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竟也有洗衣粉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从最初的衣不遮体到衣冠楚楚,已经是过去了几十万年的时间了。所以有些人就有些疑问了,古人穿着光鲜亮丽,那么古人在洗衣服的时候是用什么来去除污渍的呢?毕竟古代可没有洗衣粉。

  根据史上记载,最早的洗衣记录要追溯到4000年前,埃及法老的一个坟墓,墓中壁画有着两个奴隶在洗衣服。一人在给衣服浇水,另一人正在揉搓,水顺流而下到另一个槽,这是最早的洗衣记录,都是用清水洗,没有其他类似洗衣粉的东西。

  草木灰,是我国最早的洗衣粉,也是最简单制造的,只要把草本植物烧成灰就可以了。草木灰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钾成分,去油污效果非常好。把衣服浸湿之后,加入草木灰和揉搓和捶打,就可以把衣服洗干净。

  后来人们发现,将贝壳灰和草木灰搅拌,在洗丝绸料的衣服时效果更好,看起来焕然一新。因为草木灰和贝壳灰混合,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它的碱性变得很强,洗衣服也更加干净。而这种贝壳粉和草木灰混合的产品,古人把它称为“蜃”。

  到了汉朝以后,古人已经懂得使用天然石碱来洗衣服。衣服虽然洗得干净,却会残留一些气味,所以到了金朝之后,一种带有香味的石碱应运而生。人们在石碱中加入淀粉和香料,做成一块块在商店出售,深受百姓的喜爱。

  一直到明朝末年,香味石碱发现到顶峰,在北京开设了很多香味石碱的店铺,其中以“合香楼”和“华汉冲”最为出名。这时候的香味石碱多种多样,不管是形状还是香味,都各有不同,成为洗衣必备的良品。

  后来发展到皂角,它是皂荚树的果实,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很适合洗衣去污。古人在使用之前,把皂荚树的果实捣碎,弄成粉末泡在水中,还能产生泡沫,跟现代的肥皂有点相似。皂角还有一个好处,它是纯天然的植物,对人体无毒无害,用来洗衣服非常清香,还能保持衣服不褪色。

  再往下,“澡豆”开始盛行起来,这是用豆粉和多种药粉以及多种香料研磨而成。澡豆在当时的古代,可以说是全能的化妆品,洗头、洗脸、洗澡、洗衣服,一切污渍和油脂,澡豆全部搞定。不仅这些,据说澡豆还具有美容的功效,当时的达官贵族或是平民百姓,每家每户必备。

  最不可思议的一种,就是猪的器官,猪胰子。就是把猪的胰脏清洗干净,加入豆粉和香料,捣碎晒干做成块状,堪称当时去污领域最顶级的产品。后来人们通过加工,在猪的胰腺中加入纯碱、砂糖和草木灰,去污能力更上一层楼。

  这个产品不仅能洗衣服,还能洗脸和洗澡。唯一的缺点是,价格太昂贵了,一般平民百姓都用不起。

  不得不说,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先进技术,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智慧,令人称赞。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9 

古代皇帝真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吗

  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发表以后,人们更是由此及彼地想到皇帝们都是妻妾成群的,千古无一例外。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于不知不觉中又步入了一个误区——从上古到清末,中国一直是一个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并行的社会,这种现象甚至到了民国时代仍没有多大改变。

  一夫多妻的始作俑者是谁,现在已经不可考,但皇帝是其最大的受益者,这一点恐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这一不可争辩的事实出发,有人进而推论出每个皇帝都有数不清的妻妾,换言之,至少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事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要分辨皇帝有没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首先就要弄明白“三宫”、“六院”及“七十二嫔妃”的确切含义。

  三宫,其意本来是指古代诸侯夫人的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纳之三宫”的记载,范宁注曰:“三宫,三夫人也。”杨士勋疏曰:“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

  从上面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三宫”指的是诸侯夫人(顶多是个王后),而不是皇帝的妻子。

  “六院”疑是从“六宫”演义而来。

  “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后来代指皇后或皇帝的其他妻子。《周礼·天官·内宰》中有“以阴礼教六宫”的记载,郑玄解释说,皇后寝宫有六,其中一正寝,五燕寝,合起来即六宫。

  唐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汉书·马皇后纪》:“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这两个“六宫”都是用的引申义。

  “七十二嫔妃”来历不详,或许是从“三”的倍数而来,或许纯是言成数以表其多。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显然是个杜撰的名词。那么,正确的说法是什么呢?

