、白起、廉颇等名将,正是遵循这个原则选拔起来的。这时,文官只在朝中执掌政务,不再率领军队出征。例如,著名的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统帅魏军的是庞涓,统帅齐军的是田忌(孙膑为军师),统帅秦军的是王龁(后为白起),统帅赵军的是廉颇(后为赵括)这些专职军将。
基于上述情况,史学界普遍认为,文官武将分开始于战国,而且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也有人认为它始于春秋,因《国语》、《左传》称:春秋末期世袭制度多已废除,军将已开始按军功选拔,多数诸侯大国中的军帅,通常都兼三军统帅,平时主管军事行政事务,战时负责指挥军队作战,文官率兵出征者日益减少。
古代的粮草是哪些东西
说到粮草,我国古代的经典兵书《孙子兵法》当中曾用大篇幅介绍了关于粮草的内容,甚至就连运粮的次数都有精确限制,并且将军粮不足带来的影响都说的清清楚楚,这本起于先秦时代的兵书,不但是我国历代兵家必读读物,也被世界各国兵家公认为入门读物。这样一本兵书里如此重视粮草,可见这粮草还真是决定胜败的东西。
拜古装电视剧所赐,粮草似乎就是一堆乱草而已,一度小时候的我以为古代士兵吃的都是草,似乎和牛羊差不多,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古代的粮草实际上是粮食和稻草的总称(其实就是苜蓿),粮食是给当兵的吃的,稻草则是给战马吃的,在古代战马的地位甚至超过一般步兵,尤其是中原王朝,战马更为珍贵。作为古代唯一的快速机动力量,战马只有吃好了才有能力去发挥所谓的机动性。
古代战马吃的不是一般的草而是苜蓿,一种产于中亚的植物,中原王朝引进西域战马之后,也顺便引进了这种植物,这也是苜蓿进入中原的主要途径。
和现代大兵军粮种类丰富不同,古代士兵吃的军粮就比较单一了,在宋代之前,士兵主要的军粮是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米,这是因为粟产量比较高,而且每年的产量都比较稳定,所以它可以作为军粮食用,但是粟蕴含的能量比较低,古代人饭量又比较大,因此一个士兵每个月要吃掉2石粮。
正是因为军粮用量巨大,所以在古代每逢有战事,军粮都要提前运到战地,因此就有了那句兵家名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即便是提前囤积粮草,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粮草消耗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这就需要后方源源不断的筹措粮草然后运输到前线,因此也就有了截断粮道的计谋。
所以在古代,一旦断粮,不出三日军心就会大乱,有再多的兵马也不堪一击。
古代太监的工资待遇有哪些
在等级的社会中,因为人们的身份与地位不同,所以承担与享受不同等级的义务与权利。即便他们付出劳动的等级不同,却能换来相应等级的回报。比如,为皇家效命,不管是皇室贵胄,还是公卿大员,都能领带属于自己的那份俸禄。那么,服务于内廷的宦官们会不会发工资呢?他们辛苦地位皇室操劳奉献,不会都是“义务劳动”吧?NO!虽然宦官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身份比较尴尬,但他们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也是凭自己劳动吃饭的。
对于任何人而言,出卖劳动,换取报酬,拿到俸禄,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所以,无论在哪个年代,太监是可以领取工资的。太监们通常分为不同的品级,依照自己的品级领取俸禄。
不过,虽然太监是有品级的,但是在朝廷发放俸禄的时候,太监领到的俸禄与同一级官员领到的数量是不同的。比如,按照明朝那个时候的职官俸禄惯例,正四品的官员每年可以领到的俸禄大约为144白银,而太监因为不需要养家荫子,按照规定,他们所得俸禄还不到正四品官员的10%。由此可见,宦官们会领工资,只不过数量比较少罢了。
然而,虽然太监的俸禄比较少,但是也有一些太监相当富有。比如,明英宗时期的那个大太监王振、武宗时期的太监刘谨以及熹宗时期的太监魏忠贤等,都是家财万贯的大富豪。只不过,他们之所以能聚集这么多财富,是因为使用了贪污受贿等不法手段。
项羽自刎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共同对项羽形成垓下之围,随后项羽在乌江自刎,楚汉战争终于以汉的胜利告终。
项羽死后,曾经楚国的统治区域全都向刘邦投降,只有鲁国坚守不下,当刘邦命人向鲁国展示项羽的头颅之后,鲁国才宣布归顺大汉(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刘邦感于鲁国对项羽的忠诚,以鲁公之礼将项羽安葬在穀城。那么,刘邦在消灭项羽之后,又是如何对待项羽家人的呢?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上述记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也就是说,项羽死后,他的族人均未受到刘邦的打击报复,并且有四人出了被封侯之外还被赐姓刘氏(被皇帝赐姓在古代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但是以上封侯的四人都是很早就已经投靠刘邦,或者“暗中投靠”刘邦的。
