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最窝囊的皇帝 被侄子当猪羞辱
作为南朝最窝囊的皇帝,刘宋明帝刘彧字休炳,是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孝武帝刘骏的异母弟,初封淮阳王,后改封湘东王。孝武帝即位的当年,年仅14岁的刘彧丧母,太后路惠男因为可怜他,便将他接入宫中抚养。
正因为这层关系,孝武帝跟刘彧关系亲密,并接连提拔他做高官,而刘彧对皇兄也是无比的忠诚。然而随着孝武帝驾崩、太子刘子业即位,刘彧的命运急转直下。
刘子业是可与夏桀、商纣“相媲美”的荒暴之君,不仅荒淫好色,而且狂悖无礼、嗜血如命,即使是他的长辈,也经常会遭到凌辱或杀戮,以至于皇室成员人人自危、度日如年。
比如,皇叔刘休仁、刘彧、刘休祐体型都很肥硕,由此遭到刘子业的羞辱,其中刘彧被蔑称为“猪王”,刘休仁被蔑称为“杀王”,刘休佑被蔑称为“贼王”。三人当中,尤以刘彧所受侮辱最甚。
刘子业为了凌辱刘彧,曾命人在地上挖下一个大坑,里面装满了泥水,然后将他的衣服脱光,扔到坑里。紧接着,刘子业又下令用木槽盛饭,再放进各种杂食,搅和拌匀后,把其摆放在刘彧面前,命令他像猪一样用嘴去槽中吃食。刘彧为了保命,便只好将自尊心收起,含着眼泪像猪一般迅速吃光食物,刘子业看完后,每每都会开怀大笑。
“(刘)休仁及太宗、山阳王休祐,形体并肥壮,帝乃以竹笼盛而称之,以太宗尤肥,号为“猪王”...尝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掘地为坑阱,实之以泥水,裸太宗内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用之为欢笑。”见《宋书·卷七十二》(注:太宗即宋明帝刘彧,与刘休仁、刘休祐都是刘子业的叔父)。
可尽管刘彧如此配合地自我羞辱,但刘子业还是对他很不放心,前后曾动过十数次要杀死他的心思,但最后都因各种变故没能付诸实施。
其中有一次,情况最为危险。当时,廷尉刘蒙的妾室将临产生育,刘子业知道后便将她接入宫中,希望把她所生的儿子冒认为己子,然后立为储君。然而刘彧不知何故再次得罪刘子业,后者下令将他剥光衣物、捆绑起来,然后派人抬着交付太官,说:“即日杀猪。”
刘休仁闻讯后大惊,赶紧跑过来跟皇帝说:“猪今日不该死。”刘子业不明其故,便向他询问原因,只见刘休仁语带诙谐地回答道:“等皇子生下来,再杀猪取肝肺吃,一点儿也不迟。”刘子业听后怒气顿消,便笑着说道:“叔父所言有理。”
随即,皇帝命人把刘彧解送廷尉府,又过了一晚便将他释放。
虽然刘彧一次次侥幸地免于被杀,但他深知若不主动作出改变的话,总有一天会被侄儿杀死。正因如此,刘彧便在暗中与刘休仁、刘休祐等人密谋,决定采取行动推翻刘子业。
景和元年十一月(466年1月),利用刘子业在华林园举行“射鬼”仪式、守备松懈的良机,刘彧指使亲信裴寂之等人强行闯入,并在竹堂之上将其杀死,一代荒淫残暴的少年皇帝就此谢幕。刘子业遇弑时,年仅17岁。
刘子业被杀后,刘彧在宗室和朝臣的推戴下登基,是为宋明帝。
刘彧称帝之初还算是一位好皇帝,不仅善待宗室、任人唯贤,而且屡施善政、安抚百姓,颇受臣民的爱戴。然而随着在位日久,他逐渐露出昏暴之君的真面目,不仅大杀宗室成员(甚至连多次助他免于死罪的刘休仁也被杀)、公卿百官,而且还沉溺酒色、荒淫无度,表现跟刘子业相差无几。
按史料记载,刘彧没有生育能力,他名下虽有12个儿子,但要么是抱养而来,要么是“借种生子”,没有一个是自己的亲骨肉。
这种残酷的现实,或许也是让刘彧性情大变的“导火索”(“太宗晚年,痿疾不能内御,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辄取以入宫。及生男,皆杀其母,而以与六宫所爱者养之”见《宋书·卷四十一》)。
泰豫元年(472年)四月,酒色蚀骨的宋明帝刘彧驾崩,终年34岁,皇位由太子刘昱继承。
刘彧临终前,任命蔡兴宗、袁粲、褚渊、刘勔、沈攸之为托孤大臣,并进拜大将萧道成为卫尉。然而刘昱即位后各种荒淫残暴,行为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最终被萧道成弑杀。
萧道成弑杀刘昱后,扶立其弟刘准为傀儡皇帝,并在两年后篡夺皇位,由此建立起南齐。此时,距离刘彧驾崩,仅7年时间而已。
宋明帝刘彧:从猪圈爬出来的屠夫皇帝
他生于帝王之家,长得白白胖胖。即位前,他遭人猜忌,被脱光衣服关在“猪圈”里,扮的是猪相,吃的是猪食,任人羞辱,任人打骂,甚至几次险些被当做猪杀掉,是个可怜巴巴的落魄王爷;即位后,他猜忌别人,拿起手中的霍霍屠刀,利用手中的生杀大权,屠杀功臣,屠杀宗室,一脸的凶相,一身的血腥,是个地地道道的残暴皇帝。
这位从“猪圈”里爬出来的屠夫皇帝,就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七任皇帝,宋明帝刘彧。
刘彧,字休炳,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因为生母早死,刘彧从小由三哥刘骏的母亲抚养成人。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刘彧被封为淮阳王,四年后,改封湘东王。宋文帝刘义隆死后,刘骏即位,是为宋孝武帝。