  翻一下《二十五史》,任何一个朝代的“后妃传”之前都会有一段大同小异的概述。

  不妨摘引一段:

  古者天子娶后,三国来媵,皆有娣姪,凡十二女;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广继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祸乱也。后亡,则媵为继室,各以其叙。无三媵,则娣侄继室,亦各以其叙。继室者,治其内政不敢正其位号,礼庙无两袝,不并尊也。鲁成风始两袝,宋国三媵,齐管氏三归,《春秋》皆讥之。《周礼》内宰,其属则内小臣、阍人、寺人次之,九嫔、世妇、女御、女祝、女史、典妇功、典丝、司服又次之。《昏议》称“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不与《春秋》、《周礼》合。后世因仍其说,后宫遂至数千。(《金史·后妃传》)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皇帝的妻子其正式的称呼应当是:“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别的叫法,如: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婕妤、才人、美人、昭仪、姪娥、傛◆、八子、充依、良人、采女、淑妃、淑媛、贵人、常在、答应、女史等。

  这些皇帝的妻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隋书·后妃传》中记载,在隋代“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是为世妇;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总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

  很明显皇帝的妻子不能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称之,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9 

公主和驸马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将皇帝的女儿成为“公主”,将皇帝的女婿称为“驸马”,这在现代的戏曲、影视作品中司空见惯。但这种称呼是怎么来的呢,始于哪个朝代呢?

  “公主”称呼的溯源与由来

  “公主”,是帝王之女的称号。关于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最早的史籍记载是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古时候,一般都是由父亲主持自己女儿的婚事。最早周朝是称周天子的女儿为王姬。西周第十一任天子姬静即周宣王执政期间,遇到自己的女儿要下嫁于诸侯,同样要有人主婚,可是周宣王觉得自己身为“九五之尊”的一国之君,亲自为女儿主婚,岂不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那么谁配得上主持这样的大事呢?最后在大臣们的建议下,让仅次于王“公”来为他的女儿主持婚礼,而一般的“侯”根本就不够格。“主”,是主婚的意思;顾名思义,“公主”就是由“公”“主”婚。

  秦汉以后,政府明文规定由朝臣“三公”代皇帝天子主婚。所谓“三公”,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政最高长官:西汉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的合称;东汉为太尉、司徒、司空的合称。

  因由“三公”代天子主婚,所以就把皇帝的女儿叫公主。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姊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长”和“大”都是表示尊敬的意思。

  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沿用此称谓。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之女才能称公主,诸候王的女儿就称为翁主了。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下的解释是:“天子不亲主婚,故谓之公主。诸王即自主婚,故其女日翁主。翁者,父也,言父主其婚也。亦日王主,言王其主其婚也。”

  “驸马”的本义与含义变迁

  “驸马”一词系由“驸马都尉”演化而来。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驸马都尉,掌驸马,武帝初置。”颜师古注说:“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副马。”顾名思义,驸马都尉(又叫副马都尉)是掌副车之马的一种官职。

  “副车”的来历传说。话说秦始皇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前呼后拥,声势浩大。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张良会同大力士阻击秦始皇,只击中副车。这一下使秦始皇吃惊不小。

  因此,在以后的巡游中,他乘坐的车辆常有变换,同时安排了许多副车。他还特地设了一个替身来掩人耳目,借以表明皇帝在“副车”上。从此以后,历代皇帝出巡时,都仿效秦始皇的做法。

  汉武帝时期,设奉车、驸马、骑三都尉,分别掌管正车、副车、御林。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9 

三皇五帝都是谁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人类最初出现三皇及后来的五帝,人类迎来了新的时代,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上古中华文明,现代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大量的文化遗址,后人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英雄业绩。所以人们把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君王称为“三皇五帝”。

  而且以真实的口传历史部落首领们为三皇,被《汉书》载入;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

  三皇五帝有两种说法:一为,三皇为人族圣皇,分别是:伏羲,神农,轩辕;五帝则是天庭五方天帝。

  第二种说法是: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女娲;五帝为黄帝、颛顼(zhuān xü)、帝喾(kù)、唐尧、虞舜。

  “皇”的原始意义为帝王,《说文》说“始王天下者”。“帝”,帝王,《说文解字》说“王天下之号也。”秦始皇统一华夏,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因此将“皇”和“帝”组合发明为“皇帝”这一称号。