射阳侯项伯
史书中提到的项羽的两个叔父,即项梁和项伯,在对待项羽的方式上几乎有着天壤之别。项羽是在项梁的抚养及教育下成长的,又是在项梁的一手提拔下成为楚国的将领,项羽的军事能力与项梁的栽培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项伯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多次“胳膊肘往外拐”,不仅救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的命,还在“鸿门宴”上成了刘邦本人的救命恩人。
所以,项伯虽然一直追随项羽到最后一刻,但是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依然把他封侯。而项伯的富贵也没有持续太久——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4年)项伯去世,他的儿子刘睢因有罪而无法继承爵位,所以项伯后人便沦为庶民。
桃侯项襄
项襄是项燕第三子,也是项羽的叔父,不过他早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就在定陶之战中被灌婴击败而投降刘邦,后来在平定黥布叛乱中有功而被封侯。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襄(已经改性刘了)因有罪而被取消侯爵,吕后当政之时为了笼络人心而恢复他的爵位。他的儿子刘舍除了顺利继承桃侯之外,还在周亚夫之后成为汉朝丞相。
平皋侯项他
项他即项佗,是项羽的侄子,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被灌婴击败而投降,他是最早归顺刘邦的项氏族人。项他家族显赫了四代,其玄孙刘胜(和中山靖王重名了)在汉武帝时期坐酎金失侯。
史书中只记载了此三名项氏族人的事迹,玄武侯连姓名都没有流传下来,并且,史书中也没有关于项羽子嗣的任何记载。
古代的官员要怎么请假
现在人们请假的时候总是会想各种各样的理由,那么古代的官员要怎么请假呢?
和现在一样,古代官员请假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除了生病需要请病假之外,家中有事或者亲人过世而请假。朝廷要员如果要请假需要亲自向皇上上疏,说明请假的原因,要等到皇上批准;中下级官员如果遇到事情需要请假,就要像自己的定投上司打报告。
古代在请假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超过了请假的时间就可能会被免去官职。隋唐五代以及宋朝,一般情况下官员每个月只能请三天假,超过三天就要被“扣工资”。每个朝代规定的病假时间一般为三个月或者100天左右。如果超过了百天,而且没有上级部门的延长指示,就会被罢免官职,官职就会由他人替补。超过假期的官员假满要回到吏部、兵部听候安排,原则上是要降级使用。
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一类官员职权很大,地位极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朝政大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这一类官员,通常就是被人们称为“丞相”或“宰相”的人。但丞相和宰相又有何区别呢?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丞相。“丞相”是中国古代的官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34年,秦惠文王在秦国设置相邦,但还未设置丞相。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设立了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邦与丞相一直同时存在,如魏冉、吕不韦等人都曾做过相邦。吕不韦被免职后,无人出任相邦,但丞相一职却被保留下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续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一个中丞相。而李斯、赵高等人,都曾出任过丞相。汉承秦制,继续设立相邦。为了避刘邦的讳,将相邦改为相国,同时丞相依旧是相国的副手。如汉朝的第一任相国便是淮阴侯韩信,此后又是曹参、萧何、樊哙等人出任相国。而汉朝的第一任丞相则是萧何,后来两次升迁为相国。