刘骏和刘彧为一母所养,刘彧又非常敬重刘骏,遇事忍让,所以二人关系甚好。刘骏性情暴戾,诸弟多被他迫害致死,唯独刘彧能得到优待。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刘骏病逝,长子刘子业即位,刘彧便开始了噩梦般的屈辱生活。
刘子业虽然年轻,但深通历史,颇有忧患意识,整日担心皇位被别人夺去。在他看来,几个年富力强的叔叔,对自己构成的威胁最大。为了防止叔叔作乱,刘子业把他们都调入京城,自己外出之时,令其随从,回宫之后,囚于殿内;在加强防范的同时,刘子业还对他们“殴捶凌曳,无复人理”(见《宋书》)。
在残存的六位叔叔当中,以十一叔刘彧、十二叔刘休仁、十三叔刘休祐,年龄较长,历任地方刺史,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且拥有较强实力的军队,因此,被刘子业视为心腹之患;而三王当中,又以刘彧年长,自然成为刘子业实施迫害的重点目标。
为了打击和羞辱叔叔,一贯擅长恶搞的刘子业把“形体并肥壮”的三王“以竹笼盛而称之,以太宗(即刘彧)尤肥,号为‘猪王’,号休仁为‘杀王’,休祐为‘贼王’”,并且令其“录以自近,不离左右”。
除了限制人身自由,刘子业还“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从生活饮食上加以迫害。由于刘彧长得白白胖胖,刘子业干脆“掘地为坑阱,实之以泥水”,专门为他建造了一个“猪圈”,动辄下令“裸太宗内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看到刘彧像猪一样在泥水里蠕动、吃东西,刘子业“用之为欢笑”(见《宋书》)。
刘彧脾气温和,处事稳重,虽然对刘子业的行径愤怒到了极点,但仍装出一副恭顺、服从的样子来。刘彧越是这样,刘子业就越生气,对他就越不放心,几次暴露杀机,以绝后患,均被拦下。
有一次,刘彧不小心得罪了刘子业,刘子业便下令“即日屠猪”,将刘彧脱光衣服,绑起手脚,以木棍贯穿于两手两脚之间,几个人像抬猪一样抬到食堂,准备开膛破肚。情急之中,刘休仁突然想到刘子业有个妃子即将生子,便以“待皇太子生,杀猪取其肝肺”为由,强调“猪今日未应死”(见《宋书》),选个好日子再杀不迟。刘彧因此又躲过了一劫。
整日的担惊受怕,让刘彧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措施,迟早会死于刘子业之手。于是,暗中密切注视外界动静,又派出阮佃夫、李道儿等心腹手下,秘密行动,从刘子业的卫士中找到寿寂之、姜产之等不满者十一人,等待时机,发动政变。
当时,民间盛传“湘中出天子”(见《宋书》),而刘彧恰恰是湘东王,刘子业闻后,决心杀掉刘彧,然后巡视湘州和荆州,彻底压下这一谣言,巩固皇位。
与此同时,刘彧知道形势紧迫,也连忙指使手下密切关注刘子业的动向,以便随时动手。一场你死我活的叔侄之战,迫在眉睫。
景和元年(公元465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刘子业召集刘休仁、刘休祐等人,前往竹林“射鬼”,唯独将刘彧一个人困在了秘书省。种种迹象表明,刘子业很快就要拿刘彧开刀了。刘彧如坐针毡,不知所措。
此时,外面的政变却相当顺利,“佃夫、道儿因结寿寂之等殒废帝(即刘子业)于后堂”,由于消息不通,刘彧对刘子业被杀一事全然不知。不一会儿,刘休仁闯进秘书省,拉起刘彧就往外跑。由于事起仓卒,刘彧没来得及穿鞋,光着脚丫,戴着乌帽,“升西堂,登御坐,召见诸大臣”(见《宋书》),改元泰始,接替刘子业,糊里糊涂地成为新一任皇帝。
从囚禁到自由,从猪王到皇帝,从地上到天上,刘彧哪里会想到,自己竟然能够从“猪圈”里艰难地爬出来,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一国之主。
权力和地位,结束了刘彧的噩梦,同时,也将他身边之人推进了噩梦。
刘彧硬是把自己先前受到的羞辱和迫害,转手送给了他的后妃,他的功臣,他的同脉。
即位前,他是弱势者,是受害者,面对的是屠夫和看客;即位后,他是强势者,是害人者,扮演的是看客和屠夫。
因为受过凌辱,受过猜忌,受过惊吓,刘彧变得相当暴淫,相当敏感,相当血腥。
刘彧即位时,只有二十七岁。这个年龄,对于普通人来说,正处于生理黄金时期。然而,刘彧身体过于肥胖,加上先前多次遭受惊吓,即位后,虽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甚至连夫妻生活都不能正常进行。
即便这样,刘彧仍荒淫无度,甚至将“姑姊妹集聚,而裸妇人形体,以此为乐”(见《南史》),变着花样提升宫廷娱乐,寻求感官刺激。在刘彧看来,连他都曾赤身露体在猪圈内表演过节目,所以现在他观赏一部“裸戏”也不为过。让矜持的女人在众目睽睽之下,重复自己当年被裸的不幸,刘彧此举,比刘子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连头带尾,刘彧当了八年皇帝。八年中,刘彧先是与刘子勋叔侄相残,造成国家大乱,生灵涂炭;接着,又在招降问题上严重失策,致使城池陷落,版图缩减。