  实际上这个称号同古代部落首领、氏、后、王等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修饰了词组,取其尊贵。

  “三皇五帝”是最接近中国夏朝之前的上古“帝王”,和神话时代的三皇五帝完全不同的。不同时期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五帝于(公元前26世纪~公元前2070)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9 

苏曼殊:民国的多情和尚

  苏曼殊(1884年-1918年5月2日),本名子谷,法号曼殊又号元瑛。广东香山人(今广东珠海)。中国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

  其父苏杰生为日本横滨山下町三十三番英国茶行的买办。苏杰生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妇女同居,生下了苏曼殊。苏曼殊的母亲叫亚仙(柳亚子说姓河合,但似乎没有证据)。

  苏曼殊十一岁被带回到广东老家,就读于私塾。由于其带有异族血统,在家族内备受排斥和虐待。有人说,曼殊十三岁就到新会慧龙寺出家做和尚,但后来又被家人找回,但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十五岁时,家道中落,曼殊随表兄再赴日本,在横滨华侨设立的大同学校就读。该校分甲乙两级,甲级所授为中英文二科,乙级所授为中文一科。当时冯自由在甲级,苏曼殊属乙级,与冯自由的弟弟同班,二人由此相识。

  1901年经亲属林氏赞助考入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一年后因林氏赞助终止而停学。幸而清公使王大燮准许各省自费优秀学生改当公费生,曼殊遂经横滨侨胞推举,转学与振武学校(由东京成城学校改制而来)。

  曾有人说其就读于东京上野美术专科学校,实不可考。此时他开始醉心于佛理。在日本期间,还结识了陈独秀、章士钊、廖仲恺和何香凝等留学生,并先后参加了在日本成立的中国革命团体如青年会、兴中会等。

  1903年,俄国侵占东三省,苏曼殊所在青年会组织拒俄义勇队,后迁至香港。当时苏杰生在家乡已经为苏曼殊订下亲事,赶到香港想劝其完婚,苏曼殊避而不见。在革命同志陈少白的劝说下勉强返乡,但是数月后即返港,并已剃度出家,法号曼殊。

  苏曼殊很快来到江浙一带,先后在苏州吴中公学任教、《国民日报》担任翻译,并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苏曼殊一生曾几次出家,但情绪反复多变,不能真正看破红尘。他有时身披袈裟,诵经念佛;有时又与多情少女发生轰轰烈烈的恋情。

  后在上海时,苏曼殊更自暴自弃,出入青楼妓院,还暴饮暴食,最终得了胃病。

  1918年5月2日,曼殊因胃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年仅三十四岁。死前留下一偈:“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后孙中山捐赠千金,葬其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南社诸宗元撰《塔铭》。20世纪50年代墓坍,1964年迁葬于西湖西南侧的鸡笼山。

  苏曼殊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翻译作品有《拜伦诗选》和《悲惨世界》。《拜伦诗选》出版于宣统元年(1909年),以中国古体诗的形式翻译《哀希腊》、《去国行》等篇。《悲惨世界》发表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最初译名《惨社会》,在上海《国民日日报》上连载,其译书未忠于原著,自第7回起,更杜撰情节,乱改处极多。

  他创作的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另有《天涯红泪记》未完成。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现存诗约有100首。

  其诗多感伤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表现出颓废色彩。加入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并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8 

古代女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缠足的

  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也有的说,殷末的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女便纷纷学她,也把脚裹了起来。这都是神话传说,当然不能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依据。

  也有的说,缠足始于隋。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拉纤美女上百名。其中有一个叫吴月娘的,让父亲为她特制了一把小刀,并用长布条把小刀裹在脚底下。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个莲花印来。荒淫无耻的隋炀帝见了,想玩赏她的小脚,就召她近身。

  吴月娘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刀来刺向隋炀帝,没想只刺中了手臂。行刺不成,吴月娘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凡裹足女子一律不得选入宫中。但是,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纷纷裹起脚来。此后,裹脚形成了风气。

  还有的说,缠足始于五代。那时,南唐李后主的嫔妃打娘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6尺的金莲,用珠节绸带缨络装饰,命打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呈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后经研究考证,真正兴起女子缠足之风是在北宋。但是,当时妇女缠足并不普及。缠足者仅限于上层社会,缠足者只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称为“快上马”,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

  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女子以不缠足为耻。

  到了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要求,女子的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淸代,妇女缠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