吕后统治时期,汉朝设左、右丞相,但从汉文帝开始,汉朝就只设一位丞相。因为当时刘邦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所以很多封国都设有自己的相国和丞相。汉惠帝时,下令废除各诸侯国的相国,只保留丞相一职。到了汉景帝时,改各诸侯国的丞相为相。从此时到汉哀帝元寿二年,西汉的丞相共存在了220多年,也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
汉哀帝到东汉建安十三年,汉朝并未再设立丞相。后来曹操复设丞相,并亲自担任,但时间很短。隋唐时期,基本不设置丞相,南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设置丞相,但到了明朝时,朱元璋因为胡惟庸造反一事,彻底废除了中国存在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而秦汉时期丞相虽然没有官品,但却是百官之长,官阶也是最高的。南宋以后,丞相官居正一品。
其次,咱们再来介绍下宰相。与丞相相比,宰相并不是朝廷所规定的正式官名,而是一种制度,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王且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官员的一种统称。宰相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如商朝时期的伊尹为相,西周的周公为太宰,他们都是除君主以外,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人。“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意有辅佐的意思。在《韩非子·显学》中,后人就将这种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合称为宰相。
而宰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官名也不太一样,如先秦时期是相邦,秦统一以后是丞相。汉代的丞相也可以称为宰相,且长期由一个人担任。但到了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就改为了群相制度。也就是说,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且彼此制衡。到了宋朝时,宰相就是同平章事,如北宋著名宰相寇准当时出任的就是同平章事。而明清时期,虽然废除了丞相制度,但依然设立了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和军机处,而宰相就是内阁首辅和领班军机大臣。
最后,丞相与宰相的差别。总结来说,丞相是古代朝廷的正式官名,而宰相却是一种制度。丞相在某一段时间确实在职能上与宰相类似,也可以称为宰相,但宰相却并不完全是由丞相担任。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那个官员就是宰相,他可以是相邦,可以是相国,还可以是大司马,只要权力最大,那他就是宰相。而丞相在特定时期可以称为宰相,其他时间就只能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了。
中国古代的冠军杯是什么奖品
现代体育比赛中的得胜者,经常会发放奖杯或者是奖牌,而在中国古代,也有奖杯的例子。鲜卑人在北方建立了政权,史称北魏。他们崇尚骑射,不管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会经常举办关于骑射的比赛。
根据《北史·魏宗诸室列传》的记载,北魏孝武帝元脩曾经在洛阳都城御花园的华林园中举办了一场射箭比赛,也就是所谓的“戏射”。那个时候的冠军奖品就是一只能盛二升酒的“银酒卮”。
“卮”是古时人类常用的盛酒器皿,事实上也就是一只超大号的酒杯,它的外形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奖杯有很大相似。
当时,参加比赛的有十几个射箭高手,孝武帝让人把银酒卮挂在百步开外,谁能够射中,那么银酒卮就是谁的。结果濮阳王元顺得到了此银酒卮,除此之外,还得到了孝武帝额外奖励的黄金、绸缎等财物。
得到这么高的奖赏后,元顺心中自是非常开心,还特意在射中的箭孔处铸造了一个小银人,并且在小银人的背上刻上文字,以此来记录他高超的射箭技术。
宋太宗赵炅也曾经用奖杯来奖赏获胜的选手。根据《宋史·嘉礼志四》记载,公元992年三月,赵炅前往金明池视察,并且观赏了“竞渡之戏”。所说的“竞渡之戏”,指的就是赛龙舟或者是比赛游泳等水上赛事。
赵炅把一只银瓯当作奖品,扔在水中,让选手去争取。这个银瓯是一种银质杯子,谁最先拿到就归谁,可是名副其实的“奖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