可以说,刘彧为政期间,一无建树,二无作为。
不过,刘彧在扮演屠夫的角色上,倒是一把好手,特别是当了几年皇帝之后,刘彧的身体越来越差,自知不能长寿,而他靠“借种”得来的太子刘昱尚处冲龄,一旦他死了,年幼的刘昱很可能被人取代。
而且,这种猜忌随着病情加剧而越来越重,凡是对皇位有威胁的人均遭遇了刘彧的严厉镇压,宗室、功臣成批地死在了他的屠刀下。
刘彧残杀宗室,始于侄子刘子尚。刘彧掌权的次日,即赐死刘子尚。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正月,侄子刘子勋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称帝,与刘彧分庭抗礼。九月,刘彧平叛,将刘子勋枭首,接着又将刘子元、刘子绥、刘子顼赐死,不久,又将刘子房、刘子仁、刘子真、刘子孟、刘子嗣、刘子产、刘子舆、刘子趋、刘子期、刘子悦赐死。
如果算上刘子业,这群被刘彧杀死的侄子中,最大的只有十七岁,最小的不过三四岁。至此,宋孝武帝刘骏的二十八个儿子全部被杀,无一幸免。如果说,刘骏生儿子就像是雨后春笋,那么,刘彧杀侄子就像是在割韭菜。
侄子辈的小王爷杀干净了,但兄弟辈的大王爷还在,而大王爷对皇位的威胁远比小王爷严重的多。随即,刘彧调整屠杀方向,把屠刀伸向了所剩为数不多的几个兄弟。
泰始五年(公元469年),刘彧听到八哥刘炜被部下拥立的消息后,先下令免去刘炜的官爵,接着派人逼其自杀。
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刘彧以打猎为名,派人将十三弟刘休祐打死;不久,梦见十二弟刘休仁夺权,又将其毒死。众兄弟中,十九弟刘休若年龄最小,但刘彧听说刘休若有至贵之相,好言好语将其骗到京城后赐死。
至此,刘彧的兄弟中,仅剩下一个平庸无能的十八弟刘休范了。
杀尽了侄子,送走了手足,刘彧的屠刀并没有归鞘,接着那些功臣宿将便遭了殃。
寿寂之是帮助刘彧登上皇位的元勋,为人勇猛,杀人不眨眼,刘彧说什么也不敢把他留给儿子刘昱,一直想找茬除掉他。后来,寿寂之犯了个小错误,刘彧二话不说就把他贬谪到越州,刚走了一半路,就被刘彧安排的几个保镖送上了西天。
寿寂之死后,一个曾在平定刘子勋战斗中立过大功的将领,时任淮陵太守、都督豫州各军事的将军吴喜预感到自身的危险,立刻要求辞去军职,改任中散大夫这样的闲职。可即便如此,吴喜还是没能逃过厄运,被刘彧鸩杀。
屠杀功臣,是为了防变。可刘彧杀人越多,思虑就越重,身体就越差。为了讨个吉利,刘彧将年号由泰始改为泰豫,可病情非但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
刘彧自知时日不多,又不放心年幼的太子,因此日夜不安,噩梦不断。
一天,刘彧梦见有人向他告发:豫章太守刘愔要造反。醒来后,刘彧不分青红皂白,命人马上到豫章郡杀死刘愔。该杀的人,都杀的差不多了,刘彧最后将目光转向了王皇后的哥哥王景文。在刘彧看来,皇帝早殇—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擅政,是历朝历代的游戏规则。二月,刘彧派人将王景文毒死。
刘彧在位期间,凡是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凡是可能对幼子带来不利的宗室、大臣,均遭他毒手。到了晚年,刘彧因为疾病缠身特别迷信鬼神,说话和行文忌讳很多,“左右失旨忤意,往往有斮刳断截者”(见《宋书》),一时间人人自危。
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四月,一身血腥的刘彧病逝,享年三十四岁,庙号太宗。
受刘彧影响,年仅十岁刘昱刚即位,就变成了一个以杀人为乐的魔鬼皇帝,致使朝政黑暗,群臣离心。由于刘彧肆意屠杀功臣,剪落皇枝,造成皇室统治力量衰弱,王朝基业很快土崩瓦解。
七年后,刘宋王朝被萧道成取代
猪王刘彧: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撑死的皇帝
刘彧也许是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中最胖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吃饭被撑死的皇帝。
他的人生道路是这样的:“皇子—叔—猪—待宰的猪—皇帝”。
刘彧还不是皇帝之前刘彧因肠肥脑满,曾经因为太胖被前皇帝刘子业封为猪王,在地上挖一个大坑,倒入泥水,把刘彧的衣服脱光扔进坑里。再用猪吃的食物倒进坑里,命他像猪一样爬在地上吃,以此羞辱取乐。
一次刘子业还命人剥光他的衣服,绑住手脚抬进厨房去杀死。幸亏建安王刘休仁赔着笑脸打圆场说:“这头猪还不到死的时候,等陛下过生日再杀了他取出肝肺,岂不是更好?”这样刘彧才捡回一条性命。后来才找机会除掉刘子业并自己当上皇帝。
刘彧少年的时候风姿端雅,从小失去了双亲,由太后抚养。他好饱读诗书,曾撰写《江左以来文章志》,并续卫所注《论语》二卷,都在世间广为流传。