  女子脚的形状和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丑的重要标准,甚至会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女子的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和关注。据说,当时的江浙一带,世家大族女子无不裹脚。若裹脚至三寸则以为做女子分所应得。若寻常居家者则个个脚皆三四寸,若五寸外,不但做媒者碍口,则女子自己亦觉难以见人,必不敢至亲友处赴席。

  至出阁时,亲友见其脚大,无不耻笑,甚至有的“满床脚大鲺鱼”取为浑名,大脚女子均羞愧不能自容,且有以脚大而为本夫所弃者。有如西方曾流行过的束腰习俗及现代的减肥热一样。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4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的五大罪己诏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

  1、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后穷兵黩武,又好神仙方士,大造宫室,挥霍无度,致使民力枯竭,寇盗并起,天下大乱。武帝晚年渐有所悔,征和年间,他驳回了大臣桑弘羊等人屯田轮台(今新疆轮台县)的奏请,决定“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

  史上最著名罪己诏_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的五大罪己诏_中国历史网

  他“深陈既往之悔”,不忍心再“扰劳天下”,决心“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由是不复出军。而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汉武帝晚年面对大厦将倾的危难局面,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全面调整了国家的内外政策,不但使政权转危为安,而且也为“昭、宣中兴”打下了基础。

  2、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旱、蝗并至,诏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乂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百姓有饭吃,宁愿上天把一切灾难都降在他一人身上。

  3、宋徽宗

  公元1125年11月,金兵进逼东京的紧要关头。惊慌失措的徽宗听从大臣的建议:“宜先下罪己诏,更革各种弊政,使人心悦,天意回”。诏书也罗列了自己的罪过:“言路蔽塞,谄谀日闻,佞幸专权,贪官得志。赋税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追思己过,悔之何及!”随后,又传皇位给太子恒(钦宗),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于是,濒临灭亡的北宋又出现了一线转机。但好景不长,一年后,徽、钦二宗被金兵掳去,成为阶下囚。

  史上最著名罪己诏_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的五大罪己诏_中国历史网

  据史书记载:宋徽宗下发了“罪己诏”后,把皇位交给了他的儿子赵桓,开封存亡之时,他自己却带着一帮亲信人马去了江南,在镇江建造庭园,不但准备长期留居,而且扣留东南地区的物资和军队,不予北援,他要掌握东南地区的军政大权,继续他的皇帝生涯。

  4、崇祯

  史书上说,明朝皇帝朱由检,在位十七年,“罪己诏”没有少下。《明史》中记有五次之多:“冬十月庚辰,下诏罪己,辟居武英殿,减膳撤乐,示与将士同甘苦。”“甲寅,诏天下停刑三年。”第三次,“闰月癸卯,下诏罪己,求直言。”“六月癸亥,诏免直省残破州县三饷及一切常赋二年。”“壬申,下诏罪己。”如明朝崇祯十年(1637)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就下了一道“罪己诏”,这道“诏”的内容不在自责,而在自曝官场腐恶内幕。

  崇祯皇帝自缢前下诏“罪己”:“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崇祯皇帝平均三年多点就下一道“罪己诏”。

  5、顺治

  这位少年天子亲政后,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上干天咎,所以,不断自我反省,屡屡下诏罪己。临终之际,又留下了一道罪己遗诏,淋漓尽致地为自己列举了十四条罪状,条条都是原则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作七大方面:一是政治上“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二是对皇太后“子道不终,诚悃未遂。”未尽孝道,反使圣母哀痛。三是对诸王贝勒“晋接既?,恩惠緮鲜,友爱之道未周。

  史上最著名罪己诏_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的五大罪己诏_中国历史网

  ”四是“朕夙性好高不能虚己”,用人“未能随材器使,以致每叹乏人”,“见贤而不能举,见不肖而不能退”。五是设立十三衙门,委用任使宦官,“与明无异”。六是“国用浩繁,兵饷不足,而金花钱粮尽给宫中之费,未尝节省”。七是“朕性耽闲静,常图安逸”,“朕每自恃聪明,不能听言纳谏”,“既知有过,每日?责生悔,乃徒尚虚文,未能省改”。顺治帝为自己罗列的14大罪状,应该说是够全面、够深刻的了,在盖棺论定的“自我鉴定”中,能进行如此彻底的自我批判,实属亘古第一人。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4 