后来成年成婚以后,生活饮食上无所顾忌,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不控制饮食习惯,慢慢的身材就越来越胖,身体的肥胖导致了夫妻生活不和谐,到最后没有生育能力,一生都膝下无。史书上记载的众多儿子,据说都是他妻子接种而生。
自从当上皇帝以后,饮食比之前更为夸张,皇帝的饮食生活,可以说是每天都山珍海味,天天饕餮盛宴,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刘彧每天沉迷于美食之中,荒废朝政,每次都要吃到撑不动了才愿意放下筷子。
他病重时,还大快朵颐蜜汁河豚肉,差点被噎死,被太医救过来后继续吃。他由于吃的太多,太快,喉咙卡住了,为了顺一口气,喝了三斤糟汁米酒,最后被活活撑死了。
宋明帝刘彧:刘宋王朝丧钟的敲响者
宋明帝刘彧,宋文帝的第十一子,在其兄弟孝武帝刘骏当权时,被封为湘东王。前废帝刘子业当政时,为南豫州刺史。刘子业将他召回建康囚禁,封为猪王,受尽折磨和侮辱。
他与心腹阮佃夫、李道儿等密谋,结交刘子业的左右寿寂之等,趁刘子业的侍从直阖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捉鬼之夜外宿,一举将刘子业杀死,刘彧即皇帝位。
早年的时候,刘彧是个极为正常的皇子,而且他仪表堂堂,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美男子。而且他学识渊博,气度非凡,深得江南世家子弟的喜爱。
在史书上就有记载:“刘彧“少而和令,风姿端雅,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行于世。”
原本刘彧应该顺顺当当的过完这一生,但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于他的哥哥刘骏的去世。按照礼法,太子刘子业继位,刘子业和他的同胞姐姐刘楚玉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无度。刘子业怀疑叔叔们会夺他大位,将这些叔叔们禁锢在宫中笼子里加以监视与折磨。
刘彧的人生就这样开始了转折。和现在很多人一样,刘彧非常喜欢美食,算得上是个“大吃货”。在《南齐书》中记载:“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啖腊肉尝至二百脔。”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刘彧一顿饭要吃河豚肉、腊肉二百块。所以刘子业为了侮辱他,形象地给了他一个“猪王”的封号。
最终,刘子业的叔叔们受不了他的残忍无道,像他想的那样拉起了反旗。在亲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与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联谋设计下,刘彧成功杀死了刘子业,并在兄弟们的拥护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但此时的刘彧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度翩翩、文采飞扬的美男子,由于缺少运动,身材走样,刘彧变得过于肥胖。连带着变得还有他的脾气和性格,开始变得喜怒无常。
虽然刘子业被刘彧杀死,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反对刘彧即位的,这些人拥立了刘子业的弟弟刘子勋为帝。刘彧接纳了蔡兴宗的建议,对内废除暴政,对外启用德才并重的司徒刘休仁、辅国将军沈攸之、御史吴喜公为领导将领,迎击叛军。
九个月后,叛军被击溃,杀刘子勋于浔阳。并将与前废帝刘子业同支的孝武帝刘骏的2 8个儿子全部斩尽杀绝。
杀侄自立的宋明帝刘彧其实并不“明”,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昏君,他象刘子业一样。不仅残杀兄弟,还大杀功臣,连功勋卓著的吴喜公也见疑被杀,朝中正臣尽失。刘彧在前朝以诛杀为乐,到后宫就荒淫奢侈。他喜欢看祼女表演,皇后用扇子挡住脸不看,他发怒将皇后轰了出去。
可能老天也看不惯刘彧的做法,给了他一个警告。就是刘彧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为了能有子嗣。他竟然想出了接种生子的办法,他吩咐诸王的姬妾,凡是有孕的都召入皇宫,生下女孩的可以留下,生下男孩的杀死其母。
刘彧本来是好读书、爱文义、风姿秀雅,即位时引用了一大批文臣才士,可是后来,由于没有什么制衡的约束,渐渐变得很放纵,日益为所欲为。到了末年,他又沉干信奉鬼神,忌讳甚多。
在执政后期,刘彧大兴文字狱。他对行文非常忌讳,言语中不能出现与祸、败、凶、丧有关的词语。尚书右丞江谧不谨慎,常常误犯忌讳,就被刘彧全家赐死。
皇宫里的忌讳更是多,移动床、修墙壁、重大节日等,刘彧都要带着一大帮子的人祭天祈神,不管事情大小,祭祀都办得无比盛大,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刘彧是如何死的呢?他病重时,还大快朵颐蜜汁河豚肉,差点被噎死,被太医救过来后继续吃,吃到腹痛难忍后干脆喝了三升糟汁米酒,结果被活活撑死了。
刘彧死了,但是在他和刘子业的祸害下,刘宋王朝早已经名存实亡,但正是刘彧一番天怒人怨的神操作,为刘宋王朝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在刘彧去世后不久,大将萧道成就以齐代宋,彻底灭亡了刘宋王朝。
猪王刘彧早年也是美男子
刘彧生在了一个不幸的皇宫里,他的父亲,是宋文帝刘义隆,他的母亲,是婕妤沈容姬。
宋文帝是一位明君,开创了“元嘉之治”,在位时“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刘义隆生了十九个儿子、十一个女儿,刘彧是他第十一个儿子。
刘义隆的大儿子名叫刘劭,乃皇后袁齐妫所生。袁齐妫生下劭时,发现刘劭形貌有异,认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使国破家亡,不可抚养。建议刘义隆杀了他。刘义隆没有同意,并在刘劭长大后立他为太子。
袁齐妫因为刘义隆宠爱别的女人,怨恨而死。刘劭长大后,果然如袁齐妫所言成为不肖子,弑杀了宋文帝,史称“元凶”。
刘劭弑父,激起了其他皇子的反抗,被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刘骏所杀,刘骏杀兄继位,是为孝武帝。
刘彧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皇室家庭里,他的亲生母亲沈容姬差点死在宋文帝的手里,因为哭泣冤枉袁齐妫“显灵”方得幸免。但年仅四十岁就病死了。
沈容姬去世时,刘彧年仅十四岁。因为母亲去世得早,刘彧由孝武帝刘骏之母路太后抚养成人。此时刘骏刚刚当了皇帝,因为刘彧与刘骏同母所养,刘彧又很孝顺路太后,所以刘骏与刘彧情同兄弟,非常信任他,加封他为秘书监、中护军、侍中兼卫尉、领军将军等重要职位。
这个时候的刘彧“少而和令,风姿端雅”、“好读书,爱文义”,是一位文才出众、相貌堂堂、青云得志的美男子。
史载刘彧“少而和令,风姿端雅”、“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行于世”。
刘彧的不幸命运来自于孝武帝刘骏的驾崩。刘骏驾崩后,太子刘子业继位。
刘子业不孝,亲生母亲病重时也不去看望,母亲去世后他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去世的母亲王宪嫄对他说:你不孝不仁,本来就无人君之相。刘子尚也像你一样愚笨无德,也不是皇位的传人。孝武帝违背道德,肆虐妄为,得罪了神灵,儿子虽多,并无一人能继承大业。皇位应还给文帝之子。”
于是刘子业开始怀疑叔叔们会夺他大位,将这些叔叔们禁锢在宫中笼子里加以监视与折磨。
刘彧作为刘子业的叔叔,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反而被侄子戏称为“猪王”,被刘子业命令扒光衣服在泥土里打滚,给他吃猪食,并且扬言将他养肥后掏出心肝下酒。
和刘彧同类命运的,是他的几个兄弟,刘休仁被称为“杀王”,刘休佑被称为“贼王”,东海王刘祎平被称为“驴王”,刘子业的叔祖江夏王刘义恭、堂弟南平王刘敬猷、庐陵王刘敬先、安南侯刘敬渊都被杀害。
刘子业的荒淫无道终于逼反了他的叔叔们,刘彧与亲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与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联谋设计杀害了刘子业,而亲手杀害刘子业的,恰恰是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连亲信都看不过去,可谓天怒人怨。
王贞风:出身名门没有儿子,也不被丈夫所爱
皇后没有儿子是好事是坏事?对于南朝宋明帝刘彧的皇后王贞风来说,没有儿子是好事,最少不用看着儿子在亡国时被权臣所杀。皇后王贞风出身名门,她是琅邪郡临沂县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女,侍中王僧朗的女儿,中书监、江州刺史王景文的妹妹。
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王贞风嫁给刘彧成为淮阳王妃,后来随其夫刘彧的王号的改变而又成为湘东王妃。她没生过儿子,只生了两个女儿:晋陵长公主刘伯姒与建安长公主刘伯媛。
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十二月初二日,刘彧即皇帝位,是为宋明帝,立结发妻王贞风为皇后。
刘宋王朝的皇帝也有点不正常,宋明帝也不例外,他曾在宫中举行宴会时,却让宫女赤身站成一排,以此来取笑作乐。皇后王贞风以扇遮面,根本不看。宋明帝恼怒地说:“大家一起欢笑作乐,为什么你却这个样子扫兴?”