古代新帝登基怎么封太后

  历朝历代的处理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老皇后”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作为前任皇帝的皇后,无论新任皇帝是嫡出还是庶出,她都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因为他是前任皇帝的正室,是新任皇帝的嫡母或者继母(如清宣宗道光帝之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真正存在不同的是庶出皇帝生母的地位问题。

  两宫并尊

  这是明清时期最常见的模式,庶出的皇帝在尊嫡母为皇太后的同时,也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是为“两宫并尊”。如明神宗朱翊钧的嫡母仁圣皇太后陈氏和生母慈圣皇太后李氏,再如清王朝的慈安皇太后钮祜禄氏和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

  虽说是“两宫并尊”,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从宗法地位上而言,嫡母皇太后的地位要高于生母皇太后。

  记得有一个小故事,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一起祭祖,管事太监为了巴结慈禧皇太后,将两块跪垫并排放在了一起。慈安皇太后一看便知道是太监们在刻意巴结慈禧皇太后,于是噗通跪在了次席的位置,说先帝(清文宗咸丰帝)有原配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在上,自己作为继室、不敢僭越居于首席。

  这话其实就是指桑骂槐、说给慈禧皇太后听的,是在告诉慈禧皇太后:“别看现在你我都是皇太后,可我是妻、你永远是妾!请你摆正自己的位置。”最后慈禧皇太后也只得老老实实跪在了旁边的地砖之上,气得直咬牙。可人家占着理,慈禧皇太后干生气,就是没辙。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未必是真事儿,但它说明了一点,虽然号称“两宫并尊”,事实上嫡母皇太后的地位还是要高于生母皇太后的,至少台面上必须是这样。

  这一点明王朝则做得更加彻底,虽然都是皇太后,却只有皇帝的原配皇后才有资格系帝谥、祔庙,即便是继后也不行,原为侧室的皇太后就更加没有资格了。

  同样以明神宗时期的两位皇太后为例,陈太后、李太后死后虽然都被谥为了皇后,但都没有加上明穆宗朱载坖的帝谥“庄”,只有明穆宗的原配孝懿皇后李氏的谥号系上了帝谥“庄”并将神主祔庙,而陈太后和李太后的神主只能供奉于他处。当然,继室陈太后的地位还是要略高于侧室李太后些许。

  嫡母为尊

  虽然明清时期皇帝的嫡母和生母都会被尊为皇太后,但在明王朝之前的一些王朝,并不都是这样的配置。

  以宋王朝的宋哲宗赵煦为例,在宋哲宗即位之后,被尊为皇太后的只有他的嫡母、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向氏。而宋哲宗的生母朱氏就只能屈居太妃之位了。终宋哲宗一朝,朱氏的身份一直都是太妃而非皇太后。直到宋徽宗即位之后,才将朱氏追谥为了钦成皇后。

  当然,朱氏的身份虽然只是太妃,但她毕竟是皇帝的亲妈,和其他太妃的等级还是有所区别的。元祐年间,宋哲宗的祖母高太后下诏尊崇朱太妃,提高了她在后宫之中的地位和待遇,仅次于自己和儿媳向太后。

  绍圣年间,向太后又下令进一步提高了朱氏的待遇——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宫殿、称“圣端宫”,改乘车为乘舆并规定朱氏可以由宣德东门进出宫廷、百官上笺称“殿下”,同时还追赠朱氏的三位父亲(生父、继父、养父)为太师、太保。基本上除了一个皇太后的名分,朱氏该享受的待遇差不多都享受了。可就是这个皇太后的名分,朱氏至死也没能得到。

  为什么?因为有妻向氏在,她永远都是妾。

  特殊的两宫并尊

  前面说到的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前提,那就是新任皇帝是前任皇帝的儿子。如果不是呢?情况又不一样了。

  以明世宗朱厚熜为例,他并不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儿子、也不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而是明孝宗的侄儿、明武宗的堂弟。最初明武宗的生母张太后的想法是让明世宗先过继给明孝宗为嗣子,之后以“皇子”身份继承大统。

  可初到北京的时任兴王朱厚熜不干了,坚持自己是继统而非继嗣。因为明武宗的传位遗诏已经昭告天下,张太后和杨廷和等人也只能妥协,同意明世宗以藩王身份继统而不继明孝宗之嗣。

  即位之后的明世宗随即拉开了“大礼议”的大幕,其中心思想就一句话——给亲爹朱祐杬争皇帝名分。经过与群臣的拉锯,明世宗如愿以偿地将父亲由兴献王升格为了兴献帝、继而是睿宗宪皇帝。与此同时,明世宗生母蒋氏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先是被尊为了兴献后,继而是兴国太后、本生章圣皇太后、圣母章圣皇太后。

  于是,奇特的一幕出现了,妯娌二人居然同时成为了明王朝的皇太后……虽说是特殊的“两宫并尊”,但因为之前的过节,明世宗对自己的那位伯母张太后一直都不待见,张太后的日子过得远没有蒋太后那么舒坦,张太后去世之后的一应丧葬待遇也几乎被明世宗降到了皇后、皇太后的最低标准。

  无缘皇太后之位的前任皇后

  这里主要是说的“兄终弟及”模式,新任皇帝是前任皇帝的兄弟或堂兄弟等等。如此一来,前任皇帝的皇后只是新任皇帝的嫂子、弟媳等等,被尊为皇太后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如宋太宗赵匡义即位之后,宋太祖赵匡胤的继后宋氏。宋太宗的生母昭宪杜太后早在建隆年间就被宋太祖尊为了皇太后,宋太宗即位之后,她依然是皇帝他妈。虽然已经作古了,可把杜太后的儿媳宋氏尊为皇太后,又置杜太后于何地呢?

  因此,宋太宗只给了宋氏一个“开宝皇后”的名分。什么意思呢?我只认你是我哥的皇后,仍然享受皇后待遇,但仅仅是“前朝皇后”而已,与本朝无关。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之后,明武宗的皇后夏氏差不多也是类似待遇,上徽号“庄肃皇后”、以示与明世宗皇后的区别,但只称皇后而不称皇太后。

  综上所述,新皇帝即位后,理论上“老皇后”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但“兄终弟及”的情况除外。

  但庶出皇帝的生母却要分情况而定,有的朝代庶出皇帝的生母是可以被尊为皇太后的,但有的朝代不行。即便出现了所谓“两宫并尊”的情形,嫡母皇太后的宗法地位也依然要高于生母皇太后,这就是为什么慈禧皇太后大慈安皇太后两岁,却一生只能称慈安皇太后为“姐姐”的原因所在。因为慈安皇太后是妻,慈禧皇太后是妾。

  至于明世宗在位期间的张太后与蒋太后,那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并不能作为普遍现象来看待。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3 

皇帝可以赐死皇太后吗

  皇太后是皇帝法律意义上的母亲,按照古代继承法,这两者常常不一致。古人治国讲求孝道,礼仪纲常是国家基石,皇帝必须垂范,所以,即便是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一般都不能处罚,更不能赐死。

  不过,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不是一般人,她们首先是政治的产物,既然是政治人物,就不可避免陷于政治斗争。由于政治斗争,被皇帝赐死的皇太后至少有两位。

  皇太后与皇帝的关系

  古代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位男子可以有多为妾,但是只能有一位妻,皇帝也不例外。皇帝的妻,即皇后,其她的嫔妃统称妾。妻,亦称嫡妻,妾,亦称庶妻,妻所生儿子称嫡子,妾所生儿子称庶子。嫡长子是家族政治遗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

  自然,皇帝去世后,随着新皇帝上位,原来的皇后就升任皇太后,原来的皇太后就升任太皇太后。从太皇太后、皇太后,到皇帝、皇后、太子,统称嫡系,身份是君。

  也就是说,从法律意义上讲,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帝是平等的,是法统唯一承认的亲缘关系。假如皇帝跟太后、太皇太后不存在血缘关系怎么办?对不起,你必须承认,因为你继承皇位的前提条件就是嫡系,必须与原来庶系生母割断母子关系。

  历史上很多皇帝登基后,都不敢对亲生母亲有超越礼仪的封赏,更谈不上承认母子关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其实远离生母恐怕也是避免尴尬的最好办法,否则母子相见,母亲还得给儿子叩头。这就是宗法制的死板,带来的负面效应。

  按照这个规定,皇帝赐死皇太后,就等于杀了亲生母亲。在古代,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讲,都是不被允许的。

  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

  可是,万一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处罚还是不处罚?