皇后王贞风义正辞严地说:“取乐的事情自然有很多。哪有一家人聚会,却让宫人这样的?我娘家王氏也有很多作乐的方法,实在跟这种作法不同。”
宋明帝勃然大怒,把皇后王贞风赶出宴会。王贞风的哥哥王景文知道这件事后,大为赞赏:“皇后在家里是一个弱质女子,没想到如今如此刚毅勇敢。”
王贞风和宋明帝志不同道不同,自然不被宠爱。王贞风是一个无子无宠的皇后,她有着名门女子的气节。不得宠也没什么,世家女子自然会在宫中过自己的安静日子。
宋明帝有很多儿子,都不是皇后王贞风生的,这也不要紧,不管哪个妃子的儿子当皇帝,王贞母作为嫡母,一定会当太后。
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四月初七日,宋明帝驾崩了。宋明帝的长子皇太子刘昱即位,尊奉嫡母王贞风为皇太后,而刘昱的生母陈妙登只被封为皇太妃。
皇帝刘昱这个人实在是胡闹,昏庸无道,太后王贞风常常加以劝导,皇帝刘昱很生气,怀恨在心。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的一天,太后王贞风赐给皇帝刘昱一把玉柄的羽毛扇子,皇帝刘昱骨头里挑刺,嫌扇子不漂亮不华丽不名贵,因此想要毒杀嫡母太后王贞风,命人熬好了毒药,左右侍从劝他说:“如果太后崩逝了,陛下就要当孝子穿丧服很多天了,怎能再出去玩呢?”
皇帝刘昱想了想说:“这倒也是,你们的话很有道理。让那老太婆多活几天吧。"
这样的庶子有还不如没有,如果皇帝刘昱再多活几年,太后王贞风就没命了。可惜上天也不准太昏庸的皇帝多活。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初七日晚上,宫廷有变,皇帝刘昱被杀,他才当了五年皇帝。
七月初八日,宋明帝第三子刘准被权臣齐王萧道成推上皇帝之位,是为宋顺帝。王贞风仍然是嫡母,地位不变,还是皇太后。对于她说,哪个庶子当皇帝都一样。
但此后的朝政大权由齐王萧道成掌握朝政大权。
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十六日,傀儡皇帝宋顺帝禅位于齐王萧道成,南朝宋灭亡。宋顺帝只当了两年皇帝,而王贞风也只是多当了两年太后。
江山已经不是刘家的,王贞风当然当不成太后了,也无法住在皇宫了。四月二十日,王贞风与她的庶子宋顺帝退居到东府,后来他们被迁到丹阳宫居住。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四月二十三日,齐王萧道成登基称帝,建立南朝齐政权,他封宋顺帝为汝阴王,又封王贞风为汝阴王太妃。
亡国皇帝是活不长的,五月初六日,宋顺帝在丹阳宫中“病逝”,皇帝萧道成在京都为老妇人王贞风另立府第,可是就在这一年,王贞风在新府第病逝,年仅四十四岁,追加谥号为明恭皇后,按照南朝宋皇后的礼节安葬。
古代人的寿命短,能活到四十四岁也不错,可是王贞风和她的庶子宋顺帝在同一年病逝,而且都是在改朝换代那一年,实在是匪夷所思,细思极恐,恐怕另有故事。
按理说,萧道成杀宋顺帝倒是有情可缘,杀尽刘氏子孙也可以理解,可是杀老妇人王贞风就不可理解了,王贞风此时只是一个无子的老妇人,留下她也没有害处,还能表示自己的仁慈。
王贞风也只比她的邪恶庶子刘昱多活了两年。很难说,王贞风这一生到底幸福不幸福,刘宋王朝实在是混乱,她的丈夫宋明帝和庶子刘昱都不是好人,也许她能活到四十多岁已经不错了。
古代有社会保障吗
中国的社会保障机构和体系,虽然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但他们与其他机构相混淆,并没有形成独立机构,而且着墨特别少,负责机构叫什么都不知道。
真正的社会保障机构是从佛教进入中国之后才开始建立的。
南朝齐武帝萧赜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和同母弟弟竟陵王萧子良二人都信仰佛教,心怀仁念,便建立了“六疾馆”。“六疾馆”同样没有确切时间,只是预估建立于公元492年之前。真正有明确历史记录的乃是鲜卑族政权建立的医署。
北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在501年建立了医署,负责给老百姓看病、给药。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元恪的父亲就是伟大的政治家孝文帝,而且元恪继位也充满了复杂性。