  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与假太监嫪毐私通生子,甚至阴谋作乱。再比如郑庄公的母亲,暗中帮助公子段谋反。

  当然不能用法律直接处罚了,因为在古代礼法才是根本大法,按照礼法,子为父隐是合法的,也就是说,长辈犯法,晚辈有义务替他隐瞒,不算犯罪。自然,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也不能处罚,否则反而是皇帝违法。

  所以,郑庄公和秦始皇只能发誓与母永世不相见,作为对母亲的精神惩罚。

  臣民会不会有意见?没人会有意见,因为太后和太皇太后,不光是皇帝的母亲和奶奶,她们还是天下臣民,所有人的母亲和奶奶,谁敢说三道四?皇帝想处罚,天下人还不干呢。

  历史上死于皇帝之手的皇太后

  凡事都有特殊,虽说皇帝不能公开赐死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但是她们的身份毕竟不同于普通百姓,她们首先是政治人物,逃不脱政治利益的纠葛,当她们与皇权产生矛盾冲突时,结局恐怕就不一定按理出牌了。

  晋武帝第二任皇后杨芷,是第一任皇后杨艳的堂妹。杨艳是晋惠帝的生母,杨艳去世前,怜惜儿子年幼,恳求晋武帝立堂妹杨芷为后,以照顾晋惠帝。晋惠帝登基后,杨芷被尊为皇太后。

  可是,杨芷的父亲杨骏,与皇后贾南风陷入了残酷的政治斗争,结果杨骏失败被杀,家族一千多人被灭口。杨芷也被牵连,剥夺太后尊号,反过头来给儿媳贾南风磕头,求她饶过自己的母亲庞氏。

  后来杨芷被圈禁于金墉城,连续八天不给供食,被活活饿死。杨芷之死,虽然贾南风是幕后黑手,但晋惠帝的默许罪责难逃。

  如果说晋惠帝杀母还有点遮掩,海陵王完颜亮杀嫡母徒单太后,则非常露骨并极其残忍。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没有谥号和庙号,后人只能称他为海陵王。完颜亮靠政变杀害金熙宗上位,按古代法律,完颜亮登基后,册封嫡母徒单氏为皇太后,生母大氏为太妃。

  不过徒单氏对完颜亮残暴的行为并不认可,多次训斥他弑杀金熙宗,及酒后失德的行为。本来就对生母不能立太后就很不满意的完颜亮很生气,多次威胁要杀掉嫡母皇太后。好在大氏与徒单太后关系良好,在大氏的劝阻下,完颜亮隐而不发。

  后来,完颜亮决定发动对南宋的全面军事行动,徒单氏激烈反对,惹怒了完颜亮,他恶狠狠地说:“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于是派人将徒单太后,杀害于宁德宫,连她身边的十几名奴婢也一起杀光。

  事后,完颜亮仍觉得不解气,又把徒单氏的尸骨,扔进河里以泄愤。

  这可能就是历史仅有的皇太后被皇帝杀害事件。

  可见,作为地位最尊贵的女性,皇太后哪怕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遭到皇帝的杀害。

  相反,由于政治斗争,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反而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那时候,皇帝再也顾不了孝道了,也不在乎天下人的指责了。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3 

古代外戚专权为什么总以失败告终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想要染指权力,除了依靠出身皇族血统,或者依靠美貌执掌后宫,或者依靠科举从政做官,或者手握兵权以及进宫当宦官,还有一种就是凭借自己外戚的身份,家族一荣俱荣。

  国舅是外戚里的典型代表,作为皇后或宠妃的兄弟,一般正值壮年,往往可以有所作为。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国舅爷,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国舅卫青和唐太宗时期的国舅长孙无忌。这二人,一武一文,分别辅佐着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以雄才大略著称的皇帝。不过,这两位只是国舅里的杰出代表,大多数时候,国舅在历史中的出场往往伴随着外戚专权。

  到底不是一家的

  外戚又叫做“外家”、“戚畹”,就是皇帝的母族、妻族。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造成天下混乱,翻开二十四史,外戚干政事件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外戚的掌权与宦官夺权有着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凭着自己是皇帝宠爱信任的人,借替并不怎么英明、对政事并无敬业之心的皇帝分担工作为名而参与朝政,逐渐从最高层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外戚凭借的是自家女眷当了太后、皇后或者皇帝的宠妃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外戚和宦官是皇家内部一体化的异物,当外戚和宦官的权势膨胀到相当程度以后,他们就势必和依照宗法一体化结构组成的儒臣不相容。

  对于外戚来说,在老皇帝去世、新皇帝年幼之时,权力便有机会握在皇帝的母亲之手;或者是皇帝虽然是成年人,但太后、皇后强势,这时候,他们要巩固手中的权力,一定会选择提拔亲信。

  提拔谁呢?自己娘家人自然是首选,娘家的哥哥、弟弟、侄子们,才是太后、皇后们最值得信任的人,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至于朝中那些大臣,不过是拉拢利用,待到自己权力稳固之后便可以随意过河拆桥。

  至于婆家那些皇族王爷们,则到底不是一家的,他们是自己夺权的最大阻碍,对于太后、皇后们而言,除之而后快。当年慈禧为了抗衡八大臣,选择了和咸丰的弟弟奕联手,但一切不过是权宜之计,互相利用而已,搞定八大臣之后便将奕排挤出去。

  舅舅、女人和狗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期以后官僚政治的一大特点。

  东汉章帝以后,皇帝多因有病或被害而短命。皇太后怀抱幼主处理朝政,说起来,并不是每个太后都有强大的政治才能,于是她们常常请父兄掌握朝廷实权,把小皇帝彻底变为有名无实的傀儡。

  一旦皇帝长大,不甘心受制于外戚,为了夺回大权,保障自己的地位,往往与宦官定谋,依靠自己的奴才驱逐或削弱外戚势力。在这一过程中,宦官立了大功,接着又控制了朝政。这样,“舅舅、女人和狗”之间,便出现了外戚与宦官开展拉锯战的情况。

  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事件主要有四次:

  第一次发生在汉和帝时期。窦宪(章德皇后兄,和帝舅舅)“以侍是内于机密,出宣诰命”,“威权震朝廷”,“刺史守令多出其门”,“朝臣上下莫不附之”,权倾朝野,开始出现了外戚专权的局面。公元92年(永元四年)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谋,迫使窦宪兄弟自杀。但从此宦官也因此得势,开始直接参与朝政。

  第二次是在殇帝、安帝时期。邓太后(殇帝母亲、安帝祖母)让自己的哥哥邓骘掌握国柄。邓太后一死,安帝乳母王圣和宦官李闰等人无情铲除了邓氏势力。但随后当时朝廷的权要之事,都由宦官李闰、江京等人处理。

  第三次发生在汉顺帝时期,阎显(顺帝皇后阎姬的兄长)处死宦官江京,独揽大权。几个月后,北乡侯病死,宦官孙程等十九人联谋杀死阎显,诛除阎氏。

  第四次发生在冲帝、质帝和桓帝时期。梁太后临朝,委托其兄梁冀辅政,梁冀复立桓帝。“专擅威柄,凶恣日积”,使外戚势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桓帝虽为梁氏所立,亦对梁氏深恶痛绝,“遂与内常侍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五人密谋诛冀”。最后梁氏一族是被诛了。

  等五人同日被封侯,“自是权归宦官,朝廷日乱矣。”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情况,在东汉大约持续了一百余年。无论是外戚专权还是宦官擅政,都使政治更加腐败。

  舅舅打不过外甥

  不过,尽管历史上很多外戚权势很大,声势显赫,但是在权力斗争中无一不是失败,最终,王朝还是那个王朝,皇族还是那个皇族,追其原因,还是与封建王权的宗法继承制度有关。

  封建王权有着严格的宗法继承制度,只能是皇帝传给从自己儿子中选出的太子,实在不行,就传给自己的弟弟、侄子等其他皇族子弟,理想的状态下,便是如此薪火相传,千秋万代。而其他任何人是没有继承大统的权利的,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在凡事都要找个合祖宗王法理由的封建时代,一个“名不正言不顺”就足以毁灭一切。

  所以,尽管外戚的舅舅们可以凭借姐姐妹妹的荣华富贵而掌握权力,却始终不能凭借这层血缘关系染指最终的皇位。

  吕雉率领下的吕氏外戚权倾一时,但吕雉始终承认,这还是刘姓天下,始终未曾试图将自己的吕姓子弟扶上皇位;武则天由于自己的过人智慧和政治才能,坐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未曾达到的最高点,然而,武则天死后,仍旧将皇位传给了李氏家族;而慈禧,也不得不在丈夫的皇室宗族中不断选择接班人。

  所以,舅舅始终是舅舅,外甥才是那个拥有保持皇位血统的人,无论舅舅曾经怎么强大,最终都不可能战胜外甥,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admin 发布于  2023-4-1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