元恪继位后继承并深化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因为其笃信佛教。在汉化同时,取消了子贵母死的制度,对外积极扩展,对内则开始关注民生问题。所以,才在501年能有如此义举。
至此,医署制度一直流传下去,对后世影响达千年。从中央层面影响了太医院,从民间则有惠民药局。惠民药局从北宋末年开始出现,一直到清朝都存在。
隋唐时期,佛教讲究“三福田”信仰,例如《优婆塞戒经》。“三福田”包括福田和悲田,悲田就是慈善布施给穷苦人,那么你就得到了福报,而且是最大的福报。
佛教讲究先种悲田,再种福田,福田是什么呢?一是报恩田,即为供养父母、师长、诸佛;二是功德田,即为供养一果罗汉至佛。
隋朝既有“悲田院”的记载,那么,其行为必然隋朝建立之初或者南北朝末期。毕竟隋朝建立时间不长。例如隋唐时期的德美(585-648年)立志要继承师父的悲田、敬田。只不过因为上述原因,隋唐时期的“悲田院”到了唐武宗之后就收归国有了。
北宋建立后,继续继承“悲田院”性质的福利机构,例如在京师设置了东西福田院,1063年添加了南北,四院各能收养300人。然而,这些都并非系统建设。南宋时期更是零散,但因为其统治地区过小,根本无法代表中国朝代。
金国为了与南宋进行竞争,也对北方进行改进。元朝统一天下后,因为蒙古人少,在治理上虽然架设得很好,但实际统治力比较薄弱,效果并不好。
真正将福利机构和政策进行统一架构的是明朝,可以说,明朝是古代福利机构建设最好、最系统的时期。
古代皇帝为什么不怕被贴身侍卫刺杀
很少听说有被贴身侍卫刺杀的皇帝,按照道理来说,贴身侍卫作为皇帝身边最具威胁的人,应该会成为不法之徒的重点策反对象才是,为何皇帝却从不怕他们刺杀呢?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曾经点评过自己的侍卫:“朕侍卫四十员,乃太祖在时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贝子之子,或官员之子,或朕包衣之子。”
这就说明,皇帝往往会选取自己信赖得过的人,这是猜得到的。
在顺治康熙乾隆等多名侍卫当中,有相当多的人实际上是功臣的子孙,也有一定数量的蒙古王公子弟,这些人的身份非富即贵,自然不可能被不轨之人用金帛所拉拢。
而且皇帝也不可能那么傻,放几个对自己有异心家族的子弟在身边,他们的家族,往往也会在京城,方便皇帝的掌控。
清朝能够当御前侍卫的人,基本上身份都不简单,乾隆时期除了皇帝位置最高的大臣和珅,在早期实际上也是担任的御前侍卫位置,受到赏识和提拔,才一步步的升迁。
不单单是乾隆时期,清朝著名的大臣明珠、索额图、扈尔汉、隆科多、肃顺都曾经是御前侍卫。一等侍卫已经是副都统(正二品)的官职,而二等侍卫为正三品,因此可以说踏进了御前侍卫的圈子,基本意味着将来前程似锦,非富即贵。因此谁还会去想着对皇帝不利呢?
为了能够笼络侍卫们的情感,皇帝也会对手下采取宽容的政策,比如科尔沁蒙古亲王的儿子多尔泽,在服侍皇帝的时候竟然喝多了酒,导致“御前露刃者二次”,说白了就是将明晃晃的刀刃对着皇帝两次,按照清朝律法这已经能够处以极刑了,但是皇太极并没有深究他的过错,依然授予了他内大臣的职位。
最后一点御前侍卫不会刺杀皇帝的原因,则是古人的传统观念了。
毕竟古代儒教最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侍卫最为神圣的职责就是保卫皇帝,他如果违背自己的誓言,即便是叛乱成功,也会给被天下不齿。
正比如美剧《权力的游戏》的詹姆兰尼斯特,他为了拯救全城百姓和自己父亲而刺杀了昏庸的暴君,依然被人们指责为“弑君者”,背负十多年的骂名,因此很注重名节的侍卫不大可能做出这种行为。
一门忠烈的杨家将有后人吗
据《杨家赞诗》中道:“源远流长根又深,清白传家素有名。山西发藉太原府,奉命平番作忠臣。文武公卿光是议,黔蜀威名震玉金。识得杨家诗八句,才是杨家后留人。”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的忠烈将门之家,其中杨家将无疑是最有名的。因为他们悍勇且颇具谋略,几乎可以说是战无不胜。
杨家将的故事可谓是源远流长,然而,多数人知道的杨家将和杨门女将却是在演义评书以及影视作品中。那么在历史上,杨家将与杨门女将是否真实存在呢?
事实上,杨家将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在正史当中,杨家将的祖孙三代皆是有记载的。
据《宋史》中载:“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
说到杨家将,就不得不提杨业此人。他其实是一名降将,原先是在北汉军中为将,可以说是北宋的劲敌,当时在北汉,他已有盛名——“杨无敌”。
太平兴国四年,即是公元979年,北汉投降北宋,杨业因此而归宋,还得到了宋皇帝赵光义的重用,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在边关驻扎,以防御辽国入侵。
杨业一生皆驻守边关,对边事极为熟悉,还多次击败辽军,名声威震边境,是契丹人的眼中钉。
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宋太宗决心收复汉土燕云十六州,因此出兵北伐。但是不想,因指挥不力,兵将不合导致战争的失败。而杨业在战败之后被俘,最终绝食而亡。宋军一路且战且退,直到最后一人战死,这其中还有杨业的儿子——杨延玉。
后来长子延朗在父亲死后改名为延昭,取自“天日昭昭”之意。决意要为父亲的死昭雪,他便是著名的杨延昭,即是演义中家喻户晓的杨六郎。
而其他的几个儿子,在杨延玉战死于狼牙村之后,其余的五子皆在朝廷任武职,并没有出战的记录。因此,在历史上明确继承了杨业衣钵的,便只有杨延昭。
杨延昭自小就随父亲征战,在杨业死后,杨延昭接过父亲的重任,开始在边关抗辽。他主要负责河北一带的镇守,此后的杨延昭同样威震边关,被宋真宗赵恒赞道“治兵护塞有父风”。
而杨延昭的儿子中,有留名史书的也只杨文广一人。杨文广虽然在军中为将,名气却是远远不及杨业和杨延昭的。在杨文广之后,史书中关于杨业这一脉的记载便消失了。
那么杨业这一脉还有没有后人?
后来,南宋被蒙古打败之后,杨门被灭门,后人而四散逃命。其中还有一支逃到了四川,因此在四川的梓潼一地,如今还有一支杨家后人。
此外,在中国几千年最重要的军事重镇雁门关下,还有一个小山村,也存在杨家将的后代。
此村落叫做鹿蹄涧,据说这个村落的名字与杨家将相干。
据村子里的白叟说,杨业的第14代孙杨友,因为在镇守雁门关的一次外出射猎时,射到一只鹿,但这只鹿却化身石头,并且在石头上还有一个鹿蹄印子。
因此杨友认为是先祖显灵,便将石头带回,村子的名字便成了鹿蹄涧。
如今,村落里面已经有500多人,都是杨家将的后代。虽然如今糊口安闲,但杨家枪法仍然能够在这里找到传人。
此外,在村子里,还有一个1000多年历史的祠堂,名为杨忠武祠,称为杨令公祠。
据称,杨令公祠始建于元代,乃是杨业的第十六世孙杨怀玉所建的。在令公祠里面有碑文,上面记载了杨令公的后人分布。
据碑文显示,除了雁门关之外,杨家后人还“流布英种于川、广、淮、扬间”。
此外,在杨令公祠里面还有两部杨家的家谱,上年详细的记载了杨业的后代情况。
在这里,每年都会搭台唱戏,演绎杨家将《死战金沙滩》等的经典故事。
可能也有人会疑问:在北宋衰亡后,杨家将是怎样躲过浩劫,并且分布于此呢?
其实,在北宋衰亡之后,金军打进了开封,但金人对于杨家忠烈十分敬仰,所以才没有对杨家下手,这才得以让杨家后人有存留。
一百多年来,杨家一门始终为宋朝守卫边疆,后人将杨家称为满门忠烈,是实至名归的。后世的杨家后人远远不止这些,好在如今还有杨家后人的繁衍。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带一群50岁的妇人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无论从外交角度看,还是从经济角度看都是非常壮观的举动,而从后期挖掘出的多宝船来看,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是非常壮观的。
不过在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上,还是有很多的疑点,比如说他被派去西洋的目的,究竟是出于外交考虑,还是为了寻找建文帝,郑和下西洋究竟有没有为明朝带来收益等,不过最让人好奇的还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为何带了一群50岁的妇人,而一个少女都没有带呢?
方便管理:这些老妇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很好管理,这和很多饭店愿意雇佣阿姨工作的原因,相比起来,年轻女性就非常不好管理,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生,这一点大家一定深有体会。
男女感情:避免男女之间的事情出现。为什么郑和能够主要负责这次航海行动呢?其实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郑和是太监。太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男女之间的事情,而长时间出海,因为孤单寂寞,很多船员都会按捺不住自己,这一点郑和就不会出现,是相对来说可以接受孤单同时也十分冷静的人。
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船上就不能出现年轻人的女生。郑和每一次出海的时间都是用年去计算的,在这段时间中,如果船上有年轻女生,那么一定会因为孤单和船员们发生关系,而在船上肯定是狼多肉少的,这样慢慢的就会演变成内部的不和谐甚至出现战斗,所以郑和干脆就直接拒绝了所有年轻女性上船,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控制成本:虽然皇帝有权力调动人,但是这些人是要出工钱的啊,不然谁愿意这么多年在海上漂泊,而国家的预算也是有限的,所以郑和就面临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用更少的钱让更多的人上船工作。
不管在哪个时代,老人的薪资标准是一定比年轻人的低的,而在中国古代,女性的薪资标准也是一定会比男性低的,所以郑和选择雇佣老妇人,大概的薪资比例就是一个成年男性船员的钱,足够雇佣八个老妇人,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非常划算的。